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養殖怎麼讓其幼崽度過危險期?

新大風歌


由於近幾年來小龍蝦極為火爆,養殖戶越來越多。小龍蝦適應性極強,溝渠,湖泊,河流,稻田中都能生存,養殖比較容易。現在農村基本上稻田養殖,少則幾畝,多則幾十上百畝,四周及中間開一些溝,但小龍蝦好打洞,為防逃脫,在四周挖溝時應斜坡,水深最少1米,加固堤壩,堤壩高度1.2米,上佈防脫網,溝寬3一4米,獨立排放口,不打農藥,不灑化肥,遠離汙染物,放些水草,勤換水,龍蝦長勢極快,時常巡查,發現病害,及時處理,定時定量投餵餌料,除去對它有害的天敵,像蛇,老鼠,烏魚,鯰魚等。投放蝦苗時間很重要,春季在三四月,蝦苗應體健,無殘無病,不能暴曬,蝦塘在放養前應用生石灰消毒,最好蝦塘一次性放足蝦苗,以防大小不一,大的傷害小的。六七月龍蝦就可以上市了,但由於養殖戶太多,今年龍蝦量太大,一窩瘋上市,價格很低,養殖戶收入不高,打算上馬養殖龍蝦的應慎重。







鄉下老果


養殖小龍蝦過程中,抓住這5個重點,可以讓你安全度過飼養危險期

在春季裡,氣溫的穩步回升,小龍蝦的養殖戶就需要加強巡塘的工作,水溫達到十度以上是小龍蝦,就會爬出洞穴出來覓食,此時正是養殖小龍蝦的一個關鍵時期,今天我們就來一下,養殖小龍蝦的五個重點,抓住這五個重點,可以讓你安全度過飼養危險期。

加水施肥

將池塘裡的水位一次性加足的話,可以有效的刺激小龍蝦集體出動,並且做到早開始早生長,可以讓所有越冬的小龍蝦一起從洞裡爬出來,對於繁殖的龍蝦苗種可以起到規格整齊的效果。在加水之後,也要施展一些發酵的雞糞,牛糞等有機肥,每畝可以施散一百公斤左右來培養豐富的浮游生物,為蝦苗提供食物。

之後還要根據池塘水質肥瘦的具體情況,每個月都要追施一次有機肥,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池塘水質的穩定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密度。

儘早投飼

小龍蝦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所以在投餵餌料的時候,一些植物性和動物性的餌料都可以成功投放,越冬之後的小龍蝦,體質也是比較虛弱的,所以需要大量的食物和營養來育肥生長。

因此在開食之後的小龍蝦,最好多投餵一些動物性的餌料,比如說鮮活的雜魚螺螄等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親蝦的豐滿度和成活率,而且也非常利於它們繁殖幼蝦時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在投放動物性飼料的時候,也要適當的搭配一些植物性的餌料,可以起到最佳的飼養效果,還需要注意的就是水溫相對還是比較低,所以小龍蝦吃的,食量相對比較少,一定要注意投餵的量,因為池塘裡的蝦的數量不好估算,所以要根據天氣情況來具體投餵,遵循晴天多為雨天少喂的原則,一般控制在兩小時,吃完為最佳,早晚各投一次。

3月中下旬的時候可以投放一些螺螄,的投放量在一百公斤到200公斤,可以為清明節前後產出的一批小螺螄供幼蝦攝食,在早春的時候,投放的活螺螄不可以太多,如果投放太多的話,就會大量吸肥,也會導致池塘裡的水質偏瘦,生出一些青苔,也是影響到小龍蝦的生長,在後期的養殖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在6月份再補喂放一部分。

捕大留小降低密度

開始餵食的半個月之後,為了能夠減少小龍蝦的密度,將一些已經達到上市規格的小龍蝦全部撈出出售,建議大家用網眼稍微大的地籠進行捕撈,否則網眼太小的話,就會將一些幼小的蝦苗困在籠中,而影響其進食和生長。

移栽水草

早春裡新生的一些水草嫩芽,小龍蝦也是非常喜歡吃的,所以一定要加強飼料的投餵,來減少小龍蝦,對於水草嫩芽的設施,來確保水草的萌發和生長,而對於一些水草比較少的池塘,4月中下旬的時候可以在池塘中移植一些苦草,水葫蘆,水花生等水生植物,移栽的時候也要沿邊貼放。

在同一個池塘當中,要移栽很多個不同品種的水草,按面積大約佔池塘的1/3就可以,來保證在整個養殖期間不脫草,在池塘裡也要分池邊,潛水區和深水區不同的地方進行移栽,來滿足龍蝦的進食,攀附,脫殼,躲避等一些多方面的需求。

日常管理

為了要時刻小龍蝦的近視和活動情況,每天都早晨和晚上都要進行巡塘一次,查看是否有滲漏,或者是破洞逃蝦的現象,發現的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興農人包哥


每年的五、六月份也是小龍蝦病害爆發的高發期,每到這個時間點,小龍蝦就開始大量的發病,用下去大量各種藥劑,也是不見效果,無論是病毒性疾病還是細菌性疾病,我們都應從其發病菌、環境和體質上面來分析病害原因。

隨著溫度逐漸的回升,池塘底部的有害菌開始大量的繁殖起來。水體中的有害菌開始加速繁殖,加之高密度投苗,弧菌更是成為了影響龍蝦致病的主要因素。加上前期塘口改底、殺菌工作的不到位,更是為有害菌的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養殖

在養殖小龍蝦的早期,尤其是從小龍蝦放苗到出第一批商品蝦的時候,飼料投餵的蛋白一般都在30%個左右,從早一點的時間點3月份算起到5月份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投餵了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高蛋白飼料長期連續的投餵的確為小龍蝦的生長速度帶來很好提升,但是也加重了小龍蝦肝膽、腸道上的負擔,並且由於忽視護肝,防腸炎的內服工作,為小龍蝦疾病的預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由於很多養殖戶認為小龍蝦的養殖不需要投入太多管理,只是一味飼養就可以,過分依賴等小龍蝦發病才開始治療的作用,而忽視定期改底、殺菌、解毒、補鈣、內服的預防工作,殊不知,小龍蝦的養殖是一個重防不重治的過程。

措施

在準備養殖前要對養殖塘口認真的做好清塘、解毒和消毒工作。調節好水質、栽種好水草後再投放蝦苗。高溫季節需及時清除養殖池的多餘水草,適當提高水位並定期進行消毒、底改,防止水草高溫死亡或腐爛發酵引發病毒、細菌。尤其是對於養殖3年以上的老塘口,一定要定期消毒、底改,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進行清淤。

陰雨天氣時,需多巡塘,依據龍蝦上岸情況潑灑增氧劑以防缺氧造成龍蝦死亡。杜絕使用任何形式的廢水,堅持定期換水,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劑進行消毒,同時達到分解腐敗物質的作用。

同時,小龍蝦適宜溫度要控制好,如水溫突變,將造成小龍蝦強烈的機體應激反應,由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髮病。夏季暴雨時節,應提前降低養殖池水位,提前潑灑龍蝦抗應激製劑,減少水溫變化導致的應激反應。病害防治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九月初九W


會打架的 龍蝦餓了什麼都吃 如果一定要一起養的話 要注意讓他們隨時都吃飽!


0海飛0


池塘須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水排水方便,面積一般為3畝~5畝。池埂要有一定坡度,且為避免小龍蝦掘穴外逃,池埂寬應在1.5米以上,並在池埂四周設置0.5米高、內壁光滑的防逃牆或防逃板。池塘中間搭建一些泥埂,為小龍蝦提供打洞穴的居場所。注意泥埂兩頭不與池埂相連,泥埂長約為池長4/5,埂寬1米以上,埂高出水面5釐米~10釐米。池水深以0.8米~1.5米為宜,最好是中間水深,四周有淺灘,池底放置樹根、竹筒等。放養前嚴格消毒,每畝施腐熟的畜禽糞300~500公斤。池內種植佔池塘面積30%的水草,如苦草、輪葉黑藻、鳳眼蓮、水浮蓮、水花生等,便於小龍蝦蛻殼時躲避敵害侵襲及棲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