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會對上班族收入有影響嗎?

看世事變化觀浮沉人生


這次疫情屬於“黑天鵝”事件,是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所以,這次疫情對上班族收入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經濟的影響上,也體現在對行業的影響上,主要看你所在的企業是否屬於黑天鵝事件後會逆襲的行業,就像非典後的互聯網行業,電子商務等。



所以,疫情之後,對上班族收入的影響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個方面,你所在的行業受疫情影響很大,比如餐飲行業,旅遊業,娛樂行業等,現在疫情還沒結束就已經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


你可能會發覺公司開始縮減各種成本了,開始裁員了,開始貸款了,開始申請各種政府扶持政策了等時,就說明你所在的企業受疫情影響很大,那麼你的收入就一定會受到影響,輕則減免各種福利,重則降薪裁員。



第二個方面,你所在的行業受疫情影響不大,但多少也有影響,比如你發覺公司領導偶爾發發牢騷說今年錢肯定難掙了,爭取今年不虧本呀什麼的,當把要維持收支平衡當做努力的目標時,你就可以斷定公司受到疫情的影響了,但還不至於會被裁員降薪的地步,這時就需要看疫情之後企業的經營情況,如果企業經營的好,那麼你的收入可能不會受影響,如果企業經營的不好,那收入肯定會受影響,即使基本工資不變,獎金福利可能也會減少,所以這類企業主要看公司的管理層如何經營和管理公司。



第三個方面,你所在的行業受疫情影響,但是是好的影響,上班族的收入就不會降,反而可能會漲上去。比如口罩廠,防護服廠,酒精燈化學品生產製造廠,藥品廠等醫療行業,這次疫情促進了他們的發展,還在疫情期間賺到了錢,這可以從最近股市中醫藥股大漲看出,這個行業的企業在蓬勃發展著,附近的相關醫療防護產品的企業招工招的人都比平時多了好幾倍,工資也提高了1-2倍,所以,對於這些因為疫情而蓬勃發展的行業,收入降低,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上班族的收入會不會受到影響,主要還看自己服務的企業所在的行業受疫情影響大不大,是壞的影響還是好的影響,大概判斷一下,就可以預測自己2020年的收入會不會減少,假如收入會減少怎麼辦?那就從現在開始開拓自己賺錢的副業吧,多種途徑賺錢,總能讓人安心一些的。


以上分享,希望對於收入是否會受影響有疑惑的人有所幫助。


我是職場小心思,多年HR工作經驗,專注分享職場經驗,技能知識,成長乾貨,正能量。也歡迎點贊,轉發,評論。

職場小心思


根本等不到疫情過後,現在疫情期間,上班族的復工時間一推再推,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收入受到了影響。

我的一個朋友昨天給我分享了他們公司發的郵件通知,大意是說,受疫情影響,公司今年的營收預計會非常慘淡,盈利是不可能盈利了,只能儘量少虧損這樣子。鑑於公司的運營狀況,大家

2020年就不要指望年終獎了。

實際上,和其他朋友比起來,這個朋友還算比較幸運,因為他只是年終獎沒有了,而我的另一個朋友,則是年終獎取消,疫情期間工資打五折,疫情過後工資打七折。對於公司的上述決定,我的朋友也表示理解,疫情對公司業務的打擊,確實是太大了,他們是私企,老闆能堅持不裁員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當然,還有一部分上班族,他們的工資可能會不降反升,年終獎更是豐厚得要命,而這部分人,主要分佈在手機遊戲行業、在線辦公行業。


速讀財經


肯定會的,依據我從事的公司和行業分分析原因如下:

1.公司每年春節後的開門紅包,雖然只有幾百塊錢,但也是一份小收入了,今年受疫情影響,開工時間都不確定,上班人員也受每個地區的不同,要陸陸續續才能到崗,所以這一部分收入肯定沒有了。

2.我所在的公司,管理文職類的都是一年中的年初加薪一次,一般調薪在月增加500元左右,但受疫情影響,開年生意這樣慘淡,加薪時間肯定要向後拖了,這樣半年下來幾千塊錢就沒有了。

3.我們公司的工資都是以底薪加上生產績效獎金計算的,但因疫情影響,2月份沒有生產,自然我們沒有生產績效收入,1/5的月工資就損失掉了。

4.我們公司規模不大,疫情期間估計最多按地區的基本工資發薪,考慮到公司的長遠發展,我們這樣不想跳槽的老員工也不好說什麼,這樣自然我們另外的2月份5/3收入又沒有了。

5.我們公司很多訂單是外貿性訂單,但開年不順,本來2019年外貿性訂單量就減少很多,可以想到今年訂單還會繼續減少,公司沒單,我們的收入肯定要影響了。

所以通過以上個人分析,疫情過年上班族收入肯定要影響的。


狐亦斐


肯定有影響。不一定在工資,但半年或一年後,就可以看到影響了。

01

現在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降工資過苦日子

從最近的來說,職場人士都在擔心復工後會降工資。這個擔心不無道理。

我好些朋友所在公司,已經明確表明全員降薪。對於某些公司,甚至出現了無法正常返工的時間段,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來發放的情況。

當然,也不全是如此。

像我們公司,還算比較好,工資正常發,沒有什麼影響。

至少從這裡可以說明一點,找一個好一點的公司,當真蠻重要的。至少財力可以支撐某些困難時候。

02

公司年度調薪也會受到影響

既然工資都不保了,調薪似乎也成了一個遙遠的話題。

企業年度調薪,原本就是根據員工貢獻和公司整體收益來確定的。

受疫情影響,公司收入下跌,必然要控制人工成本的支出。調薪的幅度會很小,甚至存在不調薪的情況。

說實話,對於一些平時調薪本就不多的企業來說,員工要是指望這次還會調薪,或許有些不切實際了。

03

個人獎金會受到影響

調薪是和公司收入掛鉤,個人獎金也是。同時,個人獎金還和自己工作情況有關。

疫情導致上班延遲,工作沒做,又哪來績效可言?沒多少獎金,或者沒有獎金,似乎也是必然的。

04

其他零散福利也會受到影響

逢年過節,企業都會發一些福利。加上員工活動,也會有一些福利。

現在收入不高,公司也會考慮從這些福利裡面來縮減開支。員工用心一點,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總的來說,方方面面多少都會受到些影響。這裡也再次體現了大公司的重要性。

在突發事件面前,小公司的抵抗力,完全不堪一擊。

這也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有自己的額外收入來源,增強自己抵抗風險的能力,是多麼的重要。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這幾天我一直在關注職場圈裡的相關新聞,裁員或者降薪的危機這些,我先給大家分享幾條我看到的消息。

2月17日,諾亞財富集團復工後向全體員工發佈了一封全員戰“疫”倡議書,宣佈在疫情期間所有員工每月有5個工作日無薪休假,同時三位董事主動降薪為零。

這個消息在金融圈引發了軒然大波。

無獨有偶,知名的教育創業公司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也宣佈: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本來夠活2年的賬上3.2億現金,如果沒收入只夠6個月,於是慄浩洋才下決心做“壞人”全員降薪。

疫情下,當一些公司熬過了倒閉,熬過了裁員,降薪成了一個必然的選擇。

所以,要問疫情過後是否會對上班族收入有影響?我覺得至少部分人肯定會有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降薪潮會到來,這一幕也許在許多剛復工的企業內部中真實上演著。

下面,關於這個話題,我再補充幾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企業如果生存困難,一定會採取措施,降薪還算仁慈的辦法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這句話放到如今的職場,過於真實了!

很多企業在這次疫情下,現金流緊張,業務都很難恢復起來,這時候想生存下去,唯一能考慮的就是節約成本了。

而一個企業的成本里面,非製造業以外絕大部分的公司都以人力成本為主。

人力成本包含哪些要素呢?

一是工資獎金這些薪酬部分,二是社保部分(屬於強制性繳納),三是公積金福利等彈性部分(可以調整)。

其中公積金福利,本身很多中小民營企業這部分幾乎就沒有,那麼能節約的就是社保和工資獎金這兩部分了,

做過HR的都明白,社保是跟著工資薪金進行繳納的,目前地稅和社保合一以後,都會按照企業實際工資總額來繳納社保,所以要節省社保支出,唯一的辦法就是降低薪資標準了!

懂得了這一點,你就明白為什麼疫情下很多企業首先要降薪,因為降了薪資,社保這些才能跟著降下來。

有人還會說,疫情下企業經營困難,難道只有降薪一條路嗎?

當然不止,我給大家列舉幾條:

第一,向銀行借款,這個也可以去做,但首先銀行的授信要求都很嚴格的,未必短期給你批的下來;其次,就算銀行借錢給企業,還有貸款利息,本息都需要償還,這個壓力也不小。

第二,裁員,這不用我說了,裁員最直接傷害的就是員工,以及其背後的家庭。疫情下找工作已經很困難,大部分員工肯定不希望自己被裁。

第三,直接倒閉,這對老闆和員工來說都是最差的結果,老闆辛辛苦苦辦起來的企業倒了,員工也全部失去了依靠。

那麼比起上述這幾條措施,你覺得老闆還有更好的辦法渡過難關嗎?

所以我才說,疫情下經營確實困難的,企業和員工協商一個降薪的方案,也算是人性化的舉措了。

二、有資源背景及注重人才的企業,員工短期收入不會下降

當然,並不是疫情期間,所有的企業員工收入都會下降。

首先看企業性質,對國企來說,需要承擔社會責任,背後也有國家資源,自然不會帶頭降薪,否則國企都開始降薪了,其他民營難道還有理由不降薪嗎?

我相信國家也不會允許國企這麼做,除非真的自身經營不下去面臨破產的國企,但那畢竟算是少數。

其次,要看企業資深的實力。越是危機的時候,就越考驗一個企業家底厚實不厚實了,比如像阿里巴巴、騰訊、華為這些大公司,儘管他們也不是國企,但畢竟資金實力雄厚,產業相對受疫情影響較小,員工降薪的可能性不大。

再次,也要看企業處於什麼行業。這次疫情打擊了大部分的行業,但是有些行業卻逆勢崛起,比如在線培訓教育、遠程辦公軟件、醫藥等等。

那麼這些行業中的企業員工,不僅不會降薪,搞不好開年還會迎來一波因業績增長而可能的加薪。

最後,也要看企業對人才的管理理念。有些老闆非常注重員工價值,即使當下遇到了經營上的困難,哪怕去借錢發工資,也不願意輕易地降低員工的收入水平。

三、疫情過後,廣大職場人應該考慮三件事

這次疫情過後,我認為對於每個職場人來說,應該考慮三件事情。

第一,盡力保住自己的工作

這是最重要的事,疫情短期一定會對我們國家的經濟造成影響,不穩定的環境下,首先要保住飯碗才是王道。

你都沒有收入來源了,危機只會更大。

第二,要提高自己求職的能力

我這麼說並非危言聳聽,當經濟出現困境的時候,誰找工作的能力強,誰擅長做麵霸,誰有工作的機會就更大。

這個道理一定是這樣的,你能力再強,也能在面試官面前展現出來,打動他們才行!

第三,培養自己的職場核心競爭力

這一點無論有沒有疫情發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實疫情開始以前,我們的經濟大環境就不容樂觀,許多人也都開始失業。

而有核心競爭力的人,即便要失業,也一定是最晚的那一批。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丁路遙知事,公眾號:竹節先生。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疫情過後上班族的收入受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並且這種收入的影響也不是作為職工可以主動決定的,因為疫情帶來的影響是普遍的,基本上各個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企業經濟受到影響的時候,企業能花在員工身上的成本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對收入的影響這是肯定的,不僅會明顯的體現在工資收入上,同時也會隱性的體現在員工福利方面。

一、工資構成方面的影響

疫情過後如果,直接降薪,那麼對於員工來說可能會比較難接受,這個時候單位可能採取的做法有將工資構成裡面的某些部分刪減掉,或者是幅度降低,比如說某些補貼類型的,非必需的暫時可以剔除掉,或者降低標準去執行。

就拿我們公司來說,雖然說在這個期間的工資是全額髮放的,但是對於某些優秀員工的月度獎勵和季度獎勵已經剔除掉了,變成了半年度獎勵。

二、潛在工資福利收入影響

有些朋友可能當下的工資仍然是全額髮放的,當然這個也是大家非常想看到的一個局面,也是單位的整體經濟狀況較好,完全可以應對疫情的實力體現。其實在這種環境下企業或多或少都是有所損失的,所以說單位在員工的工資收入方面可能會採取的措施德方面包括員工調薪、員工福利等。

就拿我們公司來舉例,以前公司對於員工的調薪是先評優然後每年漲薪兩次,每次的漲薪幅度最多可以達到2000元,最低是500元。但受疫情的影響,我們每年漲薪兩次的機會變成了每年漲薪一次,並且這次評優的人員數量也減少了一半。

還有福利方面的影響,以往我們是每年舉行兩次大的員工旅遊,一次是國內遊,一次是國外遊,但這次疫情的影響,我們直接取消了員工國外遊的機會。

這也是在變相的影響我們的工資收入。

三、績效、提成收入方面的影響

很多人的提成收入、績效收入是佔工資收入很大的一部分佔比,這兩天和一些HR朋友討論了一些比較扎心的問題,大家都覺得已經對於自己的行業帶去了很大的影響,雖然有一些鼓勵性的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這個難關,但是在具體落實的層面仍然在一些環節遇到了問題,比如說北京的企業房租減免問題,很多都是比較難協商的,即便是減免了房租之後業主可以得到一些補貼,但是在推進的層面依然很難,很多的企業沒有享受到房東減免房租優惠。

所以大家只能自行消化企業的這些痛點,比如復工後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業務推廣力度和銷售力度,但這個期間員工的績效要設置的相比平時更高一點,提成的標準降得略低一點,這樣明顯對於員工的要求更高了一些,因為績效相比平時會更難達到一些,同時提成的標準也降低了,意味著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這一出發點完全是企業考慮到疫情對於整個行業都帶去了影響,員工跳槽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才痛下決心想方設法的降低一些員工工資收入和其他費用,為公司開源節流。

所以綜上所述,疫情過後員工的工資收入定是會受影響的,有些是體現在顯性的層面,有些是體現在隱性的層面,或多或少都是有的,當然對於員工的工資收入影響的大小也體現了企業的經濟實力,實力過強的企業,員工的工資收入影響肯定是最小的。


感謝閱讀@筆記簿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諮詢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乾貨、社保問題分享,歡迎點贊與評論,關注向我提問!


筆記簿杏豆


疫情過後,上班族的收入應該會因疫情產生一定的影響。

至於影響的大小,各個行業和各個崗位也會各有不同。

由績效工資構成主要工資收入的上班族,影響較大。

這部分上班族的工資收入,由一小部分基本工資加一大部分績效工資構成。疫情期間,如果業務沒辦法正常開展,績效工資就拿不到或者拿的很少,收入就會少很多。

我身邊好幾個做銷售的朋友,從過年開始到疫情結束,基本上拿不到績效工資了。他們的基本工資有的每個月才3000-4000元,平時績效獎金也能拿上大幾千,收入過萬沒什麼問題。現在沒什麼業務了,能拿到基本工資就燒高香了。

就算疫情過後,業務談起來也需要週期,而且有些行業也有周期,過了行業旺季,基本上想再拿到大額績效獎金也很難。

疫情過後,相信會有一批企業號召管理層和員工降薪。

疫情還沒過去呢,春節剛復工,新潮傳媒的管理層就已經集體降薪了。疫情過後,這樣的企業肯定有,也不一定少。

儘管降薪是需要用人單位和員工達成一致的,但是大家平心而論,降薪10%保住工作,與跟公司對著幹甚至自行離職或者被迫裁員,很多人都會選擇降薪吧。尤其是有家庭壓力的人,這也是無奈之選,有收入總比沒收入要好。

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員工,還有非業務崗的勞動者們,收入基本沒有影響,或者會有非常小的影響。

公務員這類就不用說了,此時方顯出這類工作的優勢了吧?公職人員,收入不受影響,還是非常抗擊風險的。

非業務崗的員工,比如說研發、運營、支持等崗位,收入基本上不與績效掛鉤,工資收入一直很穩定。只要公司不號召降薪,受疫情影響不大。

總結:疫情過後,肯定會有一部分上班族的收入受到影響,但是也會有一部分人不會受到影響。所以,人們在選擇工作時,也要根據自己的抗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喜歡穩定的,真心要考慮選擇公務員等體制內的工作了。

關注@職場綠皮書,職場軍師,用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認同我的回答,請點贊、轉發、評論。

職場綠皮書


短期內肯定是有影響的,雖然2月17日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復工了,但你可以看看一些服務行業,街邊的飯店一律關門,商廠裡邊的人寥寥無幾。

一、服務行業的上班族在這次疫情中,收入影響一定是非常大的。

服務行業以大量的小商戶為主,商戶與打工者之間的關係比較脆弱,一旦店面關門,打工者基本上就會失去工資收入。即便個別的商戶比較有人情味,也就只能給你發個基本工資。

從時間維度上來講,服務行業短時間內很難恢復,至少要等疫情完全控制住才能慢慢恢復,尤其是餐飲、影院、商場這類場所,沒個半年時間壓根搞不定。

飯店開門吃飯,影院開門售票的時間可能用不了半年,但這個過程中,人們不會馬上開始親朋好友聚餐的,也不會馬上就去影院看電影的。

二、在疫情中遭受重大損失的企業,需要一段時間恢復。

最典型的是旅遊行業,疫情發生之後大量旅遊訂單被取消。同服務行業一個道理,即便疫情結束,市場也不會一下子恢復到原有水平,這中間還需要一個過程。

旅遊行業的一些企業在疫情過程中遭受了非常大的損失,不少企業已經傳出裁員的消息了,被裁員工的收入肯定會有很大影響,即便沒有被裁,以往的各種季度獎金,業績提成也會少很多。

三、企業原有的招聘需求會被壓下來,上班族短期內選擇的機會變少。

以往過年後的一兩個月時間是招聘旺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金三銀四,大量的上班族也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尋找機會,希望能夠成功跳槽到也一個薪資更好、平臺更大的企業。而今年由於疫情的緣故,金三銀四不太可能了,不少企業都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業務策略。

四、某些行業也會在這次疫情當中得到刺激,擁有更多的機會。

比如在線醫療,通常人們有一些健康問題都會選擇去線下醫院,疫情期間誰都不願意出門,醫院又是高風險的地方。在疫情之前,人們可能也知道一些在線醫療APP,但由於不信任基本上沒有用過,畢竟線下和醫生見面聊更加安心。

而這次疫情從側面刺激人們開始使用在線醫療APP,很多醫療APP的流量持續上漲,股票也在一直上漲。人們一旦用了之後,可能會發現確實挺好用,那麼即便疫情過後,仍然會有大量用戶留存下來。

醫療APP因此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用的人多了,需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也就多了,崗位自然也就多了,對人才的需求也就多了。

綜上所述,疫情過後對上班族的收入肯定是有影響的,在疫情中遭受重創的行業,上班族的收入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相反,疫情的發生也促進了某些行業的發展,這些行業則會有更多的機會等待著大家。


八魚先森


     個人層面    

1.出門戴口罩

經過這次疫情,大量的中國人都被普及了傳染病預防知識,更養成了出門戴口罩的習慣。疫情結束後,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公眾場所,可能將會有更多人選擇戴口罩。其一,有可能自己處於流感狀態,出於社會責任,不想傳染給無辜者。其二,自己身體免疫力較差,不想感染上各種流行性疾病,所以對自己多一層保護。

2.免疫力意識加強

針對冠狀病毒,目前還沒有解藥。能治癒的人,都是靠自身免疫力提升最終戰勝病毒而獲救。所以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將成為更多人長期的健康意識。大眾對健康意識,養生保健意識將進一步加強。

3.買份商業保險

災難無處不在,社會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一個人的不幸,倒下的往往是一個家庭。為了能更好的抵禦各種家庭風險,很多人的保險意識會加強。條件適合的家庭,會為自己和家人儘可能買份保險。

4.敬畏自然,拒絕野生動物

非典時,因為蝙蝠感染果子狸,然後餐桌上的果子狸感染人類。這次又是蝙蝠傳染給穿山甲,武漢野生動物市場的穿山甲感染人類。兩次重複的重大教訓,會讓很多人開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他們會選擇拒絕食用野生動物。違法捕捉和銷售野生動物者,會被大眾舉報。請朋友吃野生動物,可能會變得非常丟分,甚至可能被朋友拉黑。

5.回農村去生活

城市有滿眼的繁華,但當面對疫情災難時,城市變得像一個超級監獄,甚至是人間地獄。被長期關在籠子裡的人們,會更加懷念在農村廣闊天地裡的生活。隨著網絡和村村通公路的改善,很多人在農村與城市生活和工作都相差無幾。所以一些有條件的人,會開始嚮往家鄉和農村,甚至把家安到農村去。

6.改變儲蓄觀念

在這個買什麼都可以按揭,可以分期的時代,很多人不僅是月光族,更是超前貸款消費者。當災難來臨時,很多人一下子沒有了收入來源,這讓很多家庭都面臨著巨大的還貸壓力。看來,人生並不非一帆風順,還得為一些突發事件做一些儲備。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存點錢。

7.還是大單位靠譜

疫情發生後,只有大的單位才會讓你宅在家裡,而照樣給你發工資。小點的單位或者個體老闆,自身都難保,就不要指望他能給誰發工資了。他能扛過來,讓你疫情過後還可以繼續去上班,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在大家的意識裡,以後會盡量考慮進大一點的單位。

8.趕緊談個戀愛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來,而我TM居然還沒有談戀愛。於是,很多人在疫情期間就已經在網上開


自信美先生


因舉國上下的大力度防疫控疫措施得力,本人認為這次疫情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不會超過2003年時非典的防疫時間。因而對上班族的收入影響也不會很大。理由有,一是國家重視力度大,防疫控疫進展快。二是各地按要求一手抓控疫一手抓經濟措施有效。三是防疫投入國家保障,不牽涉上班族的收入。(個人觀點,有誤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