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老人都被薄養厚葬,說說你的看法?

田野情


我們的做法是厚養,厚葬。但我對孩子們的要求是,活到自然死(尊重自然規律,我真的不想死兩次),骨灰入水,迴歸自然。


馮大寶aaa


贊同這個觀點,尤其是農村的空巢老人,這種現象尤其明顯。老人在世時子女不管不問,去世了才想著風風光光的安葬老人,就為了給自己圖個孝順的好名聲,還能趁機撈一筆錢財。

我一鄰居就是這種假仁假義喪盡天良的偽君子,他父母在世時被他百般嫌棄,家裡來客人了父母不能上桌吃飯,他媽媽被狗咬了他也不管不不問,還讓他體弱多病的媽媽天天下地幹農活,他自己卻天天跟個祖宗似的在家喝酒打牌。鄰里鄉親還不能說他,誰說他就兇誰。在世時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她卻受盡了艱苦磨難。終於,他媽媽因病去世了,也算是一種解脫吧,他媽媽去世後他們夫妻倆假裝表現得很傷心,滿臉仁義,滿肚子刀槍。為了厚葬他母親,平時生病一分錢都捨不得給媽媽的人,此刻卻毫不吝嗇。該花的不該花的一分不少。怎麼熱鬧怎麼來。在世時受苦受累一輩子,去世後子女才假仁假義的盡孝,不知道她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這輩子才會養這麼個兒子來虐待自己。

百善孝為先,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自己最大的福報,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請及時行孝!


丹妮子ya


反正我對待雙方父母都是一致的態度,他們活著的時候儘量善待,過世了,簡單操辦,入土為安就得了。就因為這事我和小叔子還吵過一架。

婆婆去世後入殮時主事人讓把婆婆生前的衣服挑幾件好的壓在棺材裡。結果找來找去也沒找到幾件好的,就是幾件婆婆生前穿過的,都是我和五大伯哥給買的。平時婆婆活著的時候,我和老五給買的新的衣服還有吃的啥的基本都讓小叔子兩口子給劃拉走了。婆婆過世了,張羅買殯葬用品壽材什麼的時候,小叔子蹦出來咧著臭嘴嚷著都要買好的都要買好的。我說買一般的就行,把省出來的錢留給公公吧。

小叔子吼著,多出來的錢他給拿。

結果,事後分賬的時候,他又舔著逼臉說他最小,他不應該出錢 這喪葬費應該哥哥們給他攤了。

就這樣,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和他吵了一架,一點面子也沒給他留,把他老底掀了個遍。


緣續夢琳


至於薄養厚葬有時也願不了兒女!

我首先以我父母為例說事吧!我父母有六個子女,一個兒子,五個女兒!在當地父母條件算上等吧!父親又有手藝!五個女兒條件都算不錯!我父母的錢從來就不缺!但父母捨不得消費呀?父母存錢的地方我想大家一時肯定想不到!父母各自在自己的壽衣裡面藏著!我父母是一月去世的!就整整一月二位老人走了,臨終前,穿壽衣才碰到錢的!大家想想,父母捨不得消費這事能怪我弟弟嗎?

年前我門上鄰居,他母親去世,臨終前給兒媳十萬元,平時自己就是不消費,這事能怪兒子嗎?

人世間的事情多樣化,也有薄養厚葬的這件事,不是說沒有!

以上答題說明主題一切!


王興菊979


我身邊就有這種老人家,老人退休後,幫著子女帶小孩做家務,每個月還要拿出一部分退休金貼給子女,一般情況都是貼兒子多,做父母親實在是太累了,年青人上班,小孩上幼兒園和上學,都要做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接送,沒有自己休閒時間,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儘量省錢給兒孫用,等老人過世後,請白愽士,請和尚唸經,五花八門,明目繁多等等。我也好多不懂,但是我總覺得人在世,厚養薄葬,對自己父母親好一點,等人走之後搞得這樣隆重,讓費財力物力,真得沒有這個必要。


山風179030214


不要一概而論,孝敬父母有時候不要一味地道德綁架,我自己親身經歷,父親心梗第一年,遇到我那年生意虧損,借了錢給父親看病,出院後卻被有些親戚詬病說為什麼沒有賣房子給老人看病,我因為幾萬塊賣房子啊,再說後來借親戚的錢都還了啊!孝敬父母天經地義,但不要一味地道德綁架!薄養能怎麼薄養,給吃的不好,喝的不好,還是不給看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好!厚葬沒有問題!


宣城小地主


你好,我是小女婿!你提的問題是“不少老人都被薄養厚葬",談談我的看法:

1,“百善孝為先",孝道在我們的國家,世世代代被傳承,我們要傳承和發揚,不是遺棄。2014年那年之間,我媽媽糖尿病引起病發症,在縣院住幾天,情況沒有好轉,病情加重,連夜用救護車送到市一院,一共在醫院一個多月,都是我們在照顧,非常幸運媽媽轉危為安。現在媽媽還常說“如果那次不是我們,墳前草已經長很高了。"我們做人匆忘本。

2,人的面子在作怪,社會的一種壞風氣。覺得平常孝順父母,大家看不到,他們哪裡知道,孝不是做給別人看,是做到自己問心無愧。以前看到一個典故,“老人有三個兒子,老人生病了,個個不願意拿錢給老人看病,都說自己沒有錢,最後老人淒涼的走了,他們全部爭著要花錢,還要花多錢,美其名曰要風風光光的讓老人離開。"他們只想為自己博個名,要個面子,忘記了是誰生了他們?忘記了是誰辛苦的撫養他們?“床前一碗水,勝過墳前萬堆灰"

3,在外面的工作的人,經常打電話問問,關心關心老人,條件允許經常回家看看,其實老人不要我們什麼,就是想看到我們,和他們說說話,他們就心滿意足了。我一個星期一般要打2個電話,如果超過5天不打,媽媽就會在我爸嘮叨,怎麼沒打電話呢?有父母惦記,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4,父母在,家就在,如果他們不在,回家不會再有人在路上等你,也不會再有人叫你的小名。好好的孝順自己家裡的老人,不要錯過了機會,在的時候好好對待,不在我們心安,不要在乎那些虛的。不要以後再後悔,世上沒有後悔藥!

5,重要的事說三遍:盡孝要趁早;盡孝要趁早;盡孝要趁早。

總體來說,我們要傳承和發揚孝道,大家都有老的那天,孝敬老人是一種民族文化傳承,也是一種為兒女做榜樣傳承,不能為了一些虛名而忘本。我是小女婿,很高興回答你問題,希望対你有幫助,謝謝!




濱海的小女婿


薄養厚葬是兒女的不孝的表現,農村人尤為嚴重。我家是給中老年人理髮的。我親眼見到有很多農村老人過得很清貧,吃穿都不像樣子,甚至連理髮錢都沒有。有的很兒女在一起,多數都是老人在農村,孩子去了城裡,只有老人在家裡種點地,賣點家裡的土特產,買點油鹽醬醋,生活很是清貧。就像這樣的老人,有的去世了,兒女回來大操大辦,擺排場,顧吹喇叭的,擺宴席,主要的是為了接幾個錢,並不是為了要厚葬老人。


享受生活美麗人生


我來說說我的粗淺看法,過去最講究的是紅白喜事,家裡老人去世後那個排場是相當講究的,幾天的道士唸經棺材,死人後的裝飾,大罷晏席,那可是流水席,幾萬元錢的墓地錢就省了,來客都是要送禮的,其實社跟現在社會排場攀比之風盛行,誰也不願落後於誰,家道貪窮例外。其實現在人們家裡死個人的費用夠狠的,光墓地幾萬,火葬加酒席,所以很多人就說死人都死不起了,據我估計過去和現在費用上差不多,無非就是用在的地方不一樣,但過去人講究孝心些,對待老人設有現在那麼惡狠。


簡炎生


這種現象是少數,但是也存在著。有驗女在老人生前不盡孝道,己很傷老人的心。父母含辛茹苦養大兒女,沒有享受天倫之樂的快樂,遭受白眼,歧視與虐待,更有甚者,不能保證老人基本的生活,並不是這些子女沒有贍養老人的能力,有些條件是很好的。

這種現象不是我們中華民族應該有的表現。中華孝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也是我們民族的代秀傳統而幾千年流傳,繼承下來。

我們的國家是很提倡孝順與愛心的,對於生前不對老人盡孝,在老人去世後下擺宴席大講排場辦表事的人,實在是做給別人看,而大大有損於自己和家庭形象,大家對這種現象實在是反感。這不是我們為人兒女應該做的。今天再怎樣排場,不如在老人生前送上熱湯熱飯,問寒問暖,漿泥衣服,陪伴老人。

不善待父母的人,薄養厚葬老人的人,在價值觀和做人的道德理念上存在問題。這不是我們民族讚揚,崇尚的傳統,也不是當今社會應該遵祟的,我們應該對這些人堅決的說不!

願天下父母都能快樂幸福過晚年,願每個人都孝順我們的父母,為我們的後代做好表表率,讓中華孝道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