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桃園三結義

東漢帝國經歷了黃巾之亂後,行將就木,迎來了為人所知的三國時代。三國時期,名家輩出,如過江之鯽。曹、劉、孫三家先後稱帝,以曹操之子曹丕為首的曹氏集團率先稱帝,建立魏國;緊接著以劉備為首的劉備集團在成都稱帝,延續漢室正朔,史稱蜀漢;以孫權為首的孫氏集團最後才建立自己的吳國。

三家你來我往,互有勝負,一時之間誰也沒能滅了誰,形成一種平衡之勢。作為曹魏集團臣子的司馬家,從司馬懿開始慢慢佔據曹魏集團的統治權,先滅蜀漢,後代曹魏,最後滅了孫吳,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一個新的中央集權王朝。史稱“西晉”。那麼,為什麼西晉在完成統一大業後,只37年就被少數民族所滅呢?

一、開國君主的不足

(一) 享樂之風盛行


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司馬炎羊車遊幸後宮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在位初期,還算是勤勉、上進的君主,在滅掉東吳,完成國家統一之後,也出現過被史家稱為“泰康之治”的時代,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

但是不久後,因為天下一統,沒有外來因素影響,司馬炎開始自得意滿。生活上完全改變其登基之初的節儉,轉向奢侈腐敗。先是廣選秀女,擴充後宮,一時之間後宮宮女多達萬人。史書上記載過這樣的故事,因為司馬炎後宮宮女太多,他沒有辦法選擇,就坐在羊車上到處逛,羊車到哪就在寵幸那的宮女或者妃子。

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石崇王愷鬥富漫畫

<strong>皇帝大開奢侈之風,下面的臣子也是上行下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臣子間的攀比之風尤為盛行。司馬炎的舅舅王愷和石崇互相鬥富的故事就是典型。

(二) 斂財之風盛行


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

西晉時期的官僚地主們在司馬炎的默許和包庇下,瘋狂斂財,對錢的地位很是看重。當時的文學家魯褒就專門寫了一篇《錢神論》,描述當時為了錢的社會現象,書中有如下的描述:“執我之手,抱我終始。不計優劣,不論年紀,賓客輻輳,門常如市。諺曰:“錢無耳,可暗使。”又曰:“有錢可使鬼。”凡今之人,唯錢而已。故日: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仕無中人,不如歸田;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不異無翼而欲飛,無足而欲行。”

<strong>如果一個國家全都在斂財,就應了孟子那句“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

二、制度的缺陷

(一)九品中正制


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在漢朝察舉制的基礎上延伸的一種選官制度,中央規定下轄的各州郡分別選擇大中正一人、小中正數人,由他們負責選出當地的人才。中央統一分發人才調查表,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大小中正們給那些人才品評等級,並加評語,然後上報吏部,由吏部安排職位。聽上去這個制度還是挺完美,類似於現在學校老師給學生做評語。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情況,使門閥世家壟斷了官僚入仕的途徑,減小了西晉統治基礎。

(二)封國制


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八王之亂

司馬炎吸取了曹魏滅亡的教訓,大封同姓子弟為諸侯王,以郡為國。並且給他們提供封地,在封地上諸侯王享有收稅、選官、置軍的權力,這些諸侯國權力之大,儼然是國中之國,為後期八王之亂埋下隱患。

三、繼承人的錯誤選擇


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何不食肉糜漫畫

在封建社會時期的家天下,皇位只在一家一姓中內部傳承。選擇優秀的繼承人,國家就會平穩發展。若選擇錯了,往往會天下大亂。太子作為儲君,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地位之重,僅次於皇帝。有“太子,天下之本”的說法。

司馬炎在這個問題上就沒能把好關,選擇司馬衷作為太子,而司馬衷就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如果是個普通人,作為傻子就很容易受欺負,更何況是個傻皇帝呢?更慘的是,司馬炎還給他找了個敗家老婆賈南風,史書上記載她長相醜陋,嫉妒心強,且心胸狹隘。司馬衷即位後,她也隨之被立為皇后。緊接著開始一番騷操作,先是聯合楚王司馬瑋殺掉輔政的外戚楊駿、汝南王司馬亮和衛瓘;又以皇帝名義殺掉司馬瑋,接著殺死太子司馬遹,壟斷朝政,而司馬家其他王爺也想嚐嚐這權力的美酒,皇位爭奪戰打響,這場被後世稱為“八王之亂”的戰爭持續了16年,內鬥消耗了西晉大量國力。

四、少數民族對待問題


司馬家先後打敗劉、曹、孫三家,為何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了?

五胡亂華

“戎狄強獷,歷古為患。魏初民少,西北諸郡,皆為戎居,內及京兆、魏郡、弘農,往往有之。今雖服從,若百年之後有風塵之警,胡騎自平陽、上黨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馮翊、安定、上郡盡為狄庭矣。宜及平吳之威,謀臣猛將之略,漸徒內郡雜胡於邊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萬世之長策也。”

經歷了漢朝和曹魏,北方的少數民族逐步內遷,人數眾多,以種族的形式聚居在一起,經常有殺害當地官吏的情況發生。侍御史郭欽就上疏朝廷,希望朝廷重視這個問題,並且提出自己的見解,他向晉武帝建議應該防範於未然,雖然現在他們還能服從朝廷,不敢太過放肆,他們人數眾多,聚集在塞內諸郡,甚至都已經到了京兆、魏郡、弘農等地(京師附近)。如果突然國家內發生戰爭,他們有可能會趁機發動叛亂,一發不可收拾。<strong>現在我國剛平定吳國,謀臣武將眾多,應該攜此餘威,讓這些外族遷移回邊疆之外,加強關防之地的建設。可惜,司馬炎沒有采納,沒去重視這個問題,最終不幸被郭欽言中。

總結:司馬炎沒能經營好司馬家的天下,自己在位時就帶頭腐敗,選擇繼承人失誤更是一招臭棋。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

《秦和西晉迅速滅亡的共因初探》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