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攻打東京之時,他身為兵馬大元帥為何按兵不動,導致家人被俘

宋高宗——趙構(1107——1187),1127——1162年在位,在位35年。他是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的弟弟,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可惜他沒有其他朝代開國皇帝的英明神武,他最大的特點是擅於逃命。

金軍攻打東京之時,他身為兵馬大元帥為何按兵不動,導致家人被俘

影視劇中的趙構

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圍開封,趙宋求和,趙構至金營中短期為人質。1126年十月,金兵進攻真定 (今河北正定縣),十一月,趙構奉命出使金營求和,走到磁州(治所在今河北磁縣)被宋磁州知府宗澤勸留。宗澤勸他:“肅王去了還沒回,金軍已經逼近,又去有什麼用呢?請留在磁州。”磁州軍民認為王雲將要挾持高宗到金營,於是殺死王雲。跟隨趙構的人都認為磁州非久留之地,相州知州汪伯彥也用蠟書請高宗退回到相州。趙構於是轉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陽)。同時,金將完顔宗望已經率領金軍南渡黃河,於1126年潤十一月初一進圍東京。同日,宋軍一萬多人出城迎戰,被金軍打敗。潤十一月二十五,金軍攻佔東京。十二月初二,宋欽宗請降,宋朝開始了屈辱的求和過程。趙宋皇室把大批女眷送給金軍,她們過上了非人的生活。趙宋皇室希望用金錢和女人換取自己那沒有尊嚴的統治,以期繼續過上腐朽的生活,可謂無恥之極。而期間東京的三十多萬人民自發的與金兵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當金兵欲縱火屠城時,居民百姓欲行巷戰者"其來如雲"。人民視皇帝為父母,皇帝視人民為草芥,這樣的朝廷不亡才怪。

在宋金戰爭的同時,1126年閏十一月,宋欽宗派閣門祇候秦仔持蠟書到相州,任命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中山府(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知府陳亨伯為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讓這些人起兵勤王。可是,趙構明顯沒有這種能力,而是坐等了東京城的陷落,閏十一月二十五日,東京陷落。十二月初一,趙構才建立大元帥府,組織起一萬人的勤王軍。趙構還發布命令,令河北各郡守和將領率兵南渡黃河,起兵勤王。十四日,趙構率軍離開相州。十五日,渡過黃河。

但是,趙構並沒有直奔東京,而是於十六日到了大名府,大名府是北宋的北京,趙構將之做為勤王軍的大本營。宗澤率領二千人比其他各軍先期到達大名府,信德(今邢臺市)知府梁揚祖率領三千人隨後趕到,跟隨梁揚祖的將領張俊、苗傅、楊沂中、田師中都歸到了趙構的指揮之下,一時勤王軍兵威大盛。正在勤王軍形勢大好、要救援京師的時候,宋欽宗派籤書樞密院事曹輔持蠟書詔命趕到,說宋金正在議和,命令勤王軍不要向東京推進。我們不得不說宋欽宗是徹底的昏了頭,宋朝不亡才怪。面對這個命令,勤王軍中汪伯彥等人主張聽從命令,等待議和。只有宗澤認為議和是不可能的,必須發兵澶淵,以挽救北宋朝廷。宗澤知道趙構能否出手,關係到北宋的生死存亡,請求趙構出兵。汪伯彥、耿南仲認為為了議和,應該把軍隊開往東平以表明宋廷議和的誠意。最高統帥趙構派遣宗澤率一萬軍隊開往澶淵。從此以後,宗澤不再參與大元帥府的議事。而趙構本人決定率大軍撤到東平。農曆十二月二十九,趙構從大名出發,於1127年正月初三到達東平。正月十二日,高陽關路(治所在今河北河間市)安撫使黃潛善、總管楊惟忠率數千人的軍隊也到達東平,加入趙構的“勤王”軍。

金軍攻打東京之時,他身為兵馬大元帥為何按兵不動,導致家人被俘

影視劇中的宗澤

之後,就是宋金長達四個月的議和,當趙宋皇室把國庫和宗室女人全部送給金軍之後,金軍並沒有按約定把皇位施捨給趙氏,而是把徽、欽二帝俘虜到了北方。金軍在東京扶立了一個新的皇帝——張邦昌,1127年三月初七,金軍立張邦昌為帝,稱大楚。這可謂與趙氏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趙氏犧牲一切要換取皇位,金軍並沒有給他們。1127年農曆三月二十七日,完顔宗望退兵,徽宗被俘北上。同年四月,完顔宗翰退兵,欽宗也被金軍俘虜而去。

這期間,趙構在幹什麼呢?他率領那些想依靠他謀取高官厚祿的北宋遺臣們,繼續遠離東京。1127年農曆二月二十,趙構等人從東平出發,於二十三日到達濟州(今屬山東菏澤)。而當時趙構的大元帥府已聚集的官軍及起義群眾非常多,號稱百萬,這些軍隊中不乏愛國之士,但由於最高統帥趙構的不做為,這些軍隊分別屯駐在濟、澶等州,各路勤王不得前進 。可以說趙構在坐等北宋的滅亡。只有宗澤的那一萬軍隊在澶州小打小鬧,雖連戰十三捷,但金朝主力並不與他開戰。三月初七,金軍立張邦昌為帝之後,趙構又打算從濟州逃到宿州(今安徽宿州),最終目的是過長江逃到江左(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因為他們認為長江以南地區已經不安全了。但由於很多愛國將士對趙構的逃跑政策不滿,軍心開始動搖,趙構最終沒有執行這一計劃。

1127年四月初,金軍完全從東京撤離之後,趙構的機會來了。金軍扶植的傀儡皇帝張邦昌,準備還政於趙氏。四月初四,張邦昌先是尊宋哲宗的皇后孟氏為太后(她因被廢二十多年而免於被俘),張邦昌還派人到濟州迎接趙構回東京為帝。1127年五月,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他就是宋高宗,南宋朝開始。從這一點來說,趙構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得到了帝位,他的父親和哥哥失去了皇位。但代價也是沉重的,宋朝的財富被洗劫一空,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餘人、婦女三千四百餘人被俘虜而去,宋太宗一脈基本全軍覆沒,女人們被抵做白銀賠給了金軍。其中包括趙構本人的母親韋氏和趙構的五個女兒。趙構的母親韋氏、大女兒趙佛佑(北遷時四歲)、二女兒趙神佑(北遷時四歲)都被金軍投入浣衣院;趙構的三女兒北遷時三歲、四女兒北遷時二歲、五女兒北遷時二歲,都死於途中;還有一個兒子趙旉,後來在隨趙構逃亡的過程中嚇死了,年僅3歲;並且之後趙構本人再也不會生育。這就是趙構率領近百萬勤王大軍,對宋朝的滅亡不管不顧的結果:他當皇帝了,家人全死了。

金軍攻打東京之時,他身為兵馬大元帥為何按兵不動,導致家人被俘

趙構為什麼沒有進兵東京,救他的父親、母親、女兒及其他的趙氏家人,為什麼不保護趙宋王朝?也許是沒有宋欽宗的命令不敢進軍,也許是顧及到兩位皇帝的生命安全,也許是寄希望於議和,也許是為了自己當皇帝。這其中的理由也許只有趙構本人能夠說的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