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2歲離婚,兄長不讓再嫁,孀居三十年遇到愛情,兒子衷心祝福

“壞婚姻,是所好學校”,這句話出自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作為一個女人,張幼儀聽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徐志摩結婚,而徐志摩生性多情,他看不上張幼儀,稱其為“土包子”,更稱他們的婚姻是“小腳與西裝的愛情”。張幼儀不是那種封建思想濃厚的女子,當她對徐志摩付出的愛沒有任何回報時,她選擇了結束這段婚姻,在孀居了三十年之後,上天沒有辜負她的痴情,為她送來了屬於自己真正的愛情。

她22歲離婚,兄長不讓再嫁,孀居三十年遇到愛情,兒子衷心祝福


一、與民國著名“渣男”徐志摩的結合與離異

張幼儀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她曾經在江蘇女子師範學院讀書,因為這所學校非常重視女子的教育,宣揚“男女平等”的思想,因此張幼儀的思想非常進步,她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包辦婚姻下的那種封建女性。張幼儀還沒有畢業,就被家人叫回去與當時江南富商徐申如的兒子徐志摩成婚,對於這段婚姻,徐志摩雖然並不看好,但迫於父母的壓力,也只好遵從。婚後徐志摩對張幼儀非常冷淡,在家中老人的強迫下才與張幼儀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徐積鍇,乳名阿歡。生下阿歡之後不久,徐志摩就到英國讀書去了。

之後在張家人不斷地催促下,徐志摩才迫不得已答應讓張幼儀前來和他同住,張幼儀回憶在船上見到徐志摩的場景:“我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是他,因為那一群人中只有他露出了不想到那的表情。”而這意外的巧合也註定了他們的婚姻不會長久,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錯誤。張幼儀在英國對於徐志摩的生活起居都用心照顧,然而徐志摩對她卻一如既往的冷淡,無論他在外面多麼的熱血沸騰、與眾人揮斥方遒,回到家裡他依然是那樣冷漠,這大概就是

他與別人有千言萬語,對你卻一個字也捨不得說。

她22歲離婚,兄長不讓再嫁,孀居三十年遇到愛情,兒子衷心祝福


二十二歲那年,張幼儀懷上了她和徐志摩的第二個兒子彼得,而這時的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因,為此還逼迫張幼儀打胎,張幼儀堅決不肯聽從。林徽因知道徐志摩的人品如此不佳,也就拒絕了他的追求,此後徐志摩更加不願意見到張幼儀,甚至玩起了消失。他託朋友給張幼儀帶了一句話:“你願不願意做徐家的媳婦,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張幼儀此時已經看清了這個男人虛偽的面目,在她生下彼得之後,徐志摩又派人送來了離婚協議書,這一次張幼儀沒有猶豫,直接在協議書上簽字了,離開了徐志摩的張幼儀開啟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離婚後的人生路

張幼儀並沒有因為離婚就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她在德國上了大學,主攻幼兒專業,並且最終成功的拿到了畢業證。一九二五年張幼儀的小兒子因病去世,她在痛不欲生過後被弟弟張禹九接回了上海,不久以後她又帶著兒子阿歡到北京讀書,直到聽到母親離世的噩耗,張幼儀才從北京回到上海,而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因為感覺兒子對不起她而贈送了一棟房子給張幼儀,讓張幼儀能夠在上海有一個家。

她22歲離婚,兄長不讓再嫁,孀居三十年遇到愛情,兒子衷心祝福


當時張幼儀的哥哥張君璈讓張幼儀在中國銀行女子商業銀行擔任副總裁,同時兼任雲裳服裝公司的總經理,張幼儀還在東南大學教德語課程,在離開了徐志摩以後,她的人生開始變得步步順利,在經濟和性格上都變得獨立,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堅強的女子,逐漸擺脫了那段不幸的婚姻和痛失愛子的傷痕,準備開始新生活。然而哥哥卻告誡她在短時間內不要再談感情問題,在那個年代,離婚還是一件會被街頭巷尾議論的事,尤其是像張家和徐家這樣的大家族,如果此事被聲張出去會使兩家的家族名譽受損,張幼儀無奈之下只好答應。

三、與徐志摩的永別

徐志摩是一個多情的人,他始終無法做到對一個人的專一,最終也是因為他的多情而死。徐志摩見到林徽因以後便認定了這是他所愛的人,對林徽因展開了追求,他甚至逼迫張幼儀打胎來成全他的愛情,當林徽因知道徐志摩的所作所為之後,便對這個男人產生了深深的失望,與梁思成到賓夕法尼亞大學進修,不久後二人結為伴侶。徐志摩遇到的第二個女人是陸小曼,陸小曼的才華橫溢很快吸引了他,但是他的父親徐申如卻讓他必須得到張幼儀的承認才能結婚,當張幼儀同意二人在一起之後,徐志摩居然高興的把戒指都甩到了窗外。

她22歲離婚,兄長不讓再嫁,孀居三十年遇到愛情,兒子衷心祝福


張幼儀並沒有責怪徐志摩的無情,反而正是因為他的無情,才把張幼儀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女人,在沒有丈夫的世界裡,她仍然扛起了生活的重擔。但是徐志摩的婚後生活卻沒有想象中的幸福,陸小曼從小嬌生慣養,生活開銷巨大,而他的父親對於陸小曼的做派又十分厭惡,不肯給他們錢,徐志摩沒辦法只好通過給人寫稿賺取稿費來養活陸小曼,迫不得已之時,他還被迫向張幼儀借錢。張幼儀最後一次見到徐志摩,徐志摩告訴她自己是來幫朋友賣房子順便賺一點佣金,然後又坐飛機去別的地方賺取稿費,當天飛機失事,二人的見面就成了永別。

四、遲到三十年的愛情

此後三十年間,張幼儀一直在教育和事業中奔波,她把兒子阿歡養大成人,並送他去國外留學,對於阿歡的妻子,他害怕阿歡出國留學會喜新厭舊,重蹈她當年的覆轍,於是要求兒子帶著她一起出去。對於後輩,張幼儀可以說是盡心盡力,但是她自己的感情世界卻因此空白了將近三十年,出於對哥哥告訴她不要結婚的建議,張幼儀也是一直遵循著,本來以為自己會孤獨的度過晚年,

這時她的白馬王子卻出現了。

她22歲離婚,兄長不讓再嫁,孀居三十年遇到愛情,兒子衷心祝福


張幼儀在移居香港時,遇到了他的第二任丈夫——蘇紀之醫生,蘇醫生曾經在日本留學,後來回到上海行醫,與妻子早已離婚。在長時間的相處中,她們產生了愛情,蘇醫生是一個專情的人,沒有徐志摩那樣風花雪月的愛情,有的只是一顆想與張幼儀共度餘生的心。張幼儀認為自己是個寡婦,應該聽從兒子的意見,於是他給兒子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明了她與蘇醫生的愛情,也表達了想要結婚的態度。

兒子接到信後欣然同意,他給母親寫了一封回信:信中誠懇的寫到,母親孀居三十年撫養他們的不易,認為母親已經盡到了責任,自己還有什麼可以指責母親的呢?他非常贊同母親再找一個伴侶,來彌補她前半生的不幸。張幼儀至此終於收穫了自己遲來三十年的愛情。張幼儀六十七歲的時候和蘇醫生到英國和德國旅行,當她看到曾經和徐志摩共同居住的那間小屋時,她說自己從來不相信自己曾經那麼年輕過。張幼儀和蘇醫生共同生活了十八年,蘇醫生去世後她來到美國紐約居住,於一九八八年病逝,享年八十八歲。

她22歲離婚,兄長不讓再嫁,孀居三十年遇到愛情,兒子衷心祝福


無論是怎樣的痛苦打擊或是無情背叛,張幼儀都堅強的扛了下來,在沒有丈夫幫助的日子裡,她始終沒有對生活妥協,反而通過一次次的經歷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女性,張幼儀說:“人要學會成全自己”。的確,人生的大起大落與酸甜苦辣都是並存的,只有從容面對,說服自己向美好的明天前進,才懂得了人生的真諦,所有的美好都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