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一龍把 Cybertruck 賣到古巴……

當馬一龍把 Cybertruck 賣到古巴……| 極客考古

第三世界國家與電動皮卡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還記得 Cybertruck 發佈的那天正好趕上廣州車展。臨近中午,與同事就在場館走廊的一角席地而坐,等著傳說中的特斯拉皮卡亮相。

當馬斯克打開車庫大門,一個通體金屬色的方盒子從黑黝的背景中駛出來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傻了。大腦裡的第一反應:我 X!感覺自己學了一年半的汽車設計都餵了狗,比例、線條、呼應什麼的在這玩意兒面前全是扯淡。不過轉過頭來再一想,以後每到期末老師催著交作業的時候,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拿著 200 張方盒子圖告訴老師,這就是 2077 年的汽車該有的感覺。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Cybertruck 與全世界見面的那一刻一定崩潰了無數汽車設計師。當大錘和鐵球輪番敲打這個「新生命」的時候,我回想起多年前,數名壯漢站在大眾車門板上的場景。馬斯克像鋼鐵俠一般,渾身上下充斥著創世者般的理想主義,但這回他真的太不著調了。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正是那句經典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當所有人在絞盡腦汁討好消費者的時候,馬斯克卻跳出來以自己的主觀理念為消費者制定用車習慣。特斯拉不僅加速了汽車進入高度電氣化時代的步伐,從 Model S 到 Model Y,從車載遠程 OTA 到功能高度集中的中控面板,每次產品的迭代都給消費者帶前所未有的產品體驗。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但話說回來,Cybertruck 能以皮卡的身份帶給世界消費者什麼嶄新的體驗呢?是金剛不壞之軀?還是比保時捷 911 更風騷的駕駛體驗?這些似乎都不是一個皮卡該有的核心價值。我並沒有唱衰 Cybertruck 的意思,「武功本沒有錯,錯的是練武之人」。比起與福特展開「現金奶牛攻防戰」,Cybertruck 更適合支援古巴的改革開放。

20 年前,我國在汽車工業的萌芽時期開始資助民營車企進行電動車的研發,其實我們的領導人非常明白,不同國情將會造就特定的用車習慣。能源儲量、地理環境甚至是國際關係都會成為左右一個國家工業發展趨向的問題。所以電動車是否適合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並不是能否被消費者接受那麼簡單的問題。

被時間封印的古巴

從互奪領地到開墾發展中國家市場,車企們想盡辦法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站穩腳步。但在過去五十年的慣性思維裡,車企的營銷部門怎麼也不會去思考該怎樣把車賣到古巴——一個被美國封鎖經濟長達 56 年的國家。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在很多人眼裡,古巴是個極具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國家。如果有機會置身古巴,這片土地上所呈現的一切好像都停留在菲德爾·卡斯特羅革命成功的 1959 年。當親共產主義的卡斯特羅抵擋住美國人的軍事幹預時,就註定了被時間封印的命運。

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封殺」導致其無法進行正常的進出口貿易和良性的工業發展,所以在古巴街頭看到的所有老爺車都是在「親美」時期進入古巴的,也一直被古巴人民開到現在。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停滯不前的運輸業無疑讓本就經濟落後的經濟雪上加霜,2018 年古巴的國內生產總值僅為 1000.2 億美元,佔世界生產總值的 0.16%,是中國的一百三十六分之一。「要想富先修路」說的一點都沒錯,交通運輸就像是流動在血管中的血液,流通不暢肯定會出大問題。

當第一性用車原則遇到電動車

捱過最艱難的時候,春天還會遠嗎?古共六大召開之後,古巴參照中國老大哥改革開放的經驗,試探性地從分配製經濟形式向市場經濟轉型,與美國方面的外交和解則是給改革的推進者們一劑強心針。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改革當前,建設健全的交通網絡是推動經濟的重要環節,然而石油短缺的問題給了古巴當頭一棒。從菲德爾·卡斯特羅上臺以來,蘇聯一直以相當優惠的價格向古巴提供石油直到解體,在那之後古巴以「出口醫生」的方式向委內瑞拉換取廉價石油,兩個患難兄弟就這樣相互攙扶走到現在,然而一旦國際局勢出現動盪,委內瑞拉向古巴的石油供給也就會立刻停止。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由於石油的稀缺導致交通資源匱乏,所以古巴將「共享出行」納入法案,也就是說無論街上行駛的汽車是否載有乘客,只要沒有滿員就必須接上路邊等車的人。在古巴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貨物運輸車,因為卡車上也是有座位的,而且經常會出現「人貨同坐」的情況。這時候就會發現,一臺可以完成「一崗多職」的車對緩解古巴的出行問題尤為重要。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規避短板發展優勢項是古巴改革的主旨,「有什麼就用什麼」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準則,古巴的汽車則將第一性原則體現的淋漓盡致。由於機械壽命的原因,一臺發動機很難連續工作五十年,所以古巴路上有很多「國際車」,車殼是老美國車的樣式,打開發動機艙會看到裡面的零件大多來自世界各地,有蘇聯製造的發動機,日本製造的剎車泵…… 更有甚者將家中門鎖裝在車上。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圖片截取自《侶行·地球之極》)

當我們把所有古巴的社會交通問題羅列在一起時會發現,電動車竟然成了救世良藥,而 Cybertruck 是最好不過的選擇。每當出現「油荒」時,古巴國內的運輸體系基本處於癱瘓狀態,而電動皮卡則可以正常地進行小規模貨物運輸和人員流動。熱帶雨林氣候所帶來的溫度環境也成為發展電動車的天然優勢。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至於能不能消費得起 Cybertruck,這並不是古巴人民該考慮的問題。因為高度國有化的社會體制,古巴路上的車幾乎都歸國家所有,路上的新車也都由國家來買單。就在前不久,古巴從中國進口了一批宇通客車,這樣看來政府已經邁出改善交通環境的第一步。

對於古巴這樣的「經濟適用國」,選購車輛當然會非常慎重,不過如果你告訴他們的領導人可以換一批能夠正常行駛五十年的車,那這筆買賣基本上是穩妥了。

不鏽鋼汽車的死灰復燃

馬斯克不斷 push 自己的產品向前,向前,再向前,但 Cybertruck 卻讓特斯拉一夜回到解放前。發佈會結束後不久,馬斯克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對於 Cybertruck 的四方造型做出瞭解釋,難以塑形的 30X 不鏽鋼材就是逼得衝壓車間返璞歸真的元兇。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工業製造的進步讓設計師可以肆意抒發靈感,將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意識形態注入汽車造型之中,所以汽車造型就這樣按部就班地發展成為今天這副模樣。現在卻跳出來一個鐵盒子,硬生生的將製造層面上沒能解決的問題套上《銀翼殺手》的外殼,包裝成超越大眾審美的「科技感」。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如果 Cybertruck 是個學生作品,設計老師一定會讓他先把面與面拼接處的尖角擦掉,畢竟路上的行人沒有鋼鐵俠的外衣。所以 Cybertruck 的出現是一次設計向功能的妥協,而它的功能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硬。

不鏽鋼誕生自二十世紀初的英國,1936 年美國一家名為 Allegheny Ludlum 的鋼鐵公司曾與福特進行合作,製造了 6 部不鏽鋼車身的汽車。製作這些不鏽鋼車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為了營銷,作為首次將不鏽鋼材料與汽車結合的兩家公司備受行業矚目,但這次合作之後,除了《回到未來》電影中的 DMC-12,不鏽鋼與汽車幾乎斷了聯繫。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其實不鏽鋼用作車身材料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首先是難以做噴漆塗裝,即便低強度的不鏽鋼可以塑形,但大馬路上如果全是「汽配電鍍銀」,消費者也早就審美疲勞了。不鏽鋼的優點就是耐腐蝕性強,福特第一次製造的 6 臺車中有 4 臺仍然保留在美國的博物館中,並且照料這 4 臺車不用像其他經典車那樣在抗氧化上費盡心思。

耐腐蝕性強對消費者是件好事,但站在車企的角度想這個問題會發現,在科技配置迭代緩慢的年代裡,因車體壽命增加而導致消費者換車頻率下降,這買賣車企可不願意做。

現階段燃油皮卡和 Cybertruck 各自的優勢都非常明顯,拋開性能、續航、拖拽力等基礎評判標準,「長壽」是 Cybertruck 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地設想一下,一臺 Cybertruck 是否能連續正常工作五十年?高強度高耐腐蝕的車體結構和較內燃機壽命更長的電驅動系統會成為使用壽命的保障,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保證在正常使用週期內更換電池。

古巴,本就行駛在電路之上

第三世界國家與電動車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但就古巴而言,電動車曾是他們街道上最主流的交通方式,古巴人接觸電車的時間甚至比很多歐洲國家都早,不過不是普通的電動轎車,而是電力機車。

古巴的首都哈瓦那擁有世界上最早的鐵路之一,並且是拉丁美洲第二個擁有有軌電車的城市。Ferro Carril Urbano de la Habana(FCUH)則是古巴鐵路交通的幕後推手,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這家公司著手建造從哈瓦那到沿海碼頭的鐵道線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貨物運輸的效率。

到十九世紀末期,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使得美國希望收回被自己視作後花園的古巴。1898 年 12 月,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古巴的控制權,而 FCUH 也被一家美國財團收購,其中包括 71 輛有軌電車、6 輛蒸汽機車、637 匹馬、182 匹騾子和 64 公里的鐵軌。被收購之後 FCUH 也正是更名為哈瓦那電氣鐵路公司。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1900 年 4 月,哈瓦那電氣鐵路公司開始在古巴建設發電廠,之後又向美國 Jackson & Sharp Co 公司追加了 110 部電車訂單。古巴豐富的物產引來大量美國企業前來投資,其中就包括好時巧克力公司,為了加速原材料運輸,好時在古巴建造了著名的「好時鐵路」。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哈瓦那電氣鐵路公司製作的車票)

在美國控制古巴的時間裡,古巴的鐵道線路以哈瓦那為中心逐漸向外擴展,而機車類型也涵蓋了貨運車、客運車、街頭巷尾的觀光車和工程車輛。1929 年古巴的鐵路客運量達到了單年 1.4 億人次,當時城市的繁華程度甚至比現在還要高。然而隨著內燃機車和無軌公共交通工具的發展,哈瓦那電氣鐵路公司的經營狀況開始下滑。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1959 年,菲德爾·卡斯特羅宣佈古巴革命成功的時候,所有外資企業和資產全部被收為國有,其中就包括盛極一時的古巴電力機車網絡。少數貨運線路一直被使用到二十世紀末期,因年久失修而被迫停止使用。美國控制時期繁華的古巴就像是琥珀裡的昆蟲,而當時的盛況都要歸功於特殊的國際關係。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如果馬斯克將 Cybertruck 賣到古巴

本土汽車工業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是日本的 K-car、中國的五菱宏光和東風小康,美國農民賴以生存的皮卡,每種車型背後都是汽車工業依託社會背景衍生出的特定產品,這些車可能會在其他國家大賣,但它一定最適合本土市場。

古巴改革開放至今已有十年時間,如果按照中國的時間線來看,古巴真正出現民營汽車產業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馬斯克真的會在這個空窗期將 Cybertruck 安利給古巴政府嗎?其實可能性非常小,電動車雖然可以解決一些古巴的社會問題,但沒有強大後市場保障的產業一定是岌岌可危的。

不過 Cybertruck 未必不是一個好例子,或許就在此時,「古巴王傳福」正一邊品味著馬斯克的造車邏輯,一邊繪製自己的藍圖。

點擊菜單欄「文章專欄」

閱讀你更喜歡的分類文章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极客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