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牙齒從健康到留不住的一段痛心疾首的經歷

在家自我隔離期間,接到來自有著十幾年友誼的小夥伴電話,哦,我知道了,肯定是牙不好了,是的,朋友的這位家人的牙齒吃飯咬劈了。如圖

一顆牙齒從健康到留不住的一段痛心疾首的經歷

從圖片中的箭頭指向我們看到左下7的牙齒缺損很明顯,只剩下靠近舌側的那一小片牙體在那裡高聳著,而根據朋友描述,這顆牙是壞了很久了,經歷過從小洞到大洞的發展過程,從不痛到很痛再到不痛的過程,基本上是把牙齒從健康發展到保不住的過程很“詳細”的經歷了一遍(此處,我表示很同情,真誠的)。牙齒齲壞由小到大發展過程如圖

一顆牙齒從健康到留不住的一段痛心疾首的經歷

這顆牙齒在經過很痛之後,進行了消炎處理以及根管材料的永久充填,也就是我們專業上說的“根管治療”,而由於牙齲壞面積過大,剩餘的好的牙體組織已經不能承受其原本的咀嚼力,所以需要做個牙冠(對,就是你知道的那個常說的牙套給套上去,不知道的應該也聽人說過烤瓷冠、全瓷冠,金屬冠吧)給保護起來,這樣就能利用剩餘的牙體與戴上的牙冠共同承受我們吃東西產生的咀嚼力,通俗的說就是能正常吃東西了。

但是呢(凡事都有個但是,不然人生太完美就沒有戲劇性了),這位朋友的家人在根管治療完覺得牙不痛了,又可以吃東西了,還有切一點牙齦(由於壞的邊緣太靠下需要切一部分牙齦,把牙體邊緣暴露出來才能做牙冠),有點害怕,所以就決定暫時先不做,再考慮考慮再做,經過幾個月的無恙後,在今天吃飯時突然就把這顆牙僅剩的一點健康的牙體組織也給咬劈了,用她的話描述,那一小塊能晃動,但不會掉下來。

是的,能晃動但不掉下來的原因就是這塊牙體劈裂的邊緣應該是在牙齦下邊,而且也許很深的位置,這種情況的牙齒劈裂,說實話,基本屬於沒救了,因為劈裂太深的位置,是沒有辦法做牙冠把剩餘牙齒完整的給包起來的,自然也沒辦保護剩餘牙體組織。到目前為止,這顆牙可能保不住了(當然要牙體臨床檢查完之後才能確診),若真如我判斷的那樣,就只能拔了再種植了。

其實,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很多見的,也是牙醫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我覺得用“痛心疾首”最能表達見到此種情況的心情,真誠的。

翻了一下我的微博記錄,找到一個跟今天這個情況一樣的一位朋友的媽媽的牙齒,也是做完根管治療沒有做牙冠給保護起來,幾個月後牙齒咬劈了,經過檢查確實留不住了,只能拔了。

一顆牙齒從健康到留不住的一段痛心疾首的經歷

那麼,根管治療的牙齒為什麼那麼容易咬劈呢?

有兩點:1,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是沒有牙髓的,也就是沒有神經血液滋養的,牙齒本身會變的很脆很酥,沒有健康牙齒那麼堅硬;

2,根管治療後的牙齒肯定是牙體缺損比較大了,本來就不完整的牙齒,再承受正常的咀嚼力,是它承受不起的。

所以,要愛護珍惜牙齒,定期檢查。如果真的有齲壞要早發現早治療,而且要遵醫囑,不要讓牙齒承受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當然,疫情期間更要保護好自己牙齒,因為此時是不方便看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