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近日,吳中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最新規劃出爐。


項目位於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南鄰太湖,北面伍相路,東臨香山路,南靠承祖路,西側為天境南路。

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根據規劃,本項目總用地面積130878.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7859.75平方米,其中計容建築面積196317.75平方米,包含住宅130724.88平方米,商業60000平方米,配套設施5592.87平方米,不計容面積111542平方米,容積率1.50,建築密度40%,綠地率30%。


項目計劃總投資250000萬元,建設工期計劃為36個月。


其中,住宅13萬平方米,商業6萬平方米。對於太湖旅遊度假區來說,該規劃無疑彌補了板塊一直以來的商業短板。


-規劃回顧-


2019年5月,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中央旅遊商貿區城市設計公示,度假區被定為為中央旅遊商貿區,成為集商貿、生態、旅遊、住宅為一體的綜合性片區。強化商旅服務功能,重申旅遊的屬性標籤,使得板塊無論是關注度還是能級上都得到極大提升。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中央旅遊商貿區

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城市設計範圍

規劃範圍東至香山北路、南至蒯祥大道、西至舟山路、北至北塘路,總面積約2.27平方千米。

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項目位置

旨在打造一個集旅遊服務、拓展培訓、企業辦公,文化創意,購物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的

文商旅服務綜合體

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一核驅動,兩帶覆蓋,兩軸串聯,五片發展,多點結合”的空間結構

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空間結構規劃圖

一核驅動:

商旅服務核,強化商旅服務功能

兩帶覆蓋:藍綠生態帶、麗波生態旅遊帶

兩軸串聯:南北軸線——通山達湖:以南北向的開放空間和和商旅度假服務核作為見山親水,串聯中央商貿區整體山水格局。東西軸線——連湖系城:以東西向的麗波生態休閒旅遊帶、東西軸線,城市地標建築,作為城市橫向發展的聯繫。

五片發展:文脈傳承區、生態宜居區、商旅拓展區、綜合服務區、專項服務業區


結合步行體系,串聯區域內的活力節點打造香山活力環,形成兩條藍綠交織的濱水廊道。同時在香山活力環上規劃四處特色空間(藍綠開敞空間、商業休閒空間、傳統技藝空間、辦公交流空間)。

土地使用調整

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用地結構規劃圖

遵循原有控規整體框架,整體建設用地基本不變。針對白地與旅遊用地細化調整,其中調整後商住用地(RB)、旅遊用地(旅)、G(綠地與廣場用地)用地面積及用地比例有所增加

道路交通系統

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道路交通規劃圖

道路系統:構建場地內四條以通行類主幹道:孫武路、舟山路、蒯祥大道、香山北路。適度增加支路網密度,打造人性化街擴尺度,充分利用微循環疏散車流人流。

慢行交通系統:重點打造

軌道交通站點與場地內部慢行交通網絡,構建連續的行人步行循環體系。結合濱水空間打造舒適宜人的步行環境,沿麗波河規劃自行車騎行慢行環線,打造特色濱水步道。

公共交通:實現軌道交通、公交巴士、自行車、遊船多類公共交通實現零換乘。強化旅遊服務功能,基地內部規劃3處分時租賃停車點。

軌道交通:預留軌道交通幹線5號線位於孫武路,在香山北路、姚舍路、舟山路與孫武路交叉路口預留站點。結合軌道交通站點規劃多處公交巴士站點公交巴士。


地下空間:規劃大量商業商務活動、遊憩活動、交通集散的三類區域確定為社會停車場重點配建區域。規劃區內設置5處社會地面停車場重點建設區域,以及多處地下停車空間。

景觀風貌系統

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鳥瞰圖

基地西南側與東北側地塊為新中式風貌區,採用傳統空間佈局、新建築形式,從肌理上與形式上與周邊協調融合;基地北側區域與舟山核雕村景區協調,傳承傳統文化,打造香山幫文化風貌區,展示傳統香山幫建築技藝;其他區域打造為多元時尚風貌區,展示現代風尚。

規劃三處旅遊服務節點,

15處旅遊公廁,多處公共自行車站點。串聯商旅拓展區、專項服務產業區、香山幫文化區等片區,打造與旅遊線路融合的慢行交通系統。

利好!太湖旅遊度假區迎6萬方商業體

鳥瞰圖

規劃打造兩大區域:


商旅拓展區:打造集休閒、娛樂、居住為一體的商旅拓展區,變化多樣的岸線和水綠空間形態,融入營地嘉年華、足球培訓、房車營地、中小型會展等多元娛樂休閒業態,形成建築和自然有機交融的商旅服務核心。

新興服務產業區:打造以高端科技研發為基礎、文化創意項目為輔,吸引成熟型上市企業入駐於此。這裡將建成集總部辦公、商務休閒、時尚文娛、創客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專項服務產業集聚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