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區的戰“疫”戰術:劃分陣地、黨員帶頭、發動群眾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區是主戰場。在坪山區石井街道田心社區,這裡克服了人力、物力不足的困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發動了23名居民小組幹部,25名黨員,41名群眾,組建起89人的工作專班,以10個居民小組為戰疫陣地,實行“三班倒”,24小時把嚴把實疫情防控卡口,築牢了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一个社区的战“疫”战术:划分阵地、党员带头、发动群众

黨旗舉起來,戰疫有方向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請各居民小組繼續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加強卡口的檢查並做好登記,請群眾一定要支持。”“水祖坑居民小組收到!”“對面喊居民小組收到!”……

2月18日一大早,田心社區黨委書記葉偉雄便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群裡發出“指令”,各戰疫陣地紛紛反饋回覆。

“我們社區常住人口約2800名,處於深惠交界處,人員流動大,社區人手又少,防控難度大。我們充分利用去年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經驗,強化社區黨委統籌和領導作用,把各居民小組統籌起來,發動居民群眾,聚合居民自治力量,劃分片區,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葉偉雄說,田心社區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組織,並在一些重點卡口設立了7個黨員先鋒崗,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黨員身份亮出來,戰疫當先鋒

“許叔,幫你買的蔬菜到了,快開門哦。”2月13日上午,對面喊居民小組黨員許永君將一袋新鮮蔬菜送到村民許某家裡。“辛苦你了,感謝感謝!”接過蔬菜的許某連聲道謝。許永君詳細詢問許某近期生活及身體情況後,又匆匆將代購物資送到其他居民群眾家中。

葉奕瑜是樹山背居民小組婦女組長,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居民小組卡口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詢問返深人員有關情況,確定信息後通知業主出來領人。筆者還未來得及說明來意,就被她擋在卡口處。後來,她說,不管誰要進居民區,都要按程序走,無關人員一律拒絕入內。

“我們45名居民小組黨員幹部,亮身份,作表率,以居民小組為單元,主動切塊包乾盯防,”葉偉雄說。在疫情防控期間,該社區按照石井街道統一安排部署,對所有未返回的住戶、租戶,在其門口貼上封條+告示,返回人員必須先到居民小組登記相關信息,取到“入住條”後,方可入住,確保增量人員一個不漏,存量人員全面掌握,最終管住混過路卡、崗卡的漏網之魚。

群眾主動站出來,戰疫一定贏

過去居民對一些市政工程不是很理解,尤其是因為工程需要徵用居民的地方,居民更是不樂意。後面通過黨員幹部不斷宣傳、發動,帶頭落實政府工作,黨組織更有威信,居民的觀念有了改變,居民小組遇到什麼事情,群眾都會主動站出來幫忙,比如,安全生產、土地整創文、治水等工作,居民群眾都能積極響應,主動支持配合,為基層治理盡了一份力。

“這一次疫情防控,由於社區人手不足,田心社區各居民小組卡口都是群眾主動報名,輪流值守,年輕人主動承擔夜班,老年人白天值守。”水祖坑居民小組長葉錦添告訴筆者。筆者走訪發現水祖坑卡口有8名群眾主動排班,落實防控要求,其中有4個60歲以上的退休居民負責白天值守,最年輕的65歲,是一名退役軍人,年紀最大的有70歲,他們表示現在是疫情防控關鍵期,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很想為疫情防控工作盡一份微薄的力量,在老人帶動影響下,其餘4名年輕人主動擔承了夜班值守。

在這一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田心社區通過社區黨委統籌,充分發揮居民小組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把黨員群眾擰成一股繩,讓更多力量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彰顯了共建共治的基層治理力量。

【撰文】徐劍

【通訊員】遊曉莉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