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國產黑馬?


目前Sir聽到的評價有:


“笑裡藏刀。”


“看完想去買床墊。”


“每一句臺詞我都感同身受。”


……


在Sir的小圈子裡,此片已爆。


至於它會多猛烈地轟炸你的朋友圈,兩天後上映就見分曉——


《半個喜劇》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喜劇


好笑,少不了。


開心麻花團隊+驢得水原班人馬,我們期待的當然是喜劇。曾經的《驢得水》知乎評分7.9,口碑票房雙收。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預告片裡有兩個笑點,乍看get不到,但放到電影裡都讓人捧腹。


一是自嘲


任素汐相親,對象是相聲演員,現場來了一段三句半:

今天咱倆搞對象要問為啥搞對象
(任:為啥啊)
因為咱倆長得一模一樣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因為開心麻花粉絲揶揄任素汐和常遠長得像,任素汐本人也曾經發微博“澄清”過。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把這個梗放到電影裡,懂的人肯定會心一笑。


二是反差


喜歡任素汐的男主,撞到了相親,跟人家幹了一架。


慫的不行,但非要逞強。


掛彩下了場還不服氣——


- 幹嘛不還手啊?

- 他沒受傷嗎?- 受了啊,人家快板壞了啊,打你打的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光榮負傷,戰績:打爛一副快板。


不過老實說,不管是自嘲還是反差,都屬於直給的笑料。


而在此之上,喜劇更難的是玩結構


舉個例子。


《九品芝麻官》裡,青樓裡有一場戲,包龍星、豹子頭、皇帝、協理大臣依次進房間。


後一個人進來,前一個人為了迴避就躲到床底下。


結果床下的人越來越多,局面越來越不可收拾。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這場戲,就是典型的結構笑點。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窘境,在同一個場景中被捆綁在一起,層層疊加,最終不可抑制地引爆笑點。


《半個喜劇》同樣藉助房間,將幾組關係擰成一股麻花。


電影一開場,先拋出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


好哥們婚前出軌,我該怎麼辦?


官二代鄭多多(劉迅 飾)是個浪蕩公子哥,和未婚妻高璐(湯敏 飾)婚禮臨近,卻又到處撩騷,欺騙莫默(任素汐 飾)發生了一夜情。


為了泡妞,他把哥們孫同(吳昱翰 飾)的房間說成是自己的,自己那個髒亂差的房間說成是孫同的。


謊言加謊言。


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將角色依次捲入其中,笑料也接二連三。


第二天早上,孫同母親來看望他,撞見房間裡的莫默。


她以為她是孫同的女朋友,她以為她是鄭多多的媽。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孫同的麻煩沒完。


老媽剛走,鄭多多未婚妻上門。


他只好急忙打掩護,說莫默是自己的女朋友,然後把她鎖進廚房。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瞞過了那一頭,這一頭也露餡了。


莫默衝到他房間報復洩憤。


哎等等,這是孫同房間啊……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可憐又可笑。


所有的誤會都來自於房間。


這種戲劇結構上的心思,既是利用不同視角,把角色矇在鼓裡,也給了觀眾知曉一切,開懷大笑的權利。


而且,這個設計,還不單單是笑點。


更能埋下電影接下來所有矛盾的起因:


孫同與莫默之間的緣分。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孫同與鄭多多的兄弟情。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孫同和母親的僵持。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還有最初鄭多多和未婚妻之間的暗雷。


四條關係,只用了一個“房間換位”就完成了鋪墊,這是國產喜劇裡少有的真功夫。


它讓你開懷笑了,更得當心。


下一秒伸出明晃晃的刀子。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另一半


很多人會問,半個喜劇,還有半個去哪了?


這也是它和《驢得水》一脈相承的地方:


喜劇,有。


但這層糖衣,終要化開成一些難以下嚥的東西。


回到電影,全片所有劇情其實圍繞了三個問題展開。


1,好哥們婚前出軌,我該怎麼辦?


2,我喜歡上了他的出軌對象,我該怎麼辦?


3,好哥們不讓我喜歡他的出軌對象,我該怎麼辦?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種問題有什麼複雜的——


打掩護;


我喜歡就好;


管他的。


但《半個喜劇》絕不打算輕易放過你,從半個喜劇裡延伸出來的是,故事,變複雜,問題,變沉重。


第一個問題,孫同為好哥們鄭多多打掩護。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看似男人間的人之常情。


可如果告訴你,鄭多多的未婚妻,同樣也是孫同當初喜歡但未表白的女孩。


繼續瞞?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而後兩個問題,孫同面對的不只是愛情和兄弟情的抉擇。


更是現實。


因為這個好哥們,也是一半,一半。


他可以罩你,帶你玩。


也可以捏住你,決定你能否留在這個城市。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孫同出身小地方,來到北京讀書上學。


臨近畢業,在大城市立足的困難撲面而來。


房租,工作,身份,哪一樣不難倒過無數人。


但,幸好有鄭多多。


租房,鄭多多讓他住自己家,免了房租。


工作,鄭多多給他在父親當領導的單位,安排實習入職一條龍。


戶口,鄭多多父親的單位,還能幫孫同落戶。


更別說,在此事之外,鄭多多一直待孫同不錯。


換你,你會怎麼選?


是選擇虛無縹緲還不一定有結果的愛情,還是已經穩步推進唾手可得的未來(北京人身份)?


更別說,因為開頭莫默的刺激,孫同的母親,已經把老家房都賣了,準備等著落戶後,給孫同在北京付首付。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這也印證了海報上的那句話:


看個笑話,別嫌事大。


我們觀眾被結構化的喜劇逗樂不假,但孫同面臨的,就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全家人階層躍遷的關鍵節點,一旦選錯就前功盡棄。


愛情至上?


堅持自我?


哪有這麼輕而易舉。


《半個喜劇》給了Sir久違的刺痛感。


它拒絕簡單正確的答案,去逼出你心底真正的怕,真正的愛。


Sir想起七年前刺痛過我們的《北京愛情故事》。


石小猛為了在北京立足,做起奸商的生意,沈冰痛心於他的墮落,他卻說出這樣一番話——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你是女人,只要嫁給一個男人什麼都有了”“我是男人,男人必須成功”這樣的話,正確嗎?


太不正確了。


放到今天分分鐘被噴“直男癌”“物化女性”。


但石小猛痛嗎?


他太痛了。


不痛,又怎麼會如此撕破臉皮。


《半個喜劇》同樣要揭破這層“正確”的皮,露出更血淋淋的“不正確”。


電影中孫同的選擇,Sir不想劇透。


但你看,莫默質問孫同對鄭多多妥協的時候。


他在預告片裡反問——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不也同樣是在說現實對愛情的離間——


“你在北京有戶口、有房,你只要找個簡單的工作,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我是北漂,我必須成功,我沒有戶口、沒有房,就沒有一切。”


誰錯?


家庭條件良好的莫默,是個颯爽的北京大妞,要愛情的純粹,不接受謊言和妥協。


她沒錯。


出身小縣城的孫同,他沒有了無掛礙追求愛情的權力。


也不是他的錯。


只有撤去了想當然的選擇項,電影也露出了現實這根硬骨頭。


而《半個喜劇》,甚至不僅僅是現實。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關乎尊嚴


在採訪中,導演周申表示——

我們的電影的主題,一直討論的,是底線和原則問題。
你可以選擇當狗,但不能當了狗還假裝自己沒有當過狗。


《驢得水》裡,在官僚主義的壓迫恐嚇下,個人利益的掙扎糾葛,底線越來越低,到最後,有人死,有人瘋,不堪忍受的校長女兒只能逃。


而在《半個喜劇》裡,同樣是底線,孫同面對的,是好哥們兼官二代鄭多多的逼迫。


在這裡,有兩層桎梏。


第一層是功利的。


即為了他能夠提供給你的好處,你的底線能夠降低到什麼程度。


預告片裡,得知真相的莫默罵了孫同——


你他媽就是鄭多多養的一條狗。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而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孫同一步步妥協,一步步退讓。


從人退化成狗,似乎也獲得了想要的一切。


但,這個事情最虛無縹緲的地方在於,建立在謊言上的故事有東窗事發的一天。


事實證明,事發時,首先被拋棄的就是狗。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第二層,則是感性的。


孫同與鄭多多之間的關係充分證實了,一旦有了利益糾葛,所謂的“哥們兒”關係,就會在一次次的剝削下,脆弱不堪。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鄭多多這一回可以讓孫同和莫默分手。


那麼,下一次,就能干涉孫同和別人的婚姻。


當包容他人錯誤的人需要謹小慎微,傷害他人善良的人卻可以有恃無恐的時候。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一切都畸形了。


預告片裡,莫默有兩句話,其實就是電影中有關反抗精神的主旨。


我不是不知道這個世界怎麼樣我就是想試試這樣行不行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但下一秒,她就被朋友說:你在放屁。


從《驢得水》的民國背景走到《半個喜劇》的現代北京城,延續不變的,是其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莫默和張一曼的設定都超級硬核——


有一條寧死不從的底線。


張一曼,被家族驅逐,從千金小姐化身成為鄉村教師,哪怕不被剪去頭髮,腦門上似乎都貼著一個標籤:蕩婦。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莫默,職業女性,三十歲還沒有嫁出去,工作上雷厲風行,再加上她缺乏女性魅力的刻板印象,連自己的親生母親也認定,此時的女兒是失敗的。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她們都活在整個環境的貶低中。


但她們又都活出了不一樣的堅韌。


《半個喜劇》裡整個強大的人設,讓任素汐再次得到了她演藝生涯裡絕佳的表演機會。


在事後感嘆自己的幸運,能每一次都體驗不一樣的人生,談不一樣的戀愛,經歷不一樣的困苦。


而用好演員,這也是導演周申、劉露一直以來的創作技巧——

我們是用演員來“寫”劇本的。在創作中追求演員的真實反應,只提供簡單的故事框架,讓演員在情境中豐滿角色的臺詞和細節。


明裡暗裡,就飽含著優秀作品誕生的原因。


有一個細節,導演在映後反覆提及。


如何解決電影最後高潮,莫默獨闖婚禮的戲呢?


只要莫默當面與鄭多多對質,孫同的作用就會被極大削弱。


因此這場戲的劇本,讓導演憋了很多天都沒有頭緒。


最後,只能硬演。


可就是這場本以為會很難熬的戲,卻讓主演中資歷最淺的劉迅hold住了全場。


鄭多多當著未婚妻的面,唇槍舌戰,自編臺詞,擋住了莫默的攻擊,扳回了一局。


也給孫同王者歸來,留足了預期。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演員臨場發揮,再打磨,再到成為電影正片的一部分。


在完整的框架之下,不斷地打磨表演的節奏,試驗演出的效果,最後把一個精緻的完成品搬上大銀幕。


這是《半個喜劇》,所能夠反映出的國產喜劇第一流的製作功底,也是這個小而美的《驢得水》團隊,能夠不斷給人驚喜的原因。


回到電影表達的主題,導演還是心軟的。


沒有讓所有問題,都直白地去刺痛你。


反而包裝了一下,回到了最想討論的話題——


另一半,是什麼。


看完《半個喜劇》,Sir想說那或許是尊嚴


片中的角色都有著殘缺和不完整。


鄭多多,出軌成性。


但是電影不是隻淺顯地罵渣男,而讓你看到渣背後的線索——


父親有權勢,為他安排門當戶對的婚姻,並且給他貫徹的是,只要有關係,一切都能擺平。


他以為愛情、友情僅僅是“一種關係”,他無法感知到關係的另一面,還有真情實感。


他好笑,因為蠢。


他蠢,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全能掌控所有人:未婚妻、朋友、出軌對象。


唯獨不知道,自己也是個殘缺的人。


孫同好笑,是乾裂的笑。


一輩子在做迎合順從的套中人,沒有真正追求過什麼。


莫默好笑,是無人應和的尬笑。


她自己活得風風火火,敢愛敢恨,旁人卻只把大齡單身的她當笑話。


人各有各的殘缺。


但殘缺的“半個人”,是不是找不回另一半的喜劇呢?


電影裡,角色的設計很有意思。


你看孫同和莫默在逛眼鏡店。


他的下半身,是她。


她的下半身,是他。


朋友圈爆款這次沒騙我(真的好看)


兩條線條,有了交集。


性別和性格錯位的兩人,也因此才得到完善。


半個女人和半個男人,放下傲慢和偏見,真正地審視自己和對方,才是突圍之路。


退化成狗的現實,被放棄的尊嚴,在相互錯位中,可以站起身子,做回人。


抱歉,說到最後,請允許Sir撤回之前的話。


喜劇。


其實只是一箇中空的容器。


空出另一半是什麼?電影裡並沒有答案。


要由你到電影院裡,才能為它補全。


你想找到的那一半是什麼。


喜劇另一半,演的就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