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曾經怒其不爭,現在哀其不幸,到底是誰造就了誰?

疫情期間在追的電視劇之一,《新世界》。

看了下基本都是吐槽的:拖沓的劇情、導演異想天開,精神分裂、主要演員到了關鍵時刻,智商為0、人設塑造太差勁、徐天——街頭無腦混混、田丹——陰陽怪氣的賤女人、鐵林——軟弱窩囊……

人們對這劇有太多苛求,編劇如何導演如何演員如何,也許是自己把姿態擺太高了,不小心就做了評委。也是,當觀眾忒沒勁了。

「新世界」:曾經怒其不爭,現在哀其不幸,到底是誰造就了誰?

當然,我也會邊看邊吐槽。但是,我相信編導和演員們都是用了心的,總體來說很震撼,可以說是今年看過最長最完整的電視劇。都說劇情慢,其實都是細節必備的鏡頭,很喜歡這種沉穩風格,少些浮躁看劇,欲速則不達。當然也看明白了很多,金海的仁義,柳如絲的付出,鐵林的痴愚,徐天的衝動,沈世昌的狡詐,馮青波的執念,十七的病態……一些背景把人物塑造也都很豐滿,長根、華子、關大爺、三兒……

從金海身上學到很多道理,一個男人的格局之大,穩重,局氣,一個人承受很多,行的正,走的端,沒有什麼比情義更重要了,一身正氣退群囚那段讓我愛上了孫紅雷,豪橫!

從二哥鐵林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多個方面,相信現實中很多人身上都會有他的影子……

感觸最大的,是罪惡對人的“滋養”。當只會鸚鵡學舌的鐵林逐漸黑化後,開始自暴自棄,氣場竟而強了起來,能決人生死,能有先見之明,能秒掉萍萍,能把吃過見過的柳爺嚇得兩股戰戰,福爾摩丹也束手無策。

「新世界」:曾經怒其不爭,現在哀其不幸,到底是誰造就了誰?

<strong>鐵林的悲劇不在於他的痴愚,也不在於他心中單薄的仁義,而在於人們對他的不認同。

鐵林一開始出現的時候,還是很不錯的,也算討喜的人物之一。在單位頻頻受擠兌,在家裡面是妻管嚴,在大哥金海和三弟徐天面前都是隨大流的,沒有什麼自己的主見,也沒有什麼自己的選擇。遇到事情,就是好話會說,和自己的大哥金海相比,鐵林差得很遠。

但鐵林也有討喜的一面,性格還算是不錯的,對老婆關寶慧也很好,所以對於他並不討厭,甚至覺得他應該努力一下,不要總是那麼自卑。在老婆面前自卑,在徐天面前自卑,在金海面前自卑,在馮青波和柳如絲面前也自卑,甚至在顧小寶面前也不威風。後來,鐵林就變了,想要出人頭地,想要享受權力帶來的一切好處,內心的慾望越來越大,人也就會膨脹,並且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幾斤幾兩。

鐵林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你們佔哪頭哪頭就是對的啊,這抱怨不無道理,有人尊重過他嗎?慫怎麼了?也沒傷天害理。啥叫豪橫?金海豪橫不?面對柳如絲、沈世昌怎麼不橫了?確定這不叫欺軟怕硬?鐵林最後倒下對徐天說“我不慫了吧”?他這一生就為了往上爬,為了一個高位害了很多人,害了很多本該奔向新世界的人。

他為了出人頭地,出賣了兄弟金海和徐天,卻美其名曰是為了救大家。結果,鐵林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小人,他黑化了。

「新世界」:曾經怒其不爭,現在哀其不幸,到底是誰造就了誰?

鐵林,是一個愚蠢且不甘於愚蠢,無能且不甘於無能的人。所以,他一直在尋求改變和突破。或許慫人都會在心裡暗自較勁兒,可鐵林最明顯的特徵是在較勁兒的同時做事毫無底線,這樣的人一旦打開慾望的閘門,就會連自己僅存的善良與美好也被吞噬。鐵林的黑化之路真是天時地利人和,過渡合理。

仔細想想,生活中鸚鵡學舌的人很多,不仁不義的人也很多,而大家都活的很好,並沒有為非作歹。其實想想也明白,能有多少人可以忍受日復一日的被說是窩囊是慫貨呢?那簡直不是在嘮叨,而是在塑造一個罪犯。

「新世界」:曾經怒其不爭,現在哀其不幸,到底是誰造就了誰?

關寶慧身為鐵林妻子,一嫌棄鐵林身體不行,二嫌棄鐵林事業沒出息,三嫌棄鐵林在外不上臺面。女人是男人最好的學校,好的妻子不僅能教會丈夫人情道義,更能在丈夫低谷之時撐起一片天,顯然關寶慧都沒有做到。

現實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自己身邊塑造罪犯?惡語是件傷人於無形的可怕武器。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它既能給人帶來歡心和鼓舞,也能給人帶去傷害和毀滅。

記得《奇葩說》黃執中說過:

“人生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問題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若說對人類情感的細膩處理,比較佩服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在藝術作品中,同理心處處可見。不敢說這種文化特點降低了犯罪率,但至少,在劇中鐵林不會變成讓導演收刀片的角色。

在幾乎所有主流宗教中,都將口出惡言定義為罪惡,勿以惡小而為之,溫柔的對待身邊人,的的確確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