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失獨再要小孩合適嗎?

武子142932892


如果你身體槓槓滴,再生小孩沒問題,我擔心的是你夫人還有生育能力嗎(如果跟你同齡的話)?如果有能力完全可以,試想你50歲生子,孩子長到22歲左右成人時,你才72歲,以當今國人壽命不算老,說不定你還能抱上孫子,加油。[加油]


冷靜觀事


50歲了,真的不適合要孩子了,就說我吧,有一個小孩子,但是他也沒有陪伴我上中學時,他每天早上五點上學,晚上九點或十點才放學,我在上班,幾乎每天見不到面,後來上大學工作,離家2000多公里,兩三年見一次面,有誰陪伴呢?不想打擾孩子們的生活,自己選擇了獨立生活,老兩口相依為命就好了,再說了,你馬上要過生理期了,人生理期一過,一兩年裡,無論是精力體力容貌一下就老了,不服都不行,如果你真的要孩子,到那時你哭都找不到調門了。如果你不選擇要孩子,有那個經濟基礎,你會過的很幸福,祝您愉快。





呂大姐


我覺得不合適。就拿我跟我老公來說吧,我老公大我10歲,我30歲生的我兒子,我老公也就40歲。等我老公60的時候孩子也才20,年齡差太大了,父母就會很累,導致我們現在都不敢要二胎。現在的快節奏生活壓力太大,孩子生了不是說有口飯吃就好,還得培養。50歲失獨是很心痛,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生出來我以後沒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而且奶奶輩的高齡在生,對孩子跟對自己都不好!我們夫妻差10歲,特別這兩年可能工作累的原因吧,我老公蒼老了好多,導致他都不跟我合影,這照片還是三年前拍的唯一一張合影。


雲朵的生活錄


為了更好的往前走,為了減經內心的痛,在身體條件好的前題下,不說別的,也不要經誰同意,做自己的事情,走好自己的路,命運給予我們的痛和苦,為有自己默默承受,我也是奔5的人,我中年失去了我十九歲的兒子,你的痛和苦,我都懂!


用戶880958693885


我們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們也都是步入中年的人了。有的成家立業了 還有的可能還有一些沒有成家,守著老爹老孃過著日子。再有的假如把孩子沒了,成了失獨家庭,那是非常難過的,痛苦傷悲誰沒有過,可是這種失獨家庭中的悲傷是無可比擬的!

我一個朋友在去年失去了她們唯一的兒子,原來經常笑口常開的人,一下子就像脫了殼,沒了靈魂。在一起說個話眼皮都不抬槓,無精打采的。人一下子蒼老許多。

人老了,孩子是心中的希望和精神寄託。希望破了寄託沒了,自己也老了,何處有快樂。假如年齡還小,身體健康再生一個兩個何嘗不是好事樂事。但是假如年齡太大生孩子,是一個冒風險的事情。你說50歲了再生一個可以嗎?

我感覺還是有風險的事情。女性到了50歲已經過了生育期,即使依靠現代醫學把孩子生下來,但是自己還要有一個漫長的哺育和養育孩子的時期。一般生育年齡都在20歲左右,你要考慮你的年齡已經超越了生育年齡20到30年。你的身體已經走進了生理衰退期,你的孩子更要經受自己的父母對你的各方面的無能為力的考驗和折磨。

我希望這個世界有奇蹟,那就是每個人的生命的奇蹟。但是實際上我們遭受的不如意可能會多一些。時間不會倒流,一切都要順勢而為罷了!





紅珊瑚66


五十歲失獨,可想而知,那是比天垮下來還要大的事情。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那種剔骨挖心的折磨,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想像的。但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得生存下去。怎麼辦呢?很多人選擇再要一個孩子,來重新建立他們坍塌的愛的大廈,來重續他們傳宗接代的希望與寄託。

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歲,無論身體好壞都不要再生孩子。除非家裡有億萬財產或者皇位需要繼承。否則,真的不要冒這個險。這對孩子很不公平。因為人到了五十歲這個年紀,真要從頭再來絕對是力不從心,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

我這麼說並非空穴來風,我就是父親五十歲時生下的那個孩子。當年母親四十一歲。我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任何玩伴,父母親把我捧在手心裡,不讓我跟同伴打打鬧鬧,也不讓我參加他們的任何遊戲,生怕一不小心會有什麼閃失。在父母自私的愛裡,我成為了一個孤獨的小孩。

其實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他們對我很好,想方設法給我弄好吃的,鮭魚、甲魚、雞蛋、鳥蛋,以及一切他們認為有營養的東西。可以說,在物質生活上,我沒有一絲一毫的匱乏,甚至跟很多農村的小夥伴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他們非常羨慕我,有那麼愛我的父親母親。但他們不知道,我卻非常羨慕他們的生活。

小夥伴們的父母都很年輕,儘管早已脫了稚氣,但生活的激情卻沒有喪失。年輕的父親,常常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河邊釣魚摸蝦,去樹上掏鳥窩撿鳥蛋,去深山老林裡捉野雞;去河灣裡玩跳水遊戲;或同騎一條老牛耀武揚威...而我的父母卻很安靜,他們覺得那樣的遊戲都很危險,讓我離得遠遠的。

說實在的,我的世界除了父母,沒有別人。我的內心異常孤獨。常常在屋後的桃樹裡,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看著桃樹上的那些結疤,就像一雙雙眼睛一樣看著我,我的心裡會有一種小小的慰藉。但這樣的日子也沒有維持多久。當我十一歲那年的冬日,那天很冷,早起勞作的父親突然中風了,被人揹到家裡來的時候,他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神采,話也說不利索,人也不能動彈。到晚上的時候,他進入昏迷狀態,在我的嚎啕中去了另外一個世界...

從此,體弱多病的母親常年臥病在床,我既要洗衣做飯照顧母親,又要買菜買米上學讀書。課間休息的時候,一想起獨自躺在床上的母親,我的心裡就會一陣窒息。特別是母親病重不吃不喝的日子,我的心裡充滿恐懼,真怕母親不聲不響就去了另外一個世界,而我從此就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可以說,我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孤獨和恐懼中度過的,我是一個不快樂的小孩。直到今天,我還是沒有安全感。常常會不知不覺的,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中。因此,我覺得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定不要在五十歲的年紀,為了自己的心靈需要再要一個孩子。如果一定要,那絕對是一種自私。


月照波心


50歲失獨再要小孩合適嗎?

很多人認為50歲了不適合再要小孩,但我認為如果能滿足身體健康條件、經濟能力條件,是可以再要小孩的。

1、身體健康條件

必需男女雙方身體健康,女方還要做個全面的孕前檢查,確認是否適合懷孕。如月經是否正常、雌性激素是否正常、排卵是否正常、子宮環境是否適合懷孕等。男方也同樣需要做詳細的男性檢查,雙方附合生育條件,才能考慮再要孩子。生育條件好的,還能自然懷孕,也可以選擇人工授孕或試管嬰兒。

50歲以上懷孕,比年青人懷孕要多做相關的孕期風險檢查,孕期也容易出現各種症狀,更是屬於高齡產婦,也許會有危險,這些情況都需要充分考慮到。所以說身體條件一定要好,足夠的健康,才能更好應對高齡懷孕的各種風險。

2、經濟能力條件

現在養個孩子要花多少錢?我想就跟房子裝修一樣,是個“無底洞”。

普通老百姓養個孩子,一年從幾千到幾萬都很正常,富貴人家就更不用說了,樣樣精挑細選,花費用“上不封頂”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雖說窮有窮養,富有富養,但是50歲以上的人再養孩子,經濟條件一定要好。

從懷孕到孩子出生,一切順利的話花費的錢不算多。孩子出生後才是大筆開銷的開始,從奶粉、尿不溼、玩具,到各種興趣班、補習班,一發不可收拾。

以我們國家退休制度來說,50歲再要孩子,父母退休的時候孩子還在上學,漫漫求學路上,不僅要花費金錢,還要消耗精力。

六、七十歲的父母,精力自然不能與30左右的父母相比,懷孕時就有可能需要請保姆照顧生活起居,坐月子時需要請月嫂,甚至之後的生活都缺少不了保姆幫忙照顧,這些都是一筆長久的不小的支出。

由於教程的改變,現在孩子的功課家長都很難輔導,所以也需要花更多的金錢來給孩子創造學習條件,比如說請家教老師。

所以說,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同時有好的經濟支撐,50歲再要個孩子,後面的人生路,才會走得更容易、更輕鬆;才能做到年青時不拖累父母,年老時不拖累孩子。


育兒生活快樂多


就我個人意見五十歲失獨要不要孩子這是肯定的一定要一個,五十歲要一個孩子到六七十歲孩子也大了父母也老了有一個依靠。不要在乎外邊的閒言碎語日子還是自己過到老了不能動了身邊沒有一個人照顧你。沒有誰會照顧你,心疼你,幫助你。不過再決定生育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首先是經濟實力。有沒有能力撫養孩子?在這一定要雙方父母身體健康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氣管炎,類風溼疾病的患者做好不要孩子。這樣對孩子和夫妻之間都有很大的影響。不建議要孩子。這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鍛鍊38


50歲失獨再要小孩合適嗎?我覺得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待。50歲生小孩肯定不合適,因為歲月不饒人,你已經沒有精力再無微不至的去照顧一個小孩了。

據說女性適合生育的年齡為18一30歲左右,到了35歲已經算是高齡產婦了。所以,50歲生孩子論是從醫學還是心理角度來說也已經是不合適了。我們可以試想:當你60歲的時候和小孩走在大街上,小孩看到同齡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只有三十來歲,自己的爸爸媽媽卻是白髮蒼蒼的老頭孩子的心裡會怎麼想?可是,中國有關養老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又或者說是能力有限。如果50歲失獨等失去自理能力時又誰來贍養照顧他們?況且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中國人大多都有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的的傳統觀念。所以,如果50歲失獨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會選擇不惜一切代價的再生一個。因為傳統觀念和和養老使他們別無選擇!


捕魚者33


50歲了沒有了孩子,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我理解一個母親失獨的心情。但是,這個年齡了,女人的身體,精力都不適合再要孩子。一般女人50歲就要絕經了,再想要孩子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使你的家庭條件很好,但是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都是驚人的,不是養了孩子就沒事了,你要對他負責人的,你都已經50了,孩子20歲時,您已經70歲了,孩子和您的孫子年齡差不多,您有能力給他幸福的生活嗎?反觀現代社會,哪裡有孫子去照顧老人的,他只會嫌棄老人。我看這個年紀了,最好不要再養小孩了,一定要好好的養自己,對自己好點,多活幾年,如果條件允許,每年出去旅遊幾次,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享受人間美景美食,幸福的過好自己下半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