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賞而棄用,降將破格提拔,劉秀如何制衡權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語出《水滸傳》)為什麼在中國古代,天下初定之後,那些打天下的功臣們往往會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功臣們往往能力強、資歷老、威望高,難以駕馭。帝王們深感創業艱難,擔心留下功臣會威脅皇權,影響皇位的傳承,甚至可能使江山易主。比如,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泗水亭長出身,世代生活在社會底層,好不容易藉著農民起義的東風爬到了金字塔的頂端,榮居皇帝一職,這要是被某位功臣篡了位,那時就算想回到社會底層熬日子,有沒有那個機會都不好說。這種危險性的存在不能不讓帝王們深感恐懼。


功臣賞而棄用,降將破格提拔,劉秀如何制衡權力?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情商最高、最務實、最重感情的開國皇帝,劉秀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我們還是要從史書中來尋找答案。



一、重賞功臣。

據《資治通鑑》記載:“吳漢自蜀振旅而還,至宛,詔過家上冢,賜谷二萬斛;夏,四月,至京師。於是大饗將士,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其外戚、恩澤封者四十五人。定封鄧禹為高密侯,食四縣;李通為固始侯,賈復為膠東侯,食六縣;餘各有差。已歿者益封其子孫,或更封支庶。”

這個記載可以概括為天下初定,劉秀重賞功臣,封爵位,給食邑。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當然,這些功臣確實為東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從功勞上講,重賞他們屬於理所當然。但是,作為一代英主,劉秀所考慮的不僅僅是“情理”二字,還必須包含“務實因素”。怎麼個務實?

我們在教科書中經常會看到“劉邦建立西漢,劉秀建立東漢”這樣的話,但也會看到歷史上把劉秀統治時期叫做“光武中興”。筆者在中學時就常思考一個問題,既然東漢是劉秀建立的,那劉秀統治時期怎麼能叫做“中興”呢?

這裡就隱藏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劉秀“中興”的漢朝到底是劉秀建立的,還是劉邦建立的?東漢到底是一個單獨的朝代,西漢的延續?

<strong>如果東漢是一個單獨的朝代,跟著劉秀打江山的這批人就應該成為這一王朝的新貴;可如果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那原西漢統治集團就應該回歸其原有利益。當然,後者不符合劉秀統治集團的利益。

在二者之中,劉秀會作何選擇呢?

在劉秀看來,一方面,漢高祖劉邦是自己的先祖,誰也不能把祖宗否定掉;另一方面,王莽改制失敗後,天下人心思漢,東漢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藉助了人心思漢的形勢。

這讓劉秀意識到自己建立的漢朝(東漢)在名義上不能成為一個單獨的朝代,必須是劉邦建立的漢朝(西漢)的延續。可是如此一來,劉秀如何面對原西漢統治集團要求復位的壓力呢?

<strong>答案就是之前所提到的重賞功臣,封爵位,給食邑,扶植新貴以排擠舊貴。

可是新貴上來了,那舊貴要如何處理呢?

《漢書》的作者班固是東漢時期的人,其在《漢書·蕭何曹參傳》中記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蕭何所封的酇侯爵位,傳至“王莽敗乃絕”;而曹參的後人曹宏,卻被劉秀封為平陽侯,其侯位在東漢傳襲,到了班固生活的時期,已經是第八個侯了。

可是我們不要忘了,劉邦分封功臣的時候,蕭何居首位,“蕭規曹隨”的歷史也告訴我們,蕭何的歷史地位在曹參之上。為什麼蕭何的後人沒有在東漢的傳襲侯位,曹參的後人卻可以呢?

《漢書·蕭何曹參傳》記載;“建武中(曹參後人曹宏)先降河北,封平陽侯。”也就是說,曹參的後人跟隨劉秀打天下了,所以,可以延續侯位;而蕭何的後人沒有參與東漢的建立,在東漢只能靠邊站了。

總之,劉秀是根據西漢權貴的後人對東漢的貢獻指數來重新確定其地位高低。所以,劉秀的東漢雖然有漢朝之名,但統治集團內部已經重新洗牌了。


二、修文偃武。

據《資治通鑑》記載:“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警急,未嘗復言軍旅。”“鄧禹、賈復知帝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擁眾京師,乃去甲兵,敦儒學。”

從這段記載可知,天下初定後,劉秀針對國力疲耗的特點,讓國家休養生息,除非警急,不談武事。如果國家沒有戰爭,武將就難以有立功的機會;武將沒有立功的機會,其威望、資歷就難以提升;如此一來,其對皇權的威脅就會逐漸式微。鄧禹、賈復等功臣也看出了劉秀的用意,主動放棄兵權,推崇儒學。劉秀以看似無形的“柔道”達到了“杯酒釋兵權”的效果。

功臣賞而棄用,降將破格提拔,劉秀如何制衡權力?


三、讓功臣“養尊處優”,但不給實權。

據《資治通鑑》記載:“帝亦思念,欲完功臣爵土,不令以吏職為過,遂罷左、右將軍官。耿弇等亦上大將軍、將軍印綬,皆以列侯就第,加位特進,奉朝請。¨¨¨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帝雖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遠方貢珍甘,必先遍賜諸侯(指代被封侯的功臣),而太官無餘,故皆保其福祿,無誅譴者。”

從這段記載可知,劉秀給了功臣們很豐厚的賞賜,很尊貴的地位,但不讓他們擔任實權職位,大部分功臣並不參議國家大事。由此,功臣們得以“保其福祿”,沒有被誅殺貶謫的。

功臣賞而棄用,降將破格提拔,劉秀如何制衡權力?

劉秀為何不讓功臣擔任實權職位?

我們都知道雲臺二十八將是跟隨劉秀打天下的功臣,其實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劉秀手下的能人不只雲臺二十八將,比如平狄將軍龐萌和大將軍、建忠侯彭寵。這兩個人也曾是劉秀的部下,可為什麼沒有成為開國功臣呢?

因為他們後來反叛了劉秀。在鎮壓反叛過程中,劉秀意識到功臣是一把雙刃劍,當其為劉秀所用時,可以發揮很大的“正能量”,但是這些人能力強、威望高、號召力大,一旦反叛,振臂一呼,其負面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鎮壓起來很困難。所以,當天下初定之後,劉秀意識到地方的封疆大吏不能用功臣、朝中的要職不適合用功臣。怎麼安置這些功臣呢?

劉秀的辦法就是以高爵厚賞的方式把功臣們都養起來,在不掌握實權的前提下,讓功臣及其後代們安享富貴。這樣一來,劉秀也放心,功臣們也高興,大家皆大歡喜。



功臣賞而棄用,降將破格提拔,劉秀如何制衡權力?

可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是時,列侯唯高密(鄧禹)、固始(李通)、膠東(賈復)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也就是說,儘管大部分功臣都被養而棄用,但是仍然有鄧禹、李通、賈復這三位功臣被朝廷重用,那怎麼限制這三位功臣呢?

劉秀提拔了一個人,此人就是竇融。

據《資治通鑑》記載,建武十三年“以冀州牧竇融為大司空。”那大司空竇融在朝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據《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建武十五年三月,“大司空融(竇融)、固始侯通(李通)、膠東侯復(賈復)、高密侯禹(鄧禹)、太常登等奏議¨¨¨”

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來,竇融在朝中的排位在功臣李通、賈復、鄧禹之前。問題是竇融是何須人也?

據《後漢書·竇融傳》記載,竇融不屬於雲臺二十八將,甚至他都不屬於跟劉秀打天下的那批人。竇融曾經是王莽的臣子,立過戰功;王莽失敗後,竇融投靠了更始帝劉玄;劉玄失敗後,竇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割據一方。在亂世爭鋒中,竇融意識到劉秀能得天下,所以歸順了劉秀。

問題是這位降將憑什麼排朝臣之首呢?

據《後漢書·竇融傳》,竇融的先祖是西漢孝文皇后(竇皇后)的弟弟,劉秀的先祖漢景帝是竇皇后的兒子。當年出自竇氏家族的魏其侯竇嬰反對將來由梁王(漢景帝的弟弟)來繼承皇位,促成漢朝皇位在漢景帝這一支傳承。這一點受到劉秀的肯定。

也就是說,劉秀與竇融屬於遠親。不過劉秀提拔竇融恐怕不在於“遠親”這兩字上,其看重的是竇融身上的兩個特點,怎麼講?

第一,劉秀提拔跟自己打天下的新貴,必然觸碰西漢舊貴的利益。面對人心思漢(西漢)的局面,劉秀擔心自己建立的漢朝是否會受到世人的認可。為了證明其王朝的正統性,劉秀提拔了西漢舊貴竇融,認了竇融這位一百多年前的親戚。

第二,《後漢書·竇融傳》記載:“融(竇融)自以非舊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會進見,容貌辭氣卑恭已甚,帝以此愈親厚之。融小心,久不自安,數辭讓爵位¨¨¨帝不許。”

<strong>由此可知,竇融不是功臣,位居顯位而不自安。這樣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影響力有限、聽話。鄧禹、李通、賈復這些朝中的功臣位高權重,必然威脅到皇權。劉秀把聽話竇融提到這些功臣之前,一方面是要給功臣們樹立個榜樣;另一方面也要借西漢舊貴的勢力抑制功臣,讓新貴與舊貴在權力場中相互制衡,從而維護皇帝的權威。

<strong>重賞功臣以抑制西漢舊貴,棄用功臣以避免功高震主,提拔舊貴以衝抵新貴威懾,不見刀光劍影,沒有血雨腥風,劉秀以看似無形的柔道實現了權力有利於皇權的重新整合,實乃功臣之好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