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慌與恐懼:查士丁尼大瘟疫下羅馬帝國

導語:公元541-542年爆發的查士丁尼大瘟疫,極大影響了東羅馬帝國。在瘟疫前,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恢復羅馬帝國偉業的努力失敗了,擊敗波斯帝國、汪達爾人和東哥特人的英勇戰鬥很快成為了明日黃花。大瘟疫的影響遠不止這些,整個東羅馬社會上瀰漫著一股恐慌的情緒,謠言遍地,如同世界末日一般。皇帝本人也染上瘟疫,雖然最後得以倖存,但查士丁尼死後,帝國很快走向衰落。

1. 大瘟疫的橫行

公元6世紀中葉,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直追前賢的偉業即將實現,東邊他擊敗了波斯人,西邊他又打敗了東哥特人,收復了故都羅馬,南邊從汪達爾人手中奪取了北非的大片領土,即將恢復羅馬帝國的舊疆。對內平定了尼卡暴動,推行一統基督教的政策,編修了《查士丁尼法典》,這樣看來,羅馬帝國昔日的榮光即將恢復。但在此時,一場大瘟疫即將來臨。


驚慌與恐懼:查士丁尼大瘟疫下羅馬帝國

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治下的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糧食無法自給,只能從帝國其他地區調配而來,其主要的來源地是北非的埃及,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因為洪水的季節性氾濫,使得土壤肥沃,糧食產量高。埃及有定期發往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運糧船,以滿足首都糧食的需要。


驚慌與恐懼:查士丁尼大瘟疫下羅馬帝國

東羅馬帝國


瘟疫就在此時滋生,感染了鼠疫的跳蚤混雜在運糧船中,從而把病菌從埃及帶往首都君士坦丁堡。541年10月,鼠疫開始爆發了,並迅速在君士坦丁堡蔓延,在高峰期,每日因瘟疫而死的人多達上萬人,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片恐慌。當時歷史學家普羅柯比在《戰記》記載:“他們將死屍扔進他人的墳墓,或為逃避檢測或使用暴力。但是後來所有的地方都變得混亂不堪、一團糟。奴隸失去了主人,而先前富有的人也失去了家僕的伺候,僕人們不是病了就是死了。這段時間裡,要在拜占庭大街上看到行人絕非易事。”整個君士坦丁堡成為了人間地獄,驚恐,無助在整個城市蔓延。甚至躊躇滿志的皇帝查士丁尼本人也未能倖免,他的腹股溝淋巴腺腫脹巨大,這是鼠疫的典型症狀,皇帝本人忍受疼痛的折磨,但他很幸運,最後卻挺了過來。


驚慌與恐懼:查士丁尼大瘟疫下羅馬帝國

查士丁尼瘟疫


2. 恐慌下的東羅馬帝國

鼠疫桿菌是古老天山山脈下蘊藏的一種病毒,隨著匈奴等遊牧民族的西遷,把鼠疫桿菌也帶往了北非和歐洲。查士丁尼時代發生的瘟疫,與天山和中亞地區的鼠疫桿菌有密切的親緣關係。但這場瘟疫,顯然讓君士坦丁堡的居民沒有任何準備,每日大量的死亡人口,使得君士坦丁堡居民瀰漫一種悲觀恐慌的情緒,甚至充滿了絕望。而後,這場瘟疫又迅速席捲了整個東地中海世界,巴勒斯坦有的城市和村莊所有的人都死光了,無一倖存,所有的居民都像美麗的葡萄一樣被無情地榨乾、碾碎。從敘利亞到色雷斯“在收穫的季節里居然沒有人收穫穀物,城市的街道上也看不到人影。”在東羅馬帝國的大部分地區“除了一些感染過疾病的人,剩下所有的人都被波及。”


驚慌與恐懼:查士丁尼大瘟疫下羅馬帝國

天山


要知道,鼠疫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分為腺鼠疫和肺鼠疫,世衛組織的數據表明腺鼠疫死亡率為30%至60%,而肺鼠疫如不採取治療則是致命的,現有的研究證實查士丁尼大瘟疫的主要類型是腺鼠疫,因為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東羅馬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這為人群中傳播創造了條件,從而引發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如此高傳染、高死亡率的瘟疫,引發恐慌就不難想象了。死亡的如影隨形,使得東羅馬的許多地方看不到一個人影,由此引發而來的人道主義危機死亡的人,也相當可觀。東羅馬時代人埃瓦格里烏斯悲觀地寫道:“現在寫下這些內容的時候,我已經58歲了,大約兩年前瘟疫第四次波及了安條克,在這次瘟疫中,除了之前失去的親人,我又失去了女兒和她生育的兒子”。


驚慌與恐懼:查士丁尼大瘟疫下羅馬帝國

查士丁尼時代的東羅馬帝國


恐慌是人類進化以來擁有的一種能力,這是對危險的示警。尤其在鼠疫這樣烈度極高的瘟疫前,任何理性都抵擋不住對死亡的恐懼,東羅馬人每日看到親鄰好友一個個死去,這些本能的恐懼,使他們閉門不出,而未及時處理的屍體,又成為瘟疫的溫床,促進了瘟疫的傳播。恐慌的結果自然是“農村荒蕪了,藝術品、道路、引水渠和排水管道破敗不堪、城市被鼠疫所摧毀。”

3. 蓑翁說

查士丁尼大瘟疫是東羅馬帝國第一次有記錄的瘟疫,此次瘟疫持續了一年,對東羅馬帝國打擊甚大,許多城市荒廢了,除了恐慌還是恐慌,這嚴重影響了查士丁尼一世創立的偉大事業。查士丁尼所依賴的軍事力量,也由於染病、人口大量死亡,無法得到補充,兵士大量逃亡,帝國的疆域在其死後迅速縮小了。

但這次的瘟疫對東羅馬帝國來說,只是一次預演,558年君士坦丁堡再次爆發瘟疫,570-571年,意大利和高盧地區爆發瘟疫,573-574君士坦丁堡又再度爆發瘟疫。自541年瘟疫爆發以來,瘟疫頻繁造訪東羅馬帝國,帝國在頻繁的瘟疫面前不堪一擊,人口大量死亡,城市和農村荒廢,一些居民點甚至永久廢棄,東羅馬帝國再度強盛的榮光不再了,帝國轉而守成,並在此後一千年時間內,逐漸希臘化,成為了後世所稱的拜占庭帝國。

參考文獻

1. 陳志強:《“查士丁尼瘟疫”影響初探》

2. 董令德:《查士丁尼大瘟疫探析》

3. 劉榕榕,董曉佳:《試論“查士丁尼瘟疫”對拜佔廷帝國人口的影響》

4. 陳志強:《“查士丁尼瘟疫”考辯》

5. 崔豔紅:《查士丁尼大瘟疫述論》

6. (拜占庭)普羅柯比:《戰記》

7. 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時代研究》

8.陳志強,武鵬:《現代拜佔廷史學家的“失憶”現象——以“查士丁尼瘟疫”研究為例》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賬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驚慌與恐懼:查士丁尼大瘟疫下羅馬帝國

合作與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