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華為海思的麒麟芯片,高通的芯片會不會比現在更貴?

老油條鑫哥


華為芯片只有自己手機才用,所以對於高通來說,根本不痛不癢,構不成威脅,所以我感覺不會。


東北不夜狼


呵呵,想一想中國大豆之殤吧,憑價格佔領中國市場,使中國大豆種植面積越來越少,80%依靠進口。忽然,外方說天氣原因大豆減產,大豆國際價格從200多美元漲到接近400美元,近乎漲了一倍,當中國簽訂合同後,美方出來闢謠,說數據顯示大豆產量大增,大豆價格又大跌到260多美元。更重要的是許多榨油企業瀕臨破產,這時外企又跑出來說願意幫助中國企業,但要出讓股權,到現在控制了中國60%的市場。

平時讓你享受低價的福利,關鍵時刻讓你內褲都輸光,憑這招外企吃了多少中國企業,議價權丟了,時不時插你一刀,吸你的血,你連脾氣都沒有。你能數出現在有多少行業品牌是完全中資的嗎?沒有品牌,你始終都是世界工廠,給別人打工。


1天意人心1


參考華為C808交換機出來之前,西方交換機每門線賣中國多少錢?得知華為開始搞芯片,高通數次主動找上門,要把自己的芯片比供給其它客戶便宜一半的價格給華為、並且不收華為的高通稅。華為任正非堅決不同意,還是要堅持自研。其實,早在08年,華為就已經開始籌備人才資源悄悄地進行芯片和操作系統的研發。華為才是真正做事業,其實所有廠家都清楚,一旦我們失去研發能力,只有買別人的一條路,那麼別人想賣多貴就賣多貴。但是,其他的廠商,都是在做生意,市場需求在哪兒,眼前有錢為什麼不抓緊賺呢?做什麼自研?週期那麼長、投入那麼高、風險那麼大!誰傻誰去玩兒唄。你上游加價,我給消費者加價就是了。也正是這個原因,高通企圖以利誘之使華為放棄自主研發。我把話放這兒:澎湃就是個高通換個馬甲以小米國產自研芯片狙擊華為麒麟的幌子,永遠不可能有小米真正的自研芯片。雷軍就是個十足的生意人,只不過他比柳傳志更會包裝美化自己。很多人批評華為芯片不單獨對外銷售。這是對華為的極大誤解。華為不想賣嗎?華為有的賣嗎?一是芯片代工廠只有臺積電和三星,不會優先給華為產能。從10納米芯片延遲供貨事件可以看出:臺積電10納米芯片生產的技術工藝問題解決不了,華為派了200個工程師進駐長達半年多,幫助臺積電解決了技術問題。由此,臺積電與華為達成協議:優先保證華為的產能需求。結果怎麼樣?真正投產的時候,臺積電還是優先給蘋果了,華為推遲到蘋果後面三個月不說,還限制產量。二是華為只是一個優秀的企業,但遠遠不足以強大到通吃全產業鏈,根本沒有辦法對抗整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芯片是未來世界的大腦、通訊是未來世界的神經,這是美國控制世界的根本手段。所以,華為時時注意、處處留情,儘量少吃點,就是擔心過早地把美國惹毛了從產業鏈上游給華為斷供,從下游(客戶)給華為斷奶。不得不承認,任正非太牛逼太有雄心和遠見了,在二十多年就開始做各種預案。


帝子乘風


首先要明白一點,華為海思芯片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根本排不上號。首先看一下2019年第一季度芯片市場銷量數據。

所以說,目前針對芯片市場海思芯片根本影響不到國際市場的芯片價格

如果單說手機芯片,高通驍龍處理器銷量那絕對是一哥。可能華為的海思麒麟手機處理器,隨著華為手機市場份額的增長,對其它使用高通驍龍處理器的手機市場份額可能會有影響,間接影響到高通驍龍的價格,那也只能是些許影響。單單就手機芯片性能來說,華為麒麟芯片可能性能上不弱於高通曉龍,但是對於市場而言華為麒麟手機芯片根本達不到對高通驍龍造成影響的地步。


首先要明白,全球手機芯片市場並不是高通驍龍獨佔。單從手機芯片來講,高通、三星、蘋果、聯發科、華為,是現在比較大的手機芯片生產商。他們生產的手機芯片基本囊括了市面上所有的芯片。


其中蘋果、華為、三星的手機芯片是不外售的,都是自產自用。高通驍龍手機芯片是面向全球手機生產商出售,基本除了三星、華為、蘋果,其它的手機生產商的旗艦手機都是選擇的高通驍龍處理器。

從性能角度來說,在我個人來看無疑蘋果芯片是更勝一籌的,在同時期的芯片中,蘋果A系列芯片可以說是領先其它芯片一個身段,所以有如此多的果粉們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購買蘋果手機。


從感情上來說,華為麒麟芯片未來是樂觀的,畢竟是國產芯片。特別是在目前華為被美國極端打壓,各種斷供的情況下,還能堅強的挺立,正說明了自家有的才是最可貴的。並且華為麒麟芯片系列正在高速發展,越來越逼近高通驍龍,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所超越。再加上華為以GPU Turbo等各種黑科技來優化麒麟芯片和系統,手機整體性能也在逐步上升,未來看好。

三星的手機芯片也是自研自用,目前就手機芯片而言只有中國臺灣的聯發科能和高通驍龍抗衡一下,在中低端市場聯發科還是很有競爭力的,高端市場高通驍龍還是獨霸。


要說影響手機芯片價格,目前也只有三星手機芯片對外銷售可能會,打擊到高通驍龍,華為麒麟還是算了。畢竟三星手機全球銷量全球第一(不過三星手機也有用高通驍龍,可見高通驍龍的地位),所以說華為的麒麟芯片的誕生根本影響不到全球市場。


華為自研手機芯片,也是基於中國的巨大市場潛力,另外也是為了防止外國卡脖子。

想一想,華為手機進軍高端手機前後,蘋果手機的售價有過大幅降價或者漲價嗎?一樣的道理

華為麒麟芯片目前還只是自研自用,怎麼可能會影響到高通驍龍的售價。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stormsha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即使沒有華為海思的麒麟芯片,高通的芯片不會變得更貴,其實答案很簡單,高通不需要依靠芯片賺錢。

高通很難完全壟斷芯片市場,如果他的芯片漲價,就會讓其他的芯片廠家崛起。

在芯片業,高通除了華為之外並非沒有敵手,三星的獵戶座、聯發科、我國的展訊又有相關的芯片,高通並不足以完成芯片的壟斷。

高通的芯片如果定價過高,無疑是放開了市場給其他的芯片廠家,反而會讓其他的芯片廠家出貨量增加,完成利潤積累,這對於高通其實是不利的。

高通的主要利潤來源於專利費的收取,而不是芯片。

高通在2G時代通過各種手機完成了CDMA專利的近乎壟斷,並且由於3G是基於CDMA的國際標準,也讓高通在3G時代可以肆無忌憚的向整個通信業收取鉅額的專利費。雖然4G時代高通的專利被邊緣化,但是由於其在2/3G時代的專利沒有過期,依然可以向終端廠家收取專利費。

高通的專利費收取相對的要"流氓"一些,這也是為什麼業內戲稱為"高通稅"的原因。高通收取專利費不是按照某個價格收取,而是按照使用了高通專利的設備的整機價格收取,按照百分比收取。

在3G時代初期收取的比例很高,後來經過各種的官司、反壟斷調查,比例有所下降。

按照資料顯示,中國市場的3/4G多模設備按照設備價格的65%的5%收取,4G多模設備按照設備價格的65%的3.5%收取。

高通還在物聯網和5G中也有大量的專利。

高通對外公佈的5G時代的專利費標準是多模5G終端按照3.25%/5%(使用了高通的核心標準專利/使用了高通的核心、非核心專利)收取,單模是按照2.275%/4%收取。不知道是否還會對中國市場打折了。

按照中國終端生產的數量來看,高通在專利授權上的利潤要遠遠的超過它的芯片的利潤。

總而言之,即使沒有華為麒麟,高通也不會把芯片賣的更貴,因為它收益的大頭在專利授權上,芯片賣的太貴會導致其他芯片廠家的崛起,這並不符合高通的利益。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會,而且貴不貴很簡單就能看到

存儲暴利好幾年了,為什麼今年價格血崩了30%以上,因為紫光進來了,然後降低利潤打壓紫光!投入和盈利不成比例。這樣紫光就會虧損

以前鐵礦石談判也是,高高在上,因為人家看中你需要,必和必拓壟斷價格

再看看中國的稀土怎麼賣的

英特爾用於天河的加速器美國就是不賣,後來國內研製出替代品,最後英特爾砍掉這個項目

都說高通專利費收的高,芯片不會貴?收你兩次錢還覺得便宜,這樣的思維真是沒誰了,因為不用高通你有替代品?你可能會說還有聯發科,聯發科現在還有位置嗎?早就被打到了,還有誰


陽光明媚不傷憂


感謝您的閱讀!

這句話的意思是:華為降低了國產手機的價格!因為麒麟處理器的存在,高通處理器價格才便宜!這句話,完全沒有了小米的關係!

其實,高通對小米又愛又恨!我好端端的高端處理器,硬生生的給你賣出了中端處理器的價格。雖然,小米對於高通進入中國市場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可是,高通現在的價格,只能依靠三星幫忙提升level了!所以,沒有華為,高通可能會貴一些,但是,基本上還是現在這個價!


國產手機走性價比路線,並不是小米或者華為可以左右的,實際上,自打iPhone和三星在國內市場的“耀武揚威”,讓國產手機不得不要求降低價格,才能以性價比來抵抗iPhone和三星這兩條惡狼,實際上,國產手機確實爭氣,小米,華為等等都起了很大作用。

而小米等一眾國產手機的價格低,反而對於高通處理器的價格有一個明確的要求:你別太高!我們承擔不起!所以,高通為了不放棄國內市場,所以,價格偏低。而,國內市場的繁榮,反過來讓高通獲利!

所以,高通定價是考慮綜合市場,和華為麒麟處理器可沒有關係。實際上,小米將高通引入,小米M1發佈的時候,是2011年。

而2009年,華為發佈了首款處理器K3V1;而在2012年,華為發佈了首款四核處理器K3V2;2014年,華為mate7大賣,那時候,麒麟920處理器慢慢被人知道。


所以,驍龍處理器的價格和麒麟處理器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驍龍可從2011年開始,一直低價呢!


LeoGo科技


那幾年華為麒麟芯片還沒有形成氣候,性能和高通同時期的高端芯片性能差距很大,高通一直賣高價,收取高額專利費,到了今天,麒麟980和麒麟990在很多方面已經不差於高通同期的驍龍800了,但是高通仍然堅持高價策略,只是專利費比以前低了一些。

因為華為有了麒麟芯片,而且全部自給自足,所以高通的芯片幾乎無法打進華為的手機產品中去,麒麟980的麒麟970的年出貨量不亞於高通800系列,可謂是搶佔了高通不少潛在的市場份額,但是既然華為發展起來了,那麼高通自然也不會打華為的譜了,華為最多就是採購一點驍龍400芯片用在低端機型上。

高通儘管沒有華為這個客戶,但是還有三星、小米、一加、OPPO和VIVO等眾多廠商,所以說絕對夠高通吃的,現在一顆驍龍855還要賣四五百元一顆,價格比同期聯發科的芯片貴好幾倍,而未來搭配5G基帶的驍龍865還會更貴,這也是很多手機廠商提到過的。

可能很多人認為沒有華為,高通定價就會更貴,但是華為麒麟芯片本身並不對外銷售,所以對高通的影響是有限的。所以我認為有沒有麒麟芯片,對高通的芯片定價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嘟嘟聊數碼


肯定更貴!一點兒都不要懷疑,不可存有一絲一毫的僥倖心理。

看到過一個悟空問答,題主說“麒麟芯片對中國手機行業有些什麼影響?”。我在這裡從反面回答:其實,自己沒有或者本國沒有自研芯片,無奈之下買越來越貴的,自己掙的錢因此而越來越少,只能認,如果被卡脖子了認不認?不認也得認,忍不住也得忍。

總體來說,華為有了海思的麒麟芯片,對於高通芯片的價格而言,肯定是個威懾,潛在意義上的,更是、更為重要的是一種強有力的制約,現實版的威脅。

1 沒賣給其他國產手機廠商

華為有了海思的麒麟芯片,比較重要的1個連帶效應,是其它國產手機廠商也借了光。

這幾天,O、V、小米等等一直用高通芯片的廠商被諷刺得足夠不堪了,那張圖片也的確形象、直觀,但是,何嘗不是表露了國人對擁有自主可控國產手機芯片的渴望?何嘗不是充滿著對這些依賴外國供應的廠商能夠自主研發的希望,同時又格外心疼、心痛、心累?

不過呢,這些廠商如今已經並不那麼姿態卑下了,頭抬起了較多,腰桿和底氣比以前硬、足一些了,雖然高興首發、首用是真的。

沒錯,華為沒有把海思麒麟芯片賣給其他國產手機廠商,客觀上對得起高通,沒有賣就是沒有擠壓其市場;客觀上對得起其他國產手機廠商,是一個幫助,給其撐腰、提氣了,無意中授予了“議價權”。

為什麼說腰桿和底氣比以前硬、足一些了?不言而喻,是由於華為有了海思芯片,具有威懾作用和意義,源於高通自己的腰桿和底氣不像以前那麼硬、那麼足了,中國有了1家擁有足可與之媲美的技術和產品,華為一旦開賣了,高通自己明白會怎樣,現在如果把中國國產手機廠商這些自己的老客戶給弄得灰頭土臉、腰包乾癟,將來他們會怎樣做?

網上在今年10月份傳過,說餘承東講了考慮賣給友商麒麟芯片,有可能成真不?無論成不成真,高通都得有所顧忌,特別是有所收斂。

2 要賣給蘋果公司

華為要把麒麟芯片賣給蘋果公司,這個是真的,一點兒都不必懷疑其真心,只是蘋果公司最後沒有買。

但是,高通當時一定嚇了一大跳,之後至今估計仍然是心有餘悸的,因此,從本能上,對價格也將從長計議、向遠考量。華為的真心,肯定不是要威脅或者制約高通的存心,然而,關鍵是華為真有、真賣,真有、真賣芯片對於高通這個長期的霸主而言,意義非同尋常。

如果這個事實放在我們面前,我們的感覺一定是跟高通一樣的,危機感頓生,迅速思考和制定應對之策是自然而然的,最起碼、最先做的,是姿態要放低一些、牛氣要顯少一些。

3 自己家用海思麒麟芯片

華為自家長期使用了自家有的芯片,這就不止是潛在的威懾了,而是顯在的威脅,實實在在地擠壓了高通芯片的市場,而高通,對華為手機在中國、在全球的當前市場和銷量及其趨勢、前景,也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華為是把自家的芯片用在高端機上,因為認為高通的高端芯片太貴?這是一個因素,更擔心被卡脖子?反正,任正非早就預料到美國必然會對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華為實施斷供,果不其然吧。

高通也曾聽了斷供令,只是後來改口了,高通會不會慶幸自己比較及時地改口了?

華為還在買高通芯片,但是,只是放在中低端機上,這個對高通來說,足以導致心疼、心酸,地位有所降低了,危機感也就增強了許多,當然也會增強上進心,時刻想著重回霸主寶座,只是,在當前和在今後的一個較長時期裡不會抬高價格,即不會賣得更貴。


肇俊武


“極客談科技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商人的本質是追逐利潤,更何況是一個外國的科技巨頭公司。

  • 這也是為何我國一直提倡中國芯的最基本原因,需要掌握最核心的技術;


  • 一旦失去制約和掣肘,形成科技壟斷,勢必會帶來高昂的採購成本。

從高通和蘋果的官司就可以看出,高通並不是什麼慈善公司。

走進高通

高通公司是美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主要有授權專利和芯片兩大業務。

  • 高通的芯片業務收入已經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一半以上,但是利潤率卻不高;

  • 授權專利雖然不如芯片業務的收入,但是利潤率要明顯高出芯片業務。

2018年因為丟失了蘋果基帶芯片業務,導致高通已經出現了虧損;

如果有提升芯片價格的機會,高通勢必不會放棄。


假設華為沒有芯片製造能力

假設華為沒有芯片製造能力,高通僅僅通過華為,就能夠獲得將近2億顆芯片的銷售利潤;高通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將會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到時候不僅僅是提升芯片價格的問題,甚至會存在超控市場的麻煩。

  • 華為麒麟處理器存在的意義,並非是自家手機應用那麼簡單;

  • 更多體現的是對於高通的限制,增強國產手機廠商對於高通處理器的議價能力。

只有中國芯片產業強大了,才能縮小國內外芯片技術差距帶給我國的影響。

關於高通芯片能否漲價的問題,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