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你認為這句話在當今農業中有現實意義嗎?

太行竹林小溪


隨著人們能力的被提高,“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已是不對的了,命脈只有一個,我只能對不起曾經是農業命脈的水利了,我認為在科技被髮達了的現在農業命脈是個複合體,這個複合體就是本先知一貫主張的“人民民主專政下的高度計劃的國營智能農業”,農業命脈是最豐碩農業成果這個果的因。


榮恥鑑定師


大家好!我是農民,我來聊聊!

水利是農業命脈,這是事實,我是煙臺海陽,這裡還比較落後,差不多還是靠天吃飯。我舉例子,我2018年種10畝玉米,能產11000斤左右,可是,2019年我同樣種10畝玉米,由於天旱,10畝玉米才產2000斤,比去年少了9000斤,從這個事實,是不是能看出水對農業的要性。

單就水來說,它具有兩面性,風調雨順,能帶來大豐收,如果雨水太多了,它會帶來災害。如果你喜歡看新聞,還不是有好多地方,被水淹了,顆粒無收。

這個"水利",我認為是個會利用的問題,如果天氣乾燥,缺少雨水,有這麼個地方供應水,如果雨水多了,有這麼個地方存儲水。做到這樣,才叫水利,這才是農業的命脈。

以上是一個農民的回答,謝謝!


liu071962


關於農業和水利

記得在生產隊時,我們大隊和生產隊,在秋收後,都組織隊員興修水利,也收集使用城裡的糞便等,用於春的水稻等種植所需。

我們生產隊是我縣(會昌縣)的噸糧田的生產隊。江西省都有名的。

現在,成了城中村。所有原有的水利設施,全毀了。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

很多事,都要想得開。該廢去的,都需廢去。

廢去一箇舊世界,創建更美好的世界!


PPL64


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認為無論是過去,當今還是將來永不過時,在農業中都具有現實的意義,毛主席高瞻遠矚不是常人能比的,毛主席的話永遠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家和萬事興7392


水是生命之源。

在中國歷史上,由於缺少水利建設,經常洪水氾濫,農民流離失所。洪水過後,赤地千里,土地無法耕種,餓殍遍野,瘟疫橫行。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人民公社,在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各級政府帶領農民進行了熱火朝天的水利大建沒。淤塞的河道清理了,拓寬了。有的大型水利設施能擋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農村的水電站、電灌站建立了,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好處。全國建起了幾十個大中型水庫。這是造福子孫的百年大事。

由於工業的發展,農業的發展,河道的水,池塘的水受到汙染,己不能飲用。

現在很多地方,城鄉居民的生活用水,幾乎全靠在那時修建的水庫裡的水。假如那時沒有大興水利建設,沒修那麼多水庫,後果簡直不可想象。水庫的水成了很多地方城鄉居民的生命之水。

正是有了共產黨毛主席的遠見卓識,無數農民兄弟的艱苦勞動,才有了今天逐步完善的水利設施,農民兄弟功不可沒。


陶田福


毛主席看問題總是準確、全面又深遠,有戰略眼光,歷經時間檢驗更顯正確。毛澤東思想是人類共同發展的指南。


善待自己皆隨緣


這是毛爺的經典語錄,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活字,叫做千口水,千口水為活,無水不活,所以毛爺時大修水庫,興修水利工程,好多工程至今仍然在發揮著很大作用,後來的南水北調工程,國家花了好大代價,養活了好多地區,好多人。所以,水是命根子,節約用水,用好水,才能一一活。


用逍遙客


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句話千真萬確,全國解放以後,他帶領人民修建了數萬座水庫,數十萬條河流,造福子孫萬代


惠炳旗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是定論,什麼事侯也否定不了。水利是決定豐收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古時就有了大禹治水。我國從五十年代開始曾幾次掀起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裡沏外墊,平地保水。特別是興建了很多小型水庫,因地制宜保灌溉,有的地方不宜建水庫就沏壩攔河,引水澆地。當時有句口號叫:戰天鬥地保豐收。

土地下放以來,農村的水利建設受到了制約,大塊大塊的土地被分成了豆腐塊,水渠被損壞,水庫灌溉也成了過去,農民一下子又回到了靠天吃飯的年代。雖然說國家也在有條件的地方打機井搞網灌,可90%以上的土地只能靠天下雨啦,格局的改變成了農業的命脈:例如:2019年由於久旱導致好些地方秋田絕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如何能把水利工程普及是當務之急,只要有過硬的水利設施做保障,農業年年大豐收才不是奢望!


走進真實的空間


興修水利,造福人民,旱能澆,澇能排,六七年代響應毛主席號召,根治海河,興修水利,為農業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一部分水利設還在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