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抱怨工作不好卻從不離職?

不瓜君


哈哈,每個公司都有這樣的人!見怪不怪了!


通過我多年在職場的“潛伏”,我總結了原因主要有如下三點:


1.抱怨是人的本能


抱怨是人的一種本能,但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就像妻子吐槽老公的各種Bug,但絕對不會輕易離婚。


我之前的一位同事每天在辦公室抱怨,但是好多不抱怨的同事都辭職了,她還沒辭職。她說她把怨氣說出來了,心裡就會舒服很多,否則憋在心裡難受。。。


2.不具備說走就走的能力


很多人整天嘴上喊著辭職,實際上第二天連遲到都不敢。


這次疫情也暴露了一些職場真相:並不是工作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工作。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陷入了危機。很多曾經抱怨的員工晚上都開始焦慮,希望自己不要失業。


很多人經濟壓力都很大,要養家餬口的。辭職就是斷了飯碗,所以他們怎麼會輕易辭職呢。再說辭職了,也未必能找到更合適的。尤其是35歲以上職場族,年齡上不在具備優勢。


3.執行力差,溫水煮青蛙的惰性


有句話說:夜裡想了千條路,白天還是老路走。


很多職場族的現狀用這句話形容再合適不過。其實他們的收入並不改,發展空間也並不大,他們也想過很多次要跳槽要改變,但是執行力很差。


他們已經習慣了當前的環境,總覺得若要去一個新地方,又要重頭開始。那不如就待在目前的單位吧,至少還是個老員工。慢慢地他們就習慣了溫水,不想再去改變了。年紀越大,就越會喪失改變的動力和衝勁。


綜上分析,這是員工總抱怨但不跳槽的主要幾點原因。其實我想說該不該跳槽,也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判斷分析的。


Ta在叢中笑


這個問題很矛盾 我就是這樣的人 我做裝修油漆工這塊二十多年 做到不順利的時候總想改行 但是都沒有改成功 因為做手藝苦是苦了點但是工資還可以 二改行在工廠做事沒有自由 自己做生意沒有本錢 又怕虧本 所以一直沒有改行 我估計大部分都跟我一樣


芳蘭金哥


這是個問原因的問題,那我直接講原因:

原因一,因為我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抱怨工作不好卻沒有離職,是因為我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這裡說的”更好“是各個方面綜合的比較。

比如,我一直抱怨公司給的工資不高卻從不提離職,不是因為我找不到工資更高的,而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別的公司不能給我更高的薪水,比如其他公司給的工資高但工作更累。

我沒有離職是因為那些我沒有抱怨的方面對我還是有吸引力的。

原因二,因為我需要一個發洩的窗口

我就是那個經常抱怨工作中存在種種不合理的人,但我沒有因為抱怨而離職,因為每次我抱怨完後感覺自己的煩惱和壓力得到釋放了,我也知道我所抱怨的在其它公司肯定也一樣存在,只不過具體的問題不一樣罷了。

所以,發洩發洩就完了,我抱怨工作不好不是說我不想幹了,如果我不想幹了我會直接說我要辭職。

原因三,抱怨的成本最小,離職的成本太高

沒事兒我抱怨幾句,沒有任何損失,但離職的話,我要考慮收入、職業發展等各個方面,所以我再怎麼抱怨,也不會離開的,生活壓力這麼大,不能瀟灑的辭職,還不能讓我痛快地抱怨幾句嗎?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離職了,那肯定也不會因為抱怨,而是像第一點所說的,我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結語:解鈴還需繫鈴人,想知道更實際的答案,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採訪那些經常抱怨工作不好的同事,問上一句:既然工作這麼不好你怎麼不辭職啊?還有,千萬不要被那些人的負面情緒影響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主見。


桃小斌職言


對他們來說,抱怨是一種習慣,無關其他。

1,他們抱怨,並不是嫌棄自己的工作不好,也不是嫌棄自己的收入低,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習慣,是一種與他人溝通的話題,一般情況下,抱怨工作或公司的不足,很容易能促進溝通,找到話題。

2,俗語說:嫌貨才是買貨人,抱怨越多的人,越不會離職。這點我是深有體會,十年前在一家公司任職的時候,有個女同事特別喜歡抱怨,天天和我說公司這不好,那不好,離職掛在口頭上,但十年過去了,我都公司出來都已經8年了,她還在原公司乾的起勁呢。

3,不離職的原因,我覺得還是有所圖,比如公司雖然有些地方讓他們不滿意,但是公司滿足了他們最看重的東西,比如薪酬,福利,工作環境,或者單位到家距離短等等。所以才不會離職。

我是蟈蟈Mr,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請您點贊並關注我,蟈蟈Mr將持續與您分享求職,就業和職場乾貨,謝謝


蟈蟈MR


一個人唯一不會違背的,是自己的內心。明明知道工作不好,卻從不離職,說明背後一定隱瞞了你看不到的原因。

原因1:這種抱怨只是一種牢騷,工作並沒有這麼糟糕

有些人天生喜歡抱怨,稍有不滿意的地方,他/她們就會假借外部的原因去發洩一番,把問題的焦點轉移,製造謊言和混亂。比如抱怨上班路遠,抱怨公司工資低,抱怨老闆不給力。其實真的去了解一下,發現情況並沒有這麼糟糕。

對於這樣的人,建議敬而遠之,因為會沾染上抱怨和消極的壞習慣。如果你還把他/她講的這些事當真了,那就真的上了當了。

原因2:為了幫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人們都不喜歡承認失敗,有些人更加愛面子,最受不了當著別人的面說他/她的不好。因此當工作上出了問題時,他/她們通常會在第一時間尋找一些藉口,讓別人認為主要原因不在於他/她們,甚至讓別人對此產生同情和憐憫。

因此如果你聽到一個人常說工作不理想卻沒有離開,很可能是在不斷掩飾自己的失敗和失落。

原因3:無法跳出舒適圈

大部分人一輩子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圈內,也就是每天和自己最熟悉的事,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環境打交道。一旦讓其跳出舒適圈去嘗試些新東西,他/她們會變得非常恐慌和害怕,會幻想出上百種消極的結果,最終還是選擇留在舒適圈內。

所以每天喊著口號卻沒有行動,是因為內心的膽怯和多慮。有時甚至會找些藉口來搪塞:“再等等”“等我想好了就去找”“還不急,明年我肯定換工作”,而行動上卻毫無動作。

原因4:知道自己能力的不足

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走到哪裡都會有公司青睞。為了有人抱怨卻不換工作,有種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去外面試過水了, 沒人要;甚至可能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直接放棄去外面嘗試了。

所以他/她們能做的,頂多是幹吼兩句:工作不滿意,卻沒有告訴大家,但是我沒地方去。

原因5:正在等待理想的機會

有的人,雖然不滿意當下的工作,但是總希望能一步就找到最合適的職位。所以他/她們不會屈尊去加入一個湊活的工作,他/她們寧可守在自己目前的職位上,做好準備,等待最佳機會的出現。對於這種人,很有可能過段時間就在你的公司消失,因為已經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斜槓大叔Erazor


其實天天抱怨工作,整天宣稱自己要辭職卻一直還在的人都是活在工作舒適區的老油條。

他們遲遲下不了決心辭職是因為內心太虛了。

1、沒有真本事

總是抱怨但是不會辭職的員工其實是一些沒有真本事的員工,他們無法處理一些刁鑽的問題。

這些人在公司裡的職位一般不是重要職位,他們一般在非主力部門做應對型工作。

2、懶得找工作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都在一個公司上班並不是該公司的福利真的很吸引他。而是因為他在這裡找到了最舒服的工作狀態!

他們害怕離開了這家公司需要面臨找工作、生存等壓力。另外他們也懶得去找新工作了!

所以他們就一直將就著在一家公司上班,就算公司偶爾會讓他們很無語。

但他們只會吐槽一下,沒有幾個會真的辭職的。

3、特別沒自信心

其實整天嚷嚷說要辭職不幹的人一直不敢走的原因是他們特別沒有自信心。

他們不相信自己走出這家公司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所以他們受委屈的時候就喜歡抱怨,試圖通過抱怨來減輕自己的痛苦。

抱怨歸抱怨,抱怨後他們還是會繼續留在這裡上班的!

4、喜歡裝逼

為什麼說這一類人是愛裝逼的呢,因為這一類他其實是很怕別人瞧不起他的人。

因此,他們想通過抱怨來找一些存在感,讓別人認同自己。這種人其實真的很讓人很瞧不起!

其實那些整天把“辭職”掛在嘴邊的人本身是沒有太多能力的。

他們之所以不會辭職是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辭職後能幹什麼,他們會想在哪裡都是工作,現在的公司也算過得去,所以他們就會選擇將就!


我是主演我不能死


抱怨只需要動動舌頭,而離職則需要去面對未知的挑戰,這其中的難易顯而易見了。職場上大多數人都不具備主動改變的勇氣,所以抱怨常有,而離職不常有。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的大多數煩惱和不滿都來自於工作。職場上到處都能聽到對自己工作的吐槽以及對公司的抱怨,但不代表這些發牢騷抱怨的人真的就要選擇離職。如果每個對工作抱怨的人都選擇離職,估計沒有多少人在崗了。所以,對於職場上的各種抱怨,我們也要理性地看待。

大多數人只是用抱怨來緩解壓力或引起關注。

這類情況充斥在大小職場,而且誰也不要笑話誰。敢問職場上有幾個人從來不抱怨?當我們面對工作壓力或者遭到不公平對待時,吐槽也是正常的情緒發洩方法。

大部分對工作經常抱怨的人並不是真心要辭職,一般都是因為工作不如意或壓力過大,用發牢騷的方法向人傾訴,藉此來舒緩壓力或者引起周圍相關人員的關注。我們經常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就是說適當的發點牢騷提點要求更有助於職場發展嗎?

有些抱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悲哀。

有些人確實對自己的工作極不滿意,已經心生厭惡,有離職的想法不假。但由於缺乏支撐自己跳槽高就的實力,所以只能不斷對工作發牢騷,卻沒膽量真的離職。

這種有心跳槽卻無力去找到更好工作的人,不斷地抱怨其實是一種悲哀。因為才華撐不起自己的野心,縱然對當前的工作有各種不爽,卻只能讓自己繼續扮演祥林嫂。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讓自己選擇更好的工作,任性離職就是一種狂想。

用抱怨來掩飾自己的能力不足。

面對工作中的問題,有人會積極尋求解決,而有的就會扯淡推諉。我們在職場上會見到一部分人,在工作還沒開展就開始抱怨各種問題,其實他是在掩飾自己能力的不足。

用抱怨來逃避自己的職責,拒絕積極解決問題,藉助各種不滿來為自己推脫或者消極工作。這類人喜歡以抱怨為武器,在職場上混水摸魚,至於辭職那是不可能的,一般要公司解僱他才走。

對待抱怨,我們要理性地看待,正常對工作的吐槽,可以緩解壓力,或者引起組織重視,但純粹消極地抱怨,則是影響自己職場發展的巨坑。想要在職場上得到不斷上升,就要變抱怨為改變,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提高自己實力,這樣才有選擇去留的自信。否則,一邊抱怨一邊賴著不走,只會成為同事的笑柄。

總之,職場上經常抱怨工作的人,未必就是真心想辭職,他可能只是吐槽而已;也有可能確是想走人,卻沒有跳槽的勇氣。對於抱怨我們沒必要大驚小怪,理智地做法是化抱怨為改變,把精力投入到提高自己中比喋喋抱怨有意義的多。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留言。我是職場本紀,篤行職場十幾年,關注我分享更職場智慧。

職場本紀


在生活中,你或許會遇到這樣的同事,他們總是在抱怨自己的工作,總是在說公司的壞話。有時候他們表現得情緒激動,讓人誤以為他們隨時準備掀鋪蓋走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一邊風塵僕僕地來到公司上班,一邊又憤慨地表達著對公司的不滿。

這樣的人究竟是一種什麼心態呢?我們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做一番分析。

信念

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人不喜歡他手頭的工作,那麼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換一份工作。

他可以跟親戚朋友聯繫,看看有沒有推薦的好工作;也可以在網絡上投簡歷,去應聘新工作;或者給自己一個進修的時間,參加一些技能培訓,有了更高的資歷之後,再去找更好的工作。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很多時候是由信念所決定的。如果一個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最終能夠換來好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那麼他就願意去做出改變。

相反,如果他覺得自己所做的東西將是徒勞的、無用的,那麼他就不願意做出改變,選擇停留在原地,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儘管有時這個舒適圈已經不那麼讓人舒適了。

能力與控制力

一個人所秉持的信念,往往跟他的能力和控制力有關。

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我們對能力和控制的知覺是從經驗中獲得的。

如果一個人在過去的經歷中,基本上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以及事情發展的走向,並因此獲得了成功,他們就會傾向於相信自己有能力達成目標。

相反,如果一個人在他努力的事情上總是失敗,他就會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還可能由此得出一個“普遍性”的結論——似乎所有的事情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內。既然再怎麼嘗試都不會如自己所願,那索性就直接選擇放棄。

這種因為不斷失敗而選擇放棄各種嘗試,獲得了一種不管“怎麼樣做都不會成功的無助感”的情況,在心理學上就叫做“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人遇到事情,總是很悲觀消極,他們痛恨此時此地的境況,但是他們又感覺到很無助。

他們在腦海中閃過“付出努力、做出改變”的念頭,但由於過去頻繁的失敗經歷,導致他們總是躊躇不前。

心理學家指出,如果一個人總是把過去的失敗歸結於自己的人格因素,而不是外界環境等綜合方面的影響;如果他把控制力的缺失看作是永久性的而不是暫時的;如果他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愛這種無助感滲透情、婚姻、健康等,那麼他的人生會永遠陷入一個負向的輪迴。

從這個視角來看,無助感其實是我們自己“習得”的,人生的困境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

明明不喜歡這份工作,對這份工作怨聲連連,但卻不願意作出改變;明明這段關係已經出現裂痕,但又覺得自己無力去修復或者結束它,於是無奈地在這段關係中備受煎熬,這些例子都說明很多人其實陷入了一種“習得性無助”的境地。

其實人生不是隻有一種選擇,勇敢地往前跨一步,也許你會收穫更美好的結果。


野心


為什麼很多人抱怨工作不好卻從不離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抱怨是一種習慣

很多人只是習慣性抱怨。就比如我們談戀愛,可能會因為對方哪裡做得不滿意而抱怨,但是並不會因為這個抱怨而分手。其實大多數人,就是把抱怨當作一種習慣,並不只是在這個公司會抱怨,而是不管在什麼公司都會抱怨。人都會有情緒,只不過把這種情緒表達了出來。我以前上班地方有一個經理,就是天天說,這公司如何如何不好,不幹了等等,可是依然每天高高興興來上班。

害怕失業

抱怨又不離開,其實也怕失業。情緒發洩是一碼事,但是真的要離開,也是需要很大勇氣和決心的。他也會想:離開這個公司,我還能找到現在這樣的工作嗎?能馬上找到嗎?萬一換個公司不如這個公司怎麼辦?

做好自己

要有自我判斷能力,有自己的標準。當聽到別人的抱怨時,判斷一下,別人是不是僅僅發洩一下情緒,不要被這些消極的思想所困擾。你應該有自己的準則,你的目標是什麼?你的做事風格是什麼?你想要什麼?你該怎麼做?


你應該去聽取那些積極的思想,而不是這些消極的思想。很多人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所以,容易被別人的抱怨所影響。你就是你自己,應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點。

做好自己,不要被消極思想影響,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斷提升。


王程說職場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特別興奮,突然想起我之前的一家公司,之前就🈶️那麼一小撮人經常性的抱怨公司,

針對這一現象,我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在職場上,大部分人多少都會有那麼一點抱怨,可能因為人,事,公司等說二句牢騷的話,這都是正常人的心態能理解,可能說說就沒事了。

這類人我就不詳細介紹了。

重點說說以下二種的心態,

第一類人:就是我之前公司的同事,為了方便下文介紹取名:A,B,我記得當時以A為代表的,B跟隨的,一小撮人,經常性,習慣性的抱怨公司不好,領導不好,產品不好,造成對整個公司影響特別不好,記得當時高層離職,公司有負面,中層管理不穩定,員工離職率高,我是經常聽到A和B的各種抱怨,私下傳遞負面,我是最不喜歡接觸這樣的人了,怕受影響,在當時,我想管理層不穩定造成的負面,他們抱怨能理解,後來,公司慢慢不入正軌,A和B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抱怨,後來,經歷過幾家公司後,慢慢理解了這類的心態了,我定義為這群人為習慣性抱怨,是說話方式和性格決定的,並不完全是外界環境的問題,因為,最後A在同一家從員工升到經理最後到高管了。

第二類人:就是牆頭草,在職場上也喜歡抱怨,隨大流,跟著大環境走,特別是沒有自己的主見。其實,就有點像上面說的B,像跟班,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特別對負能量感興趣,不務正業。

往往這二類人是一般不會輕易離職的,百毒不侵,因為他們就是職場毒瘤。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這一現象的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