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孩子被繁重的課業所累,想讓他在10歲前痛痛快快想玩就玩,但家人認為這樣會讓孩子落後,該怎樣選擇?

壹號菠菜


應該讓孩子在童年快樂玩耍,讓孩子在玩中學習,不要擔心孩子的成績落後。

首先,不要看重四年級以前的考試成績,關鍵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小學低段的成績沒有多大參考價值,一個班雙百分多達幾十人,相差一分,就會掉下幾十個名次,90分跟100分,誰成績好,誰成績差,不能說明問題。恰恰是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習的時候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做作業的時候,不玩其他東西,每天的作業能獨立完成,這樣的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小學四年級前,本身作業量就不大,語數兩科,每天回家作業量不過一小時,對學生來說,不算難,也能夠完成。只要學生不參加興趣班、奧數班、閱讀班,不增加課外內容,學生的作業量壓力不會太大。況且,這些課外內容對小孩作用不大,不要相信課外機構或個別教師的忽悠,讓孩子痛快玩玩,對以後的學習還有幫助。

第三,如果要培養孩子的特長,最多選一門孩子喜歡的文體育活動,雙休日用半天的時間去學學,孩子興趣好,就讓他多學學,沒有興趣就拉倒。

第四,有時間,家長多陪孩子玩,玩遊戲,玩球,到野外玩耍……,讓孩子在玩耍中,接觸自然,觀察自然現象,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孩子的文明禮貌意識等等,這些才是這個階段孩子教育的重點,不要將眼光侷限在孩子學校學習的成績上。孩子靈活的頭腦,豐富的想象,健全的人格,健壯的體魄,好的學習習慣,是決定孩子今後學習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素。

會玩的孩子才有出息!





名師聊家教


10歲也就是四年級的孩子,他的課業有繁重呢?恰好我家有一個四年級的小朋友我來說說吧!

目前四年級的開設了三們主科,語文,數學,英語!自從進入四年級課本有所增加,班裡的成了開始出現了變化,語文分化最明顯,其次是數學,英語難度不大!另外還有就是是否學習一門興趣課(繪畫,舞蹈,樂器等),對孩子影響很大。


單純的課內知識真的很輕鬆,但是成績也就是普通!

比如,現在學校都不讓買練習冊!我家孩子數學每天就發一張16k的小卷加商八道計算題,這點作業,基本上半個小時,四十分鐘就可搞定了!

語文每天只有預習卷,沒有測試題!每天十五二十分鐘就完成了!

英語,只有課本,沒有測試題,只是在期末前夕老師發幾張試卷!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到,課內的學習 任務不多,練習的不夠,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都給孩子額外購買了配套練習冊!作為家庭學習任務,讓孩子進行鞏固練習!語文,數學,英語,一本同步練習題,一本綜合測試卷! 就算是加上這些家庭學習任務,每天孩子也就是在晚飯後多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孩子能接受!

這個學期孩子的語文閱讀閱讀進步明顯,這就得益於,平時的練筆和習題演練!單純的讀課外書,對提升閱讀的能力意義不大!只有讀了文章,有針對性的回答問題,把閱讀的內容通過,問題得到一個展現,才能得到訓練!



興趣班(舞蹈,美術,音樂,樂器)。這個需要時間的積累,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就學會了堅持。堅持是一種品質!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

我們也有興趣班,在考級,孩子從開始的牴觸,到現在的盼望,每到上課的時候,特別高興,他會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鞋子,還會帶上髮卡!哈哈!得到老師的稱讚更是急不可待的告訴媽媽!學習這個,孩子變得自信!在興趣班還有好幾個好朋友!


題主的想法很好,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但是隻要安排合理,孩子是可以玩的高興,學的開心的!如果小學開始的幾年不注重孩子的學業,孩子一定是落後其他學生的,他就會自卑,他就會厭學,他就會對學校失去興趣!


這個很好理解。你讓孩子10歲之前,都是想玩就玩,就會讓孩子養成任性的性格!放學了不想寫作業,就玩去了!你這個時候默認了。那麼他就會養成習慣。他的學習成績自然是不理想的能及格就是幸運的了!等他11歲了,五年級了,他還是會放學不想寫作業,這個時候你怎麼辦?你不讓他出去,他會說你以前都讓我出去玩的!為什麼現在不可以! 到時候你怎麼回答!


最後,父母愛護孩子,希望孩子快樂的成長,這個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父母溺愛孩子,把孩子變成了一個後進生,這是家長的失職! 孩子還小他不懂學習的意義在哪裡,但是家長是成年人應該懂。




肖老師英語課堂


我跟您的觀點基本相同,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我兒子今年讀初一,小學階段一直是他媽媽管學習,我就給把握個大方向原則,比如做人、做事。作為一個父親,還要帶他做許多男孩子應該做的事,比如參加足球比賽等運動,爬山拓展視野,趕海增加生活興趣,旅遊開闊眼界等。

因為現在孩子越來越少,不像小時候農村的孩子,很輕鬆就成立一個小團隊,自己去處理各種關係。城市裡車多,人多,又擔負不起失誤,一個小學階段,都在追考試成績,說把體育課和間操給停了就停了。所以這些事疊加在一起,就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力越來越弱化。

我愛人也常責備我說孩子的學習我一點都不管,每天檢查作業,和孩子打口水仗都是她的,好像跟我沒有一點關係。說實話,小學的知識我是基本忘光了,的確也輔導不了,但是孩子接受來自一個人的壓力就夠大了,我再給來一份,孩子不還得崩潰了啊。

我雖然忘了小學念過的知識,但是還畢竟念過小學和初中的。我記得最基本的一個原理,念過二年級,就會覺得一年級的難題,就忽然變得簡單了,念過三年級,二年級的難題又簡單了,唸了初中,六年級的難題又簡單了。所以解決難題的途徑,除了絞盡腦汁鑽研,就是還可以放一年再去理解它,因為過了一年,你的理解力又增加了。

我從來不覺得小學階段不斷的給孩子壓力,不斷的突破,就一定能實現什麼。我體會目前的教育體制,仍是將來工作的一塊敲門磚,根本就不是培養和鍛鍊人全面能力的地方。如果是鍛鍊人的全面能力,那麼現在的孩子都應該有很好的理解力,稍微喜歡一點創造力,和樂觀生活的獨立能力。但是小學畢業後,我壓根沒看到自己孩子這些方面的能力,除了記憶力和靜坐力有所提高外,剩下的啥都沒有。

如果把16年的教育最終定義為工作的敲門磚,我們不妨分析一下他有哪些關鍵的時間段吧。

我覺得小升初的期末考試是一個重點,它會影響到初中分班。所以我只關心孩子最後一個學期的學習狀態,是否專心和儘自己的努力,而只要學好本學期的課程,基本上都可以考一個不錯的成績,至於有的人說什麼全面複習,我說那是扯淡。

初升高的最後一個期末是重點,它會決定是否上一個好高中。聽說我兒子學校家長會上說了,初三上半年會上完全部的課程,下半年會總複習。根據這個思路,我分析初一、初二講的全是概念基礎知識,初三是一個融匯貫通的階段,所以就算是前兩年沒學太好,只要孩子世界觀還正確,初三上半年學習,下半年拼盡全力練習做卷,拿高分也是沒問題的。

讀了高中自然是競爭比較激烈的階段,一年級我希望他能適應,二年級要努力,三年級要拼盡全力。

嗯!大致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分析完了孩子應該抓住的關鍵階段,剩下的就是孩子可以稍微放鬆的階段了。我容許他自己做不出來,甚至馬虎犯錯,當然,也要自己承擔後果,沒有經歷過錯誤,解決錯誤的孩子是永遠長不大。

剩下的時間還可以來幹什麼呢?我認為就可以給孩子減負放鬆了。至於怎麼減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只要不讓孩子近視,不易感冒都是好的活動。

當然,玩要掌握一個度,就是孩子平日的學習要跟得住,不拔尖,也要基本保持在中上。平常日子也要督促孩子學習效率的最大化。在桌上學兩個小時,就真的在學,如果集中不了注意力,學4個小時就是在浪廢時間了。這一條也是我常教給孩子做人做事的其中一條。

最後說一下我兒子的學習成績吧,小學階段大都在十名左右晃悠,小升初考試全班第一,全校第二,今年初一上半年期末又一個全班第一。這個成績畢竟不是高考,代表不了什麼,放在更大範圍裡也不上數了。但是在相同的教育條件下,卻能看到他的學習精神狀態,和很多費盡精力的同學比,他很輕鬆,我很欣慰。那種千萬人中拔得頭籌的目標,我沒做到,我也不逼著他做到。

所以,我覺得,玩得開心,學得輕鬆,只要安排的得當,是可以做到的。人生有時就是該讓你得到的,你怎麼都會得到,得不到的,怎麼也勉強不來,所以我對孩子提出的目標也比較簡單,自己知道努力就行。父親就是助力成長的。


男孩強則國強


你這種思想和我當年一樣。現在,我兒子經過二次高考,338分,上了個高職高專。按基因,我們夫婦倆本科,我還在職研究生。按理,基因不會差。當年,我就是堅持快樂學習理念的,放開他,晚上出去玩,愛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作業也不檢查。我要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

現在,他的童年是快樂了,但下半生,每天的早餐在哪裡,得由他慢慢找了。

我想說的是:回憶回憶我們當年父母、老師是怎麼嚴管我們,現在才有我們的成就的,不要被所謂的專家、舶來的教育理念所迷惑。


通靈師犁子


題主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建議題主不要這麼決絕,適當在中間找個平衡點,既能讓孩子玩的痛快,又減少對學習的耽誤或者儘可能不耽誤。

10歲小孩痛痛快快玩和學習之間有很大的矛盾嗎?在我們這邊貌似也是同樣的局面,尤其是重點小學的學生,學習任務更重。可是社會就發展到了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得適應這個時代的步伐。或許你還懷念你小的時候無憂無慮的可以瘋狂玩耍的那個美好童年。沒錯,我的童年也是玩,學習好像都是副業。但那時候大環境就是對學習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

要想在這中間找到平衡點,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多付出一點,去陪伴、去幹預、去引導。我們可以為孩子創造玩的時間和條件。比如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完全屬於學校,回家以後咱們就能掌控了,從小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寫作業不拖拉,因為寫作業拖拉是最浪費時間的,如果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要馬上去責備。而是從根源上找原因,看孩子是否是因為不會做,如果是不會做就要跟老師多溝通,孩子上課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有認真聽講,是上課沒聽懂還是沒認真聽?解決了孩子寫作業不會的問題,然後開始培養高效的學習習慣。比如一開始可以拿孩子最喜歡的玩法誘惑他,如果你能在規定的時間寫完作業,爸爸陪你玩這個等等。總之就是陪伴他早點完成學習上的事情節約時間出來讓孩子玩。

總之一定不能一刀切,不然你今天給了他完全的自由,他的人生未必能“自由”了。





清和2020


你是個有思想的家長,對於你的想法我完全贊成。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立體的多維教育,而不是儘早給孩子套上枷鎖強硬灌輸。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排滿了時間表,平時上學以外就是各種班。好像人家孩子都報班我家不報班就比人家落後了。如果不報班就會被小朋友視為另類,老師也會對孩子另眼相待。有時候你問孩子願意去上課外班嗎,孩子會說願意去,其實大多數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學習某些東西,只是大家都去學孩子也就覺得應該是這樣,不然就跟大家不一樣了。我們國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教育產業化改革,隨之而來的就是教育系統追逐收益而忽略本質工作。教育機構辦班,自然希望你踴躍參加不然去哪賺錢?在當今這個社會背景下家長在教育方面要有獨立的思考。教育不只等於上學和報班。讓孩子天性得到發揮,使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全的發育,培養他們健康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是重中之重。當然,父母首先要思考,要能認識到這個層面,不然就別談什麼教育。


ADAM190412602


我擔心我說廢話太多,所以恕我簡單回答一下哈。

首先,不想讓孩子被繁重的課業所累,你的想法很對。“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裡寫到: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其實我們都知道,有些傳統教育都是無視孩子內心需要的嚴厲教育,目的是能讓孩子更快成長,還美其名曰:棍棒底下出孝子。

雖說某些“虎爸虎媽”們的嚴厲教育,甚至是“摧殘教育",成功的也不少。但是,基於一個人的性格形成,童年缺愛的人,更容易成為巨嬰和憤青,他們在潛意識裡拒絕長大,終其一生尋找的是,無條件的童年之愛,這也是可憐又可悲的。

在“我為你好”的管教中,父母的感受是主體,他們只願意看到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孩子的情感常常被忽略。真正塑造親密關係的,不是血緣,而是尊重與認可。

其次,讓孩子在10歲以前痛痛快快玩兒,這個想法也沒錯,因為能夠給孩子一個快快樂樂的童年,孩子高興、幸福。但是,玩兒的同時,你也需要培養孩子懂得愛懂得分享的好習慣。

懶惰,是天生在每一個人骨子裡的劣根。一方面讓孩子痛快玩兒,一方面還要娛教寓樂,不能使其隨心所欲,免得形成囂張跋扈、自私自利的性格。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還有,我還想說:作為父母,不要把過多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適當“放養",切忌無微不至“圈養"。孩子是個體的人,有思想、有個性,他是在整個家庭中被薰陶、被耳濡目染。

潤心無聲,成長有型。我們做家長的,首先必須做好自己,給孩子做出榜樣。我始終相信一句古話:有其父必有其子。

好吧,先說這些,有時間我再叨叨。好友,早安。

(關注歲月靜好,探尋潤心無聲)


歲月靜好115618106


作為一個母親,希望自己孩子童年過得快樂想法沒有錯。但讓孩子“10歲前想玩就玩的想法真是欠妥的,這可能會錯過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培養期。一旦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10歲後再想讓他好好學習就非常困難了。

如果你的這一想法得以實施,孩子一生命運走向因此將被改變。讀好書、好好學習可能與他就沒有什麼關係了。除非你兒子是天才,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我倒是能預見另外一個結果,就是:為了他能好好學習,你整天拿著個雞毛撣子追著他到處亂跑,搞得家裡是雞飛狗跳、你是寢食難安。

現在很多父母整天為孩子的學習發愁、心煩意亂,你身邊肯定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因為這是普遍現象。孩子一看書就發睏,一做作業就頭疼;上課三心二意、交頭接耳,坐一會就要亂動;寫作業不會,一考試低分;老師見了搖頭,父母氣的要發瘋。這一切均源自10歲之前沒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引起的後果。

孩子在幼童時期,就像一塊乾燥的海綿,此時他遇到什麼就會吸收什麼,這是大腦與生理機能控制下的行為。孩子需要這些知識來為身體成熟後進行定型支撐。

此時的孩子學習各種知識時,是不分好壞的,全部吸走, 因為此時孩子沒有分辨識別能力。如果吸收的是好的行為與習慣、正確價值觀,將來孩子就會往優秀地方發展。愛學習、喜歡學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吸收的是不好的行為與習慣、錯誤價值觀多了,那麼孩子就會變“壞”,這時候你再想讓孩子變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孩子大腦及身體生理機能已經和這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及錯誤價值觀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之間配合是自在舒適的。一旦你想打破、改變,那麼此時不是孩子不願意,而是孩子的大腦與身體機能不同意,他們會反抗,因為他們才是孩子身體真正的主宰者。此時孩子年齡小,意志薄弱,他沒有足夠的能量去戰勝大腦與身體生理機能,只能繼續被主宰。


現在是凡是愛學習、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基本上他們的父母從小就開始就對他們進行了正確持續的教育引導。父母們為此投入了很多的精力與時間,來學習科學的養教知識。經過多年的精心雕塑,才有了這階段性的成就。

相信科學,相信事實,相信成千上萬優秀父母、優秀孩子及孩子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們展示給你的論證與結果。


虛學理教


孩子成長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0-6週歲

這個階段就是玩的階段,作為父母扮演著玩伴的角色,陪孩子玩很重要。但是中國有些父母已經開始培養孩子變成【神童】,這時的孩子大家都覺得他很聰明

第二階段是7-12週歲

這個階段是孩子養成習慣最重要的階段,作為父母需要把重要的教育放在孩子培養習慣的事情上,有好的習慣就會有好的收穫,當然第一階段也要培養孩子習慣,所以父母在這時是扮演生活教練的時候。這時的你不止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自己還要做好樣板。

第三階段是13-16週歲

孩子長大了沒有,在父母眼裡還是孩子,但是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想再讓父母管教,於是就出現孩子叛逆期,其實孩子叛逆都數是因為父母教育孩子無證上崗與非法經營。所以,此時此刻作為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放下自己是父母的角色,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定要共情與同蘋。時代不一樣,孩子培養的方法方式也不一樣。



聖澤蘇浩


可以玩,可以開心,但學習不能忘,要想學好就得刻苦。記住下面兩條:

1、教育越寬鬆,孩子越受罪。

有一個14歲的女生,不喜歡學校,不愛學習,覺得還是呆在家裡舒服。

她每天都哭著鬧著要回家,老師也沒辦法,只能讓父母把孩子接走。

回到家後的女生吃飽了睡,睡飽了吃,每天就想著怎麼玩,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

到後來,她成了一無所長的巨嬰,30多歲了還賴在家裡啃老。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需要榜樣與權威來作為參照與標準。

他需要拼命去學習些什麼,吸收些什麼,才能成為一幅優美的畫卷。

假如父母不嚴格細緻地管教,孩子只會隨性地生長,變成我們都不願看到的模樣。

寬鬆教育不僅無法激發孩子的優勢,甚至會進一步惡化孩子的劣勢。

總有人說,孩子成不成功沒關係,只要快樂就好,父母不該逼孩子,也不要焦慮,讓孩子自由地成長,將來一定能成功。

可我們孩子的起跑線,本就遠遠落後於他人了,難道還任由他原地踏步,不思進取嗎?

2、孩子可以不懂事,但父母一定要懂事。

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要狠心逼孩子一把。

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鼓勵孩子努力,引導孩子堅持,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孩子不想學就不學了,那還要父母幹嘛?

今天,你給孩子寬鬆教育,明天,社會替你狠狠教育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