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不誤農時 春耕備耕緊鑼密鼓

□本報全媒體記者

眼下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新疆各地結合實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謀劃春耕備耕,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不誤。

農資儲備充足

冰雪尚未消融,農資儲備先行。在尼勒克縣農福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倉庫內,無機複合肥、有機肥、生物菌肥、尿素等各種農資化肥一應俱全,擺放整齊,貨量充足。該公司負責人滿正軍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已訂購各類農資合計4150噸,可滿足春耕需求。

近幾日,16節裝滿化肥、農藥等物資的鐵路專列安全抵達巴楚縣農佳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貨場一號裝卸臺,現場等候卸貨的職工迅速展開作業,將農資運送到庫房。

“春耕即將全面鋪開,我們要提前做好物資儲備。最近到的1000噸物資主要是磷酸二銨和尿素,後期我們繼續加大力度從內地和烏魯木齊調撥農資,保證貨量充足,農民在春播時能夠就近放心購買農資。”農佳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助理李政說。

巴楚縣還積極創新服務方式,多渠道保障農業春耕物資有效供應。業務員通過微信、網絡平臺、電話等方式,與客戶進行對接聯繫,掌握物資供應需求,讓客戶在全縣範圍內定點經銷點採購農用物資,滿足群眾春耕生產需求。

線上線下指導

近日,鄯善縣吐峪溝鄉鹼灘坎村村民巴瑞·託合提除了忙自家的春耕備耕,還要忙著回覆手機裡各種各樣的問題。

原來,巴瑞是村裡的“土專家”,每年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他都會下地指導村民們,傳授種植技術。今年因為疫情防控,巴瑞不能到田間指導,為了不耽誤村民們備耕,他就利用微信平臺在線上對村民們進行春季農業生產技術宣講指導。

“線上”服務要到位,“線下”指導同樣不能“掉鏈子”。

“麥麥提艾力,你家的拱棚建好了沒有,有沒有什麼困難?”“謝書記,建好了3座,還有1座在平地,建好的拱棚裡已栽上了5000棵西紅柿苗、500棵豇豆苗,6月份就能賣錢。”2月14日,在和田縣色格孜庫勒鄉蘇蓋提博斯坦村,村民麥麥提艾力·阿卜杜克熱木興奮地向前來村裡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工作的鄉紀委書記、監察辦主任謝朝輝介紹今年的春耕備耕情況。

“加油幹,今年收入肯定不錯。還要注意溫棚裡不通風,幹活的人不能多,都要戴好口罩,幹完活回去要好好洗手。”謝朝輝邊說邊向麥麥提艾力招招手,朝下一座拱棚走去。

疫情當前,和田縣各級黨員幹部和農技人員在分批走村入戶宣傳防疫知識的同時,積極引導群眾早計劃、早動手,盤活現有資源,組織搭建拱棚、搞家庭養殖、果樹修剪、施肥等,針對村民提出的不同技術問題進行技術指導與現場教學,助力春耕備耕工作。

檢修維護農機

2月19日,布爾津縣也格孜託別鄉農機大戶司心超戴著口罩,做好消毒等防護措施後,對自家的農業機械進行保養、調試、檢修,確保農機設備能夠正常運轉。對於司心超來說,“家當”檢修好了,春耕生產才不耽誤事。

“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效農機具上市,農民種地更加科學化。現在我先在網上查找農機資料,等疫情結束,再去農機合作社購買農機具,為今年的春耕做好準備。”司心超說。

2月17日,在奇臺縣西地鎮東地村眾升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的農機大院裡,3位農機手戴著口罩,在縣農機技術推廣服務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檢修維護農機具。

合作社負責人丁健介紹,合作社有農機具96臺架。社員在居家隔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縣農機技術推廣服務站的網上平臺,進行技術培訓和學習。近期,合作社在嚴格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安排農機手檢修保養農機具,確保不誤春耕農時。

奇臺縣是農業大縣,也是農機大縣,全縣擁有各類農機具3.1萬臺套。縣農機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殷崗介紹,春節剛過,縣農機技術推廣服務站就依託農機微信平臺開展網上培訓,各鄉鎮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微信等途徑,對農機保養檢修進行指導。如果農機戶遇到確實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縣鄉兩級農機部門會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到現場幫助指導檢修,確保按時完成農機具檢修工作。目前全縣農機具檢修率已達96%,為春耕春播生產做好了準備。

(記者熱依達、張婷、韓沁言、張瑞麟、拍熱扎提·阿不都、蓋有軍,通訊員王新君、牛斌、杜磊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