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家庭、為老公奉獻了一生,很偉大,那又怎樣?你的婚姻失敗了

願我的故事細水長流,敬你的孤獨擇日而終。關注微光,看盡世間百態

你為家庭、為老公奉獻了一生,很偉大,那又怎樣?你的婚姻失敗了

法國著名作家西蒙·波伏娃說過:“男人要求女人奉獻一切。當女人照此貢獻一切並一生時,男人又會為不堪重荷而痛苦。”

在婚姻中,男人的愛意味著責任,女人的愛則意味著奉獻。千百年來一直都是這樣的模式,好像女人命中註定,只要踏入婚姻,就必須要將自己的畢生奉獻出去,且無怨無悔。

最近看了一部2017年的電影,叫做《追隨你腳步》。故事裡面的梗比較俗套,女主角Sandra與作為警察局長的丈夫結婚35年,為了家庭、丈夫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Sandra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女兒、外孫、丈夫所有的事,她都照顧得很好。然而在丈夫的退休派對上,Sandra意外發現丈夫出軌自己的好朋友,而且已經5年之久。

你為家庭、為老公奉獻了一生,很偉大,那又怎樣?你的婚姻失敗了

她大鬧一場,卻還單純地以為,丈夫會回心轉意,離不開自己,沒曾想,這世界沒有誰離開誰,就活不下去了,也許會活得更加滋潤。

她活了大半輩子,一直記得丈夫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卻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喜好。她的一生都是無私奉獻,都是在為別人而活,卻徹底失去了自我。還好最後,姐姐幫她記起來了,她也收穫了更美好的愛情。

情節眼熟嗎?仔細想想,故事裡的Sandra和《我的前半生》的羅子君,以及《第二次也很美》的安安有著相似之處,都是原本有才華、有能力的女人,在放棄一切相夫教子後,婚姻卻變成了悲劇。

很老套的劇情,不過,不同的是,這部電影裡面的女主角是一位年過六十、剛剛退休的老嫗。當婚變發生在年輕的時候,與發生在不再年輕、準備安享晚年的時候,對人的打擊程度,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你為家庭、為老公奉獻了一生,很偉大,那又怎樣?你的婚姻失敗了

站在女人的角度想,年輕的時候,如果走錯了路,選錯了人,還可以找機會重來,還有時間,還有機會。

可是,當步入晚年,再遇到婚變,會發覺之前整個的人生都被否定了,自己也時日無多,接下路的路該何去何從?

可是,在微光看來,更是因為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紀,所以接下來的時光才會更加彌足珍貴。

好的婚姻,是兩個人互相扶持、並肩同行的過程,而不是為了成全對方,卻忽視了自己的感受,丟失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像菟絲花一樣,只能依附大樹而活,一旦大樹倒了,自己也無法生存。

彼此理解尊重、愛護扶持,才能過得更好。

你為家庭、為老公奉獻了一生,很偉大,那又怎樣?你的婚姻失敗了

在婚姻中你是一半的同時,作為個人,你也是個獨立的個體,這是比你在婚姻中的風險,更為重要的事。首先要是你自己,其次,才有別的身份,妻子、女兒、外婆等等。

所以,你必須先為自己而活。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討好自己,才是更應該去做的事情。

微光的婆婆就是這樣的人,為整個家操心,要管理家的財政支出,買菜做飯,要養兒育女,贍養老人,忙得自己得了一身的病痛,卻捨不得去看一次醫生。

當我問她:“你有什麼興趣愛好?”她沉默良久,苦笑著說沒有。當我建議她去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去好好體驗一下生活時,她卻不斷推脫。她總說自己命苦,卻不願去改變。

你為家庭、為老公奉獻了一生,很偉大,那又怎樣?你的婚姻失敗了

女人吶,總覺得自己為了整個家奉獻出自己的一生,即便是得不到感恩,兒女叛逆不懂事,丈夫不理解愛吵架,卻內心依舊覺得自己很偉大。可是有什麼用呢?

你的人生不是理所應當為他人付出,你應該為自己而活,你必須先成為你自己。

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時間,浪費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而不是僅僅只侷限於家務與瑣事中。跳出所謂的框架,挑戰侷限,勇於去嘗試不同的生活,你可以看到這世上更多的不同與美好。

最後,微光想告訴所有女人:任何時候,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你都不要把婚姻當作人生的全部。

你為家庭、為老公奉獻了一生,很偉大,那又怎樣?你的婚姻失敗了

這不是在教你在婚姻中變得自私,而是讓你時刻保持警惕:婚姻不是你人生的避風港,一定要保持獨立,不僅僅是經濟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獨立。

今日話題:如果晚年遭遇婚變,你會勇於離婚嗎?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