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電視劇《紅樓夢》拍攝製作用時近三年,就說明87版更加精益求精嗎?

阿丹151014015


62越劇電影《紅樓夢》於1958年舞臺演出就一炮而紅,經過越劇名家徐玉蘭王文娟等三年多的舞臺藝術實踐後才在1962年精心準備、精心設計、精心拍攝成電影。

二十五年之後,經過三年時間拍攝製作的87電視劇在服化道、燈光效果、攝影表演等方方面面的藝術水準都完全不能夠與精心製作的62越劇電影相媲美。
87版在人物造型和表演上基本完全“山寨”62越劇電影,然而在服化道、燈光效果、攝影表演等方方面面都要粗糙得多。

87電視劇拍得慢兩年多前期拍攝、近一年後期,其中包括第一次三個月、第二次一個多月演員集訓。

87版電視劇拍攝製作時間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87版是單機拍攝設備落後。

第二、87版演員演技欠佳,主演寶黛釵的戲常常是用一個個“切大頭”的特寫剪接起來的,唯有鄧婕的鳳姐算是表演上比較順暢自如,鳳姐的戲份畫面就有許多連續的近景中景長鏡頭表演了。

第三、有四十多個外景地,劇組長時間“全國旅遊”,在八十年代出差坐飛機✈️坐火車🚞都是一種上檔次的“工作待遇。拍“鳳姐之死”要上東北拍雪景不說,拍賈寶玉祭金釧兒跑到成都杜甫草堂紅牆邊臨時搭一簡陋的水泥井臺就很搞笑了。

第四、87版的眾主演除了鄧婕之外,三十年後臺詞功力仍然不能過關,87版全部由廣播劇演員配音。其中賈母由著名演員呂中配音,為李婷單調的“一陽指”表演增色不少。但給陳曉旭配音的演員聲音矯揉造作,更增添了陳版黛玉的尖酸刻薄。

第五、87版“創新”發明的用“現代套版印花面料”做的“架空年代”服裝,實際上是“現代化”穿越時空面料服裝至今無人敢模仿,連號稱高仿87版的“小戲骨”也不敢再用這種“現代套版印花面料”,87版服裝設計師的“創新”真的是有些亂了。


87版拍攝製作週期長,並非一定是完全因為所謂“精益求精”。

比如87版重頭戲“黛玉葬花”和“寶玉訴肺腑”兩場,黛玉的服裝由粉紅長衫瞬間變成淺綠小背心、寶玉的服裝由白底金花箭袖瞬間變成了白底紫花寬袖。這正說明87的拍攝主演們在表演時N機次數多了,造成同一場戲在當天無法完成,第二天劇組服化道演員導演全體員工都稀裡糊塗得過且過,居然忽略了主演連服裝都穿錯了。

比如陳曉旭許多鏡頭都有自己畫的藍色眼影,導演和服化道攝影等工作人員居然都沒有發現,而電視劇播出後觀眾卻看得清清楚楚。由此也可見陳黛玉個性上的自以為是,作為87版的“女一號”對於表演工作缺乏專業精神。87作為首部紅樓電視劇的確還不錯,但所謂“不可逾越”的經典實在是言過其實了。


有網友說:“10版的背景音樂聽起來就是鬼曲, 乍一聽好像跟橘子紅了的拍攝手法、還有背景音樂特別相似。”

首先運用《紅樓夢》時代古典崑曲髮型和崑曲背景音樂的紅樓影視劇只有10版,而87版背景音樂是跟《紅樓夢》時代“八竿子打不著”的廣東民間音樂改編的“晴雯曲”。

古典崑曲六百年,是中國的傳統戲曲之母,崑曲更是曹翁酷愛的與《紅樓夢》中故事情節發展、人物感情產生息息的,只有瞭解古典崑曲才能更好的解讀紅樓。有觀眾說古典崑曲“聽起來就是鬼曲”,可是寶黛“共讀西廂”之後黛玉再聽到崑曲“遊園驚夢”時:“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馳眼中落淚。”

部分觀眾對崑曲音樂的無感和指責都是源於對《紅樓夢》原著的無知罷了,而現代觀眾對87版背景音樂所運用的七、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廣東民間音樂當然要熟悉得多了,也只能說87版在音樂背景上比10版的古典崑曲音樂背景更加討巧。

其實,62越劇電影、89電影、10版和87版一樣都是全體編導演職人員的精心之作,影視本是遺憾的藝術“美中不足”是常態,對於87版來說也是一樣的。


阿丹151014015


慢工出細活,但是也要看有沒有必要慢。87電視劇《紅樓夢》拍攝製作時間近三年,我們可以看一下這三年花在了哪些地方。

  • 首先是編劇。要知道《紅樓夢》是古典名著,將其改編為雅俗共賞難度係數頗高,且不能隨意篡改原著。幸好,得到中央電視臺和紅學界的支持,此外中央電視臺還專門召開了關於《紅樓夢》拍成電視劇的專題會議,專門研究改編問題。沈從文、曹禺、吳祖光、王朝聞、周汝昌擔當劇組顧問,饒是如此,《紅樓夢》劇本也花費了編劇組兩年多的時間來完成。
  • 其次是選角。《紅樓夢》劇組選角可不是像現在這樣,哪個明星最紅就捧他為主角,或是以顏值高低來分配角色。因《紅樓夢》角色之多大大小小的角色有一百來個,除寶黛外,很多姑娘少爺包括老爺夫人也是豐彩之姿,故而劇組採取海選形式在全國各地選拔演員,從上萬人中挑出五十餘個主要角色可不是一件輕鬆的活計,因而光是海選就花費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 再次是定角。海選進來的人,還需要在北京圓明園完成兩期紅樓夢劇組演員學習班,主要學習內容為研究原著,分析角色,亦學習琴棋書畫,增強藝術修養。通過兩期的學習薰陶,演員試妝,導演組根據每個演員試妝及個人氣質精心挑選相適應的角色,最終才慢慢確定了演員人選。
  • 與此同時,選址任務也在同步展開。為了還原書中描述的大觀園,劇組按照原著的描述,楊乃濟親自操刀規劃大觀園的設計,建立了北京大觀園。但由於北京用地緊張,劇組決定: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等景址在河北建造。就這樣,花費了三年時間後,終於從籌劃拍攝轉向正式開拍。
  • 除此之外,87版《紅樓夢》的服道化也可圈可點。妝容由楊樹雲設計,服裝設計由史延芹設計,且二人都是毛遂自薦,憑著自己對《紅樓夢》的鑽研帶著作品自己跑到北京主動要求進組,劇組的紅學專家也要對其作品進行考核,觀察其設計是否符合書中描述及人物氣質,光是服裝史延芹就給劇組設計了2000多套,且針對不同的角色專門設計。
  • 最後是配樂。87版《紅樓夢》曲子由王立平操刀,十三首曲子寫了四年。主題曲《葬花吟》寫了一年零九個月。

所以,與其說87版《紅樓夢》製作精良是因其製作時間久,倒不如說是這些發自內心尊重、熱愛《紅樓夢》的人共同努力把87版的《紅樓夢》打造成了製作精良考究的經典。


東北搞笑一哥


1987年首播的央視版《紅樓夢》是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攝製的一部古裝連續劇。由王扶林先生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沈從文等多位紅學家參與制作。該劇前29集基本忠實於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後7集夏金桂撩漢、司棋之死、海棠花開、賈寶玉丟玉、林黛玉焚稿、薛寶釵出閨、惜春出家、獲罪抄家、雪地裡披著大紅猩猩氈斗篷出家等主體劇情仍採用程高本後四十回,另外拋棄了寶玉中舉、蘭桂齊芳、家復中興的小團圓結局,並根據脂批和紅學探佚學研究成果對香菱之死、探春遠嫁、賈母之死、巧姐獲救等情節進行了修改,又重新創作出獄神廟探監、鳳姐死於獄中、湘雲流落風塵、賈府家亡人散等劇情。該劇播出後,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重播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

87版紅樓夢電視劇與原著的區別如下:

一、主題的側重不同

就《紅樓夢》包含的主題內容來說,有以下四個:一是以寶玉為首的青年男女對封建社會的叛逆;二是寶玉、黛玉、寶釵三者之間的愛情悲劇,以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眾多姊妹丫環的愛情悲劇;

三是歷史興衰與個人榮辱結合起來所揭示的社會規律;四是以“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為代表的人生感慨,其中包含了佛道思想。原著以展現寶黛釵的愛情悲劇為主,同時,賈府的興衰作為一條暗線貫穿其中;

而央視版則把筆墨更多地放在歷史、家族興衰的主題之上,特別注重以環境渲染、前後對比等藝術手法從一個家族的興衰透視整個封建王朝的榮枯變遷,並加強這種表達效果,展現出更大的社會、歷史主題。

如釋放後的寶玉憶昔姐妹群遊,好不歡樂,痛感“死的死,散的散,如今只剩了我一個”;又如白雪茫茫,枯楊衰柳的環境渲染,更是達到了非凡的悲劇效果。

二、情節與結構的不同

電視劇增加了寶黛釵三人會面的場景,電視劇在第2集中,在原著的基礎上增加了“寶黛釵初會榮慶堂”的情節,對三人的神情舉止進行了鏡頭特寫,也為今後三人命運的必然交織和情感演變埋下了伏筆。

在其他集數中,也有不少增加的情節,有的是對原著幾筆帶過之處的擴展,有的是導演根據合理的邏輯進行了想象,總而言之,增加情節並輔以精妙的影視藝術手法,可以起到讓故事更為連貫,劇情更為細膩真實,給人以深刻印象的作用。

三、人物以及人物命運的改變

秦可卿命運的變化是電視劇的一大改動。電視劇將程本中秦可卿因病而故改為上吊自殺,這也是依據其他版本所改,以秦可卿與公公賈珍通姦而東窗事發,可卿羞愧而死為發展脈絡。

也是為了合理解釋秦可卿的判詞和賈珍過度傷心、瑞珠(發現兩人通姦之事)觸柱而死等情節,是故事的邏輯性更強。

四、藝術手法的保留與發揮

電視劇在對原著藝術手法繼承的基礎上,既有保留也有發揮。首先,它保留了原著以人物為內視點,借書中人物的眼光、心理進行描述的藝術手法,體現在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神態上。

如黛玉初入賈府時對賈府內陳設佈置、人物舉止的觀照。但與小說不同的是,電視劇並沒有將這種眼光與心理侷限於幾個主要人物,賈母、鴛鴦、襲人等的心理活動都有或多或少的展示。

如在第21集“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加入了賈母的這樣一段感慨:“炮竹是一響而散的東西,今兒是元宵節,怎麼作這個不祥之物來玩?”對賈府的衰落似有所感。

同時,電視劇保留了“寫意”的藝術手法,並使之得到了強化,原著的“寫意”是藉助象徵、烘托等手段來“說”出作者沒有表露出來的含義;

而電視劇特別注重環境的作用,叢花、枯草、飛雪等層出不窮,而且,電視劇的優勢在於可以以鏡頭的變換控制渲染的角度和程度,因而它的“寫意”比原著更加靈活。

五、後四十回與小說完全不同

電視劇後7集是根據紅學研究成果來改編的。根據脂硯齋等的批語以及曹雪芹在前80回留下的種種線索,我們看到了與通行本不太一樣的結局。

當然,有得也有詩,如林黛玉之死同寶玉的婚事錯開,減少了封建社會對寶黛愛情的壓迫與兩人愛情的悲劇性;如探春因為和親而遠嫁,前程未卜,見面難於登天,較原著又增添了悲劇性。





快樂視頻分享


關《紅樓夢》改編拍成的電視劇,很多像我這的80後87版那絕對是心中不可超越的經典。為什麼拍攝它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一、交通基礎建較為落後。

據我所知,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是1984年12月21日開始建設到1988年10月31日通車的滬嘉高速公路。也就是說在87版《紅樓夢》拍成前,在中國大陸還沒有完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出行的效率可見一般。當時紅樓夢取景從1984年2月9日試拍,9月10日正式開機,在安徽黃山拍下了第一組鏡頭,至1987年上半年完成,先後到10個省市的41個地區的219個景點,這樣多的取景地演員們不是在拍戲就是在去拍攝地的路上。這是多麼艱辛又漫長的一段旅程。再看現在僅僅2018年年底,全國的公路里程已達48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4.3萬公里。

二、經費不足。

紅樓夢之所以拍了三年,除了對原著的嚴謹和忠實外,還因為劇組總是資金不足,常常面臨經濟危機,有時候就不得不停工延期,一邊拉贊助一邊拍攝。而且當年拍攝,劇組可都是去全國各地實拍,從東北到江南,都有他們的足跡,常常舟車勞頓,也花了不少車馬錢。總投資為680萬人民幣,在當時這筆錢也可謂是鉅款,但請注意這是總投資,是所有費用。為拍攝的需要,在北京市宣武區按照原著的描繪,設計建造了大觀園;在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因為紅樓夢講的是賈府貴族的生活,無論服飾還是妝容,無論是建築還是美食,都必須要做到最有貴族氣息。在如此困難的劇組,導演本著嚴謹認真的精神,為王熙鳳製作了七十多套戲裝,為林黛玉製作了四十多套服飾等等。

三、設備比較落後

攝像師李耀宗,跟隨劇組走遍全國二百一十九個景點,拍了一萬多個鏡頭,所有的場景都是李耀宗一人單機拍攝,沒有多機一次性完成,這就需要很大的心力去完成。不像現在,不是搭影棚,就是靠電腦特效,省了很多工夫。

四、演員

演員全國海選,所選演員們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們在確定演員之後對這群小演員進行了一個為期三年的訓練,劇組培養這些人的公子小姐氣質,琴棋書畫詩酒花樣樣精通。因為他們可塑性強,不會耍大牌,也沒有太多的套路,這三年把自己泡在了角色之中,這樣拍戲的時候就像是在演自己,這樣拍出來的電視劇怎麼能不傳神精彩呢?


道破清風


1、當時的拍攝設備落後。比如六小齡童版《西遊記》,全程只有一臺攝像機,拍攝同樣的鏡頭,耗費的時間遠超現在的設備,而且效果還不一定令人滿意,往往一個鏡頭要拍許多遍。

2、當時的技術落後。《紅樓夢》中有許多住宅佈景都是需要設計並修建的,那時的建築技術不及現在,可能每個佈景都是人工打磨出來的,不像現在,幾天建完,用了就拆。

3、當時的資金跟不上。那個時代的影視行業不如現在吃香,國家和世人對它的投入也不大,往往是資金不足,劇組人員飯都吃不飽,經常出於半工半假的狀態,一段長點的劇情甚至都可能是好幾天甚至幾周拼起來的。

4、那會兒的老藝術家們精益求精。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老電視劇幾乎沒有爛片,除了演員水準高,這和導演和編劇有很大關係,一個短鏡頭真的是可以拍上幾百遍的,現在的很多電視劇,可能起來很漂亮,人也好看,但仔細推敲下,裡面的很多情節完全是智障行為,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說“只是為了圈錢”,可在那個時代,人們追求的,是藝術,是理想甚至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比如賈寶玉的扮演者,為了氣質更貼合原著,跑去做了整容,捏了下巴頜,結果就是不太成熟的技術導致他現在下巴時常作疼,反觀現在的演員們,動不動就是替身,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人生探秘組


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不能這樣問,題主難道是想和新版紅樓夢對比???

個人覺得這是兩部不同版本的《紅樓夢》,他的創作主體不同。因為,導演導演作品,一定是在自己對原著的理解基礎上進行導演。他表現的是導演對於這部名著的理解及思想情感。就像如果我們每個人看《紅樓夢》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見解,有不同的理解和思想情感。

再者,就是《紅樓夢》作為中國第一部改編自文學作品的影視作品,是導演在出國進行學習之後決定回國拍攝的。這是之前國內影視行業並沒有嘗試過的。所以要拍攝出這樣一部作品,必然是要考慮周全。將這部作品更好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之前有看過一檔節目,就是講述了八七版《紅樓夢》的創作人員當時對拍攝《紅樓夢》一些感受經驗和一些前期準備。這是一部耗時和投入非常多的一部電視劇。就像創作人員的孩子一樣,肯定是能越好越好,精益求精。相信新版的《紅樓夢》也是向著精益求精的方向努力的。因為沒有一個導演是不想把自己的作品拍得更好一些的。


漢子萍


你好,我是老陳, 人生入戲,戲如人生,


87你版本的《紅樓夢》當屬最經典,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經過時間的沉澱與洗禮,才會成為經典,經典代表著永恆與持久!毋庸置疑,不服來辨!


下面我說下我的個人看法:


第一:這部電視劇我個人覺得裡面很多戲份都是女人,很適合女人看,我TMD一個大男人都能看進去,特別是林黛玉第一個鏡頭,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表情,讓人記憶憂心,還追著看,看上隱了,在那個年代,有多少家庭有電視機,,有電視也並不能像現在一樣看很多電視臺,我是那個年代過來的,完全能夠理解當年一部電視劇出來之後是有多火爆,


第二:經過那些年代的人現在恐怕都是30以上的人群了,我們這類人群對於翻拍從來都不看好,比如三國,始終覺得唐國強版本是最經典的,不管現在用什麼特效翻拍,加上流量明星去參演,反而拍的爛兮兮的,


第三,當年拍這不電視劇,是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一起聯合拍的,你們可以去查查看有幾部電視劇是有央視製作的,更別說在那個年代了,



第四:無論從拍攝環境,取景,背景音樂插曲,服裝道具,角色演繹,都是最好的,就是最好的,

第五:當時所有角色都是全國海選的,你們去了解一下,,在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靠的是實力,現在靠的是關係,


老陳電影院


《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備受海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和讀者們發自內心的喜愛,出現了許多研究《紅樓夢》的學者,關於《紅樓夢》的影視作品拍了好多部,下面就給大家探討一下87版《紅樓夢》。


拍《紅樓夢》這樣一部舉世聞名的經典名著,最難的就是選好合適的演員,因為在《紅樓夢》這部書裡曹雪芹給書裡的每個人物都打上了特定的標籤,形象各異、五彩紛呈,87版《紅樓夢》在演員的挑選方面無疑獲得了巨大的吧成功。在我們看到這部劇時,都被戲裡人物感動的一塌糊塗,彷彿曹雪芹先生書裡的人物形象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在小編看來87版《紅樓夢》裡面的演員是後來的演員無法超越的!


我相信觀看過87版《紅樓夢》的人,最難忘的應該是這部戲裡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她是這部戲裡的精髓,林曉旭天生麗質,堪稱一代佳人,具有古典美女的特殊氣質,她把林黛玉多愁善感、聰慧美麗演繹的惟妙惟肖,好像老天打發她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完成她扮演林黛玉這一神聖使命而來。令人們感到悲憤萬分的是在2017年5月13日這一天突然晴天霹靂,陳曉旭不幸逝世,真是應了那句話自古紅顏多薄命,也許是上天看到陳曉旭完成了扮演林黛玉的使命把她召回了,在這以後世上少了一個陳曉旭,天上多了一個林黛玉!


此外歐陽奮強扮演的賈寶玉,灑脫飄逸風度翩翩,張莉扮演的薛寶釵形神兼備,鄧婕扮演的王熙鳳美麗的外表下一副狠女人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郭霄珍扮演的史湘雲等也都達到了書裡曹雪芹要求的程度。袁枚的襲人,張靜林的晴雯,沈琳的平兒也都恰到好處的刻畫了人物的外在形象和氣質,從整體上看演員們的演技都發揮到了極致,真的是令後來者無法超越的一部經典作品!


87版《紅樓夢》共36集。其中前29集是按曹雪芹原著來拍攝。而後七集則只保留了高鶚續書中的“黛玉焚稿”一節,編劇在最後幾集做了一些改動使這部劇變得更加完美和耐看。


一部好看的電視劇一定會有好的插曲和好聽的音樂來進行貫穿和點綴, 87版《紅樓夢》在這方面無疑是做得非常成功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在音樂表現方面有一定的造詣,請他出山為這部劇作曲,相信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果然他突發奇想就地取材,因為在這部書裡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王立平選取了書中的十二首詩詞,譜成了十二首動聽的歌曲。這些歌曲吸收了我國古典音樂的藝術風格,曲調憂傷委婉動聽,如天籟之音,意境悠遠纏綿,觀眾們都被這些美妙的音樂深深地陶醉了,像主題曲《枉凝眉》至今還廣為流傳,成為了一首不朽的經典傳世之作!


墨宇通訊


您好,我覺得87版紅樓夢是精益求精的結果,他們培訓了演員三年。導演演員都在琢磨劇中的人物,老演員們各自都演出了人物的特點。目前大家公認的陳曉旭就是林黛玉本人,我覺得也是的。相比於比他版本的紅樓夢,陳曉旭演的最貼近黛玉本身,不自覺的落淚,刁鑽的語言掩蓋不了內心的悲傷,言語間體現了林黛玉本尊,跟書裡描寫比較貼近。而最新版紅樓夢蔣夢婕演的演員像林黛玉小時候比較呆萌沒有嬌滴的感覺。87版紅樓夢鄧婕演的王熙鳳也很貼合原著,把鳳姐的潑辣都演到位了,劇中的道具,場景都比較還原原著。87年影視劇發展沒有現代那麼好,投資了很多人力物力,演員們表演的很用心。近代中的紅樓夢劇中道具比較華麗浮誇。完全沒有封建社會的感覺。個人比較喜歡87版紅樓夢,也覺得導演是在精益求精把紅樓夢劇中人物性格特點還原。我們不得不說87版紅樓夢算得上中國電視劇歷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後來也有人翻拍了紅樓夢很明顯遠遠不及87版,究其原因我覺得應該是導演對紅樓夢的態度,導演直言不諱說從來沒看過紅樓夢。87版無論是從劇本到演員的篩選,再到服裝道具選用,無一不體現了當時對這部作品的用心。要說遺憾的話當時團隊只拍了36集,只至於人們看到最後扔感意猶未盡。







蝸牛影視城


你好樓主!我是大壯影視創作者,你的問題87年電視劇《紅樓夢》拍攝製作用時近三年,就說名87版更加精益求精?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87版紅樓夢是由清代作者“曹雪芹”小說改編而成的。

87版紅樓夢用時三年的原因是:那時候國家發現的沒有這麼快,網絡也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演員也沒現在這樣多。在這些種種的原因下,無法拍攝太迅速,人員缺乏嚴重,一個個得演出好幾個角色,所以拍攝了近三年!

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87版《紅樓夢》用時三年不是精益求精而是在缺乏各種條件的情況下無法拍攝迅速所以用了三年。

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觀點,感謝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