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也有啃老族?聽聽農村老人回答,窮人的孩子也不一定早當家

對於很多70後的農村人來說,現在這段時間是最艱難的時候,因為他們正處於四五十歲的年齡,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他們的父母已經七八十歲了,已經無法再從事體力勞動,甚至有一些老人常年臥病在床,需要專人照顧。而70後的子女們也已經成年,正處於20歲到30歲的年紀。雖然很多農村90後00後都非常有上進心,但由於生活的環境改變,以及當時人們對於孩子的教育觀念與過去發生了不一樣的看法。所以有一些人養成了好吃懶做的性格和不思進取的情況。

​很多70後農村人的子女,如果學習成績比較好,可能上過大學大專,有一些可能還沒有畢業。當然年紀比較大的,可能已經在外面工作了。而學習成績不好的,有些人早早的出生社會。但是現在在農村裡面90後00後的農二代農三代根本就沒人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大部分人在外面打工,甚至有一部分人既不打工,也不在家幹活,整天遊手好閒,混吃等死,做著一個典型的啃老族,而父母對他們又無可奈何。

農村也有啃老族?聽聽農村老人回答,窮人的孩子也不一定早當家


我們村裡面有一個小孩,是1993年出生的,今年27歲。之前讀書成績不錯,唸完高中之後考上了一個大學。結果大學畢業在城市裡面沒有找到好的工作,就回到了農村。他的父親常年在外面打工,母親在家裡照顧爺爺奶奶。家裡的經濟收入主要是靠在外打工的父親來支撐。


本來父親也託人幫他在城裡面找了一個工作,但是他不滿意,沒幹幾天就不幹了,叫他去工廠裡面打工,他也不願意嫌丟人,所以就一直窩在家裡。從大學畢業之後到現在過去好幾年,除了偶爾的外出跟同學聚會以外,其他的時間就躲在家裡,玩手機,玩電腦。父母恨鐵不成鋼,但是孩子大了,打也不行,罵也不聽,根本奈何不了他。父母本來想著給他找個對象,看看能不能收收心,但是可想而知面對他這種情況,沒有一個人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所以談了幾個最後都以告吹而結束。

農村也有啃老族?聽聽農村老人回答,窮人的孩子也不一定早當家


其實村裡人都知道養成這種性格的原因,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問題,也有父母的教育問題。那時候農村有計劃生育,頭胎是兒子的話,根本不能再生二胎。所以家裡就他一個獨生子女,小時候特別慣。雖說是生活在農村地區,但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農村的經濟條件比過去已經好了很多,家裡的農活也有足夠的人手來幹,根本不需要小孩子伸手,這不像我們70後80後的孩子從小就要幫父母幹活。


當然不是說90後所有的農村孩子都不幹活,只是他家裡不願意讓小孩子吃苦受累,從小就嬌生慣養,不讓他接觸怒火,所以長大了之後養成了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性格。這樣的情況在農村其實也比較多。究其原因其實就是隨著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農民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就想著要讓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從小,雖然不說當小皇帝一樣養著,但也是什麼好的都留給他,什麼難處都不會讓他知道。很多90後00後的農村小孩也沒有體會到太多的人生疾苦,因為父母都已經幫他們承擔了所有。

農村也有啃老族?聽聽農村老人回答,窮人的孩子也不一定早當家


再加上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基本上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子女,所以都當寶貝一樣養著。過去老話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相比很多城市小孩來講,農村小孩自理能力以及對社會的認知程度可能要更早一些。啃老族這個詞原來就是從城市裡面流傳出來的,很多城市裡面的孩子由於嬌生慣養,導致了自己不思進取。但是說得不好聽的,畢竟城市跟農村不一樣,很多家庭比較殷實,子女也有揮霍的權利和能力。

但是農村小孩卻沒有這樣的能力,畢竟家裡比較窮。不過現在有一部分90後00後的農村小孩根本不知道父母的疾苦,也像一個二世祖一樣做著啃老族。而他們的父母還要在外地奔波流浪辛苦打拼,掙錢來養育老人,照顧他們。

農村也有啃老族?聽聽農村老人回答,窮人的孩子也不一定早當家

你們當地農村有沒有這樣的啃老族呢?您覺得現在農村90後00後的孩子跟以前的80後70後的孩子相比有什麼不一樣的特性呢?歡迎您的下面留言,說說您的想法和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