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死後,孫策為什麼沒有繼承父親的勢力,而去投了袁術?

曹修兵


實力不允許,孫堅本身就是袁術的附庸,袁術多厲害,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孫堅只是一個小軍閥而已。

孫堅死後,孫策孤苦無依。只有率眾投靠父親當年的舊主,哪知道袁術不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孫策這個人有勇有謀,攻城奪寨是一把好手,每次都立下赫赫戰功,可惜袁術沒有封賞,因此孫策才有另立門戶的意圖。

後來孫策把傳國玉璽交給袁術,借的兵馬然後靠此打下六郡八十一州,從此江東孫吳成為三國群雄之一。


李治亞文史博客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孫堅死後,孫策前去投靠了袁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原因很簡單。就是孫堅原本就是附屬於袁術的。

孫堅的職位變化。

孫堅是吳郡人。年少時是縣中小吏,之後因為討伐叛亂有功成為鹽瀆縣丞,之後幾年又擔任過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

黃巾之亂時,朱儁任命孫堅為佐軍司馬,黃巾之亂後,孫堅因功成為別部司馬。

中平三年,張溫帶著孫堅等人前去涼州平叛,此戰之後孫堅被任命為議郎。

中平四年,長沙區星叛亂,周朝和郭石分別在零陵和桂陽與其呼應。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前去平叛。最後孫堅的爵位被封為烏程侯。

所以,孫堅死前的職位和爵位是長沙太守,烏程侯。

孫堅與袁術的關係

孫堅前往討董時,一路北上,先是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又殺了南陽太守張諮。到了魯陽地界,袁術與孫堅聯手。

袁術當時被董卓表為後將軍,但是袁術不依附董卓逃出洛陽來到南陽,恰逢孫堅殺死南陽太守張諮,於是兩人合作。袁術上表行孫堅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自己領南陽太守,為孫堅軍隊討董提供糧草。

但是袁紹為了加大自己影響力,以會稽的周昕為豫州刺史,想奪取孫堅的地盤。而孫堅一直在討董的最前線,直到攻破了洛陽。回到魯陽後,袁術與新的荊州牧開戰,並派遣孫堅出戰。結果在此戰時,將星隕落。

荊州情況的變化

荊州在討董時期也有著巨大的變化。前一任荊州刺史被孫堅逼死,之後董卓任命劉表為荊州牧前去赴任。在蔡氏和剻氏的幫助下,漸漸著站穩了腳跟。

而孫堅被袁術表為豫州刺史後,長沙太守也換了個人。這樣長沙也回不去。

從上述情況來看,最初的孫堅的勢力應該是在長沙,但是討董之事,只有孫堅一直在付出,再加上新任荊州牧劉表與袁術開戰,長沙更是回不去,而名義上是豫州刺史還有一個周昕,軍隊的糧草更是掌握在袁術手中。因此在孫堅死後,孫策為了軍隊的維持必須投靠袁術,而長沙肯定是更不敢回去,劉表不可能會放任一個與他有殺父之仇的孫策去發展。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先在袁術麾下。


秋心談歷史


孫策不是不想繼承屬於父親孫堅的力量,而是孫堅本身就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力量,孫策當然無從繼承。孫策要想發展下去,只能依託當時比較強大的袁術來發展,否則根本就沒有機會生存下去。

這種問題和當時劉備遇到的情況一樣,在那個弱肉強食的三國時期,沒有強大的靠山,很容易被別人吞併,所以孫策不得不投靠袁術,藉助袁術的力量來發展自己,壯大自己,這也是一種生存策略。我們一起分析下。

孫堅的勢力。

孫堅原本是一個小吏,因功不斷升遷,在董卓獨斷朝政的情況下,引起天下諸侯的不滿,紛紛起來反對董卓的專橫,而孫堅也是其中一員。孫堅在起兵後逼殺荊州刺史,誅殺南陽太守,並且兼併了他們的士卒因而聲威大振。

袁術看到孫堅兵力雄壯,有意拉攏他,就上表朝廷敕封孫堅為破虜將軍,豫州刺史,從此孫堅就歸於袁術麾下,平時作戰糧草的劃撥統一由袁術供應。

在軍事上由袁術統一安排,執行袁術的命令。袁紹和袁術矛盾激化後,袁術就委派孫堅進攻袁紹支持的劉表,在和劉表部下黃祖的對戰中中箭而亡。陷於孤立無援的孫堅部下,在孫堅哥哥的兒子孫賁和吳景的率領下投靠了袁術,士卒也歸於袁術麾下,因此孫堅本人的勢力也就消失了,零散的分佈於袁術名下,不再單獨存在。

孫策投靠袁術的背景。

孫堅去世的時候,孫策只有十七歲,在荊襄一帶無法立足,而當時的江東被各個諸侯佔據,沒有立足之地,就帶領部隊回到袁術身邊,將僅有的數千人交給袁術,而自己舉家遷移到丹陽守喪。孫堅沒有死的時候,是以破虜將軍,豫州刺史的身份統領士卒,而孫策本身其實就是一個白身,沒有任何官職可言,也就無法統領其麾下的部眾。

孫堅去世後,其部眾並不是由孫策統領,而是由孫堅哥哥的兒子孫賁和舅父吳景來統領,在他們歸順袁術後,就被委任為丹陽太守。袁術將孫堅原來的部下和孫賁以及吳景分開,這樣孫策名下其實沒有任何部屬。等到孫策想為父親孫堅報仇的時候,由於新招來的兵力不夠,沒辦法擊敗黃祖,就不得不投靠袁術,希望要回原來孫堅的部屬。

孫策投靠袁術的結果。

孫策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率領招募來的幾百人投靠袁術,希望要回原來孫堅的數千部屬,袁術雖然拒絕了孫堅的要求,但是還是給了孫策大概一千人。孫策就以這一千多人作為班底在江東創業,從而奠定了江東基業。

總而言之,孫策投靠袁術也是權宜之計,在沒有其他力量可以庇護其生存的情況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正是在袁術的庇護之下,他才得以有機會在江東打下屬於自己的一份基業。


笑看三國風雲


你這話說的,孫堅原本就是袁術的勢力。

孫堅為什麼要去進攻荊州?他並不是說跟袁術鬧翻了,然後自己想要拿一塊兒地盤兒,關於正史上面這傳國玉璽究竟是怎麼到孫堅的時候裡面誰都不知道,只知道到後來孫策去跟袁述談判的時候說自己家裡面祖傳的一塊兒玉璽要和袁術換。

至於說《三國演義》上面所謂的元素,因為孫堅私自拿了玉璽,所以就跟他怒言相向,最後聯合劉表一起去搞死孫堅,這件事情百分之百不可能,當時的元素和劉表可以說是生死之地,為什麼元素原本就掌管著荊州,而劉表過來就是搶荊州的,二者之間怎麼可能聯合在一起去搞死孫堅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而且孫堅又是袁術的勢力。

後來袁術想要重新奪回荊州,所以派了孫堅去進攻荊州,看看能不能把荊州給拿下來,結果黃祖把和孫堅給殺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孫堅手底下的勢力原本就是屬於袁術,孫堅也不可能說,告訴自己手底下的人,如果自己死了就不要去元素那裡了,他支付不起這樣的錢良,在18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就已經證明了孫堅手底下的糧食就是原數給的元素,負責了孫堅軍隊內部的糧草和兵餉,這種情況之下,孫堅怎麼可能離開袁術出去單幹了,他哪來的資本?

所以照道理來講,孫堅應該是在臨死之前告訴孫策,讓他帶著自己的軍隊和家小去投奔袁術,畢竟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看在自己為他戰死的份兒上,那肯定得要讓孫策得到照顧。

所以這個地方又引申出來一個問題,瞬間這塊兒傳國玉璽到底是怎麼來的?拿到了之後有沒有和袁術鬧翻?如果鬧翻了孫堅為什麼要讓一個毫無任何防護能力的孫策直接跑到袁術那裡?這豈不是送羊入虎口嗎?

所以個人感覺孫堅拿到傳國玉璽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屬於一種保密的事情,如果不是孫策拿著這塊傳國玉璽去給了元素,我估計這件事情其他人都不知道,元素也沒有,聽說孫先拿個傳國玉璽在討伐董卓失敗了之後二者一起回到了揚州,那二者之間的合作關係仍然還是存在的。

孫堅死了之後,才會讓袁術去接手孫策。


漩渦鳴人yy


為何在孫堅死後孫策沒有繼承父親勢力?答案很簡單,因為孫堅根本就沒有過獨立的勢力,他屬於袁術的附庸而已。



孫堅當時之於袁術的身份地位,就像關羽之於劉備,雖然不如後者親近,但也是雖半獨立於主公勢力,但一旦自己出現變故,其轄地也不會順理成章的被自己的兒子繼承,比如關羽如果去世但荊州未丟,也輪不到關平等人繼承荊州大權。

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大家應該就對為何孫堅死後,不是孫策去繼承父親勢力,而是率眾投靠父親當年的舊主而已。


事實上,袁術和孫堅在歷史上頗有些命運共同體的意思,兩人在戰場和政壇相輔相成,但始終以袁術為主,孫堅為輔。

但孫堅死後,孫策較之父親雖與袁術關係要淺,但在父親去世第一個選擇也是帶殘部歸附,只待休養生息後才獻出傳國玉璽,以換取率舊將獨立發展的機會。

曹操曾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論斷,但明離子卻認為孫策其實更勝一籌,但天妒英才,若孫策不早死,東吳很可能是另一番更明朗的未來。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其實孫堅在時並非算一大勢力,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從屬於袁術一派的.從歷史上來看,孫堅北上後不久,新任荊州刺史劉表上表天子,讓袁術名正言順地以後將軍的身份領南陽太守,而袁術也趁機上表,讓孫堅做豫州刺史.家世顯赫的袁術逢此亂世,可謂得天時;喜獲孫堅為前驅,可謂有人和;兼跨荊、豫二州,可謂得地利,此時的袁術,已經大有天下誰與爭鋒之勢了.由此可見,當是時,與其說孫堅是一大勢力,還不如說袁術才是孫堅這一方的首腦.所以,孫堅戰死後,他的舊部歸與袁術是理所當然的.而孫策後投奔袁術的確是要取回父親舊部,不過他的本意是要投奔自己的舅父吳景,不過是時吳景以是袁術派系中的成員,所以孫策歸於袁術就順理成章了


綺惠律師事務所


從歷史上來看,孫堅北上後不久,新任荊州刺史劉表上表天子,讓袁術以將軍的身份領南陽太守,而袁術也趁機上表,讓孫堅做豫州刺史。由此可見,當是袁術才是孫堅這一方的頭.所以,孫堅戰死後,他的舊部歸與袁術是理所當然的.而孫策投奔袁術是為了取回父親舊部,不過他的本意是要投奔自己的舅父吳景,因吳景已是袁術派系中的成員,所以孫策歸於袁術就順理成章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