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7萬個 中國藥谷企業24小時“上馬”口罩生產線

北京商報訊(記者方彬楠)“我們已經拿到口罩生產檢驗合格證,接下來將爭分奪秒,為防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2月20日,北京普諾恆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設備運輸、安裝到工作人員就位、產品面世,這家企業只用了短短的24小時就組裝完畢開始試生產。據瞭解,正式投產後,可日產口罩7萬隻。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國口罩等防疫物資變得異常緊缺。越是危難時刻,越顯責任擔當。“在疫情面前,我們企業就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做貢獻……”張慧說,作為生物醫藥基地的一家企業,決定增加口罩生產線,為大興區打贏“抗疫”戰服務。然而,一道道難題隨即擺在她面前,沒有場地、沒有設備、沒有人員,於是,她找到了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管委會。

難題拋出去之後,與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管會主任田德祥的想法不謀而合。面對基地園區即將迎來的大量職工返京,全力保障園區及大興區企業疫情防控物資供應正是目前重點工作。於是,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專門為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全程跟蹤協調,特事特辦,快審快批。沒有場地,基地管委會協調來704平米淨化車間;沒有設備,通過大興區聯繫到山東廠家,並且緊急運輸到位;沒有技術,大興區從首鋼聯繫10餘人進行設備調試,解決水、電、網難題;沒有工人,大興區發出了網上招聘令。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企業在第一時間完成了項目備案、設備安裝調試等事宜,現在企業正式投產。

在北京普諾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操作工人將無紡布和熔噴布掛在打片機料架上,隨著機器轉動,標準的口罩片經過傳送帶,轉移至點帶機打上耳帶,一個個防護口罩成品就生產完成。經過消毒以及第三方檢測後,合格產品將投入到大興一線防疫人員手中。記者瞭解到,公司建設3條電動生產線,已開始試生產,其餘12臺手動電焊機也加快設備調試。目前,50名工人經過口罩生產專業培訓後,分2個班次24小時連續工作,日產口罩能達到7萬隻。

口罩加足馬力生產要得益於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特殊時期的‘常規做法’”。作為擁有3000餘家企業的醫藥產業基地,全力以赴助力重點項目安全科學復工復產。基地提供了有溫度的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中交通、防控、物資保障、原材料供應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保障企業有序經營,做到既防疫情、又不誤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著力推動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及時開復工,確保疫情一旦有效控制,迅速掀起建設熱潮。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