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碩和專碩有哪些區別,你清楚嗎?

室野Shinye


學碩顧名思義是學術型碩士;專碩就是專業型碩士。

培養方向不同:學碩注重的是學術理論,以科研和教學培養為主,專碩注重的是專業實操,以輸出專業應用型人才為主。

報考條件不同:學碩無工作經驗要求,大學中保研的就是學碩方面的。專碩則要求本科畢業要有3年及以上工作經驗,高職高專要五年等。

招生考試不同:學碩是隻有年初的統考,而專碩每年有年初的統考和十月的聯考兩次機會。學碩考的是英語一難度要高於專碩的英語二。錄取得人數來說學碩也要比專碩少。所以學碩的學霸也偏多。

學碩重科研,專碩重實踐,含金量各有千秋,只要學好學精了,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團成團的長筒襪


接下來我結合自身的情況具體來聊一聊。

1.考試難度與分數線

我是2015年開始讀研的,與圖中的一般情況不同,我報考的學校規定專業型碩士也是要考數學一和英語一的,與學術型碩士考試內容完全相同。那一年我們專業專碩的分數線就是國家線,而學碩則要高30分。雖然各個學校不同專業錄取分數線千差萬別,但總體來說考上學碩的難度要大於考上專碩。

在調劑這方面,學碩可以調劑到專碩,而專碩一般不能調劑到學碩。所以,如果你報考學碩沒有過線,而專碩當年又沒有招滿,你是可以調劑到專碩的。不過如果專碩名額也滿了,那就只能去有調劑名額的學校了。因此也要根據自身的複習情況來選擇到底是報考專碩還是學碩。

2.培養方向

就我們學校的情況來說,最直觀的區別有兩個:一是學術型碩士畢業需要公開發表一篇論文,而專業型碩士則不需要。二是專業型碩士有一位企業導師並且要有一年的實習經歷,那一年期間每週都要撰寫一篇實習報告。從這兩點也可以看出學碩更注重研究而專碩更注重實際應用。國家希望把“學碩們”培養成科研人員,而把“專碩們”培養成為工程師。這也是近些年來專碩逐年擴招的原因,畢竟工業化進程中工程師的缺口是越來越大的。


如果想要讀博的話,學術型碩士可以申請“直博”,專業型碩士則沒有這個資格只能參加統一考試。不過在2018年我們學校發通知,專業型碩士也可以申請“直博”,兩種類型的碩士在讀博這一方面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

臨床醫學類的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的情況與其他理工科專業的情況有所不同,“規培”是其最顯著的特點。所謂“規培”是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醫學專碩的“規培”是與研究生教育同時進行的,而醫學學碩畢業後想要從事臨床診療工作需要額外再“規培”三年。這也是很多學校醫學類專碩的分數線高於學碩的原因。


水潤平生


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學碩招生要求高,專碩沒那麼嚴格。

學碩偏學術型,專碩偏實踐型,這也是為什麼學碩要求三年,專碩要求兩年。

學碩升博士比專碩好升。

這是我讀研感受到的,我們寢室就有學碩的。可是我們學校要求專碩和學碩一樣讀三年[捂臉]

至於英語考試,這個看專業要求來分考一還是二。


海棠壓倒一片


看到這個問題我必須說幾句,本人是16屆畢業的學碩,當時也有一起學習的專碩。至於兩者的區別,簡單分析幾點:


區別點:

1、專碩錄取分數較低 也就是說相對好考。當年我們專碩要比學碩低20分左右,當然每個學校都不一樣,具體還得看情況;

2、申請助教、助研、助管概率低 上了研究生後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申請助教、助研、助管(俗稱三助),其會把專碩當做錄取的條件,但也不是必要條件;

3、學費不同 當時我們學校專碩學費要比學碩高1000-2000元;

4、攻讀年限可能不同 一般學碩是3年,但專碩都≤3年,具體規則根據學校制定;

5、畢業論文審查不同 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都是要經過查重審核的,一般還要盲審,而且專碩抽到盲審的概率要大,也就是說專碩的畢業論文可能更嚴;

6、讀博方式不同 專碩是不能夠直博的,但是學碩可以;

7、學位證書不同 一般專碩的話學位證書上寫著“工程碩士”,而學碩的學位證上是“工學碩士”;

相同點:

1、學習課程一樣 基本上專碩和學碩都是在一起上課,且導師也是一樣的;

2、獎助學金一樣 兩者的獎學金和助學金是一致的;

3、畢業證書一樣 雖然學位證書有點區別,但是畢業證書是一樣的;

總之,就小編而言,專碩和學碩其實差別並不是特別的大,而且畢業找工作一般單位也不會看你是專碩還是學碩。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你服從調劑的話,重點學校的專碩是值得上的,希望能幫到你。

最後祝你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及專業。並附上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部分截圖,喜歡可以點贊關注呦!!!


乖乖的DOG


學碩全稱為學術型碩士,以研究性為主,在學校除了學習之外,需要經常幫導師做課題,學費是國家統一標準的,比專碩學費低一些,而且獎學金和助學金會高一點,一般是3年學制,想要讀博士的話一般報考的都是學碩;

專碩全稱專業型碩士,以應用型為主,一般有學校統一安排的實習,主要幫助學生得到更好的就業機會,雖然目前專碩和學碩的培養方向不一致,但專碩除了考慮就業之外,也逐漸開始搞一些應用研究,並需要參與導師的研究課題,學費沒有統一標準,不同地區、學校、專業、研究方向都會對學費有影響,最高的一年可達到二十萬左右的學費,全日制專碩也擁有獎學金和助學金,比學碩少一點,一般是2年學制,當然也要看專業情況,有部分專碩是2.5年,甚至也有3年的。

另外需要補充的一點:國外的碩士以專碩為主,而且學制普遍比國內短一些,例如英國很多都是一年制的專碩,國外的學碩是指讀博士期間考核沒通過,無法繼續讀博士而得到的學歷證明。



碧波心靈


1、學術型碩士

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軍事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這就是學碩。

2專業碩士

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型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師、醫師、教師、律師、會計師等。這是一種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方式。

3 專業碩士:一般不能碩博連讀或直博,碩士畢業後若進行考博,請諮詢招生單位瞭解相關政策。

4 學術碩士:可以通過自己的導師直接讀博,不用參加全國統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直博或者碩博連讀。





大家好我是小勇


有以下區別:

1、培養方向不同

  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現在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2、招生條件不同

  學術型碩士則不需要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國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統考的全日制專業型碩士並不要求工作經驗,招生條件跟原來的學術型碩士一樣,應屆生可以報考。

3、招生考試不同

  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考試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專業碩士的招 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GCT在職 碩士是參加10月份的聯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跟原來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考試時間一樣,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試。

4、入學難度不同

  學術型碩士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統考)完全是嚴進寬出的代表。據瞭解,一些名校熱門專業的錄取比例 甚至為70:1。而一些二流學校的冷門專業卻年年招不滿。因此,入學難度取決於考生報考的學校和專業。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 “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自行選擇。這兩大國家級別考試的專業考試,是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不同專業的入學難度各不相同,熱門專業相對難一些。此 外,“聯考”和“統考”的難度也不一樣,由於“統考”考生遠多於“聯考”考生,考試競爭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過,“聯考”的考試雖容易,但錄取時更看重申 請者的工作背景和經驗。

5、學習方式不同

  學術型碩士:全日制學習。一般為3年。專業碩士:脫產全日制學習,學制2-3年。

6、學習費用不同

  學術型碩士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為國家計劃外(委託培 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 的壓力。專業碩士從2010年開始基本跟全日制學術型碩士一樣,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為國家計劃外 (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 緩解學費的壓力

7、文憑頒發可能不同

  學術型碩士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專業碩士10月份單獨考試頒發學位證書,1月份考試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

8、社會認可度不同  

學術型碩士:由於是全日制正規大學碩士畢業,擁有學歷、學位雙證,因此社會對這樣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非常高。但 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考慮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弱點:光有理論,經驗不足。特別對於碩士專業與本科專業方向完全不同,又從無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企業會有所 顧忌。建議這類畢業生通過實習、兼職或考職業證書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

專業型碩士: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碩士研究生,還沒有畢業生,認可度尚受考驗。不過 有國家頒發的“雙證”,相信前景會不錯



五木先生


學碩與專碩的區別有:入學以後的年限上不同、培養的方式和目標上不同、獎學金的設置上不同、畢業後的就業選擇上不同

學碩與專碩的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入學以後的年限上不同:學碩的學制是三年,專碩有的是三年,有的是兩年,有的是兩年半。

培養的方式和目標上不同:學碩的主要培養目標是以學術研究性的教育為主,而專碩則是以專業技能的培養為主要目標。

獎學金的設置上不同:學碩是每個人都有獎學金可以發放的,而專碩則只有部分研究生可以獲得獎學金。

畢業後的就業選擇上不同:學碩研究生一般是傾向於學術研究,可以選擇繼續深造讀博,或者從事學術研究性的工作內容,而專碩對於職業技能的培養更顯著,在畢業以後的就業上會相對比較有優勢。


捷哥44947733


瞭解完區別之後呢,你可能就知道怎麼選了。

3 分鐘

很多人都大體的瞭解了一下學碩與專碩的區別,但是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來人怎麼說。今天就給大家簡單的彙總了幾個考研人的忠告。

網友一:

剛剛考上專碩,我的個人感受就是,同樣的努力,我學碩的話進不了想去的985(魔都,旦旦),而專碩我可以。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專碩一定比學碩好考,具體學校具體分析。嗯,就這樣。有幾個人問到調劑問題,調劑的話專碩侷限性大一些,只能調劑專碩,但是專碩錄取名額多一點,反正都是各有利弊嘛。1.學費問題 專碩每個學校都不同,不過普遍比學碩貴,貴多少不一定。2.歧視問題 這個大家放心好了,但凡考上的都是優秀的,不要看低自己,好好努力。3.複試問題 專業知識一定要紮實,不行多看點學術論文,特別是你想去學校的老師寫的。還有就是英語,英語,英語三遍的意思是很重要!!

網友二:

1.學碩是以培養學術性人才為主,考研的話考的一般較難,錄取分數也低一點,畢竟難嘛。學碩學費一般比專碩低,考博的話有優勢。

2.專碩是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主,考研一般比學碩簡單,錄取分數較高。拿我們華北電力大學來說,2017考研電氣專業專碩錄取分數為385分,而學碩370,考博的話一般博導不願意要。

網友三:

一,學制不一樣。學碩一般2.5-3年。專碩一般2年,也有的3年。兩者區別不能單看年限。

二,培養階段內容不一樣。學碩理論內容多些,專碩少些。舉例公共課,學碩學政治外(中國特色政治)還要學馬克思原著選讀,理論課稍微多幾門,因為時間長。

三,實踐課程。專碩時間長,至少要半年左右,學碩短些。舉例,教育碩士,直接進中學實習,比教育學碩士畢業有優勢。

四,論文難度。學碩要難一點,論文難度,比如有的學校要求發表公開論文。專碩論文貼近實踐課程,更重視接近社會某個具體東西。相對會簡單一點。

網友四:

專碩與學碩最大的區別就是畢業正式的專業名字不同!!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碰到嚴格審核的,專碩的基本不符合專業要求,在審核人員眼裡,名字不同就是專業不同。希望有人能看到吧。其他的那些區別真的不算什麼。畢業證上專業名字寫什麼,非常重要,學碩的專業叫法才是主流。不考公務員,事業單位,那就區別不大。

網友五:

關於培養方式,實際過程中學碩和專碩的培養方式基本相同,規定是不一樣的但執行過程中都按一樣的方式培養了,至少在我知道的很多學校都是這樣。

第二是考研時候的分數問題,學碩要比專碩難考,分數要高一些,至於原因不是單純能說的清的。

第三是學碩最大的好處,就是學碩可以申請五年直博,也就是讀五年直接拿博士學位,而專碩是不能五年拿博士學位的,最少要碩士三年博士三年也就是六年時間。

你要問我哪個好,這麼跟你說吧,高校保研的孩子們一般都保的學碩。雖然以後找工作基本上不分學碩和專碩。

網友六:

學術型碩士: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軍事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3大類。

專業型碩士: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中國經批准設置的專業碩士已達15類,專業碩士教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大致分為在職攻讀和全日制學習兩類。

基礎知識紮實、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創新意識並立志將科學研究作為未來職業的同學更加偏向於報考學術型碩士。

專業型碩士的培養更注重培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層次應用型職業化人才,對職業實際工作需要更強的把控力。



米糖AI


學碩與專碩的區別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的,無論是研究領域還是專業技術都有很大的區別。兩種碩士的培養方向就完全不一樣,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教育以培養教育教研和培養科技人才為主要目標,同樣授予的類型就是學術型學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所培養的是某一專業型市場緊缺的關於應用技術類的人才,可以理解為對於學碩的補充。

對於兩種方向的發展方向不同的碩士在招考方面也不一樣,學碩在每年的年初進行統考。專業類碩士每年有兩次招考機會,除了每年初的統考以外在每年十月份還有一次聯考機會。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時間參加考試。

在學習方法上,學碩的學生與普通本科教育一樣,為全日制的學習方式,一般在校學習三年,而專碩為脫產全日制學習兩到三年。對於專業碩士與學業碩士的最大區別還是看自己是否合適走學術研究方向還是技術行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