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圣彼得堡风光

俄罗斯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6平方公里,它也是俄罗斯的“北方之都”。这是一座伟大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目前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定的世界遗产之一。

1703年5月27日,俄国人击败瑞典人后,在芬兰湾的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后扩建为城。至此,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彼得大帝在这里创建了俄国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圣彼得堡,同时也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俄国成为大国的历史自此开始。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圣彼得堡风光

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成为俄罗斯"瞭望欧洲的窗口"。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十月革命”后,苏联将首都迁往莫斯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彼得堡当时叫做列宁格勒,这里曾上演了一段悲壮的历史。德国法西斯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872天(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是二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围困与反围困作战。苏联军民开始了艰难的城市保卫战。保卫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统计,列宁格勒城内共有642000人死于饥饿与严寒,两万多人死于德军的空袭与炮击,3200幢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街道变成了瓦砾堆。战后人们重建家园,将被法西斯炮火毁坏的古迹一一修复,经过艺术家和工匠们的艰苦劳动,这座城市又再现昔日风采。

1991年9月6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宣布列宁格勒恢复圣彼得堡旧名。1992年1月,为了给城市重新命名,圣彼得堡市又举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结果,大多数人赞同改回圣彼得堡老名。这样做,一是圣彼得堡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二是为了纪念俄罗斯的伟大君主——彼得大帝。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彼得大帝画像

可以说,俄罗斯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的辉煌离不开彼得大帝,也是因为彼得大帝创建了这座城市,才使俄罗斯更近的接触西方文明,也为俄罗斯几百年的强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八世纪肇始,欧陆大国纷纷兴起,而俄国却进展迟滞。彼得大帝,诞生于1672年,是俄国史上一位非凡的君王,为使俄国迎头赶上当时欧洲的文明进步,他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拖离黑暗时代,使俄国的版图不断地拓展,并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界。

1689年的沙俄政权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且合法权力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神职人员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在西欧,此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繁荣昌盛。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圣彼得堡风光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他已经开始系统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彼得戎装像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认为俄国东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彼得成功地对东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第一家报社。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圣彼得堡东正教堂

俄国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革。彼得在位期间鼓励工商业发展。他统治下,城镇规模扩大了,资产阶级在数量上增长了。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的整个局势几乎与同土耳其作战的情形正相反;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波兰后来也对瑞典宣战)。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典和俄国再次交战,17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今天西方和东方的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彼得是俄国沙皇中最伟大的沙皇。是因为他在俄国西方化和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的今天,大多数国家元首确实弄清了他们的国家特别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欧洲以外的大多数人对实现西方化的好处还认识不清。彼得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先于时代200年认识到使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由于在18世纪和19世纪西欧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俄国则无法同西欧并驾齐驱。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圣彼得堡风光

欧洲东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国家土耳其与俄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土耳其和俄国都是半欧洲国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两个世纪当中,土耳其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比俄国先进。就此而论,土耳其在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比俄国先进。但是在1700年前后,没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认识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并把国家朝着那个方向推进。因此俄国自从彼得时期以来取得了迅猛的进展,而土耳其却只是以缓慢的步子向前。直到进入20世纪,凯末尔才领导土耳其朝着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当时俄国对中亚的控制已相当稳固,俄国在工业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进。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与土耳其相似命运的还有东方国家大清帝国,与彼得大帝同一时期的清朝康熙大帝,据说还是比较开明的帝王,同俄国打一场规模不大的“雅克萨之战”,签订了一个《尼布楚条约》,连中国古代就称之为“北海”的贝加尔湖割让给俄国了都不自知,还以为天下太平了,整个满清一朝都在大书特书这件事。大清后期,满清的封闭与腐败更是“病入膏肓”,朝廷卖官买官,官员傲慢自闭。辛亥革命前夕的预备立宪改革,已然不能挽救大清帝国覆灭的命运了。

今天,我们当然认为俄国比土耳其强大的多,但设想一下,如果那时俄国没有彼得,而土耳其有一位积极改革的苏丹,那么今天土耳其也可能成为大国,可能代替俄罗斯统治中亚地区,因为该地区的居民是穆斯林,他们与土耳其人的关系要比俄国人的关系近得多。

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与彼得大帝(图)

圣彼得堡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