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土耳其直接攻擊卡什米利的俄軍基地,俄軍是否全面進攻土軍?

熊style


2019年11月,俄軍在敘利亞東北部城市卡米什利設置一座基地並部署武裝直升機,為在敘利亞北部邊境巡邏的俄軍憲兵提供安全保障。該基地位於卡米什利一座民用機場內。同時這座基地部署了“鎧甲”式防空系統、米-35型武裝直升機和米-8型運輸直升機。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前線小基地,如果土耳其直接進攻的話,想必很快就能奪取這個基地,可問題是土耳其絕對不敢主動進攻,因為俄羅斯很可能會全面進攻敘利亞軍隊作為報復。


箭頭處即為卡什米利軍事基地


現在敘利亞北方的局勢是美國和土耳其聯合賴在敘利亞不肯走,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站在一起,目前兩方出於停火階段,可是戰火一觸即發。

雖然誰都想打破僵局,可是都不想由自己先出手!土耳其希望美國先動手,可惜美國太聰明瞭,在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軍的壓力下主動撤出;美國希望土耳其動手開戰,讓土耳其和俄羅斯狗咬狗,然後美國坐收漁翁之利。

美軍撤離 被敘利亞人扔土豆


假設土耳其腦子發熱主動攻擊俄羅斯的軍事基地,那麼俄羅斯一定會給予更嚴厲的報復,而且這種報復是土耳其無法承受的,並且美國絕不會出手幫助土耳其!

以一個月前的戰鬥為例:2020年1月1日上午,俄羅斯赫梅明姆軍事基地遭到122毫米火箭彈的恐怖襲擊。部署於赫梅明姆軍事基地周邊的俄羅斯防空系統迅速作出反應,並擊落了許多來襲火箭彈,不過24小時之後俄羅斯空天軍就對馬阿拉特·努曼以及伊德利卜省其他多個地點進行了30多次空襲。



俄羅斯的報復手段不是對等報復,而是升級報復,因此如果土耳其進攻俄羅斯軍事基地並且造成人員傷亡,俄羅斯很可能直接空襲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的所有基地!


穿美國望世界


以俄羅斯的強硬作風,如果土耳其直接攻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那俄羅斯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土耳其必然要為自己的冒險行為付出很大的代價,即便俄羅斯不會全面進攻土耳其,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設施估計也得遭到俄軍的大規模轟炸。


(俄軍戰機)

當然,在現實世界當中,土耳其很清楚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比自己更加強大,埃爾多安這個人雖然一貫都很強硬,但他也是欺軟怕硬的主,在敘利亞政府軍這樣比較弱的對手面前土耳其政府會表現得比較強硬,而當對手是俄羅斯,埃爾多安就會變得更加謹慎。所謂敵不犯我我不犯人,這句話用來形容俄土兩國之間的關係比較貼切,因為背後有北約撐腰,土耳其或許敢向俄羅斯軍隊開火,不過那也得是在俄軍侵犯土耳其領土或者俄羅斯軍隊主動進攻土耳其的前提下,比如2015年11月土耳其就曾擊落一架進入本國領空的俄羅斯蘇-24戰機。


(俄軍戰機被土耳其擊落)

上一次土耳其軍隊向俄羅斯戰機開火,俄羅斯並沒有對土耳其進行報復,這一方面是因為土耳其軍隊指責俄羅斯戰機入侵土耳其領空在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土耳其背後有北約撐腰。不過土耳其軍隊擊落俄羅斯戰機跟土軍直接攻擊俄羅斯軍事基地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如果土軍直接向俄羅斯軍事基地開火,這基本相當於是主動對俄羅斯挑起戰爭,到時候無論普京多麼剋制,為了俄羅斯軍事大國的面子,俄軍也必須對土耳其進行報復。


(普京)

俄羅斯可能不會以大規模戰爭的方式報復土耳其,它可能會出動戰機對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進行轟炸,就像土耳其軍隊在遭遇敘利亞政府之後的報復措施那樣,俄羅斯會讓土耳其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然而還是那句話,除非埃爾多安腦子短路,否則在俄羅斯都儘量避免招惹土耳其軍隊的情況下,土政府不可能讓自己的軍隊去襲擊俄羅斯軍事基地,否則土耳其就是自己找抽,要這樣玩土耳其遲早得完蛋。俄土之間的全面戰爭會把整個北約乃至全世界都捲入其中,而這一結果不符合俄羅斯和土耳其任何一方的利益,因此實際上俄土在敘利亞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李姓先生


埃爾多安雖然貪婪和自大但並不愚蠢。土耳其是不會主動攻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基地的,且對該基地更忌憚的還有美國人,埃爾多安又何必為他人火中取栗呢?


卡什米利機場位於敘土邊境,是美國和土耳其的眼中釘。敘利亞北部邊境哈塞克省的卡什米利機場距離敘土邊境僅有幾公里,此前是庫爾德武裝的地盤。可是去年10月以後在在土耳其軍隊的壓力下,失去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只能撤走但又不甘心讓土耳其軍隊佔領這裡,所以將這部分地區交給了敘利亞政府軍,得知消息的美軍也派出了車隊沿著M4公路想搶佔這個機場,美俄雙方的車隊甚至擦肩而過!最後還是俄羅斯軍隊搶得先機佔領了這個基地。目前該基地主要是為在土敘邊境巡邏的俄羅斯軍隊提供補給。駐紮的是米-35等武裝直升機,同時還部署了一批鎧甲-S1近程防空系統防備可能的偷襲。在俄羅斯軍隊進入後,駐紮在附近油田的美軍一直視為眼中釘,今年1月15日雙方的巡邏車隊還發生了嚴重對峙事件,當時已經炮口相向了。美國人當然希望土耳其攻擊這個俄羅斯的空軍基地,可反過來埃爾多安又何嘗不是如此想的呢?


如果土耳其直接攻擊卡什米利的俄軍基地,那麼俄羅斯必然反擊。俄羅斯這個國家從來不會像伊朗那樣只會說硬話,說幹就幹了。當年土耳其擊落了一架俄羅斯蘇24戰機後,俄羅斯立即就空襲了土伊邊境偷運石油的車隊,炸死了不少土耳其軍人,不僅讓和伊斯蘭國偷偷做生意的埃爾多安家族損失不少,而且讓土耳其在外交上很被動。只要是土耳其直接攻擊俄羅斯軍人,俄羅斯必然軍事反擊,如果土耳其藉口“誤擊”的話,那麼俄羅斯也必然會“誤炸”一下。不過俄羅斯和土耳其現在還是合作大於衝突,從現在雙方恢復了在土敘邊境聯合巡邏的行動來看,應該就敘利亞局勢達成了新的妥協,就是談判陷入僵局埃爾多安也不會愚蠢到對北極熊動手。


雲霄飛翼


土耳其軍隊直接攻擊俄軍的卡什米利軍事基地,俄軍會不會全面進攻土軍?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筆者認為這要看土軍以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力度去攻擊,也就決定俄軍會怎樣報復!

如果真的土軍以陸海空全方位進攻,以拿下卡什米利基地為目標,那麼俄羅斯人當然不會客氣,非把進攻的土軍打得一敗塗地不可,甚至不惜空襲土耳其本土!畢竟戰爭的準則是以打敗甚至消滅對手為終極目的!

但是從目前土耳其和俄羅斯的態勢來看,雙方不大可能打全面戰爭,土軍就算攻擊卡什米利,最多也就是騷擾性的轟幾炮,俄軍然後利用強大的情報網絡系統發現土軍的攻擊陣地,然後一通轟炸。轟炸完事後,雙方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就當沒這回事!

回顧幾個月來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拉鋸行動,我們不難發現,土耳其雖然叫囂要教訓敘利亞,“讓敘利亞付出血的代價”,並且也不斷增兵。但是仔細一看,土耳其增派到伊德利卜的兵力完全是陸軍部隊,規模也不算多,大概也就千把人的樣子。同時還向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輸送了一些武器彈藥。很顯然,土耳其此時根本沒有在敘利亞大打出手的跡象,不然為什麼海空軍沒有動?幾場衝突中土耳其軍隊參戰的武器完全以地面炮兵和為數不多的主戰坦克、裝甲車為主,連個殺傷力大的戰術導彈都沒有。海空軍協同作戰更沒有!

土耳其好歹也是北約軍事強國,總不至於缺乏現代化戰爭意識吧?沒有海空軍和導彈部隊,單憑陸軍去衝鋒陷陣?想想可以!

因此,俄羅斯或許是看透了土耳其內柔外剛的樣子,所以在伊德利卜戰役期間並沒有往敘利亞增兵,敘利亞俄軍以空天軍為主、地面特種兵為輔的兵種結構也沒有發生改變。雖說最近俄土軍隊也有衝突,並且互有傷亡,但基本上都是點到即止。先是土軍偷襲,然後俄軍以同等的力度報復,緊接著和敘利亞政府軍共享情報信息,讓土耳其的偷襲行動變得舉步維艱!

很顯然,無論是土耳其還是俄羅斯,雙方都沒有在敘利亞攤牌、繼而走向全面戰爭的意圖!

戰爭雖然有自己的準則,但是在大方向上還是要服從於政治!無論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都深諳這一點!

既然俄土雙方沒有戰爭的打算,那麼土耳其進攻卡什米利,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或者“誤射”兩炮、地面部隊逼近一下的這種形式主義上。那麼俄羅斯自然也就是口頭上放狠話懟一下,或者作戰飛機低空掠過一下。


大將軍威武K


土耳其明知自己佔領敘利亞領土的野心是俄羅斯在攪局,沒有俄羅斯插手,別說伊德利卜勢危,說不定已兵出代爾祖爾,拿下敘最大油奧馬爾了。



俄傳奇僱傭兵“謝爾蓋維奇.薩洛”被土耳其支持的叛軍圍攻後抓住:殘酷折磨而死!俄空軍雲爆彈血腥報復




而現在別說油田,眼看到手的伊德利卜、阿芙林都要被吐出來滾回去。怎不讓土耳其上火?雖然增援部隊在敘“塔夫塔納滋”空軍基地,但已被俄羅斯軍援的Bm27、Bm30多管火箭炮鎖定,甚至包括戰術導彈“聖甲蟲”,這讓土耳其擔心不已。


更關鍵的是土耳其支持叛軍殘酷折磨死俄羅斯超級僱傭兵“謝爾蓋維奇.薩洛”,己惹得俄羅斯圖160、圖22攜彈入敘,近其不斷用“誤炸”轟叛軍及土耳其軍隊。武器是滅絕人性的溫壓彈!

2.16日俄駐敘海軍於夜間又突然發射遠程巡航導彈轟炸土系叛軍,白天蘇34、蘇30、蘇24、蘇25還輪番上陣,讓土耳其軍隊後怕。


土耳其不是沒攻擊過俄軍,問題是俄軍報復太猛,讓土耳其吃不消。因而不是土耳其敢不敢攻擊俄軍基地問題,而是能否承受被報復後果。利用叛軍出動支援的無人機多次被擊落,而每次被擊落必被轟炸!


閉花落雨



埃爾多安也是人,他也“欺軟怕硬”。儘管他也“懟天懟地”,但他卻不是薩達姆,也不是卡扎菲。埃爾多安知道“適可而止”,也懂得“擦邊球”如何打。當然,土耳其也不是伊拉克和利比亞。伊拉克和利比亞當年近乎於“舉目無親”,而土耳其背後畢竟還有個北約。也正因為此,土耳其才能在美俄之間“騎牆”,才能時不時的打個“擦邊球”,才能在敘利亞乃至中東局勢中經常展示“存在感”。

首先需要說明,卡米什利並非俄羅斯的正式軍事基地。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只有兩個。一個是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另一個是2015年出兵敘利亞後新建立的赫邁米姆空軍基地。這兩個軍事基地均在幼發拉底河以西地區。而卡米什利位於敘利亞的東北部,是敘利亞內戰8年來,敘利亞政府一直死守的一塊“飛地”。由此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從地理位置來說,卡米什利位於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三國的交界處。因此,被認為是中東的“十字路口”。所以,俄羅斯曾想在此建立一個新的軍事基地。那樣的話,既可以輻射到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又可以威懾土耳其,還可以對伊拉克施加影響。但是,考慮到土耳其會“強烈”反對,畢竟卡米什利離土耳其邊境只有8公里。而俄羅斯又想利用土耳其這個中東“地頭蛇”,所以,俄羅斯並未在卡米什利派駐軍隊。目前,卡米什利地區仍然是敘軍154團把守,俄軍只是派出了少量的憲兵在協助。


之所以介紹卡米什利的現狀,是想說明,即便是土耳其攻擊卡米什利基地,即便是土耳其軍隊和俄軍爆發了衝突,也是一場兩國在“第三方國家”的衝突而已,尚構不成“主權問題”。也就不太可以引發土耳其和俄羅斯的全面戰爭。俄羅斯也不可能因此輕易的去攻擊土耳其的本土。畢竟,土耳其不是烏克蘭,也不是格魯吉亞。

在國際上有個“不成文”且又“心照不宣”的慣例。那就是,如果一國攻擊另一國家在第三方國家中建立的軍事基地,即被視為對另一國的“主權侵略”。所以,假如土耳其攻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赫邁米姆或塔爾圖斯軍事基地的話,一定會被俄羅斯視為“入侵主權”。那樣的話,俄羅斯就會有“理由”報復性攻擊土耳其本土。甚至於和土耳其進行一場全面戰爭。但是,卡米什利卻並非俄羅斯的正式軍事基地,構不成“侵略”。所以,如果土耳其攻擊了卡米什利,俄羅斯可能會對土耳其在敘利亞境內的哨所和軍隊進行報復。但不至於形成俄土全面戰爭。

單從軍事實力來說,土耳其和俄羅斯顯然還不是一個等級。但是,依照土耳其人的秉性,以及土耳其背後的北約這個“依仗”,也並不能斷言土耳其就一定會“嚇趴了”。也就是說,土耳其以“擦邊球”的形式“搞一下俄羅斯”,也不是不可能。2015年11月24日,一架俄羅斯的蘇24戰機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搖擺”。“搖擺”的意思就是一會兒在敘利亞領空,一會兒又在土耳其領空。這樣的飛行挑動了土耳其軍方的“神經”。本來,土耳其對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就“一肚子氣”。於是,土耳其軍方“打了個擦邊球”。


2015年11月24日至25日凌晨期間,面對俄羅斯蘇24戰鬥機的“搖擺”,土耳其軍方決定打個“擦邊球”。於是,土耳其派出了F16將其鎖定,並使用AIM-9導彈將俄羅斯的這架蘇24擊毀。有意思的是,這架蘇24卻墜毀在了敘利亞境內。於是,雙方打起了“嘴仗”。土耳其認為是俄羅斯戰機侵犯了它的領空。而一向“雄辯”的俄羅斯以“墜毀”在敘利亞為證,指責土耳其是“挑釁”。不過,蘇24的“黑匣子”一直到12月10日才找到。再後來,雙方也就“心照不宣”的不再爭議到底是否“越界”了!因為,那已經不重要。

蘇24被擊落後,俄羅斯迅速派出工程部隊對敘利亞卡米什利基地上的飛機場進行了搶修和加固。並從幼發拉底河以西的戰場上抽調了部分軍隊進駐卡米什利。顯然,俄羅斯作出了一副要對土耳其動手的姿態。畢竟,卡米什利離土耳其只有8公里距離。這時,美國和北約發聲了!其“言裡言外”都在強調北約條款“第五條”。大家也都明白,意思是勸俄羅斯要冷靜。俄羅斯也是從不吃虧的國度,雖然在明面上不至於和土耳其大動干戈,但此後不久就有土耳其的十幾名載有飛行員的車隊被“不明武裝”炸燬。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扯平了!


土耳其畢竟是中東地區的“地頭蛇”,且背後又有北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俄羅斯是不會和土耳其“大打出手”的。另外,土耳其雖然是美國的北約盟友,但美國對埃爾多安卻並不滿意。再者,從歷史淵源來說,俄羅斯和土耳其曾經有過“交手”,自然也深知土耳其人的秉性。所以,爭取土耳其顯然比教訓土耳其更符合俄羅斯的戰略利益。於是,普京利用2016年7月土耳其內部發生的一次未遂軍事政變(提前將情報透露給了埃爾多安),從而爭取了埃爾多安,改善了與土耳其的關係。後來也就順理成章將俄軍撤出了卡米什利地區。

儘管埃爾多安在個人情感上更傾向於俄羅斯和普京。但是,在事關土耳其的戰略利益問題上,仍然是無法含糊的。即便是埃爾多安有對俄羅斯“退讓”之心,但土耳其軍方也不會答應。因為,土耳其軍方一直仇視俄羅斯。我們以這次伊德利卜省的戰事來佐證這個判斷。在土耳其將伊德利卜戰場上的部分“土協軍”抽調到利比亞戰場後,俄敘聯軍對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頗地區發動了總攻。敘利亞政府軍還包圍了土耳其設在敘利亞的“哨所”,並造成了土軍的傷亡。這顯然損害了土耳其在敘利亞的戰略利益。於是,土耳其一面反擊,一面要求俄羅斯出面施壓阿薩德政府,讓敘利亞政府軍撤銷對土耳其哨所的包圍,停止對伊德利卜降級區的進攻。於是,土俄之間進行了兩輪談判。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第一輪談判是在安卡拉舉行的,結果是“不歡而散”。顯然,俄羅斯為了儘快“抽身”,很希望敘利亞政府軍能夠儘快收復伊德利卜地區,所以,沒有答應土耳其的要求。於是,雙方又於17日和18日在俄羅斯舉行了第二輪談判。這次談判不僅未能取得成果,反而更增加了土耳其軍方對俄羅斯的敵意。因為,在談判中出現了一個小插曲,被土耳其軍方視為是俄羅斯對土耳其的“蔑視”。


俄土之間在俄羅斯舉行的第二輪談判,雙方派出的是外交和軍方代表。在軍方之間的談判時,土耳其國防部長鬍魯西·阿卡爾一臉嚴肅的要求俄羅斯停止對敘利亞政府軍的支持,否則,當土耳其大軍發動進攻時則“不能保證俄軍士兵的安全”。聞此言,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迅即露出了“蔑視”的笑容。而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也是“滿面笑容”。軍人顯然不似外交人員那樣“不動聲色”,他們會將“心情”掛在臉上。於是,雙方軍方的“樑子”顯然結下了!所以,回國後,土耳其軍方的態度更強硬了!而對於更看重戰略利益的埃爾多安來說,自然是不願和俄羅斯“鬧僵”。於是,埃爾多安不得不給土耳其軍方“做工作”。

2月19日,埃爾多安與在土耳其各地的軍方首腦舉行了“網絡連線會談”。這個“會談”持續了近9個小時。據土耳其媒體報道,埃爾多安之所以舉行這次“網絡會談”,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統一土耳其政府和軍方在伊德利卜戰事中的立場。二是安撫軍方在莫斯科被“蔑視”的那顆“受傷的心”。鑑於此,在伊德利卜戰事問題上,埃爾多安也調整了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說是做了點“妥協”。達成的共識是土耳其將強力介入伊德利卜戰事。為此,在會後,埃爾多安說:“我們決心將伊德利卜變成安全地帶,無論付出多大代價!”


目前,土耳其正在往伊德利卜地區調兵遣將。據阿拉伯媒體報道,首批300輛裝甲車部隊已經進入敘利亞境內,土耳其軍方已經明確要求敘利亞政府軍必須於2月底之前撤出伊德利卜,否則,土耳其10萬大軍將“填滿”該地區。也許有人會說“土耳其軍方何來的膽量與俄羅斯硬碰硬?”其實,不要小瞧了土耳其。畢竟,從規模上來說,土耳其是北約的第二,儘管如果“實戰”的話,可能不是英法的對手,但畢竟在規模上還是有“唬人”之處的。最主要的是土耳其還是北約成員國。而在日前召開的慕尼黑安全峰會上,北約秘書長斯滕爾貝格又一次重申了北約章程中的“第五條款”。顯然易見,意有所指。所以說,俄羅斯也不會輕易對土耳其本土發動進攻。基於此,土耳其軍方才有膽量在伊德利卜地區“展現軍力”。

從戰略層面來說,土耳其不會對包括卡米什利地區的俄軍直接發動進攻。當然,俄羅斯也不會因為土耳其的一些“擦邊球”而與土耳其大動干戈。因為,如果和土耳其爆發了全面戰爭,那將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事情。而伊德利卜地區的事情,最後很可能仍然會以“互相妥協”的方式解決。


卞競婉




我們說,如果在敘利亞的俄軍軍事基地,在沒有提供任何預警和攔截的情況下,遭受到土耳其軍隊的打擊,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意味著俄羅斯輸了。

因為在租賃期內的俄羅斯軍事基地,就可以視為俄羅斯領土,如果俄羅斯本土竟然沒有預警地遭受到土耳其進攻,就可以看作是珍珠港事件的翻版。

但現在的俄羅斯,絕不是當年的美國,而看似武裝到牙齒的土耳其,也不會超過二戰時期被狂熱軍國主義洗腦的日軍。



我們知道,埃爾多安一直夢想重溫奧斯曼帝國的輝煌,但他的內心也應該深深知道,他面對的敵人就是沙皇帝國的後裔,而就是沙俄用十次戰爭,親手肢解了奧斯曼帝國,製造了當代土耳其人的情傷。

其實俄羅斯駐軍,對於來自土耳其的直接冒犯早已有所防範,不僅派飛機生硬地攔截土耳其空軍的越境侵犯,更多次直接摧毀會對軍事基地造成威脅的隱患。在一次次遭受俄羅斯強硬打擊面前,土耳其除了表達抗議外,不敢有任何進一步的嘗試。不僅是因為自身實力確實不濟,更是曾經寄予厚望的北約,已經聲明拒絕救場。埃爾多安感到的何止是悲哀,簡直就是荒涼。



我們說,土耳其應該明白:現在的俄羅斯真的已經出離憤怒了。在憤怒大象的攻擊下,土耳其的一切抵抗,都和瓷器店的擺設一模一樣。

當然,我們並不認為一定會出現這種兩敗俱傷的局面,因為大家還沒有真的絕望,狡猾的埃爾多安應該知道什麼叫適可而止,霸氣的普京也定會懂得謙讓。


新文化街男孩



敘利亞卡什米利空軍基地是俄去年10月在土耳其對敘利亞發動“和平之泉”的侵略軍事行動期間,美國撤離後趁機搶佔的陸軍航空兵基地。俄目前在此部置有各“米系列”武裝直升機50餘架以及其他用途的直升飛機!靠近土耳其,位於敘東部!


這是俄放在埃爾多安心頭的一把利劍,緊緊靠在他身邊,量土軍也不敢動它半根毫毛!

俄對付土耳其有很多預案,其中最典型、最為有效的,就是直接出兵伊斯坦布爾這個黃金水道、原土耳其首都的戰略要地。在這裡,東斯拉夫民族帶給土耳其民族有太多的痛苦記憶,讓土世代不忘。


自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未,沙俄與奧斯曼從裡海、亞速海到黑海打了幾百年,沙俄是屢屢佔領和圍困伊斯坦布爾(沙俄佔領時,改名君士坦丁堡),多次逼奧斯曼皇帝籤城下之盟,並且付出了克里米亞半島和高加索地區以及擁有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出海權,時至今日,仍然有效!不僅如此,為了這個港口城市和獨一無二的海峽通道,奧斯曼帝國耗盡了資本和千年積累,放棄了很多的領地管轄權,令強盛一方的帝國,變成了今日的土耳其。為此,在埃爾多安當政後,將首都從伊斯坦布爾,遷往了安卡拉(反正都有一個安安、心安理得)!



回到敘利亞戰場,埃爾多安雖在土敘邊境屯兵10萬,曾叫囂大舉南下,幹掉哈桑!可就是不敢大舉用兵!目前為止,土軍進入敘境內的只有6000人和2000臺設備,龜縮在觀察哨內不敢開一槍一炮!反觀俄羅斯,一改之前的勸和促談的和平外交方式,直接強悍登場:俄戰機沿土敘邊境作不間斷警戒飛行;軍警巡防m5國際公路;大軍開車進入伊德利卜城;蘇24不斷轟炸敘叛軍,弄得埃爾多安是寢食難安!又一個安字!


這種局面的形成,緣於18日土俄談判的失敗!因雙方有難以調和的矛盾和不肯退讓的底線,致使最後的努力,仍以失敗告終!面對如此結局,土耳其國防部長終於露出了獠牙:土耳其防長鬍魯西·阿卡爾:“俄羅斯必須放棄對阿薩德的支持,否則土耳其軍隊將進行干預,佔領大馬士革和推翻阿薩德的王位。我們不會在此過程中饒恕俄羅斯士兵的生命。我向你保證。”

俄羅斯總參謀長格拉希莫夫聽完立馬露出的、富含深意的笑容,令土耳其人不寒而慄!




鑑於以上原因和俄羅斯的絕對優勢,土耳其人對俄在敘領土上的所有設施均不敢染指!這麼說吧,俄羅斯人的領地,美國退出!何況土耳其呢?



華正先生



就伊德利卜局勢舉行會談時,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威脅稱,敘利亞政府軍若不遵從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2月底前撤離伊德利卜”的要求,土耳其軍隊就消滅敘軍,消滅駐敘俄軍。

坐在阿卡爾對面的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大將當即露出了羞辱性的笑容,心裡大概在想:這傢伙莫非喝高了?竟然如此渾!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月19日在對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的國會議員發表講話時,土耳其與俄羅斯舉行的二輪伊德利卜局勢的談判都沒有結果,他很不滿意!


埃爾多安再次威脅稱,敘利亞若拒絕2月底撒軍,土耳其就對其動武,土方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但是,他並沒有公開稱要消滅駐敘俄軍,或許他心裡想這麼做,但已經沒有這個膽子了,否則,這半個月來,他就用不著三番五次地威脅敘利亞,怒懟俄羅斯了。真有實力的人是拳頭說話,而不是口舌。

這是因為形勢發生了變化,北約不再是土耳其牢不可破的護身符了。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捍然擊落一架蘇-24戰鬥機,是因為那時的土耳其仍然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也北約的法國、德國、英國、荷蘭等國的關係尚好,北約罩著他,俄羅斯心裡發怵,不敢對土耳其動武,報一箭之仇。


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軍方發動軍事政變,試圖推翻埃爾多安,卻失敗了。埃爾多安指責美國支持其政敵居倫發動軍事政變,美土的蜜月期戛然而止,這幾年一直相處得很彆扭。

失去了美國(北約)保護的土耳其,在俄羅斯面前就是一個小個子,土耳其沒膽量去攻擊土敘邊境的卡米什利俄軍基地,否則,自取其辱。


飛狼


卡什米利是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敘利亞政府軍在幼發拉底河東部地區唯一保持控制的城市,8年多來一直處於庫爾德武裝和美軍的包圍打壓環境中。應該說,卡什米利這塊“飛地”對敘利亞擁有幼發拉底河東部地區主權具有象徵意義。2019年10月,土耳其發動“和平源泉”軍事行動後,美軍棄守M4公路以北地區,庫爾德武裝無奈向政府軍求援。

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從曼比季越過幼發拉底河,首先接管科巴尼地區,進而沿著M4公路一路向東直達伊拉克邊境地區,這一勝利也從根本上解除了卡什米利被包圍的困境。之後,俄羅斯憲兵部隊迅速接管了卡什米利周邊的多處美軍棄守的軍事基地。毫無疑問,俄軍在幼發拉底河東部站穩腳跟,就像是定盤星,為未來的河東地區主權問題的解決起到支撐作用。

由於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軍的突然介入,土耳其的“和平源泉”行動被迫中止,其在土敘邊境地區構築軍事安全區的計劃擱淺。目前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的戰事吃緊,土耳其已經沒有精力重啟“和平源泉”軍事行動了,更談不上冒險攻擊俄羅斯軍隊控制的卡什米利軍事基地。

實際上,真正對俄軍有威脅的還是土耳其的代理人武裝,目前在幼發拉底河東部地區作戰的敘利亞國民軍,都是從西北部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抽調而來的恐叛軍武裝,他們敢頻繁偷襲俄羅斯赫梅米姆空軍基地,也就不怕在哈塞克省偷襲俄軍卡什米利軍事基地。

俄軍在幼發拉底河東部地區部署的巡邏力量有限,也缺乏重火力裝備。可以依靠的只有敘利亞政府軍。但是如果土耳其軍隊直接向俄羅斯軍隊發動攻擊,就等於是向俄羅斯宣戰,那麼俄羅斯駐敘利亞的空軍力量和本土的戰略轟炸機將會對安卡拉的軍隊發動致命的報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