「特寫」雲醫院為主、門診為輔,上海“醫聯體”對疫情嚴防死守

“今天上午我已經看了12個病人,其中10個病人都是諮詢新冠相關內容,2個是老病人。”2月18日上午11時19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徐蓉在視頻通話中告訴記者,此時她已經網上坐診約一小時。

這則視頻通話也是通過徐匯雲醫院APP在線診療功能發起的,從點進首頁的“我要看病”到選擇在崗的醫生,再到進入線上診室開始問診,總共用時不超過30秒。除了視頻通話以外,徐匯雲醫院APP也具備發送文字、照片、語音的功能。

「特写」云医院为主、门诊为辅,上海“医联体”对疫情严防死守

徐匯醫院周儉院長透露,從2015年推出徐匯雲醫院這一智慧診療平臺以來,醫生們已經在網上會診180多萬人次,而且大部分都是視頻會診。“視頻會診就是面對面,實際上就像(到醫院)看病一樣的,病人的獲得感和體驗感是非常強的。”

1月31日起,徐匯雲醫院在APP端和微信小程序另外專門開通了“新冠工作室”,截至2月18日,平均每日有210位專家24小時提供服務,發熱、新冠病情相關諮詢佔諮詢總量約30%。18天以來,工作室累計接待用戶已達83804人次。

徐匯醫院執行院長朱福表示,徐匯雲醫院的諮詢服務都是不收門診費的。開展在線診療的醫生需獲執業醫師資質3年以上,未滿3年的執業醫師僅可實施諮詢及隨訪。除了醫院規定的固定排班時間和患者預約時間以外,醫師和藥師也可以用醫生端APP在碎片化時間辦公。

「特写」云医院为主、门诊为辅,上海“医联体”对疫情严防死守

作為上海市第一家互聯網醫院,徐匯雲醫院還和上海600多家藥房簽約。如果患者享有上海醫保,可以直接使用醫保卡到自己選擇的藥房消費拿藥。

周儉透露,總體上,疫情期間門診量下降,雲醫院處方量明顯增多,“徐匯雲醫院發熱諮詢最多達到1000多次,每天有200-300人次諮詢,平均每小時就有十個病人左右。”

除提供線上看診服務外,有需要進行線下門診問醫的市民也可通過徐匯雲醫院進行網絡掛號,再前往醫院就診。

1月31日,徐彙區衛生系統恢復上班,各醫療機構門診全部按節前安排開診。二級醫院除可能造成病原擴散風險的診療專科和操作項目(如口腔科、眼科、五官科、呼吸科內鏡操作等)外,各診療項目陸續開診。

為控制人流,徐匯醫院分開設進出口各一個,進口處的醫護人員均佩戴口罩、護目鏡,身穿防護服,所有進入人員需出示身份證及來訪患者醫保卡並測溫,領取“道口通行證”後再按指示走不同通道進入。

「特写」云医院为主、门诊为辅,上海“医联体”对疫情严防死守

來訪者進入一樓大廳後需接受流行病學調查,記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是否有重點地區停留史、是否為密切接觸者、是否有咳嗽和發燒等症狀等信息。醫護人員介紹,這樣的電子版及紙質流調每天平均要做1200人次,雙休日為400人次。

據界面新聞觀察,2月18日早上10點左右的徐匯醫院有部分中老年人陸續前來就診,接受流調的隊伍最多時排有3人,到中午12點時,則幾乎沒有病人。

「特写」云医院为主、门诊为辅,上海“医联体”对疫情严防死守

在日常診療之外,作為上海市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之一的徐匯醫院還有一個任務:其“醫聯體”內排摸出來的發熱患者,都要送到這裡進行留觀隔離。徐彙區-中山醫院醫療聯合體2016年4月14日成立,成員包括一級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二甲醫院徐匯醫院,以及徐家彙等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徐匯醫院目前共有發熱留觀病房7間,為應對返程高峰,還預留了一層病區作為發熱留觀病房,內有來自感染科、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的16位醫師、30位護士駐守,26位高級職稱專家組成臨床專家團,值班專家每日至少進行3次查房。發熱門診內設收費窗口和CT檢查室,物理隔斷,減少交叉感染。

「特写」云医院为主、门诊为辅,上海“医联体”对疫情严防死守

目前,徐匯醫院已累計留觀15例疑似患者,排除12例,確診2例,確診的2例已送往上海專門收治成人確診病人的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徐匯醫院留觀後排除的12例疑似患者中,有4例由徐家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排摸後轉送。該中心主任王劍波透露,每天中心防保科對來自市級區級公安、區文旅局、健康雲APP等渠道的人員名單進行查重,再將其交給街道居委進行電話核實。根據核實情況整理出當天居家觀察名單,並下發到負責區域的家庭醫生。後者負責落實居家觀察工作,並上交給防保科彙總,所有居家觀察對象均“一人一檔”留存。

王劍波回憶,春節期間是最忙碌的時候。這段時間疫情剛剛暴發,排摸工作程序還沒理順,但時間又很緊,最忙的一次“上午發名單,中午之前就要報居家觀察名單,下午六七點就要把居家觀察落實。”

截至2月17日,徐家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居家排摸1032人,其中居家醫學觀察262人,已解除醫學觀察236人;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36人,已解除密接醫學觀察28人;賓館排摸176人,轉送集中觀察17人。

「特写」云医院为主、门诊为辅,上海“医联体”对疫情严防死守

自1月31日起,徐彙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全部開診,7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中38家有條件的服務站開診,在排摸之外,居家觀察對象隔離期間的用藥需求以及普通居民的一般診療、接種需求,也都落在了基層衛生部門的擔子上。

為方便居家觀察對象用藥,徐家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臨時進藥快速申請程序,由負責醫學觀察的家庭醫生提出申請,藥房主任備案後進行臨時採購並做好記錄。

同時,為減少人員聚集,社區衛生中心要求接種疫苗前必須預約,在所有預防接種門診設置紅外線額溫儀和耳溫儀兩次測溫的基礎上,要求接種疫苗的陪同人員數量不能超過2人,並限制每小時接種不超過10劑次。此外,暫停面對面產後訪視、兒童健康體檢門診。對於其他慢性病管理、精神病管理,家庭醫生將通過電話、微信進行防疫宣傳及慢病管理。

目前,徐家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均每天門診量846人次,與去年春節後同期相比,下降了47.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