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老人都在地裡挖野蒜?野蒜有什麼用處呢?

一起種植


題目中的農村老人多數是指農村老太太,對於山裡有關野字開頭的菜和果,農村老太太對它們有著特別的喜愛情懷,而野蒜也屬於野菜的一種。



說農村老人都在地裡挖野蒜用了誇張手法,不可能都去挖,很多老人去挖野蒜是為了來添補家中的菜,當吃自己種的菜膩歪了時,用野菜來換換口味也是不錯的辦法。

野蒜是一種葉子像大蒜一樣,只不過比蒜葉纖細,有莖幹,還有一個小小的白色蒜頭,這種野蒜在我們這裡會被拿到大酒店裡,洗乾淨了切成段,就那麼蘸醬吃,口感微辣,並不是很美味的樣子,但絕對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雖然生吃野蒜味道並沒有那麼好吃,但經過加工後的野蒜味道可就好吃多了,比如野蒜切段後用五花肉炒熟來吃,又或者用味極鮮醃製一下,都是很不錯的小菜,我個人最喜歡的吃法是用野蒜包餃子,剁成肉餡以後包野蒜肉餡餃子,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挖野蒜要找肥沃泥土、沙土多的地方挖,泥土越肥沃,那野蒜的莖葉也越粗壯,大的跟粗韭菜似的,無論是挖、摘或者最後吃,都比細如牛毛的好很多,味道比較足。


從資料調查得知:這種野蒜你莖幹位置竟然還有藥用價值,據說有抑制血栓形成的功效,還可以預防動脈硬化,並且具有鎮咳平喘抗氧化等作用。

野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據說是由21種化合物組成的揮發油,含有薤白甙以及多種皂苷、腺苷、胸苷等含氮化合物,擁有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和礦物質是野菜中營養價值比較高的一種菜。

現在農民們種地不那麼忙碌了,因此當大家意識到野菜能帶給人體一定的好處時,大家就經常去挖野菜回來吃,其中包括野蒜,而野蒜更是所有野菜中最受歡迎的一種。


悠然見東山


野蒜因為生長在灌木雜草之中,所以個子比較細小苗條,不走近看會以為是野蔥。

跟野蔥一樣,用野蒜做菜的配料,還真能“香飄十里”,野蒜炒雞蛋、野蒜配酸菜炒河魚炒豆腐等等,味道非常濃郁,家裡人工種植的無法跟它相媲美,就為著這個美味,小時候每年六月七月,常到溪邊搬大石頭砸水中的石頭,擊暈石頭底的石斑魚和各種魚,這些魚肉很肥,就成人手指般大小,然後到河邊和田埂邊拔了很多野蒜回家,這是我童年美好的回憶。

聽老人說,野蒜有許多藥用價值,只要經常配入菜中食用,既能除疝氣和小兒肚子疼,估計不是真的,我小時候肚子疼,爺爺奶奶用野蒜炒雞蛋給我吃,越吃肚子越疼,去醫院才好起來。

我山區老家山邊路邊河邊的野蒜,在七月之後會開兩種顏色的花,一種粉紅色,一種黃中偏綠的色,小時候以為;黃偏綠色的是“男野蒜”,粉紅色的是“女野蒜”,如果野蒜有雌雄之分,在沒有開花之前,哪種是雌哪種是雄誰也無法區分出來的。

幾十年沒有吃過野蒜了,有個疑惑至今沒有答案;小時候每到一地拔野蒜,常常是連根拔光,第二年,還是這個地裡,又會長出與往年一樣多的野蒜,它的種子是從哪裡來的?


半個畫家天上來


我的老家就在大山裡面,每年到了野蒜出來的季節,也是我們比較忙的季節。小時候讀書上學就是靠他來做鹹菜,那時候從家裡到學校需要走山路兩個多小時,乘車也要一個小時,乘船的話也要一個半小時。農村裡條件有限,非常的艱苦,這些鹹菜度過我的小學童年。

早些年農村的人中他就是用來做鹹菜。除此之外的話也有新鮮的直接就吃了也有,他可以生吃,或者直接炒菜,然後打湯,做各種菜餡,現在城市上面主要是大棚裡面種植的多,野生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沒有肥料和其他的人工干預,都是野外自然生長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缺點就是數量有限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挖得到,也不是什麼地方都有,不過很幸運我們老家還有,想吃的朋友你懂的。



花亭湖三農坤哥


在我們這裡山區田地裡生長的野蒜是比較多的,農村老人小孩在生長季節通常採挖食用。我們常叫“小蒜”,一些地方叫小根蒜、野蒜、團蔥等等。

據我查資料,人們叫野蒜的植物,正式中名叫薤白,是百合科蔥屬植物,它是多年生草本,通過鱗莖進行繁殖。在全國各地(青海、新疆不產)都有分佈,通常生長在田間地頭、荒地等處。外形特點:鱗莖圓球形,直徑一公分左右,基部常有小鱗莖;

葉子3-5片,半圓柱狀,中空,表面有槽,比花葶短。

花葶圓柱狀,傘形花序半球形或圓球形,有許多小花,五到七月開花。

野蒜的用途有兩個方面:

第一鱗莖和葉子可以作蔬菜食用,我們常在田地採挖野蒜食用,吃法主要醃製鹹菜、

炒菜、

做調味菜,味道濃香,也可以做漿水酸菜非常好吃。

第二,據資料,它的鱗莖有藥用價值,主要含有由21種化合物組成的揮發油,其中硫化物19種,酸類2種;還含有薤白甙等十多種皂苷、腺苷、胸苷等含氮化合物,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主要是十七種氨基酸和鈣、鎂、磷、鐵、銅、錳、鋅等,含有前列腺素A1、前列腺素B1、谷甾醇、胡蘿蔔苷、琥鉑酸等化合物。藥理學研究表明薤白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和動脈硬化作用、抗氧化、平喘、鎮痛和耐缺氧等作用。

由此可見,野蒜分佈廣泛,採挖容易,有食用和藥用價值,因此人們採挖食用野蒜,對人體是有益的。


老姚談植物


野蒜,蔥屬植物。又名薤白、賊蒜、野小蒜、小根蒜、山蒜、野蔥(浙江)、菜芝、小根菜、細韭等



在四川等地亦有狗屎蔥、野香蔥蔥的叫法


薤白具有溫補作用,可健脾開胃,助消化,解油膩,促進食慾



對體弱者而言,薤白可潤中補虛,使人耐寒



另外,薤白的鈣、磷等無機鹽含量極高,經常食用有利於強健筋骨,特別對於成長期的兒童和缺鈣的老人有良好的營養價值


鄭華國


說到野蒜,相信不少農村生長的小夥伴都有吃過吧?野蒜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野菜,鄉居小菜也吃過,小時候還經常跟家裡的大人們去挖呢;現在農村裡雖然人們不缺菜吃,不過還是有人喜歡去挖野蒜吃,特別是上了一定年紀的老人。

那些老人為什麼喜歡挖野蒜呢?其實這更多的是一種喜好吧!以前的農村人們主要靠種植為生,大部分的土地都拿來種植糧食作物了,就剩些自留地來種菜,而菜地裡種植的蔬菜一般都是葉菜類、瓜類,人可以吃,也可以餵雞鴨豬等家禽的蔬菜,蔥蒜之類的調味蔬菜就特別少,吃得沒那麼自由。

而野外地裡長的野蒜是不用種植的,而且味道方面比平時地裡種的比野蒜大棵很多的蒜苗還要鮮香!這麼自然生長的野菜,人們當然不會錯過了,去摘來吃,等到下次可以採摘了還去採,吃不厭,漸漸的也就形成一種習慣了,不去挖來吃,覺得浪費。

像鄉居小菜的爸媽就對野蒜這類的野菜很鍾情,我們這邊是南方山區,就算冬天也不是那麼冷,穿短袖都不奇怪,過年前後到清明前後那段時間,野外的野菜很嫩又多,他們就喜歡出去摘野菜;摘回來了還特別自豪的說,你們是不是好久沒有吃過了?這些東西可是比平時地裡種的蔬菜好吃呢......。

要說野蒜有什麼用處,具體還真的不好說,畢竟又不是專門的研究人員,不過野蒜也是蒜,跟平時我們地裡種的大蒜相比,營養價值差不到哪去,而且因為是不受人工干預野外自然生長的,不用擔心噴藥、施化肥會殘留啥的,是天然的蔬菜,味道更贊,拿來做醬料或者是跟些葷肉類一起炒來吃,讓人更有食慾;本身食材好,人們吃得開心放心,這也是野蒜的一大用處吧。

當然了,野蒜的生長受自然環境影響比較大,若是太乾旱,野蒜生長也是比較差的,有時候人們挖野蒜回來會拿些到地裡去種,就類似種木耳菜、車前草、艾葉等野菜一樣。


鄉居小菜


用於胃氣滯、瀉痢等病症。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氣虛者可食用。

野小蒜具有殺菌、解毒等功能,但也具有很強的刺激性,並帶有少量的毒性,特別具有刺激肝、肺、胃、眼的效力。患有胃病的人食之,會使胃部疼痛加劇;患有肝熱和肝炎的人食,會使病情火上加油;患有氣管炎、肺炎和支氣管哮喘的人食之,會使痰量增多,咳嗽劇烈,哮喘不能平息;患有眼病的人食之,會使眼睛昏沉,發癢,紅腫。健康人偏食之也易傷脾,損肺,壞肝,毀眼。 喜愛食用野蒜的人,既要知道野蒜的優點,也要了解野蒜的缺點,才能根據自己身體的需要,來個揚長補短。





重慶小易姐


霧都山客來回答您的問題。

說起野蔥那是帶有濃濃的“鄉情”,以前在外地讀書和工作的時候,是非常懷念家鄉的野菜美食,過年回家能吃幾頓特色野菜是非常開心的。說到野蔥,山客家鄉也有不少,但沒有人工種植的,都是地裡野生的。

野蔥不僅具有非常豐富的食用價值,也具備非常珍貴的藥用價值。很受人們的喜愛,在有些地方農戶實現了人工種植,給農民朋友帶來不錯的收益。那麼,野蔥究竟有什麼用處呢?

首先,聊一聊野蔥的食用價值。

據研究,野蔥還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煙酸及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經常被人們用來作為炒菜、拌菜的主料或者輔料。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基本都喜歡吃野蔥,純野蔥最高可賣到十幾塊錢1斤。

1、涼拌菜

每年冬臘月,山客的父母和其他村民一樣,會到地裡挖些野蔥和折耳根回來,涼拌在一起,是農村非常不錯的下飯菜。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城裡人都非常喜歡和懷念這到菜。

2、炒菜

野蔥除了用來涼拌外,還可用來作為炒菜用。在山客家鄉,主要用野蔥來炒“糟海椒”,真的是非常下飯,一頓只吃一碗的可以吃兩碗。

野蔥無論涼拌還是炒菜都是非常好的下飯菜,特別是搭配山客家鄉的特色飯“兩糙飯”,即大米和玉米麵混合用“木蒸子”蒸的飯。

其次,擺一擺野蔥的藥用價值。

野蔥性溫,味辛,無毒,具有消腫、健胃、發汗、散寒的作用,能治療傷風感冒、頭痛發燒、腹部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另外,有的中醫還用野蔥來作為接骨用的藥物。

同時,①野蔥含有植物皂苷和黃酮類化合物,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人體衰老。②野蔥能促進黑色素生產,能淡化白斑,治療白癜風。將野蔥搗呈糊狀,在加適量蜂蜜塗抹在白斑部位,堅持使用一段時間,白斑會有明顯改善。③野蔥還可以對麻風病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將野蔥炒制後煎湯,再加入適量蜂蜜喝下,對麻風病有很好的效果。④野蔥能治療部分耳部炎症,將野蔥煎煮熬製,濃縮後滴入耳到,可以消除耳部炎症,增強聽力。⑤野蔥還可以消腫止痛,如果被山中植物刺傷、劃傷,用野蔥煮水浸泡或搗碎外敷,可以起到很好的消腫止痛的作用。

不過,野蔥雖好,但有些人群卻不宜使用,如有胃腸潰瘍的人群少食;有腋臭的人群,夏季忌食;表虛、多汗的人群忌食。

以上是山客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淺見,歡迎留言指教。【關注】霧都山客瞭解更多農村的風土民情。

霧都山客


雖然我並沒有吃過野蒜,但總能聽到家裡老人說,我們這裡野蒜叫做山蒜,老人們說每年都會去挖一些,這樣肚子脹氣就不用買藥去了,常吃還會強健筋骨。


我們屬於河北北部,一般每年三四月份時正是吃野蒜的時候,很多人就會去挖山蒜回來炒肉片或者豬肝,味道很不錯。

雖然山蒜對腸胃脹氣很有幫助,適宜冠心病,心絞痛,胸悶氣短不舒之人,急慢性腸炎者食用,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的,一般氣虛者,發熱病人慎服。


鄉村大苗苗


為什麼農村老人都在地裡挖野蒜?

其實最初農村人是不知道它能食用的,多數農民人知道其可以吃,還得從吃不飽的時代起,那時處於飢餓中的農民能吃的,不能吃的植物都嘗試過用來充飢,現在85-100歲的老人大多過過哪種鬧饑荒的年代,相信不少人也從老人的口中聽過,災荒之年,為了吃飽肚子,有人餓的連白泥巴(觀音土)都吃。那麼,現在吃穿不愁了,人們為何還喜歡去挖它來食用呢?

那時,隨著人們對食用它對身體健康作用好的不斷認識,當然還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野蒜給人們帶來的獨特美味口感,有野蒜搭配烹飪出來的菜餚,美味且下飯,同時常吃野蒜,對身體十分有益。下面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吃野蒜對身體有哪些益處?

1、消腫健胃,它的味道比我們人工種植的蔥氣味更濃郁,揮發油和辣素能祛除腥腥羶等異味,野蒜具有較強的殺菌、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

2、野蒜(野蔥)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

3、野蒜含量十分豐富、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各類礦物質應有盡有。

小時常聽家鄉的老人們說:生吃野蒜可以治療感冒,將其碾碎漿液可用於輔助接骨,老人講吃野蒜可以解毒,驅蟲,對痢疾、癰腫瘡毒、小便不利等病症有改善緩解及治療作用。

野蒜有什麼用處呢?

相信不少農民養殖人,聽說過,在農村養殖缺少獸用藥品的時代,人們用野蒜治療雞白痢、殺滅雞體內寄生蟲、病菌雞類疾病、雞瘟等病。

關於野蒜養雞的好處,我曾在頭條文章中寫有詳細的講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入鄉村小單的頭條號,去文章中具體看看。【鄉村小單,農村人說農村事】,關注鄉村小單瞭解更多農村種植、養殖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