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魚形物件非常的豐富,這是為啥以前老物件喜歡做雕刻做題材呢?銅鏡、瓷器、陶器、銅器、玉器等等都有涉及,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魚的寓意好呀!

讓我們來了解下魚文化。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回溯中華文明悠久的歷史長河,魚文化早已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流傳體系。魚作為遠古人民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之一,不僅影響著先民們的飲食生活,而且對中國社會的審美、道德、禮儀、語言等文化都有深遠的影響。魚在人類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與人類有著最密切的關係,在長期的**活動中產生了與魚有關的文化,魚文化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早在中國幾十萬年前的原始社會,人們就已經以魚類為食,並開始把魚類作為獵取的對象。早在商代殷墟出土文物甲骨文中。就有“魚”形文字的出現,在青銅器銘文中又發現了更多的魚形文字,這可以理解為中國魚文化的萌芽期。在中國廣為人知的春秋戰國時期詩歌總集《詩經》中,大約記載了14魚,“魚”字出現了26次。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魚紋青銅鏡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對魚的推崇,古人將諸多實用器作為了魚文化輸出的載體。
首先魚紋在陶器上的展現,可以說是先人對魚文化熱愛的開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瓷上,就有拙樸的魚紋圖案;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公社時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魚紋更為普遍。這說明自古以來,人類與魚有著密切的關係,魚紋出現在陶器上,是人類在勞動實踐中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提煉,反映出人類的漁獵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心境。在漢代,多將魚紋刻劃在陶或瓷的盆子等大型器物上。到唐宋時期,以魚紋裝飾陶瓷更為盛行。不僅有魚的瓷塑,還有雙魚連體瓶。劃、刻、貼、印等各種風格和形式的魚紋裝飾大量出現。在定窯白瓷上,劃花、印花魚紋最為形象生動。碗、盤內壁有荷葉蓮花,器心水波盪漾,雙魚戲水相逐,生趣盎然。清代瓷器上的魚紋畫的雍容華貴,清中期開始繪大尾鯉魚、大尾金魚較多,這與當時上層社會喜愛飼養金魚以及“年年有餘”、“鯉魚跳龍門”等傳世佳話及民間習俗有關。常見傳世品即為民間青花釉裡紅的“鯉魚盤”,青花描水藻,紅釉繪魚紋,色澤鮮豔,融匯一體,十分綺麗。閩北農村現存有一定數量的“青花釉裡紅鯉魚盤”,至今逢重大喜慶節日,婚壽嫁娶、喬遷新居等喜慶宴席上,仍可見其豔麗的倩影。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至於元、明、清的青花瓷器上,以魚為紋飾那就更為多姿多彩,而且寓意豐富深遠。如中華陶瓷史上的瑰寶元青花上的魚藻紋多畫鱖魚,大有“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詩情畫意。由此可見元人對魚文化同樣喜愛。明以後則多畫鯉魚,表達了人們企盼“鯉裡跳龍門”的吉祥。鯉魚躍于波濤之上,口中吐出水氣,水氣中隱約一條小龍飛上天空。大約這就是所謂“魚化龍”了。傳說鯉魚跳過龍門便可成龍,比喻幸運和高升,實乃文人對飛黃騰達的一種嚮往。所以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一文中說的:“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故“鯉魚跳龍門”是古代常畫的題材


中華民族素有愛玉崇玉的傳統,再加上“魚”與“餘”諧音,寓意“年年有餘”,故以魚為題材的玉器配飾物,自商周時期已經開始流行。西周時期是魚形玉器製作的又一個高峰,在北京、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等地西周墓葬、遺址皆有出土。之後由於社會的進步和生產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認識視野變得廣闊,玉魚的象徵意義才開始豐富了起來,年年有餘(魚)、吉慶有餘(魚)等。中國的封建社會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思想,“多子多孫,多子多福”的民間俗語也是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對於生殖的崇拜,而且這個時期的生殖崇拜已經從一開始簡單的生育崇拜轉換成了“生子”崇拜,由此又演化出很多與之有關的文化現象和新的圖騰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金代鑄鏡業異軍突起,呈現出多樣的風格,尤其是雙魚紋、人物故事鏡,種類豐富、內容新穎,四周呈凸稜形邊緣,半圓形鈕,裝飾圖案為雙魚紋及水波紋,雙魚鱗鰭清晰,搖頭擺尾,相互追逐嬉戲,形象生動逼真,逗人喜愛據考證,雙魚紋是金代最為流行的一種銅鏡紋飾,因為早在我國古代許多地方,都流行著取魚與餘諧音,寄託“年年有餘”、“吉慶有餘”的願望。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其次,因為魚有善化功能。傳說古代以魚為圖騰的部落融入了龍的部落,故以後魚龍變化,在階級社會的心理和習俗中,魚的通靈變化則更多地賦予表現為文化手段,什麼鯉魚跳龍門的傳說,代代相傳,後以攀附高官者或科舉考試得中者,就稱之為“登龍門”,反映人們通過對魚有著祈求高官厚祿的祝願。再次,因為魚有較強生殖繁盛的特點,以魚紋為銅鏡紋飾圖案,也是有多子多孫的含意。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民間,有許多以魚表達吉祥的用語,多采用諧音。如:鯉與“利”,魚與“餘”、“玉”等即是。由此便創造出許許多多寓意豐富、形式優美的詞彙來。又由詞彙經過形象思維,繪製出活潑生動的魚的繪畫來。各類魚的圖像一旦裝飾到瓷器上,就大大增加了其觀賞性和藝術性,成為暢銷的商品,也有了收藏和研究價值。比如常見的瓷畫還有“漁翁得利”,一個漁翁捕得大鯉魚時的歡快表情躍然瓷上;“金玉滿堂”,幾條金魚水波中相互追逐嬉戲,寓意兒孫多且活潑可愛;鰱魚遊於蓮塘之中,自然是“連年有魚”,童子抱只大鯉魚,背後繪以牡丹,叫做“富貴有餘”;一條鯰魚遊於水藻中,可謂“年年有餘”。總之,自古以來,魚一直廣受中華民族的喜愛和崇拜,人類與魚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中國文明的發展史,永遠伴隨著博大精深的“魚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正面是魚形模型雕刻,包漿古樸,這類模具一般用來做餅乾一類食物,很好的工具。現在人們用它來裝飾家居,裝東西、做擺設、做硯臺等等。陶瓷器上魚的形象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作為裝飾紋飾,如著名的魚紋盆。之後至漢代所用不多。唐代魚紋較多出現於陶瓷器上,並被賦予吉祥的意義。魚的形象充分寫實,形態生動。見有瓷塑玩具魚、長沙的繪畫魚、印花魚、模印貼花魚等。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和龍泉窯青瓷上常見模印的魚紋,紋飾比較簡單,常有較多的裝飾性。元青花上的魚紋有鱖魚、鯰魚、鯖魚、鯉魚等,形態兇悍異常,並配以水草、綠藻等水波紋,栩栩如生。明瓷魚紋顯得斯文爾雅,以鯉魚為主,帶有裝飾性,忽略對細部的描述,僅見魚的外形輪廓,如宣德首創的紅釉三魚紋碗、杯。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類陶具現在很多的文人墨客喜歡拿過來做硯臺,做菸灰缸。也算是物盡其用吧。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正面魚鱗豐厚突出,造型肥美!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魚形劍把手。這類造型的把手很不容易找到,上面是鍍銀的,裡面是黃銅材質,很好的雕刻工藝。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條大鯉魚魚造型的筆筒,也可以插花用,現在人們喜歡一些比較現代的筆筒,殊不知解放後八十年代那會流行的擺件是那麼的有韻味。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民國時期模具,包漿很厚重,材質為陶器,這類物件在北方比較常見,現在這類帶有動物造型,特別是有好寓意的這類陶器很受市場歡迎。魚形陶具模分享。


在魚文化裡,寓意都很吉祥!看看這些魚形老物件,你認識幾個?


雙魚拉手環兩對。雙魚造型,黃銅材質,做工比較精美,以前小時候奶奶家的老式櫥上面就是這種拉環,很常見的,現今不知道哪裡找了!這類小物件很受現在的人們喜歡,第一它小巧精緻,可以做掛件吊墜等等,很多用處!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篇講魚的文章。喜歡點個關注,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