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醫藥:阿茲海默藥祛不了輔藥“一刀切”的疤

又一款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獲批?消息一出,市場再次激起千層浪。這一次,該消息的主角是四環醫藥(00460)。

據智通財經APP觀察,2月18日,四環醫藥發佈公告稱,其按新4類申報的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膠囊已獲國家藥監局的藥品生產批件,而四環醫藥也成為該品種在國內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廠家。

治療阿茲海默症(AD)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世界級難題,因此當有與該病相關藥物獲批時自然會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受此消息影響,2月19日開盤,四環醫藥早盤盤中漲幅最高達7%,成交額達3663.3萬港元。

四環醫藥:阿茲海默藥祛不了輔藥“一刀切”的疤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仿製藥通過一致性評價獲批並不意味著抗阿茲海默症藥物的研發具有新的進展。因為不管是重酒石酸卡巴拉汀還是其他已上市的藥物,都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阿爾茨海默阿茲海默症,僅能起到延緩發生的作用,治療效果有限。

因此該藥的獲批更大的意義還是在於參與現有市場的競爭。不過對於四環醫藥來說,即便是進入AD治療市場也是“遠水不解近渴”。

遠水不解近渴

原研藥極難成功、市場趨向老齡化、病患年治療費用極低,僅從這3點就能看出AD仿製藥賽道的優勢。四環醫藥推出卡巴拉汀膠囊也是出於這些原因。不過,四環似乎忘了“遠水不解近渴”的道理。

作為知名的原研“英雄冢”,AD治療藥物研發有多艱難已經無需多說了。畢竟自1993年起,經過美國FDA批准使用的藥物只有5種,而且均為症狀改善類藥物,僅可輕度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並不能讓患者治癒。但即便如此,AD原研藥的開發還是異常艱難。

四環醫藥:阿茲海默藥祛不了輔藥“一刀切”的疤

目前距離美金剛獲批已有17年,因為沒有新分子實體獲批上市,導致AD治療市場逐年萎縮。2017年全球AD治療市場規模為40.8億美元,相較2010年下降了5成。

四環醫藥:阿茲海默藥祛不了輔藥“一刀切”的疤

相較於全球市場,中國AD治療市場規模更加小,僅有10億元左右。但原因在於出診率不足以及平均治療費較低。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AD的年平均治療費為641美元,日本為480美元,中國僅有10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AD患者約1000萬人,是世界上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預計到2050年我國患者將達4000萬人。也就是說,在國內老齡化趨勢下,AD治療被重視只是時間問題,但目前的市場規模並不大。

在治療市場方面,國內四環的卡巴拉汀膠囊也並非唯一。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在四環的卡巴拉汀膠囊獲批前,京新藥業按原化藥6類申報的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膠囊(規格1.5mg和3.0mg)已經獲批上市,還有原研藥廠商諾華也在市場競爭中。除此之外,國內眾多藥企也在進行新藥研發,其中GV-971已經獲批上市。這都將在國內AD治療市場掀起巨大的波浪。

四環醫藥:阿茲海默藥祛不了輔藥“一刀切”的疤

所以,從目前國內AD治療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市場潛在競爭情況來看,佈局卡巴拉汀對於四環醫藥來說具有一定的長期價值,但對公司短期業績影響並不大,正是遠水不解近渴。

被輔藥政策“一刀切”

目前市場上對四環醫藥的印象更多的或許是其去年上半年因商譽減值導致淨虧損20.2億元。但這種“一次性傷害”遠沒有公司受到輔助藥政策限制來的嚴重。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2019年7月1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這一政策的發佈讓“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靴子落地,也讓輔藥搖身一變成為重點監控合理用藥,這一身份的轉變意味著,輔助用藥發展的政策空間被極大壓縮。

該政策涉及20 個品種涉及生產廠家 208 個,共包括批准文號 1135 個,其中 727 個有效批文在使用中,涉及上市公司 79 家,四環醫藥“不幸中槍”。

四環醫藥產品管線中的腦苷肌肽、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 、丹參川芎嗪 、馬來酸桂哌齊特 、前列地爾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腦蛋白水解物全等7種藥物均被點名,這7個品種合計佔2019年上半年總營收的79%。

四環醫藥:阿茲海默藥祛不了輔藥“一刀切”的疤

根據國家醫保局計劃,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目錄中的藥品將在三年內被取消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資格。意味著一旦政策落實,輔助藥或許未來在全國公立醫院的准入上都會遇到問題。而這對於輔助藥業績佔總營收近8成的四環醫藥來說,無疑是道晴天霹靂。

目前四環醫藥唯一的出路便是壓縮輔助藥業務規模,開闢AD治療新賽道或許只是其轉型發展的第一步,但從短期來看,要想快速挽回公司的業績增長曲線並不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