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计未来15年将减少510万个工作岗位,看看自己在里面吗?

“ 那条河谈认知 ”专注认知提成,心智成长。可以关注、讨论、分享!

在上次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有人指出,工业4.0将对世界各地的工作岗位产生毁灭性影响。由于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兴起,预计未来15年将在15个主要国家中减少510万个工作岗位。不仅在于生产制造行业。其他例如行政管理客服服务,几乎所有行业的低技能的重复劳动,都有被机器人所替代的可能。


专家预计未来15年将减少510万个工作岗位,看看自己在里面吗?


“机器换人”这个完全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人类要失业的人数远远不止510万。 前面三次工业革命都是不同程度的,把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那么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4次工业革命,会把人从低端智力劳动中要解放出来,因为低端的智力劳动,像体力劳动一样,还是比较辛苦和效率很低下的

什么是人工智能?为什么叫人工智能?我们先看一下人的智力有哪些构成:人的智力分为基础智能(比如:记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计算能力)和高等智能(比如:创新能力、艺术能力、情感能力、哲学能力,思考能力等等)。就像人的体力,落后机械的力量,人的基础智能比计算机低,这个是很自然的。人的基础智力是无法跟计算机相媲美的,这是人的生理机能所限制。但人的高等智能,可能永远比机器要高,因为只有人才有高等意识


专家预计未来15年将减少510万个工作岗位,看看自己在里面吗?


但这就会意味着大量的人会失业,没了饭碗,有生存危险吗?绝对不会的?为什么这样说?你看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农业社会时期,90%的人都是在从事体力劳动,工业革命之后,体力劳动人的比例大大缩小,那些减少的劳动力,他是否是失业了呢?他们被大量的转移到工厂产业工人。第4次产业革命,只不过又是一次岗位大迁移,那人的岗位会被迁到哪里去呢?

我们看一下人智能的高级部分,比如说创新能力、艺术、思考、哲学、情感等等。这些机器是不可能具备的。当人工智能大量占据生产和低技能岗位时,另外一些岗位,如对海量的科研、文学、艺术、哲学等等岗位,这些岗位永远都是非常缺人的,但是以前的人类产业结构支撑不了那么多人从事这些产行业。人工智能之后,机器能生产出富足的社会物质财富,人吃饱喝足住好之后,对精神的需求量会激增,所以时代会需要更多的人进入科研领域和精神领域,人工智能为这种工作岗位迁移提供了可能

。所以未来的科研岗位、艺术、文学、哲学等等需要动脑筋的岗位会非常受欢迎。


下集预报:令人惊讶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福利将会超出你想象 敬请关注!

“那条河谈认知”帮助清晰化、正确化、体系化人生基础认知。更多文章可关注后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