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集團:忠與奸的正面交鋒,永遠的王朝終結者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群體,終結了好幾個王朝,這就是文官集團。

歷史記載中,留下文官作惡的口實並不多。然而這個群體卻是架空皇權的內鬥行家。在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眾多忠臣的同時,也“盛產”出不少奸臣,導致多個王朝的覆滅。


文官集團:忠與奸的正面交鋒,永遠的王朝終結者


早在三國赤壁之前,北方曹操率領百萬大軍南下,一舉拿下劉備與孫權,東吳君臣討論是戰是降的時候,主降的就是孫策託孤的重臣張昭。反正都是當臣子,不論統治者是孫權還是曹操,他們的地位並不會降低。但在當時因為周瑜等武將的地位更高,孫權才選擇了抵抗,於是周瑜便用火攻擊敗曹軍,挽救東吳於危亡之中。


文官集團:忠與奸的正面交鋒,永遠的王朝終結者


文官集團:忠與奸的正面交鋒,永遠的王朝終結者


唐末各藩鎮起兵,大唐岌岌可危,文官們居然還在爭論曲江宴的廢留問題,所以喪心病狂的黨派之爭葬送了大唐。


文官集團:忠與奸的正面交鋒,永遠的王朝終結者


宋朝的文官更是肆無忌憚:宋朝是最富庶的朝代,卻被外敵輪番凌辱,狄青被貶,岳飛下獄,辛棄疾被冷落以及多次北伐失敗,都體現了文官集團不懼亡國、專注內鬥的特點,特別是以奸臣秦檜為首的文官集團,就更加肆無忌憚。


文官集團:忠與奸的正面交鋒,永遠的王朝終結者


文官集團:忠與奸的正面交鋒,永遠的王朝終結者


明朝就更加惡劣了,土木堡之變後,文官治軍,軍中烏煙瘴氣,戰力低下,崇禎君王死社稷(在《明史》中,將胡惟庸、陳瑛、嚴嵩、周延儒、溫體仁和馬士英列為“六大奸臣”),然而文官們跪完李自成又跪滿清,即便是南明時期的文官們,仍然在熱衷於內鬥,最終很快被滅也是意料之中。


文官集團:忠與奸的正面交鋒,永遠的王朝終結者


說到底,文官集團存續的關鍵還是戰勝政敵,不是保家衛國,他們優先考慮的是黨爭而不是抵抗外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