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上最大鬧劇:議員生涯眼看要完,隔天就搞得大佬們不敢吭聲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政治的穩定是國家秩序穩定的基礎。但實際上,政治比人們想象得要瘋狂的多。尤其是在上世紀冷戰的背景下,美蘇都做過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蘇聯的官場氛圍向來沉重,這點咱們不必贅述,咱們今天就來講講美國的一場自我清洗運動。有趣的是,當時美國的實權大佬們發起這場運動的初衷是對付蘇聯人,誰料這股風最後刮到了自己頭上。


美國史上最大鬧劇:議員生涯眼看要完,隔天就搞得大佬們不敢吭聲


事情是這樣的:二戰結束後,蘇聯和西方兩大陣營分別用自己的方式迎來複興,西方國家這邊相對簡單,說白了就是靠著老大哥美國的瘋狂輸血,在許多被創造出來的機遇下實現快速重建,在利益的驅動下,美國幫忙是真出了力,而有些國家也擅長把握機會,發展得甚至比戰前還好。蘇聯這邊就相對複雜了:當時蘇聯面臨的國際環境和鼎盛時期的六七十年代沒法比,周邊是強敵環繞,一眾西方國家虎視眈眈。然而在獨特的國家體制和民眾不懈的努力下,蘇聯硬是衝破了封鎖,以近乎奇蹟的速度飛速崛起。

不巧的是,恰恰是在這段時期內,美國國內經濟迎來了一波影響頗大的通貨膨脹,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多少受到了點波及。說個大家不太相信的事實:僅1945年一年,美國國內爆發的各種罷工、示威遊行等活動就多達近3.5萬次,整個國家浮躁得要命。與之相對的是,蘇聯GDP仍以穩健的速度增長,國力蒸蒸日上,百姓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正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段時期,不少西方百姓把目光瞄準了蘇聯,他們當真相信蘇聯宣揚的那套說法——蘇聯體制是充滿優越性的。


美國史上最大鬧劇:議員生涯眼看要完,隔天就搞得大佬們不敢吭聲


本來,美國人就對馬列主義的飛速傳播及巨大的感染力而感到擔憂,前者甚至曾一度懷疑蘇聯擁有“心靈控制”這方面的特殊能力。如今局勢對美國大大不利,一部分不怎麼安分的人就跳了出來。早在1945年3月,美國眾議院就投票通過了一項決議,將一個名為“非美活動委員會”的奇葩組織定為常設機構。這個組織最初是由一群極右翼分子組成的。他們的極端與狂熱跟納粹沒啥區別,甚至更勝一籌。舉個毫不誇張的比喻:哪怕是吃漢堡時,有紅色的番茄醬從漢堡裡流出來,一些極右翼分子恐怕都會指控吃漢堡的人是蘇聯派來的奸細。這一點並不是瞎扯,咱們在後文會講到。

搞政治的人不是傻子,掌握美國國家權力的那些大佬更是精明無比。可正常人都清楚,這個所謂的非美委員會不是啥好角色,能將這群人擺到檯面上,大佬們自然有他們的考慮,而這些考慮是不方便由代表著“偉光正”的美國政府直接行動的。面對內憂外患的窘境,美國政府需要“一杆槍”來突破困局,或是說單純地轉移國內矛盾。在這種局勢下,他們推出了一個人,此人名叫約瑟夫·雷芒德·麥卡錫。


美國史上最大鬧劇:議員生涯眼看要完,隔天就搞得大佬們不敢吭聲


麥卡錫何許人也?倘若他早幾年或是晚幾年出現,歷史上估計就沒有這號人物了。麥卡錫的政治生涯有個極其光輝的開始:1935年,他投身於律師行業,僅4年後,麥卡錫便成為威斯康辛州第七區“史上最年輕的法官”;有趣的是,有說這一殊榮是他偷改年齡獲取的。美國民眾或許不喜歡戈爾巴喬夫描述的蘇聯式的“老人政治”,年輕且富有鬥志的政客是前者願意看到的。因此,麥卡錫橫空出世伊始還是具有相當的人氣的,1946年,他還曾為艾森豪威爾贏得總統大選出了份力。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看上去前途無量的政治家,卻硬是玩壞了一手好牌。

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期,麥卡錫幾乎成了美國人民眼中“庸官”的典型:他有一張巧嘴,肚子裡卻是空空如也;享受起來堪稱大師,但一提到正兒八經地為國家和人民謀福祉,他就便秘。有同僚甚至說他公文包裡沒有文件,只有一瓶酒,隨時隨地都可能拿出來喝一杯。總而言之,麥卡錫的政治生涯眼看就要到頭了。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的極右思潮賦予了他“第二春”。

1950年2月9日的西弗吉尼亞,麥卡錫在那兒扔了一顆核彈。他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掌握著一份名單,上邊的人都是蘇聯打入政府的間諜,而這些人佔據了國會超過一半的席位,正試圖顛覆美國。此話一出,美國朝野震驚,政府要求麥卡錫公開名單,麥卡錫既不公開也不解釋;而在隨後的調查中,民主黨完全找不出麥卡錫的破綻,甚至有些大人物三人成虎,開始偏向於相信。結果,美國政府威信掃地,麥卡錫一舉成了當紅明星,這場鬧劇也直接影響到了美國當時的許多重大國家戰略與決策,其中就包括朝鮮戰爭。


美國史上最大鬧劇:議員生涯眼看要完,隔天就搞得大佬們不敢吭聲


本來,杜魯門對麥卡錫還十分不屑,覺得他不過是個想要出名的跳樑小醜。總統原本想通過戰爭的勝利來扭轉頹局,不料戰爭打得稀爛;麥卡錫藉機指責是民主黨出賣了美國,讓美國在困境中更加被動了;與此同時,麥卡錫又在幾乎沒有現成證據的情況下一口咬定蘇聯原子彈技術是從美國偷的,美國為此成立了調查小組,發現還當真如此。在極右勢力的推動下,被認定是蘇聯間諜的盧森堡夫婦慘遭處死。這一連串的勝利,將麥卡錫的影響力達到了巔峰。

正如咱們剛剛所說,正是因為利益,高居權力頂端的大人物們或許並不反感麥卡錫。試想,如今國內外局勢十分不利,彼岸的戰爭又打得一團糟,想要轉嫁矛盾的目的沒有達成。如今這個杜魯門口中的“混蛋”反而折騰出了動靜,引得全國民眾關注,為啥不由著他折騰呢?況且更重要的是,麥卡錫的諸多指控看似並非空穴來風,又可以一舉打擊蘇聯勢力的侵襲,何樂而不為?很快,麥卡錫便被賦予了權力——大得可怕的權力。


美國史上最大鬧劇:議員生涯眼看要完,隔天就搞得大佬們不敢吭聲


咱們簡單來說,從1950年到1954年這段時間裡,麥卡錫及其團隊掌握著“無限開火權”,想對誰開炮,只要扣動扳機就行了。麥卡錫要指控誰,對方就必須乖乖受審;他不時向白宮發難,完了還要趾高氣揚地打電話,要白宮做正面回應。抨擊杜魯門政府幾乎成了他的日常,他甚至把高明的戰略家、國家決策者、美國曆史上數得著的人物喬治·馬歇爾罵作“賣國賊”和“謀殺者”。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捱了罵的馬歇爾居然毫無還手之力,最終還不得不辭職回家養老。

從1953年開始,馬歇爾又在美國大搞文化清洗,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被列為“禁書”,連馬克·吐溫寫的幽默故事都未能倖免。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美國國務院、國防部、白宮和議會,沒有一個部門或機構能夠免遭清洗,麥卡錫發起瘋來,甚至連自己的團隊都要搞。那段時期,美國政府受命大搞監聽;大學老師在上課前必須花幾分鐘來大罵蘇聯,若非如此,他便會被懷疑對祖國不忠。甚至連有些剛剛兩三歲的小孩都被要求在效忠書上簽字。事情最終到了荒謬的地步,一些名字裡帶“紅”這個字眼的公司、企業和機構都被迫改名。不僅如此,麥卡錫團隊還利用手中的權力大搞暗殺,許多人一夜間便失蹤了。僅1953年當年,團隊平均每天就要搞近2次調查,直到事情結束,有約2000萬美國人受到牽連,國家被搞得沆瀣一氣。


美國史上最大鬧劇:議員生涯眼看要完,隔天就搞得大佬們不敢吭聲


後來,坊間流傳著這樣一種吐槽:究竟是麥卡錫權力大,還是美國總統權力大?想了半天,人們把麥卡錫稱為“美國的獨裁者”,當世法西斯。有這樣一個胡折騰的人當權,民眾自然是忍無可忍,長久的積怨終於爆發了。

1954年,麥卡錫開始對美軍下手。在麥卡錫—美國陸軍聽證會上,他肆意對美軍官員開火,甚至單純地搞人身攻擊。麥卡錫估計是驕橫慣了,他沒意識到自己數年來的所作所為已把整個國家連同億萬民眾逼到了絕路。結果,有人當場就拍桌子翻臉:陸軍部律師約瑟夫·韋爾奇指著麥卡錫痛罵:“難道你連最後一點最起碼的良知都沒了嗎?”聽證會結束後,美國社會各界終於也不再屈服於麥卡錫的壓迫,很快,全國上下都加入了聲討。1954年12月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麥卡錫的彈劾,雖然高層仍然默許麥卡錫搞一些調查,但運動已然是迅速轉衰了。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麥卡錫運動”,因此而誕生的“麥卡錫主義”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對於麥卡錫當年的諸多指控,美國人在討論過後得出了兩種截然相反的答案:多數人覺得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炫耀著手中的權力,滿足自己的政治虛榮心;然而同樣有不少人認為麥卡錫的擔憂是合理的,他們相信蘇聯對美國政府的滲透已經到了一種可怕的程度,而從這個角度來看,把麥卡錫稱為“美國英雄”都不為過。


美國史上最大鬧劇:議員生涯眼看要完,隔天就搞得大佬們不敢吭聲


其實,筆者認為麥卡錫運動的出現並不算啥稀罕事,只是這種事情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出來,對美國而言確實有些彆扭。正如老生常談那樣,政治場上的一舉一動,背後都摻雜著利益,而麥卡錫則充當了大佬們攫取利益的工具;只要利益夠大,連美國總統都得心甘情願地被踩到腳下。對麥卡錫本身而言,一個政治生命瀕臨死亡的人,因為“有些價值”而被抬舉到這種程度,那個年代政治的兒戲實在是令人咋舌。值得一提的是,有這樣一說:麥卡錫當年的那份名單,其中的確有許多人後來被證實是蘇聯間諜,這也讓一些同僚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麥卡錫的指控是完全正確的,只是美國政府不會承認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