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復工兩手抓丨雁峰區“數字”防控“戰疫”

通訊員 易成章 陳翰飛 劉蕊

防疫復工兩不誤,衡陽市雁峰區規上工業企業已100%復工復產。在其背後,是雁峰區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作為支撐。

截至2月20日,雁峰區直管區域確診病例為零(白沙洲工業園確診一例病例治癒出院),13例疑似病例全部排除,實現了零輸入、零蔓延、零輸出目標。

2月19日,省委深改辦發出簡報,在全省推介疫情防控的“雁峰經驗”。

“三級黨委”統籌指揮,“跑贏”疫情

疫情發生以來,雁峰區加強黨對防疫工作的領導,在全市率先啟動區、鎮(街)、村(社)三級黨委(黨組織)統籌指揮體系。成立區委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聯防聯控工作組,組建指揮群,不定期召開調度會、開展督導,一大批創造性工作得到省、市領導點贊。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雁峰区“数字”防控“战疫”

△雁峰區委書記周玉軍現場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率先成立高規格領導小組、率先啟動“四級聯動”、率先發動“衡陽群眾”、率先建立社區日誌、率先摸清疫情底數、率先關閉景區、率先發布公開信、率先關注特殊人群、率先提供義務代購配送特色服務、率先實現規上企業100%開復工等。“十個率先”讓雁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成績滿滿。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雁峰区“数字”防控“战疫”

△雁峰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區長王燕現場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連日來,雁峰區各級黨委(黨組)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區直部門黨委(組)全面落實各自管理的工業、商貿、餐飲、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防控責任;鎮(街)、村(社)黨委(黨組織)全面落實社區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和村、小區封閉式管理防控責任;基層醫療黨組全面履行疫情監測責任,組建疫情防控110突擊隊,共實施醫學觀察對象56人、健康監測1079人。

“兩支隊伍”合力運轉,群防群控

眾志成城、團結奮戰,方能戰勝疫情。

雁峰區1800餘名黨員幹部、8941名“衡陽群眾”將春節模式、休假狀態調回到工作模式、戰鬥狀態,成為防疫工作主力軍。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雁峰区“数字”防控“战疫”

△黃茶嶺街道奇峰村檢查組正在給武漢返衡人員登記測溫

黨員幹部下沉網格、一線擔當。實行“一名縣級領導+一個後盾單位+N名黨員幹部網格員”聯點一個村(社)和企業的模式,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堅守疫情防控最前沿。通過274個網格,雁峰區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動態管控“四類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全區共排查“四類人員”1055人,居家隔離5000餘人。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雁峰区“数字”防控“战疫”

△“衡陽群眾”志願者配合民警上街宣傳

“衡陽群眾”群策群力、貢獻力量。全區79支志願者隊伍配合村(社)、開復工企業開展社會宣傳、人員排查、封閉管理等工作,為居家隔離人員、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開展義務代購、免費測體溫、發放紅色書籍等特色服務。

“三個制度”落早落細,切斷傳播

為科學防治疫情,雁峰區創新建立日報告制度、舉報獎勵制度、定點隔離制度等3個工作制度,從源頭切斷疫情輸入“傳播鏈”。

創新社區防疫臺賬管理,堅持每日報送“四類人員”排查情況、疫情處置情況、防疫物質發放情況、暗訪情況,為雁峰區委決策提供直接依據。

對防疫提供線索的第一舉報人給予500元獎勵,共收到300餘條(次)有價值線索,成功處置和勸阻人員聚集事件230餘起、查處假冒偽劣口罩50萬隻。

同時,為有效降低感染率,24小時內高標準提質改造龍達賓館作為定點隔離點,安排專業醫務人員監測防控。

“四項鐵律”硬核考核,從嚴從實

連日來,雁峰區在社會宣傳、新聞宣傳、線上宣傳、線下宣傳齊發力。率先在全市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電子版和紙質版;共製作標識牌(橫幅)526條、電子顯示屏展示416塊、發放公開信5萬餘張、出動流動宣傳車700餘臺次、74個“小蜜蜂”滾動廣播2.4萬餘次、設立健康教育宣傳欄150餘塊;在市級以上媒體發稿450條,其中央媒發稿57篇,省媒發稿148篇。

同時,雁峰區對重點場所監管嚴防死守。1月23日,雁峰率先在全市發佈暫停開放雁峰寺、東洲島景區的公告;1月24日(大年三十),11個宗教場所、44家網吧、17家娛樂場所、6家農貿市場、283家公共人員密集場所全部勸關停;所有小區、村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查商家哄抬物價、銷售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雁峰区“数字”防控“战疫”

△金盃電工員工在對廠區進行全面的消毒防疫工作

為促使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雁峰區為企業開工復工提供聯點服務、政策服務、志願服務,發放防疫中藥、口罩等物資,提供最優利率、穩崗補貼、簡化審批流程等措施,讓企業吃下“定心丸”。還派出54名駐企聯絡員紮實開展對接協調,共計服務企業1000餘次,解決問題87個。

1月30日,農貿市場有序開業;2月13日,雁峰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2月14日,與湖南建工集團簽訂戰略框架協議,為開春以來全市首個外來投資簽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