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何賜死一代名將年羹堯?你怎麼看?

ChungKeung


年羹堯是康熙年間的進士。同時在雍正年間,剿滅羅卜丹增的叛亂,又平定青海,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但是他功高鎮主,不知收斂,得意忘形。再加上在朝中多樹黨羽,自稱“年黨”。引得雍正帝猜忌,威脅到皇權。

所以,被雍正帝賜死也不為過了。




晶晶樂道道歷史


雍正夜裡回到宮中,年妃侍寢,一看到年妃,氣不打一處出來,大喊“卸甲”,年妃脫一件衣服,他又怒氣衝衝的喊“卸甲,卸甲,給我卸甲”!年妃一件件的脫,看著光溜溜的年妃,雍正卻氣的直接走人,扔下年妃委屈的流下眼淚!

這是《雍正王朝》的一個場景!

年羹堯在西北打了打勝仗,帶著幾個士兵,來到朝堂覲見雍正!雍正看到士兵裝備齊整,就讓他們卸甲,士兵不為所動!隨後年羹堯下令卸甲,士兵立即解除裝備!看到這樣的場景,雍正內心大為震怒,而面色不為所動!他明白軍中士兵“只知有年大將軍,而不知道有皇帝”,這讓他大為驚恐,憋屈不已!若非他城府深,早就按捺不住!所以回到宮中看到年妃,就向年妃發洩!


其實從這裡開始,年羹堯就為自己的死埋下伏筆!

第一,居功自傲,目無皇帝!

本來年羹堯就是雍正皇帝大力培養的將軍,雍正皇帝為了讓他在西北安心打仗,他頂住朝中極大的壓力,並且窮盡國家的財力給年羹堯做賭注,當然這一賭,雍正贏了,當年羹堯在西北打了大勝仗的消息傳到宮裡時,雍正不禁淚流滿面!因為如果年羹堯沒有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那麼不但年羹堯沒有好下場,雍正的皇位也會受到極大威脅!

打完勝仗以後,年羹堯自恃功高,對朝廷官員完全不放在眼裡!在接見蒙古扎薩克郡王額附阿寶時,他要求額附行跪拜禮!朝廷派來的御前侍衛,理應優待,但年羹堯把他們當奴僕一般使用!第二次進京時,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隸總督和陝西巡撫跪道迎送;到京時,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他卻直挺挺坐在馬上,絲毫沒有下馬的意思,而且對這些官員完全不屑一顧,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高傲的點點頭,甚至在雍正皇帝面前,他的態度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就出現文章開頭那一幕,真是作死!


第二,貪汙腐敗,奢靡成風!

在西北軍營裡,年羹堯的奢靡生活是公開的秘密,吃白菜只吃一個白菜心,其餘的都扔掉,吃一盤鴨肝就要殺掉幾十只鴨子,等等!這種奢靡之風怎麼能不被雍正所察覺!

雍正推行新政,推行廉潔清明官場的作風,整頓吏治,懲治貪贓枉法,而年羹堯不知死活,在風頭正緊之時卻貪汙受賄,中飽私囊,累積達數百萬兩白銀!雍正皇帝選擇性非常強,正需要殺一儆百,怎麼可能放過年羹堯!

第三,結黨營私,培養勢力!

任何一個皇帝最怕的就是官員結黨,拉山頭,康熙年間“索黨”和“明黨”之間的鬥爭還不夠激烈嗎,最終都落得悽慘的下場,雍正看在眼裡,再清楚不過!他做了皇帝,也深為忌憚!

而年羹堯再次犯錯,他利用自己的功勞和在朝中影響力,不斷的排斥異己,任用親信!最終形成了一個以年羹堯為首,以”陝甘川”各級官員為骨幹,包括其他地區官員在內的互相牟利的“小集團”,一心只為培養和扶植自己的勢力!而朝中,許多擅長“阿諛奉承”之輩看到年羹堯勢頭正猛,權力越來越大,他們都追捧年羹堯,花錢去獲得肥差!這樣的作風這麼能讓朝中官員看的下去!


終於,一個敢於直諫的孫嘉誠站了出來,開啟了彈劾年羹堯的序幕!隨後,彈劾年羹堯的奏摺像雪花一樣不斷的飄到雍正的案頭!不得不讓雍正下狠心!

後來雍正藉著年羹堯奏章上把“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的錯誤,認為他是“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隨後借題發揮,把年羹堯的親信革職,接著又把年羹堯革職,調任杭州將軍!

牆倒眾人推,落井下石之輩紛紛出現,隨後雍正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被賜自盡!



忠肝義膽嶽老三


年羹堯(1679年-1726年),字亮工,號雙峰,中國清朝名將。原籍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懷遠縣),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

康熙皇帝在位時,年羹堯就曾奉命率兵多次擊敗西藏、青海等地的外敵入侵和叛亂,平定了邊疆地區。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年羹堯進京入覲,康熙御賜弓矢,並升為川陝總督,成為西陲的重臣要員。年羹堯戰功赫赫,一時風光無限。

康熙帝時,年羹堯與四阿哥胤禛因年妃之故相交其甚好。後胤禛經過“九子奪嫡”殘酷鬥爭即位為雍正帝,這個過程中,年羹堯也給予了更多的支持與擁護。到了雍正即位之後,年羹堯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並稱雍正的左膀右臂,君臣無猜。

公元1723年(雍正元年)五月,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命年羹堯任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駐西寧坐鎮指揮平叛。平定青海戰事的成功,令雍正喜出望外,此時的年羹堯威鎮西北,又可參與雲南政務,成為雍正在外省主要心腹大臣。

但隨著功高受寵,年羹堯也日漸驕橫跋扈。在邊疆時,蒙古王公和額駙阿寶見到年羹堯必須跪拜。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之禮"。雍正獎賞軍功,京中傳言這是年羹堯的要求。這些話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公元1725年(雍正三年)正月,雍正對年羹堯的不滿開始公開化。後雍正以俯從群臣所請為名,盡削年羹堯官職,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堯押送北京會審。十二月,朝廷議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審判結果,請求立正典刑。次年,雍正賜其獄中自裁。

年羹堯之死在於功高震主,並不知進退,錯誤的估計了自己對於雍正皇帝和大清帝國的重要性,而過於狂妄自大。做人呀,無論自己對於單位和集體做了多少貢獻,領導多麼的信任於你,也不能不知道自己是誰呀?這時候,更要低調!


林城布衣10001


雍正的奪嫡過程中年羹堯多有出力,雍正上位後將年羹堯是為心腹知己。

雍正曾對年羹堯說過掏心窩子的話,大概意思就是,你作為臣子為報我的知遇之恩而建功沙場,我作為皇帝為報你的擁戴之恩而許你高官厚祿,咱們君臣同心,做他個千年來的明君賢臣榜樣。可以看出雍正對年羹堯是實打實的看好。

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幾乎古今君臣所罕見。但是年羹堯卻沒點自知自明,居功自傲,越來越驕縱,越來越觸及雍正的底線。

1、作風太狂。雍正派過去公幹的官員,被年羹堯隨意呵斥,居然讓人家牽馬墜蹬。王公大臣見了年羹堯也得跪倒接送,對於同僚打罵全看心情,年羹堯後來儼然一副二皇帝的做派。



2、打造利益集團。年羹堯想要安排個什麼人,朝廷的兵部、吏部都得服服帖帖。他想要排擠個人也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隨隨便便把人搞的家破人亡。想想年羹堯的家奴都能做到省部級大官,年羹堯的勢力得有多猖狂。

3、貪汙腐敗。他的這些行為正好懟上了雍正整頓吏治、嚴懲貪腐的國家大政策。

總之,雍正對年羹堯是仁至義盡,是年羹堯自作孽不可活。

“朕不為出色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

爾朱少帥


雍正皇帝真的不想殺年羹堯,但是年大將軍實在是過分了,觸犯了雍正皇帝的底線。讓雍正皇帝不得不下殺手,這也怨不得雍正皇帝。年羹堯為何會被雍正皇帝賜死?

電視劇之中的年羹堯

驕橫跋扈,無人臣禮。

年羹堯仗著軍功和雍正的重視,對同級官員盛氣凌人。年羹堯給各省總督和其他將軍的書文本來是“平行文書”,可他卻稱作“諭令”。更不用說他怎麼對低級官員了,屬下官員更是要對他叩頭謝恩。最重要的是他連皇帝都不太尊重:雍正皇帝特意迎接凱旋而歸的他,可他卻遲遲不下馬跪拜。

結黨營私,培植勢力。

年羹堯結黨營私,這可是“大罪”。歷代皇帝最擔心的就是臣子結黨營私,這直接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力。年羹堯仗著雍正皇帝的信任,將他的親信推薦到各個重要職位。更有甚者,他藉著打了勝仗,冒領軍功,通過軍功將家裡的家奴安排到朝廷做官。

貪汙受賄,數額巨大。

年羹堯貪汙的數額巨大,高達四百萬多兩。特別是雍正皇帝還在整頓李治,治理貪汙。年羹堯身為清王朝和清朝軍隊的高級將領,本應該以身作則,不該貪汙腐敗。但是年羹堯卻沒能守住底線,辜負了雍正皇帝的信任,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和生命。

子月認為最關鍵的是年大將軍驕橫跋扈,得罪了大多人。故此,他落難之時,不僅沒多少人幫他,還巴不得他早點死。年羹堯雖然戰功卓著,但是為人不咋地。這樣的人在官場之上很難生存下去,遲早會栽跟頭。

事實上,雍正皇帝也捨不得殺年羹堯,但是年羹堯自己作死,這沒辦法。在決定賜死年羹堯之前,雍正皇帝問張廷玉:“年羹堯非死不可嗎?”這時的雍正皇帝還沒下決心,也不想背上“殺害功臣”的惡名。但是,年羹堯的功勳早就抵不上他所犯的錯了,他死有餘辜。從年羹堯身上吸取的教訓是:做人一定要低調!

關注子月談史,更多歷史趣聞等你來看


子月談史


這題目,啊呀!我一看就想答一下:

年羹堯是真的被弄死了,也是雍正帝弄死的!這位年大將軍也太牛了!

在雍正帝登基的初期,朝廷上下沒有人不知道年羹堯主外,隆科多主內,為什麼?因為在雍正帝康熙帝駕崩前,年羹堯就是康熙帝親命的四川提督,康熙帝駕崩,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回京奔喪,年羹堯自然而然就屬理了大將軍一職。

隆科多大家都知道,是雍正帝即位的宣詔大臣,新皇帝登基的擁立者,連雍正帝都叫他一聲舅舅,以功臣自居。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年羹堯在大西北為了剿滅叛匪羅布藏丹曾立了大功,從此,他居功自傲,一個例子就說明問題:在回京述職的時候,朝中文武大臣要出城下跪迎接,連蒙古王爺都要跪迎,作死的節奏呀!

本來雍正帝初登大位就非常被動,覺得年羹堯是自己的家奴出去的,可靠,這次又打了大勝仗,可以給那些反對新政的人打打臉,沒想到他回京不但得罪了一圈人,竟然對自己這位皇帝如此傲慢無禮!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年羹堯回到大西北後,朝廷大臣彈劾年羹堯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飛向雍正帝的手裡,雍正帝正想著如何料理這個忘恩負義的狗奴才,怎麼處置呢?

沒想到年羹堯竟然把雍正帝派去甘肅當巡撫的孫嘉誠給殺了!

孫嘉誠何許人也?正直無私無畏不說,關鍵是他忠誠,一心為朝廷辦差,因看不慣年羹堯的作威作福,頂撞了年羹堯,年羹堯找茬給殺了,必須要除了年羹堯了!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雍正帝想想,殺了他不行,天下人不知道內情的人一定說兔死狗烹,派了朝廷的欽差去大西北把年羹堯的大將軍免了。

雍正帝的一紙上諭把年羹堯貶為杭州將軍,這個不知死活的年羹堯還擺譜呢!整天穿著黃馬褂亂晃,哪個見著不跪?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這不行,朝廷文武大臣不幹,非得要年羹堯的命了,連連上奏,最後給年羹堯定了九十二大罪,其中有幾條就是殺頭的罪名,只要你年羹堯活著就不行。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這年羹堯的民憤太大了,都想讓他死,沒辦法了,雍正帝下詔賜死年羹堯。

其實年羹堯是一位儒將,並不是人們說的無名鼠輩,進士出身,沒有兩下子能得到康熙帝的認可嗎?

但是年羹堯的確是被雍正帝賜死的,有史料記載,年羹堯犯事後,押解回京,最後死在北京,究竟為什麼,反正是有罪。
(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及網絡)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


雍正皇帝就像一個被玩弄感情但身份極高的女人,對待他的“負心漢”,極其強烈的報復心一發不可收拾,既然你年羹堯不識好歹,放著“琴瑟和鳴”的君臣關係榜樣不要,就把你永遠釘在恥辱柱上,你就給我下去與我的兄弟“阿其那”“塞思黑”去作伴。

為什麼名將年羹堯從寵幸九重天跌落到六道輪迴之中呢?

一、打造黃金兄弟般“君臣榜樣”,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1.按康熙晚年時,最忌諱阿哥黨爭,雍正更加要公事公辦,不留情面的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在朝廷大臣中更加不受歡迎,也促使雍正的性格是孤僻,孤獨的人。雍正皇帝從“不正當”的途徑坐上大清帝國第五任皇帝,坐上最高領導的位置,想要領導好大清帝國的團隊,孤僻性格的他更加需要有人支持他,輔助他。他需要打造一支君臣關係和諧榜樣的黃金廣告片,來宣傳他的治國理念,宣傳他的君臣關係處理能力,更為了安慰敏感而脆弱的內心。

故雍正皇帝遇到年羹堯與隆科多這兩位大臣,多希望他們一生守候,共同打造黃金兄弟般“君臣榜樣”,一直到陪伴到老,牽手伴天涯。

2.為什麼不能實現?在封建社會專制時代下,按照三綱五常的倫理理念,皇權與君權是屬於天,臣子只屬於地,社會制度下就決定兩者之間不均等的關係,這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現代社會中任何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相互進步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只存在於相同等身份標識,相同等地位,相同等人格的人。

但雍正一直標榜著“朕就是這樣的漢子,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性情”的人,他仍然希望有著千古際遇的緣分,獲得此“君臣榜樣”殊榮。

故獨得皇帝恩寵的年羹堯的所作所為讓雍正皇帝內心極其受傷,可以來一首王菲的歌“容易受傷的女人”。

二、年羹堯做了什麼?讓雍正皇帝內心極其絕望呢?

年羹堯主政西北軍事一把手時期,簡直就是“土皇帝”的角色。作為“土皇帝”扮演角色的年羹堯,給他送禮不能說“送”,而要說“恭進”;獎勵他人的物件,不能說“獎勵”,而要說“賞賜”;他人給他感恩跪謝,不能說“謝謝”,而要說“謝恩”。這是多大面子與虛榮心的表現,老子就是想要如此的生活,如此的待遇,簡直就是人生巔峰。

打勝仗歸來京城受嘉獎,王公大臣夾道歡迎,你們不能站在街道路兩邊,要跪著等待我的檢閱與巡視。按照清朝滿族貴族作為最高的統治階層,漢族只能是被統治階層,滿族貴族都有一種高傲於天的姿態。這是多麼驕橫霸蠻的作風做派,這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亙古不變的真理。雍正皇帝像老媽子一樣苦口婆心地勸阻過他,不要這樣不要這樣。

可是人在順風順水的時候,是聽不進去任何忠言逆耳的話語,即使是皇帝老子都不行。

年羹堯“土皇帝”的做派,驕橫霸蠻的作風,還大逆不道說:“我的雍正皇帝老哥,很多事情都是聽我做主”的話語。這讓雍正皇帝敏感而孤僻的人,感覺到極其恥辱而背叛的結果。

好啊!老子雍正是獨斷專行的人,用得著聽你的,老子時常告誡過你,不要這樣,不要這樣的傷害我,可你年羹堯一而再再而三地變本加厲的背叛我。那你就給我坐牢,不行,不能輕易放過你。

最後雍正皇帝把年羹堯送上斷頭臺,清朝一代較出名的大將軍年羹堯身首異處,永墜輪迴。

究竟雍正殺死年羹堯的根本原因是:辜恩,辜負聖恩,辜負雍正皇帝的恩寵,辜負雍正皇帝想要打造君臣榜樣的理想。你認為呢?

個人意見,如有不同,請關注並回復,謝謝!


歷史伴讀小二


從小到大,我看了不少有關年羹堯為題材的影視劇,在劇中年羹堯多被塑造為英雄。歷史上的年羹堯的確是位英雄,只不過是位悲情英雄。起初,雍正皇帝對年羹堯很重用,那時的年羹堯風光無限,被時人稱作“西北王”。可為什麼到後來年羹堯落了個獄中自裁的下場呢?

首先,我們得從年羹堯自身上找原因。年羹堯戰功赫赫,深受康熙、雍正兩位皇帝重用,尤其是雍正皇帝對他的恩寵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年羹堯在西北任職期間,西北的軍政大事、人事任免,雍正均對他言聽計從,可見雍正對他的信任程度。

起初,年羹堯還能做到秉公執法,隨著時間一長,他的私心雜念就有了,就開始在他的地盤上胡作非為,如隨意安排親信為官、貪贓枉法、結黨營私。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年羹堯自身上的問題多多,難免不被人猜忌。

年羹堯是位軍事家,領兵打仗是他的強項,但他不是政治家,他目光短淺,對時局把握不夠精準。他比雍正小一歲,他自以為很瞭解雍正,殊不知當上皇帝的雍正已不是當年的那個四皇子胤禛了,地位變了,而年羹堯對此形勢估計不足,其實,他只不過是雍正登上皇位的一枚棋子。進士出身的年羹堯史書估計讀了不少,歷史上的名將在功成名就後悄然隱退的人其實不少,年羹堯並沒有學習他們,可見他還是貪戀物慾與權杖的。居功自傲,不注意節制,是年羹堯難逃此劫的主因。

其次,我們再從雍正皇帝身上找原因。從雍正皇帝殺年羹堯這件事來看,許多人都會罵雍正過河拆橋,不近人情。可事實上並非如此,雍正皇帝是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從康熙皇帝執政後期,發現了社會上的諸多問題,如朋黨之爭。雍正自幼同康熙巡幸全國各地,他也曾外出過代辦政務,積累了一定的從政經驗。整頓吏治,反對朋黨,是雍正皇帝登基後所要面臨的問題。年羹堯作為他最寵信的大臣,竟然結黨營私,這讓雍正皇帝不能容忍,他殺雞儆猴,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凡是對雍正執政構成威脅的人,雍正一點都不都不手軟,年羹堯冒犯了皇威,雍正給他羅列了90多條罪名,年羹堯一點活下去的希望都沒有。

後來,雍正設立了軍機處,就是想加強皇權,便於發揮君主專制獨裁。他的那些皇兄皇弟,有功之臣,只有死路一條。只不過年羹堯功勳卓著,他的死才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雍正辦事一向雷厲風行,他不似宋太祖來個杯酒釋兵權,也不似光武帝劉秀大肆封王,因為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不一樣,雍正皇帝登基後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更多,他也只能施行鐵血政策。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年羹堯的死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如果年羹堯功成名就後能主動收斂一些,他或許能落個善終。在處死年羹堯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過於苛責雍正皇帝冷血,因為他所要面對是一個國家的安危,死一個年羹堯在他眼裡又算得了什麼呢!

(小司馬講史文,圖片轉自網絡侵刪!)


小司馬講史


年羹堯在雍正皇帝還是雍親王的時候就是其幕僚,妹妹年氏是雍親王的側福晉。雍正皇帝繼位後,由於八王黨及其朋黨對皇位的虎視眈眈,雍正的皇位還很不穩固。朝堂之內,除了自己的舅舅隆科多外,雍正簡直可以說是個孤家寡人。皇位尚且無法坐穩,更大的一個危機卻來了。

青海爆發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雍正氣憤之餘還認識到,如果叛亂成功,清朝的版圖將縮減,這是丟掉祖宗大業的大事情。雍正也會因為能力問題受到質疑,被八王黨抓住把柄。雍正最為倚重的心腹是怡親王(康熙的十三皇子)、隆科多和年羹堯。西陲起了戰火,雍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年羹堯,讓他接任撫遠大將軍,駐西寧坐鎮指揮平叛。年羹堯不負所望大破敵軍,雍正喜出望外,破格恩賞。他甚至還託人千里送荔枝給年羹堯。

青海大捷除了保住清朝版圖不分裂,這對皇位飄搖的雍正來說可謂是一大助力。因此雍正派所有臣子親自迎接立下赫赫戰功、班師回朝的年羹堯,這其中包含不少地位與年羹堯平級甚至更高的大臣,但他們都不得不跪在路邊迎接。年羹堯倒也不客氣,旁若無人地從跪了一地的三公九卿面前騎馬走過。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快,但攝於年羹堯功高震主,只能忍氣吞聲。

年羹堯恃功傲物,裡裡外外得罪了不少人,連皇帝都要看他的臉色,其他臣子年羹堯就更不放在眼裡了。雍正擁有密摺制度,因此通過此告發年羹堯的為數不少。其中彈劾年羹堯貪汙腐敗到了驚人的地步,據說年羹堯派了一千多人從四川給他運送新鮮蔬菜,出行的時候,身後跟著幾車大白菜,而年大將軍只吃最裡面的幾葉菜心。光年羹堯的行轅,一天就要花兩三萬兩銀子。甚至還爆出年羹堯受賄賣官鬻爵達四十萬兩鉅款等事。為了支持西北戰事,雍正帶領全紫禁城的人簡樸度日,餘銀全花在打仗上。年羹堯把珍貴的銀子如此糟蹋,雍正皇帝氣憤不已。

起先雍正還忍氣吞聲,可他卻驕縱不知收斂,搞得雍正越來越受不了他。其他飽受年羹堯欺凌的大臣更是彈劾不斷。更何況年羹堯自結朋黨,優先選官薦人,這更是觸及皇帝的底線。他給皇帝的奏摺也是字跡潦草,這種行為在當時可是大不敬之罪。

年羹堯當時官至川陝總督,幾乎總覽西部一切事務。他是雍正在西陲前線的代理人,權勢地位在其他總督之上。整個西北,甚至青海、西藏都在他管轄範圍內。年羹堯奏摺中曾提到“十八路大軍由臣調遣”,僅僅是驍騎營、火器營、護軍營就有三萬六千多人。年羹堯手握如此兵權,節制五省軍務,舉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都在那裡。平定西北叛亂後,卻仍然手握大將軍帥印。雍正怕此時懲治年羹堯會致使他倒戈造反、揮師逼宮,但還沒等雍正想出合適的辦法,宮中又開始流傳雍正俯仰由人,對年羹堯的封賞全都聽其擺佈。

隨著時間推移,邊陲已經穩定。隨著年羹堯的大捷,外患已經消弭。八王黨逐漸失勢,皇權更加穩固。雍正開始警告年羹堯,誰知年羹堯非但不知收斂避禍,在雍正面前還盤腿而坐,態度驕橫。

雍正最終忍無可忍,他開始肅清外圍、製造輿論。雍正暗示各地與年羹堯有過工作關係的軍政要員與其切斷聯繫,洩密摺告訴大家年羹堯曾說過他們的壞話。年羹堯被削去川陝總督的要職,調任杭州將軍。後來雍正鼓勵大臣檢舉,羅織了九十二款大罪。其中三十多條都是極刑之罪。雍正表示念起功勳卓著,賜年羹堯獄中自裁。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這也是年羹堯自尋死路,做官不夠低調!

年羹堯字亮公,進士出身,後做了雍正府上的包衣奴才,也算是找到一個有實力的靠山,年羹堯辦事果斷,手腕較狠,在用兵帶兵上也有成效,收到康熙器重,封為四川提督,剿滅四川境內的土匪流寇,受到嘉獎。


雍正即位後年羹堯也確實找到了對的靠山,納了他的妹妹秋月為妃子,使得年羹堯更加身份好貴,攀上了皇親國戚!雍正繼位後實行新政,鎮壓叛亂,也算是忙的不可開交,朝野上下能和雍正一心的沒幾個,而年羹堯文武雙全,再加上之前為雍正辦差很出色,積功無數,所以西北用兵非年羹堯不可,也是對其寄予厚望,也防止其他對雍正不服的人掌兵發生叛亂!

但是年羹堯也是自詡功高,自大,奢侈,趁著西北戰爭取勝亂插自己的人!取勝歸來之時百官跪迎,絲毫沒有低調歉疚之意思,得罪百官豈能饒恕了他,之前的把柄也是一抓一把,到時雍正也偏袒不了他了!所以年羹堯之死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