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戰“疫”」若有戰,召必來!他們披上戰衣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朱雲燕、蔣慧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秦風無衣》

  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戰袍,同仇敵愾。

  1月25日,大年初一。江蘇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鎮江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發出緊急招募令,37名黨員應召出征抗疫第一線,駐守滬蓉高速鎮江道口,24小時不間斷隨時出動,他們披上“戰衣”,化身“戰士”,道口不滅的燈見證了一次次的奔跑前行。

  黨旗紅 志願紅

  以黨旗為衣,以疫情為令,吹響抗擊新冠肺炎集結號。

  “我志願加入公路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隨時聽候調令,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力奔赴第一線。”請戰書下一排排簽名,清晰工整、堅定有力。

  危急時刻,黨員挺身而出。來自公路行業不同崗位的37名黨員紛紛請纓,自願奔赴前線,增援一線防控力量,執行急難險重任務,敢於“發聲、亮相、管事”,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戰鬥第一線高高飄揚。

  “我是大年初一晚八點,第一批奔赴交通道口防疫點的四名黨員之一。” 10餘年黨齡、312國道公路中心的張金飛說。疫情發生後,他幹在先、衝在前,日夜奮戰在防控一線。2月10日夜間下雨,他穿著一雙淺口皮鞋,奔來跑去很快鞋襪就溼透了。結果,腳上套了兩隻紮緊的方便袋,他又跑回了崗位。同事打趣他,他笑著說,細細密密吸附在袋子上的水珠,正是他啟動的“蒸乾”模式。

「鎮江戰“疫”」若有戰,召必來!他們披上戰衣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2003年,非典爆發,市區公路中心的嚴軍部隊轉業剛一年,毅然投身“抗非”一線;17年後,他再批“戰衣”奮戰在戰“疫”前線。26年黨齡的老黨員嚴軍,笑稱自己是高速道口的年齡最大、黨齡最長、值守時間最長的“三高”人員。1月25日開始,一堅守就是二十餘天。“因為肺上的老毛病,每天要吃護肺藥,一天8小時站下來,肺部總會隱隱作痛,不過,還能堅持。”現場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登記,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測、逢車必登,“這時候不用多說,只有幹!”

「鎮江戰“疫”」若有戰,召必來!他們披上戰衣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橙心橙衣 誠心誠意

  經冬復立春,一身橙衣溫暖而熟悉,明亮而耀眼。

  疫情當前,鎮江公路中心兼顧“防”與“通”,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加速度”。“針對央企中儲糧這樣的大型復工企業,滬蓉高速鎮江出口交通管控組開闢專用通道,由企業人員收取駕駛員有關證件,登記後車輛直接通行至企業停車場。”鎮江公路中心黨員嵇業超介紹說,“我們還會有更多的企業專線,來提高他們的通行效率。”

「鎮江戰“疫”」若有戰,召必來!他們披上戰衣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從道口下來,鎮江公路中心黨員嚴柏星渾身溼透,頭上、臉上還滴著水,8個小時的室外工作,讓他有些疲憊。“下午雨勢很大,我先緩一緩,這樣回去會讓家裡人擔心。”他給倒了杯水,想要暖暖手,“伴隨著冷空氣的到來,室外溫度低,又下著雨,操作掃碼時手機都有些拿不住,時間一長,手腳都發白變腫,當時不覺察,一歇下來覺得手腳都不是自己的了。”

「鎮江戰“疫”」若有戰,召必來!他們披上戰衣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夜行黑衣 無畏前行

  逆行的黑衣戰士,向著光的方向,披甲出征,豪情萬丈。

  2月15日晚7時,氣溫驟降、雨雪交加,給值守在滬蓉高速鎮江出口的抗疫一線公路人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雨雪天路滑,開車注意安全,謝謝你配合!”值守的312國道公路中心黨員宮曉鵬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也不忘提醒過往車輛減速慢行。雨雪拍打在值守人員臉上、手上,他們無動於衷,“道口上還有不少車輛,著急趕回家,我們處理快一點,他們就能早一點到家。”為了駕乘人員早點回家,他們頂風戰雪,穿梭奔波在夜色中。

「鎮江戰“疫”」若有戰,召必來!他們披上戰衣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2月16日晚上八點,滬蓉高速鎮江道口駛來一輛外地出租車,因無法通過鎮江市健康申報系統小程序,只得將兩位乘客放在道口。市區公路中心趙振對他們進行了例行詢問,做了體溫檢測,符合入鎮條件。兩位乘客通過手機呼叫打車,發現根本無人應答。室外天寒風大,他把打著哆嗦的車輛乘客帶到休息室,倒上熱水暖手,泡上方便麵充飢,又提議,實在打不到車,十二點換班之後自己可以先送他們回家。當晚,趙振把乘客安全送到家,回家時已經過了凌晨一點。“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鎮江交通人的溫暖。”

「鎮江戰“疫”」若有戰,召必來!他們披上戰衣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英雄,是一個國家光輝歷史的記憶,是一個民族堅強不屈的脊樑,也是時代發展的先鋒力量。每個時代都會產生英雄,他們從披上戰衣的那一刻,也是凡人“英雄”。他們常說:“從選擇站上這個崗位開始,從穿上這身戰衣那一刻,我們就是頑強的戰士,是鎮江‘門戶’最堅定的守護者。這場疫情防控戰,我們一定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