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高層和多層選哪個?

雷達LDH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

作為作為一名多年的房地產銷售,談下我的心得吧!望能幫助到您!

一、高層視野好,多層次之。

很多人買高層,第一感覺視野寬闊,風景無限好。和多層比,稍微次之。

二、從價格上來說。

高層一般稍微便宜,多層相對於高層,肯定是貴的,這個毋庸置疑,個別地區高層比多層貴(這個多見於縣城)。

三、高層公攤面積會更大。

高層一般公攤會在25%左右,多層在15%左右,有的更低。

四、從居住品質以及環境上。

一般多層為一梯兩戶,高層多為二梯三戶或者二梯四戶。在居住品質上,多層更優越。在環境上,一梯兩戶會更好。

五、從後期升職空間上。

多層肯定比高層賣的價格貴,這個是根據所有購房者心裡預訂的。你們心裡認為是最好的。那他的價格絕對是最貴的。

結語:如果手頭資金充足,能買多層不買高層,如果多層和高層相差沒有多少,寧選多層不遠高層,總之一句話,多層後期肯定會比高層優越。結果再上,選什麼自己拿注意吧!

望以上回答能幫助到您!我是木子買房,買房不懂添加木子關注。




木子日常工作生活記錄


那我們就先介紹一下小高層和高層優缺點。

(一)小高層優點

1、小高層住宅可以發揮多層住宅平面佈局的優點,如南北朝向,而且在採光通風方面則更有一點,空氣質量、景觀質量一般優於多層。

2、小高層住宅的建造成本比多層住宅少,沒有增加過多的購買負擔。

3、小高層住宅一般採取一梯兩戶的格局,避免了高層住宅部分房屋朝向不好的問題。

小高層缺點

1、視野不夠開闊。

2、噪音相對要大一些。

3、一些小區電梯只有一部(如果電梯維護,就會帶來困擾)。

4、建築質量相對略差於高層。

(二)高層優點

1、視野較開闊。

2、噪音較小。

3、電梯不少於2部。

4、建築質量要好點(比較耐紫外線,耐熱,耐冷等)。

高層缺點

1、人口密度大。

2、得房率低。

3、如果發生火災,逃生起來就麻煩得多。


幸福裡鄭州


其實沒有好與不好的這麼一說,而是做好自己的算盤,根據多層和高層的一些特點來選擇自己想要買的房子,這裡有很多的道理和客觀存在的,心裡存在的各種因素,僅供參考!

買房子,買到誠心如意的房子,還是有很多的說法,也同時需要家人打開腦洞的去思考!

僅僅是關於多層,還是高層的問題,其實特別簡單:

第一:物以稀為貴,現在在一線城市找到新的多層房子,就可以當作別墅來買了,為什麼呢?

太稀缺了,北上廣深,除了一些郊區的一些舊房子外,一般很難找到多層建築的住宅了,理由就是多層住宅的居住密度太低,不符合城市的發展狀況;

反觀小縣城,多層就不是什麼稀罕玩意了,大家反而都想買高層,帶電梯的房子,這裡有什麼區別呢?

就是人的思維發生了變化,大城市人在嘗試鍛鍊身體的同時,每天可以爬樓梯,使人能夠更加健康,而農村的小媳婦們,都在一個個的肉贅贅的肚子,在比大小,不鍛鍊,懶得爬樓;

這就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對待多層建築的不同定義,你說哪個更好呢?

第二:多層的得房率更高,這個怎麼說呢?

多層房子沒有電梯,沒有二次加壓的裝備,少了很多的多餘的公共建築,自然公攤就少,得房率就高,這誰也別狡辯,開發商最明白這個事了,高層的得房率一定大打折扣!

第三:高層除了電梯方便以外,可能要交的錢也比較多,物業費比較貴,二次加壓稅費也比較貴,高層的建築成本比較高,一般都是純混凝土,或者小高層磚混結構,理論上高層建築的建築成本要與多層建築太多,這也就導致房價要貴很多了;

第四:高層視野好,家裡明亮,但是開窗風也比較大,對於老人來講不太好,而且對於小孩來講可能也需要經常到戶外去玩,沾沾地氣,理論上高層對嬰兒,幼兒發育有著先天的劣勢遲緩!

而且高層,小高層會有揚灰層,就在8-12層之間,是大氣層的一個汙染區域,這個有時候也是炒作,但是無風不起浪,還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的,包括會有噪音層,最中間的樓層;

高層選房,比較複雜,需要對採光,對亮度,對噪音,對空氣的評估,才可以購買!

阿永哥點評:

一是高層是現代住宅的主流,也是大多數人願意選擇的,因為懶人實在是太多了;

二是多層越來越少,特別是一樓帶花園,等曾帶平臺的的這種多層房子,未來會增值,因為養生,文化,修養是未來的趨勢,沾花惹草是未來的趨勢,哈哈!

房產買賣有難題,隨時可找樂福居;

搜索關注公眾號【樂福居】,有問必答!


樂福居


買房肯定選多層

優點

1.如果同等機會情況下,肯定選多層。

多層公攤小,得房率高。買高層100平,和買多層85平米差不多大小。

多層住戶少,上下樓不用等電梯。爬樓還可以鍛鍊好身體。從不擔心停電上不去,下不來。

舒適度高,親近感強。

在擁擠的城市,住多層有種住別墅的感覺。

多層開窗戶風沒有高層大,沒有高空不適感。個人暈高。站在高層窗戶邊,看著下面的車像玩具車,人像小螞蟻。

2.容積率低,造價低。售價低。南北通透,戶戶朝南。戶型好。

3.一般物業收費低。

4.住戶少,停車方便。

缺點

3.噪音問題,院裡有點啥聲音都聽的清楚。

4.多為磚混結構,抗震係數低。結構不如高層的結實。沒有消防系統。


設計好好


我以前做過房地產,作為業內人士,一般不會購買反人類的高層建築(當然,現在也沒有多少選擇),都會傾向買多層的3,3A層(金3銀4)。如果要買高層建築,參考如何選擇房子的樓層(僅供參考,不談論熱島效應已被闢謠的揚灰層,具體還得看周圍環境)不要頂2層(夏熱冬冷,漏水)。

高層建築的優點:

第一,高,視野開闊!高是挺高的,可以看到很遠的東西,但很少有人有心思看著窗外的美景。(面向圓心的戶型,你就只能看圓心花園了)

第二,採光好,這點是大優點,房地產商對周邊底層建築的補償款裡面有一個是,日照時間在2.5小時以內的住宅,一般要賠償10萬元,10萬元可以幹什麼?大概是17年的電費。(通風西曬看戶型,高層優於低層,邊戶優於中間戶)

第三,安靜,在13層以上可以隔絕絕大部分噪音。也沒有低層人流那麼雜。主要是樓下人說話的聲音,噪音與樓層關係不大。 樓層越高噪音反倒越大,是真的嗎?_是真是假_央視網(cctv.com) 第四,昆蟲少,對比低層,蚊子,蟑螂真心少了很多。

第五,防盜,對於居住在3A層以上,頂層-3層以下的住戶,相對安全。沒有幾個小偷是有蜘蛛人技能的(有蜘蛛人技能,何不去做高空作業這個高薪工作)。 第六,私密性強,不少高層人士喜歡裸睡,在室內裸走。(據分析,有約2成人有這個愛好。)當然,在望遠鏡跟航拍這兩種工具下,你就是一道風景。解決辦法:使用單向透光貼膜(比較亮的一邊看過去會比較暗,日間看不到房內,夜間開燈,外面可以看到)+窗簾。

第七,框架式結構,裝修的時候,想怎麼分割就怎麼分割。絕對沒有安全隱患問題。當然前提是你不要去破壞樑柱、構造柱。基本沒見過地震倒塌過。 高層建築的缺點:

第一,上下不便,浪費時間。三梯型,上下班等電梯等很久有沒有?真心浪費時間。

第二,水的問題,二次供水,水壓不足。物業沒有按要求,2個月清理一次水箱,導致飲水質量低。15年後水管破裂,改造費就是一大筆錢。 20160530增 由於今年普遍性水質差,家庭淨水器已經成為標配,建議大家都安裝一個。

第三,電梯問題。偶爾遇到困在電梯(20年內幾率很小),這對有幽室恐懼症,或者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來說,分分鐘要人命。況且20年後,電梯問題頻頻出現,要不要換個新家?爬樓梯麼?開玩笑吧,年輕人膝蓋都受不了,何況那時你都老了。 P.S 附近有個70歲行動不便,家住8樓的老人,已經3年沒下樓了。真買不到低層,就買高層吧,畢竟有電梯。

第四,高層疾病。如高空恐懼症(落地窗戶怕不怕?),高層空氣稀薄,對有心臟病和哮喘的人不太合適。 第五,安全問題,小孩子掉下去,很可怕有沒有? 第六,不易疏散,遇到火災,地震,逃生難度很大。雲梯車一般救援人數3人,國內最高的101米的雲梯車,廣東省內為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個城市各有一輛,一般能夠救援24層以下,另有幾輛是78米,一般能夠救援18層以下。主流是30-50米雲梯車,一般能夠救援10層以下。 20160530增 。

可以使用消防彈,處理較高樓層的火災,但是由於高層風速較大,穩定性較差,消防彈消防效果差(現在用的粉末式滅火彈,期待泡沫式滅火彈的使用)等問題,離量化生產還有一定距離,但未來應該可以實現。

第七,框架式結構,裝修的時候,要注意隱去樑柱,佈局上有點受到限制,影響整體美觀和傢俬擺放。 20160821增 樓層問。若你可以克服,那就不是問題,這些糟糕的樓層,往往價格相對其他樓層低很多。 採光問題-1,2層(1層大多是商鋪或車庫了)由於樓層間隔不足,導致採光不足,需要解決採光問題(照明系統,參考優點二),還有晾衣問題(配置烘衣機)。 溼度問題-空氣溼度高,久住人體溼度偏高,人體中一種叫松果腺體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就相對降低,細胞就會“偷懶”,人就會感到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在溼度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還容易患風溼性、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溼痺症。需要通過智能新風系統解決此問題,調節適當的溼度。 動物問題-1,2層小動物很多,需要將室內密封性做好,各種管道也得進行處理,還得保持室內相對乾燥,避免滋生蚊蟲。 汙水問題 我在廣州住過2樓,2年出現過幾次問題,我想你們一輩子不會希望發生這種情況。由於素質問題,樓上用戶會將避孕套、衛生巾、塑料袋、建築垃圾各種雜七雜八的雜物丟排汙渠,導致管道堵塞,導致糞便倒溢,整個衛生間都飄著一層汙水,奇臭無比。找物業,他只能通通1樓的排汙管,

2樓說要自費,最後還是自費找了師傅清通,問了師傅原因,他告訴我:

1樓直接連接大口徑排汙管,聯通化糞池,排汙總渠,除非下大雨,把這些都淹了,才可能發生糞便倒溢,幾率很小。

2樓以上用小口徑排汙渠相連,2樓又是排汙總節點,空間太小,

往往遭殃,他們處理得最多就是2樓的清通。 解決此問題有3個方案: 1.通過協商,提高樓上居民素質,當然如果他們素質很高,你就不會產生這個問題了,所以你必須在你家門口公告板(自己做一個啊!)長久張貼公告與相關法律責任。

2.屢勸不改,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不用找律師,自己收集證據,找相關法律進行訴訟,告樓上全體業主,大概花費你2,3天時間去打官司,要先墊付200多的訴訟費,贏了由對方支付,證據齊全,邏輯清晰,100%的贏面。 3.獨立排汙,與開發商、物業協商做獨立排汙管道,但你就要改動全屋的排汙渠道,花費不小,最好是裝修的時候就改造。而且開發商、物業不一定讓你通過,你只能通過物權法上法院維權。需要保證改造排汙管道時,設計合理,手續齊全,在3樓糞便倒溢起訴你時,你才能免除相關責任。


小粥買房


買房選擇房子類型非常重要,對於買房選擇高層好還是多層好,這個問題我很有發言權。高層建築能高到三十多層,而多層一般指的是7層以下的房子。

高層好還是多層好,先發表好自己的觀點,當然是多層好!

高層的弊端:容積率高,舒適度降低;因為人多,所以對物業的要求很高,人多環境更差;公攤會比較多,尤其是電梯比較多的高層;出行不方便,當電梯壞的時候出行很麻煩。

高層的好處:相對多層來說,價格比較低,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選擇;住的高看得遠,視野也不錯。

多層的弊端:多層以高檔小區的房子為主,所以價格比較貴;有些多層不配備電梯,但有些會有電梯;如果周圍有高層建築,採光和通風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多層的好處:因為人口密度低,所以住的人也比較少,環境比較好;得房率比較高,公攤低一些。

綜上所述,建議選擇多層,因為未來前景肯定比高層要好的。


駐家金陵


現在買房子大家都會考慮樓層,在售樓部看房的時候,售樓小姐就會向大家推薦不同樓層的房子,但基本上都是高層的樓房。對於那些第一次買房的朋友來說,可能就會難以分清多層和高層,其實區分的方法很簡單,如果樓房超過3層不高於7層,而且使用樓梯,就是我們常說的多層;而樓房在7層以上,一般用電梯,那就就叫做高層。那麼買房時,選擇多層好還是高層好?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大家不要亂買。

下面從4個方面,來了解多層和高層的區別,這樣也能幫助大家做出正確的、適合自己的選擇。

1、公共區域的區別

大家都明白公共區域的含義,就是開發商經常說的公攤面積。一般情況下,高層的公攤面積會要比多層要高10%的,也就是說高層的實際使用面積要比多層小一些,而且住戶業也會多一些。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居住面積大一點的房子,還是儘量考慮多層的樓盤。

2、建築質量的區別

建築材料的使用是衡量一個樓盤好壞的標準,很多時候樓盤完工會將樓房的一些基礎性能告知與眾,讓消費者有更好的瞭解。也就是說,建築的施工質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高層的樓房質量會好於多層。因為多層的樓房基本是水泥磚的混合,而高層是鋼筋混泥土的結構,抗震性更好,也更加堅固。

3、物業的管理水平的區別

由於高層樓盤居住的人群非常多,所以提供的物業服務更加完善,小區的保衛工作更加細緻,一般出門或是回家都需要使用門禁卡。而且高層的居住環境也非常舒適,人口的分佈和小區公共設施的分佈也更加合理,而多層的樓盤可能由於沒有電梯,所以在物業服務方面就不能做到優質。

4、價格的區別

這個區別其實並不大,因為我們現在的樓房都是比較優質的,而且由於高層的建築成本比較高,一棟樓的佔地面積會比多層一棟樓的佔地面積要小,所以價格其實相差並不大。如果多層和高層的價格相差比較大的話,還有可能是和它們的地理位置的優越程度有關。

所以說,大家考慮買多層還是買高層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它們兩者的區別,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了。


南部身邊事兒


我買過並都住過高層和多層的房子,我來說說買房的一些經驗。

不管多層還是高層,作為住宅,良好的視野是“風水寶地”的標配。這其實是購房時一定要注意的。


所謂“風水寶地”,其實排除了玄學的內容,就是房子要“陽光明媚”。根據住宅設計規範,商品住宅必須滿足全年平均日照1小時以上。

因此,簡單判斷,平均日照時間越長的,就是良宅。


多層住宅一般是指6層(含6層或6層復7層)以下的商品住宅,按照建築設計規範,可以不用安裝電梯。

高層住宅一般是指高於6層以上安裝電梯的商品住宅,其中14層以下的高層,一般稱為小高層住宅;有更多樓層的商品住宅,叫高層住宅。


按照建築設計規範,小高層一個單元要安裝一部電梯和樓梯,高層一個單元至少要安裝兩部電梯和樓梯。

這些差異,就造成了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要大於小高層,小高層要大於多層。換言之,多層商品房的得房率要大於高層住宅。


我曾經買過一個總高24層每層8戶的18樓的8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的商品房,套內實用面積不到50平方米:兩個臥室是15和12平方米,廳8平方,廚房4平方,衛生間4平方,儲藏間1.5平方。

房子因樓層高,前面沒有遮擋,可以看到很遠的東方明珠的塔尖。但是孩子一長大,就覺得這房子小了。


後來置換買了市郊的多層住宅,總高6層的3樓100平方的兩房兩廳一廚兩衛雙陽臺的房子,套內實用面積真的感覺大了很多,主臥20平方+獨用衛生間5平方,次臥14平方,公共衛生間5平方,廚房8平方,客廳連餐廳32平方,南陽臺6平方,北陽臺4平方。

應該說,多層住宅比高層住宅居住舒適度要高很多。不過遺憾的是那種良好的視野沒有了,看不到東方明珠了。

我個人覺得,如果預算足夠,買那種高層一梯兩戶的18樓以上的中心城區的視野開闊的大平層,是最理想的。

預算有限的話,優先選擇多層商品房,首選3樓或4樓;家中有老人的話,不要選擇5樓或6樓。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多層住宅往往比高層住宅貴,因為容積率更小,開發商的成本會高一點。

如果你買得起多層住宅,我會建議你買多層,而不是高層住宅。

從戶型上來看,多層住宅,開發商現在多習慣稱之為“花園洋房”,一般是一梯兩戶,每套房都能做到南北通透,但高層住宅,往往是一體多戶,必定有朝西和朝北的戶型。

上圖是多層常見的平面圖,可以看到,每套房都能做到完美南北通透。

上圖是蝶式高層住宅的平面圖,比常規的“回”型設計在採光上要更好,但還是比不上多層住宅。

得房率上來看,多層住宅更小,即使是帶電梯的洋房,也能做到80%以上,優秀的甚至能做到85%,但是高層住宅就不行了,80%已經算是優秀了,大部分都是低於80%。

多層住宅,如果是第一套房,那很舒服了。但是還是那句話,多層住宅相對來說會貴一點,如果資金不夠,高層住宅也是可以接受。

如果是我,多層住宅我會選擇三房戶型,這才算完美嘛,低於三房戶型的多層住宅不考慮。

我是樓市微觀察,歡迎點贊與關注,也可留言與我互動。


樓市微觀察


無論購買高層還是多層,一定要跟自己的需求匹配,還要具有前瞻眼光。

先說說高層的利弊。

住高層的好處:1. 視野更好:無論是看城景、水景、園景還是山景,高層具有很大的優勢。2.上下更易:高層都配有電梯,無論是空手上樓還是負重上樓,電梯使人倍感便利。

住高層的弊端:1.環境擁擠:塔樓的三梯八戶或更多戶數,使得早晚高峰期電梯擁擠,而且需要等待很長時間。即使是板式高層,住戶總數依然不少。2.遇險難逃:一旦遇上危險情況(火災或地震),下樓避險殊顯不易。

再說住多層的利弊。

住多層的好處:1.親近自然:可以一眼望見地面上的花花草草和小貓小狗,更具生活情趣。2:逃生更快:一旦發生火災或地震,逃生更加迅捷。

住多層的弊端:1.容易失竊:多層住戶更容易遭到盜賊的光顧,尤其是低層住戶更是重災區。2. 上下不便:多層一般不配電梯。中青年人空手上下樓時可能對此沒有太多感覺,但是當他們扛著或拎著重物之際,即使住在二樓也要耗費相當的體力。老年人腿腳不便需要拄著柺杖或者乘坐輪椅時,他們若住在二樓及以上樓層,往往下樓曬個太陽也會是一個奢望。

因此,我建議選擇高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