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印度2019年GDP躍居世界第五,超過英國,法國?

喬鬆


近日,總部位於美國的“世界人口評估”組織發佈了一項報告中指出,2019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94萬億美元,超過英國(2.83萬億美元)和法國(2.71萬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其實,印度GDP超過英法兩國並不奇怪,因為它們的GDP差距並不大。2018年印度、法國、英國三國GDP分別是2.726萬億美元、2.776萬億美元和2.825萬億美元,差距在1000億美元之內,相比英法2%以內的經濟增速,近年來印度7%以上的高速增長顯得格外起眼。因此以印度的發展速度來看,其GDP超越英法只是時間問題。

但論發展水平,印度是無法與英國、法國相提並論的。印度擁有13億人口,人均GDP才剛過2000美元,而英法兩國人均GDP均超過4萬美元,是印度的20倍左右。但體量大也是一個優勢,未來英法GDP被印度拉開差距是趨勢,而且印度還有望進一步趕超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當然,2019年印度經濟發展並不好,經濟放緩比較嚴重,其一季度GDP增長為5.8%,二季度5%,三季度已經放緩至4.5%,創下莫迪上任以來的最低紀錄。所以印度經濟發展之路並不平坦,其發展仍任重道遠。


錦繡中源


前段時間有不少媒體在唱衰印度,2019年的GDP增速在一路下滑,有可能全年只有5%的增速。現在好,他的GDP總量達到2.94萬億美元,超過了英國和法國,位居全球第五了。

其實現在的印度很像90年代末期和本世紀初的中國經濟區,總量上升的很快,用戶一兩年左右就要超過一個西方國家。這次是一次性就超過了英國和法國,意義很大。這也說明了印度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畢竟印度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經濟改革,經濟規模搞上去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吧,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要知道英國法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人口只有幾千萬,印度相比少了很多。 印度不僅僅是一個個例,但凡大刀闊斧推動經濟改革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速度都不錯,比如越南、印尼也是如此。

中國就自不必說了,近40年來中國是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大型經濟體。1978年的時候,我國的人均GDP只有一兩百美元,80%的人口還陷於貧困之中。到2019年的最低利率終於突破了1萬美元,貧困率也降到5%以下了。

按照目前印度的經濟增速,超過德國日本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大概在2030年左右,印度就能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那個時候美國、中國、印度就是全球最大的三個經濟體了。


財經知識局


印度在2019年的GDP超過了英國和法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在2019年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2.9萬億美元,英國的GDP是2.83萬億美元,法國的GDP是2.71萬億美元,所以印度是現在第五大經濟體。根據購買力評價計算,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0.51萬億美元,甚至超過了排在前面的日本和德國,印度方面人口眾多,所以印度的人均GDP還是很低的,也就在2170美元,美國人均GDP是62,794美元。在2019年印度實質GDP增長率從三年前的7.5%降到了5%,但是逐漸發展成為了比較開放的經濟體。

印度經濟自由化是從1990年開始的,包括放鬆工業管制,減少對國際貿易與投資的控制,以及國營企業民營化,正是上述兩個方式加快了印度的經濟增長。印度服務業是全球成長最快的領域,佔印度經濟總量的6成,幫助印度28%的人口就業,製造業和農業發展相對比較緩慢。印度經濟超過了英國和法國主要是因為印度經濟體量比較大,而且印度方面人口眾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通過改革的方式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英國,法國是屬於歐盟,雖然現在英國脫離了歐盟,但是經濟進一步不斷下降,正是美國不斷的對英法進行打壓,不斷的對歐盟徵收關稅,導致歐盟的經濟逐漸失速,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順便承接了西方國家的產業鏈轉移,同時主要發展服務業,所以經濟快速的趕上。可以說印度在某種程度上發展多元化的外交,但是對其他國家又沒有威脅性,因為印度沒有發達的工業,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依靠西方先進國家,所以印度的產品對西方國家沒有什麼威脅性,因此西方國家很放心的把低端產業轉移到印度。同時印度也有人口優勢,因此才會出現這種此消彼長的問題。

雖然現在英國已經脫離歐盟,但是英國可能面臨一系列的經濟調整,短時間內也不會快速的崛起,而法國的改革舉步維艱,黃背心運動和公務員遊行如火如荼,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和法國的經濟都不被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