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提到李商隱,我們會想到他那一首首情意纏綿的無題詩;會想到他懷才不遇的悽慘遭遇;會想到他對髮妻的一片痴心……

可殊不知,在遇到王氏之前,他也是一個風流的男子。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1

朝中官員令狐楚是李商隱求學生涯中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駢體文的專家,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不僅教授他駢體文的寫作技巧,而且還資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勵他與自己的子弟交遊。

可以說,令狐楚算是李商隱的一位貴人。

這位令狐老師家還有一個女兒,少男少女在一起,難免是互生情愫。

可青梅竹馬的感情,在現實面前也是不堪一擊的。

雖說令狐楚助他提高了文化素養,可他自己也有一位兒子,後來兩人同時考科舉,令狐楚的兒子中了,李商隱卻沒中,倒不是他沒有才華,真正原因想必大家也都清楚。

李商隱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家境平平,沒有功名的窮小子,便也不敢奢望。

這姻緣,終究是斷了。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太和九年時,李商隱上玉陽東峰學道,遇到了一個女道士宋華陽,李商隱在詩《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中記錄了這一故事。

只是道士她不願落入凡塵,道家同樣戒律森嚴。李商隱也只得作罷,與心愛之人再度分別。

看到這邊我們似乎明白了一絲,李商隱的詩大多婉約纏綿,雖說有一部分是在傾訴著內心對自己境遇的不滿,可若沒有對感情的體悟做載體,也是寫不出那一首首情真意切的詩出來的。


二十三歲時,李商隱寄居在堂弟家中,遇上了一個商人的女兒,叫柳枝

柳枝很快被李商隱的才華所吸引。兩人很快熱絡起來,談論詩詞歌賦,共賞風花雪月,好不浪漫。可好景不長,李商隱進京考試,等考完了歸來之後,佳人已嫁作他人婦。一腔熱情,再次空付,他的痛苦與無奈可想而知。

詩歌《柳枝詩》中,一句“玉作彈棋局,中心亦不平。”他的感情,看得真切。

2

前幾段失敗的感情,讓本就在仕途不得志的李商隱,更加地頹廢,尋愛無果,也得不到賞識,他似乎,有些放縱了起來。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李商隱的情史之中,最出名的估計是兩位宮嬪了。

《杜陽雜編》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寶曆二年,浙東貢女二人曰飛鸞輕鳳。帝琢玉芙蓉為歌舞臺,每歌舞一曲如鸞鳳之音,百鳥莫不翔集。歌舞罷,令內人藏之金屋寶帳,宮中語曰‘寶帳香重重,一雙紅芙蓉!”

這裡面講述了兩位宮嬪,一個叫飛鸞,一個叫輕鳳,李商隱在參加一次貴妃的宴會上結識了二人,開始了約會,後陰差陽錯,二女私藏的李商隱的玉盤被查出,畏罪自殺,香消玉殞。

縱然心中存有怨念,可私通宮嬪也屬實不該。可他或許本就是不拘於世俗之人,否則,與女道士那一段便也不會有。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兜兜轉轉,李商隱,也29歲了,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他,也終於遇到讓自己安穩下來的那個人。

在朝為官的王元茂,十分欣賞這位年輕人的才華,便將自己的女兒王晏媄許配給了李商隱。

王氏個性溫婉,是個好妻子,夫妻二人頗為恩愛。

但是因為老師是令狐楚的緣故,李商隱也因此捲入牛李之爭,在夾縫中舉步維艱,但是李商隱卻並不後悔娶了王氏。

婚後李商隱一直潔身自好,兩人感情很好。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李商隱雖然情史豐富,可他娶妻後並未再做出格之事,與唐朝另一位詩人元稹不同,元處處留情。李商隱卻都是迫於無奈分開,他只是在尋覓內心所愛罷了。

3

關於李商隱和牛李黨爭的關係問題,從五代和北宋以來,便一直爭論不休。

有人說他是李黨,也有人說他是牛黨,還有人說他一生在牛李兩黨夾縫中求生存,但是最終受到兩黨的排擠。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建國以後,大多數學者則傾向於說他是牛李爭的無辜犧牲品。

不過,不管大家在這個問題上如何爭論,有一點是達成共識的,那就是李商隱捲入黨爭,是從他在牛黨人物令狐楚死後,轉入屬於李黨一派的王茂元幕府併成為其女婿開始的。

然而,對於這一點共識,有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王茂元既不是李黨,也不是牛黨,他與黨爭無關,因此,李商隱入王茂元府,也根本不存在捲入黨爭的問題。

但此事也確實成為李商隱的一個 “人生汙點”,即使喜歡他的人,說到這一節,也無法理直氣壯。

是啊,尚且不說士為知己者死了,連起碼的忠誠也談不上,換做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去交這樣一個朋友吧。

長期夾在牛李黨爭當中的李商隱,早就苦不堪言。

後任職時又受到上司陝虢觀察使孫簡的責難,他一氣之下便辭了官職。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調整,曙光似乎照到了他的身上——宰相李德裕獲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這位精幹的政治家幾乎被授予全權處理朝政。李商隱積極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張,他躊躇滿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機會。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然而,命運似乎與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李商隱重入秘書省不到一年,他的母親去世。

他必須遵循慣例,離職回家守孝三年。

這意味著年屆而立的李商隱不得不放棄躋身權力階層的最好的機會。這次變故對李商隱政治生涯的打擊是致命的。

他閒居在家的三年,是李德裕執政最輝煌的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隨著不久之後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團驟然失勢,李商隱已經難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

李商隱是有才華的,只是他所處那個年代,那時的唐朝本就逐漸走向沒落,像他這樣的人才難免受到埋沒。

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於長期奔波,愛妻王氏身患重病,先他而去。

陪伴自己多年的枕邊人,與自己患難與共的愛人就這麼走了。

我想,自王氏走的那一天,李商隱的心,便也跟著她走了吧。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王氏走後的第三年,他寫下了這首詩。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你還記得我們徹夜長談,共剪蠟燭時的樣子嗎?

你還會回來嗎?

不會再回來了吧,巴山蜀地這邊多雨,沒有你,我的心也是這樣陰雨綿綿。

詩歌情真意切,哀婉動人。

雖然李商隱一生抑鬱不得志,可他的詩歌,無疑是留給我們的寶藏。

他的無題詩,總是浮現著若有有無的朦朧美。

你說這是講愛情嗎?好像也是;是在傾訴內心的不悅嗎?好像也是……李商隱的詩歌有廣泛的師承。

他悲愴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託手法源於屈原,

他詩歌意旨的遙深、歸趣難求的風格與阮籍有相通之處。

李商隱:對王晏媄一片痴情的丈夫,竟也是一個多情郎?


杜甫詩歌憂國憂民的精神、沉鬱頓挫的風格,齊梁詩歌的精工豔麗以及李賀詩歌的幽約奇麗的象徵手法和風格都影響了李商隱。

李商隱的一些長篇古體,雄放奇崛又近於韓愈;他還有少數詩歌清新流麗、純用白描,脫胎於六朝民歌。

李商隱善熔百家於一爐,故能自成一家。

李商隱詩歌成就最高的是近體詩,尤其是七言律絕。他是繼杜甫之後,唐代七律發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晚唐時期,戰火紛飛,李商隱的詩,不像同時期杜甫那樣凝重而深沉。他的詩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也是給那個灰色的時期,添了一抹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