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為何要大規模組建近衛軍?近衛軍與蘇聯普通部隊有何區別?

歷史文齋


蘇軍的所謂的近衛軍在蘇軍相當於一種榮譽單位,它們出現於蘇德戰爭早期,只有在作戰中表現英勇的作戰單位才能夠獲得一種榮譽的稱號,或者說,立了軍功的部隊才能獲得近衛軍的番號。

1941年9月18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發布第308號命令,將一批立正大功的兵團改名為近衛軍,其中步兵第100師改稱近衛步兵第1師。

相關單位在俄軍當中屬於精銳的意思,與蘇軍的普通部隊相比,雖然裝備完全一樣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在編制上有所不同,通常擁有更多的重型武器,編制人數還相對要多一點,在補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先權,人員待遇等方面會更高一點。

當然了,這類部隊獲得更好待遇的同時,也意味著,擔心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對德作戰中的主力了。到偉大衛國戰爭末期,蘇聯近衛軍已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


麥田軍事觀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可以理解為近衛軍是蘇聯的精銳部隊。

沙俄時期1690年,彼得大帝就組建了近衛軍。他們是保衛沙皇的主力部隊,是俄軍的精銳。

蘇聯的近衛軍誕生於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以後。

當時斯大林認為,必須樹立一些軍隊的典型,將一些擁有集體英雄主義、英勇頑強的兵團改為近衛軍稱號。

第一批主要是步兵第100師,改為了近衛步兵第一師。該部隊在1941年9月初,突破了葉爾尼亞以北的德軍防線,對於粉碎德軍和收復葉爾尼亞地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隨後宣佈的近衛軍,都是蘇軍有卓越戰功的主力部隊,包括步兵、空軍和海軍。

根據斯大林的命令,蘇軍最高統帥部為蘇軍陸軍近衛部隊和兵團的軍人頒發“近衛軍”胸章,給海軍近衛軍人頒發繫有黑豎條橙黃色波紋綬帶的長方形金屬薄板製成的胸章。

同時,設“近衛軍軍人”稱號,並給予額外津貼,軍官拿1.5個薪額的薪俸,戰士則拿2個薪額的軍餉。

也就是說,近衛軍士兵是拿雙薪的,待遇也要好得多。

然而,錢不是這麼好拿的。近衛軍往往被用到最關鍵的戰場,傷亡遠比普通部隊要大。


近衛軍的裝備補充比較好,人員步兵也比較及時,所以戰鬥力自然比較強。

所以,近衛軍其實就是蘇軍的精銳部隊。

然而隨著戰爭的進行,近衛軍逐步開始氾濫。

截止到1945年5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榮獲近衛軍稱號的計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和14個航空兵軍、1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兵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射炮兵師、7個火箭炮兵師、13個摩托化步兵團、3個空降兵團、66個坦克團、28個機械化團、3個自行火炮團、64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旅、11個殲擊反坦克炮兵旅、40個火箭炮兵旅、6個工程兵旅和1個鐵道兵旅、1個築壘地域、18艘戰鬥艦只和許多軍(兵)種部隊。


薩沙


近衛軍從字面上來說,就是貼身護衛的意思。其實這個翻譯並沒有那麼恰當,可是漢語中找不到太合適的詞來翻譯“近衛”,因此就只能將蘇軍的這些部隊翻譯為“近衛軍”了。

實際上,蘇軍的近衛軍並不是指負責安全保衛的部隊,而是在戰爭中表現出色的野戰軍!

“近衛軍”的名稱在古羅馬的時候就出現了,可是那時候主要是負責重大節日和國王加冕活動的安全保衛任務。後來意大利和法國也先後出現了近衛軍。法國的近衛軍都是從久經沙場的軍人中選拔出來的精銳,不但擔負著統治者的安全保衛,也參與維護首都治安。

歐洲古代的近衛軍說白了就相當於我國古代皇家的御林軍 和錦衣衛,近衛軍的統帥相當於現在的衛戍區司令。

歐洲人也喜歡攀比,彼得大帝一看大家都有近衛軍也坐不住了,於是也建立了自己的近衛軍,這是俄羅斯的第一支近衛軍,不過還是負責首都安全和皇帝個人護衛的軍隊。

而蘇聯的近衛軍開始於衛國戰爭時期。

1941年秋天,斯大林對一批保衛莫斯科抵禦德國入侵中表現突出的幾個步兵師授予近衛軍稱號。這時候的近衛軍跟實際意義上的近衛軍相比,已經超出了貼身和護衛的範疇。

蘇聯的“近衛軍”更確切的說,是國家授予軍人的一種榮譽,跟授勳的意思大致相同。不過授勳的對象大多是是有功的個人,而近衛軍則是國家對那些屢立戰功的部隊授予的一種集體榮譽。

好士兵不是個個都想當元帥,但作為一名戰士,都把當近衛軍戰士當做一種追求,一種無上榮光。所以蘇聯建立近衛軍的初衷就是鼓舞戰士奮勇殺敵,奮不顧身保衛祖國,保衛家園。

莫斯科保衛戰的後期,斯大林又把近衛軍的榮譽授予給了蘇聯一支最精銳的裝甲師,這支部隊在衛國戰爭中也不負眾望,在衛國戰爭中屢立奇功。


隨著戰爭的進行,蘇軍獲得近衛軍殊榮的坦克部隊也越來越多,將近50多支裝甲部隊進入近衛軍行列。

後來,授予獲得近衛軍編制的部隊突破了兵種限制,開始向各兵種推行。凡是部隊作風勇敢,不管是陸軍,海軍,還是空軍,只要是在戰鬥中多次立功的部隊,都被授予近衛軍榮譽稱號。

但更高的榮譽帶來更多的責任,蘇軍發佈軍規,作為近衛軍的部隊必須在全軍衝鋒在前,聽從指揮,奮不顧身。如果在戰鬥中畏首畏尾,不能堅持到底,當了逃兵或者被敵軍擊潰,不但近衛軍的稱號被取消,指揮官還會被軍法審判。


斯大林還指示為近衛軍專門設計了軍旗,為近衛軍的戰士設計了統一佩戴的胸章。凡是享有近衛軍稱號的部隊,待遇也比普通隊伍高,補給也比普通部隊多一些。在重火力配備方面,近衛軍可以優先供給,火力比普通部隊更猛。

而事實上,蘇聯近衛軍也確實奮勇當先,不辱使命。在戰場上,哪裡任務最重,情況最危急,哪裡就用近衛軍出現。哪裡有近衛軍出現,哪裡的敵軍就聞風喪膽。

無論在衛國戰爭還是反攻德國法西斯的重大戰役,到處留下了近衛軍的威名。 這些衛國戰爭時期的近衛軍在抗擊入侵,保家衛國的解放事業中確實表現突出,戰功顯赫,出現了數不勝數的英雄個人和英雄集體,他們的光輝事蹟在全蘇聯廣為流傳。不僅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極大程度上振奮了軍心,凝聚了民心。
衛國戰爭結束後,蘇聯不再授予部隊新的近衛軍稱號。但近衛軍的戰士們在保衛蘇聯,保衛蘇維埃和反法西斯的戰鬥中做出的歷史貢獻,也永遠載入史冊。蘇聯解體後,每逢二戰紀念日,那些近衛軍老兵還會佩戴當年的胸章才加各種紀念活動。無論出現在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小約翰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首先俺糾正題主一個錯誤,蘇聯這近衛軍他壓根就不是組建的,那是授予的,這是一種極高榮譽的象徵。

當然您要問這近衛軍和普通部隊有啥區別?您自己個聽這名字——近衛軍,就這三字聽著他就不一樣。這不僅僅是待遇不同,那火力配置他也不同。

那麼大傢伙要想整明白這近衛軍的事,俺感覺咱先從這近衛軍是咋來的說起,打這麼個底,後邊咱在說這事,就明明白白了。

近衛軍的起源

這近衛軍,擱西方過去指的是部隊中精銳中的精銳。最早形成近衛軍概念的時候,還是出現在奴隸社會。

擱那會其實就是作為一個部隊中最大那頭,身邊的扈從部隊。那麼這時間到了十二世紀的時候,那上了戰場喜歡玩藝術的意大利,這就把護衛國旗的精銳部隊給了專門的名字——近衛。

這就是近衛軍最早的來源。那麼這事流傳到了小個子拿破崙時期,他就把這近衛軍的意義給擴大化了,變成了一支部隊的殊榮。

規定只有經歷過二十場以上還能活下來,而且沒缺胳膊少腿啥的法國大頭兵,這才有資格進入近衛軍裡邊,沒這前提條件,您壓根就沒這資格申請。

後來為了提高近衛軍的含金量,拿破崙還把這近衛軍分成了,新近衛軍和老近衛軍。

而這老近衛軍是從新近衛軍中選取的精英所組成的,這老近衛軍喊出的號子都和別人不一樣,這天底下壓根就不存在通過拼刺刀不能解決的事。

您瞅瞅這牙口,硬不硬。

那麼老毛子是啥時候有了這近衛軍的呢?

那還是在彼得大帝手裡邊產生的,話說這彼得大帝那可是了不得的存在,老毛子現在這麼硬,就是人家給老毛子打的地基,所以這人擱世界史上那都是有一號的人物。

他就瞅著歐洲這幫子老鄰居,家裡邊都收藏著這麼一支牛掰的不要不要的部隊,自己個手癢也就建立了一支。

所以老毛子地頭上出現的第一支近衛軍是在1690年,而蘇聯出現近衛軍是在衛國戰爭時期,之前在蘇聯前期壓根就不存在這樣的部隊。

而這些近衛軍基本上都是戰前的新兵,一刀一槍用血與火烤出來的。

大傢伙都知道,小個子希特勒摸著鼻樑骨下邊的衛生胡,抽冷子趁著蹲在西伯利亞高原邊上的斯大林不注意,玩了一出閃電戰。

就這麼一傢伙下去,把個斯大林打了個灰頭土臉的,一丁點招架的餘地都沒有,就被希特勒的大頭兵給平推到了莫斯科城下。

這都頂到了斯大林的眼皮子底下了,之前咱說老毛子的部隊潰不成軍這都不誇張。

話說這時間點上都到了亡國的節骨眼上了,老毛子也虧是戰鬥的民族,真不慫,一傢伙就把希特勒給頂住了。

這前前後後出了不老少用少量的人員,就頂住了德國戰車推進的部隊,那都回事拿肉腦殼頂子彈,頂出來的。

這有功勞就得嘉獎不是,於是斯大林就把這些個部隊授予近衛軍的稱號。

那麼第一批產生的近衛軍是那些呢?

根據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第308號命令,這就出現了第一批近衛軍。

步兵第100師變更為近衛步兵第一師,後來這個師進行改編,變成了現如今的警衛機械化第一軍。

還有步兵第127師,變成了近衛步兵第二師;步兵第153師,變成了近衛步兵第三師;步兵第161師,成為了近衛步兵第四師。

大傢伙瞅瞅他們之前的番號,這都是一百開外的,只能說明這些師都是後來組建的,而且是由新兵組建的師。

所以老毛子的近衛軍那都是由新兵部隊結結實實的打出來的,不管是那個師,只要掛上了近衛倆字,那都是打惡仗血仗打出來的。

這不後來這近衛軍從步兵,擴展到了騎兵部隊,坦克部隊,空軍和海軍當中,都有掛著近衛二字的部隊。

此後又組建了近衛集團軍,這種集團軍下轄那都是近衛軍,一般的部隊這都進不去。

當然一旦被列入近衛軍的編制中,軍官的待遇提升0.5倍,士兵直接提升一倍,一旦有了損失優先補充,火力配置都比一般的部隊要好。

但相對來說,他懲罰也更為突出。規定一旦冠以近衛兩字的部隊,那就是全軍的表率,如果戰爭期間出現丟失軍旗,出現貪生怕死,戰鬥潰逃事件,指揮者立即被送到軍事法庭,近衛二字也會被剝奪。

後來老毛子進入反攻階段,頂到第一線的反攻部隊全部都是近衛軍,普通部隊很難撈到。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蘇聯的近衛軍他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近衛軍,但話說回來,他們確實打出了近衛軍的威風,都無愧於這倆字的稱呼。

這時間到了和平時期,蘇聯在也沒有授予新的近衛軍的稱號,到了裁撤部隊的時候,這些被裁撤的部隊可以將他們原有的近衛二字轉授給其他的部隊。

這些個近衛軍他們的軍旗和普通部隊的都不一樣,正中間是近衛軍的徽章圖案,最上方用俄文寫著:“消滅德國侵略者”,下邊才是部隊的番號名稱。

而且每一個近衛軍士兵都有一枚象徵近衛軍的胸章,這有別於其他的部隊。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蘇聯在衛國戰爭時期的近衛軍不是組建的,而是授予的,簡單的說就是用命換的。蘇軍第一批近衛軍出現在1941年的葉里尼亞戰役以後,當時朱可夫指揮預備隊方面軍收復了葉里尼亞以後,參戰的一批蘇聯步兵師被授予第一批近衛軍的榮譽稱號,其中原來的第100步兵師改稱近衛第1步兵師。隨後近衛第1坦克旅等等一大批近衛部隊先後誕生。
近衛軍徽章
近衛軍的軍旗,還有歌曲,不過沒有找到歌詞

對於當時蘇軍來說,由於戰爭出人意料,蘇軍被德軍打得一敗塗地,大量部隊被擊潰,而且很多部隊都是一擊即潰,蘇軍的士氣極其低落,對於勝利已經失去了信心,軍隊的紀律幾乎崩潰,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要嚴格紀律,這就是著名的270號命令,後來還有227號命令,這幾個命令的中心思想就是不許後退一步。
在一些重大戰役中,總是有一些部隊被授予近衛軍稱號,比如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第316步兵師改稱近衛第8步兵師。
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近衛第13步兵師又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保衛斯大林格勒的第62集團軍改成近衛第8集團軍。


近衛第8集團軍司令員崔可夫。

而只有嚴格的紀律是不行的。電影兵臨城下里邊的那個片段其實挺有代表性的,如何能夠使軍隊恢復秩序和紀律,除了嚴厲的懲罰手段以外,還要有希望和英雄。說白了就是胡蘿蔔加大棒,不足後退一步的命令是大棒,而組建近衛部隊就是胡蘿蔔。這些近衛部隊和其他部隊的區別首先是有自己的徽章,蘇軍近衛軍有一個近衛軍徽章,這個和美國傘兵可以把褲子塞到傘兵靴裡邊一樣,都是其他士兵羨慕和效仿的目標。
近衛軍軍官士兵的素質要比一般的部隊高。


潘菲洛夫,蘇軍近衛第8步兵師師長,近衛第8步兵師原來的番號是第316步兵師。

然後就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了,近衛軍的普通士兵每個月的軍餉是其他部隊的2倍,軍官是1.5倍,這個毫無疑問就是蘇聯版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簡單粗暴,但是很有實效。

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的部隊,一般在補充兵力和裝備上處於優先順序,一般的蘇聯步兵師能有和五六千就不錯了,但是近衛步兵師一般都能湊到近8000人,同時近衛步兵師裡,經常會有一個自行火炮團,這個是其他步兵師十分羨慕的。當然,給你兵,給你炮,給你的任務也重,近衛軍一般都是會投入非常艱苦的任務,象攻堅行動,同時傷亡也會比較大。


紅色手電筒


蘇聯近衛軍按照蘇聯軍事百科全書定義為在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因戰功卓著改稱為的蘇聯武裝力量部隊、艦艇、兵團和軍團;由新的技術裝備和具有豐富戰鬥經驗的(或原屬近衛部隊的)人員最新組建和補充的部隊、艦艇、兵團和軍團,後者是指在和平時期。

二戰期間,蘇軍在斯摩稜斯克會戰葉利尼亞戰役中誕生了第一批近衛軍部隊。根據國防人民委員會1941年9月18日的第308號命令,參戰的第24集團軍步兵第100師和布良斯克方面軍步兵第127師最先榮獲近衛軍稱號,番號分別改為近衛步兵第1和第2師;第20集團軍的步兵第153和第161師也在同一天番號改為近衛步兵第3和第4師。

在此之後,蘇軍近衛軍得以不斷髮展。

1941年11月11日坦克第4旅因在姆岑斯克阻擊戰中表現突出,番號改為近衛坦克第1旅。在10月4日到10月11日姆岑斯克7天的作戰中,該旅摧毀敵軍坦克133輛、火炮49門、飛機8架、彈藥車15輛、迫擊炮6門,消滅1個步兵團。

1941年11月26日和12月25日,騎兵第2軍、第3軍和騎兵第5軍因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英勇表現,分別改為近衛騎兵第1-3軍

1942年1月8日,被譽為戰爭之神的4個炮兵團和4個反坦克炮兵團由於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戰功成為炮兵第一批近衛軍部隊

1941年12月6日,紅旗殲擊航空兵第29團成為首支近衛部隊,改為近衛殲擊航空兵第1團。該團飛行員在戰爭爆發後2個半月擊落敵機47架,而日後二戰蘇軍空軍守衛王牌闊日杜布也出自該團。

1942年4月,海軍也有了第一批近衛部隊,有紅色高加索號巡洋艦、堅強號驅逐艦、馬爾季號佈雷艦、T-205號掃雷艦、潛艇M-3/M-171/M-174和K-22號。

1943年2-3月,蘇軍誕生了首批近衛航空兵師和近衛坦克集團軍

到戰爭結束,蘇軍榮獲近衛軍稱號的有11個集團軍和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和14個航空兵軍,1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兵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射炮兵師、7個火箭炮兵師,18艘艦艇等。

按照蘇軍規定,和平時期不授予近衛軍稱號,不過為了保持戰鬥傳統,原近衛稱號部隊在建制被撤銷時可以轉授給其他部隊。

與普通的部隊相比,近衛部隊在人員補充、裝備上都會優先,待遇也比普通部隊高,當然在作戰時往往也承擔最艱鉅的任務,因為本身要獲得近衛稱號就是通過戰功得來。


榮華之武器堂


近衛軍古今中外都有,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講的中國古代的禁衛軍、羽林軍,是一支扈從、保衛皇帝的軍隊,人員自然是精挑細選保證政治正確,裝備自然是最精良保證能征善戰。但是嚴格來說並不是野戰部隊,因而古代歷史上近衛軍參與實戰取得戰績的例子並不多,是否是精銳只存在人們的想當然中。

俄羅斯在彼得大帝時期就創建了近衛軍,同樣的也沒有以建制部隊參加什麼實戰。皇家禁衛軍更多的起到了一所高級軍官學校的作用:政治正確的軍官們來到禁衛軍鍍金,然後再外派到野戰部隊建功立業。例如大將軍衛青原來就是漢武帝的羽林騎,外派到戰場後大放異彩。對於近衛軍來說,政治正確是排在第一位的。

二戰時,蘇聯創建了大規模的近衛軍,與傳統意義上的近衛軍有本質的區別,是真正意義上的野戰軍,而且擔負的都是主要的突擊和堅守防禦的重任。

左為蘇聯時期的近衛軍徽章,中為葉利欽時代的近衛軍徽章,右為普京時代的近衛軍徽章

蘇聯創建近衛軍的原因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在德軍閃電戰的打擊下,蘇軍節節敗退喪師失地,士氣極度低落。戰爭頭十天,德軍就推進了600公里,1941年6-9月,蘇聯紅軍一共損失280多萬人,有一百多萬被俘;裝備損失慘重:輕武器417.28萬件,坦克與自行火炮15601輛,各種火炮70574門,作戰飛機7237架。

面對納粹的入侵,蘇聯政府意識到這場戰爭是滅國之戰,只能勝不能敗。於是為了鼓舞士氣、鞏固團隊精神和軍人榮譽感,激發戰士們的潛力和戰鬥力,大肆褒獎表現英勇、立下軍功的將士們,表彰那些作戰英勇、立下汗馬功勞的部隊,大規模地組建近衛軍。

鑑於蘇軍在初期的巨大損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蘇軍都無法做到對所有部隊的損失進行補充,只能對各部隊進行區別對待,擔負進攻任務的部隊將優先得到充足的補充,次要方向的防禦部隊的補充相對較少,只有在重要地域執行防禦任務的部隊才會得到充足補充。

這些在戰場上取得戰功已經證明自己的近衛軍無疑是執行進攻任務或者重大防禦任務的最好選擇,在決定性的戰役上自然要投入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所以這些近衛軍總是得到各種特殊的照顧,無論在兵員還是武器裝備上。

按照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的決議,凡獲得近衛軍稱號的部隊和兵團,均授予近衛軍軍旗。近衛集團軍軍旗旗面由紅色絲綢製成,邊緣裝飾以金色流蘇,尺寸為145x115釐米。正面中央刺繡有直徑60釐米的近衛軍徽章圖案,在其上方為俄文“消滅德國侵略者”(Смерть немецким захватчикам)口號,下方是部隊的名稱。在旗面的三個邊緣處刺繡有金星、鐮刀和斧頭圖案。軍旗的背面,中央為列寧刺繡頭像,其直徑為48x46釐米,上方是“為了祖國” (За на нашу Советскую Родину)標語,下方則是蘇聯的俄文縮寫。軍旗旗杆為木質,長2.5米,直徑4釐米,顏色為深棕色,頂端裝有金屬箍並繫有兩條金色飾帶。其它級別近衛軍部隊的軍旗與近衛集團軍軍旗基本一樣,只是旗面中央的近衛徽章沒有橡葉飾,尺寸也縮小為38x50釐米。1942年6月19日,海軍人民委員部命令制定海軍近衛軍軍旗。

1942年5月21日,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的命令,為蘇聯陸軍近衛部隊頒發近衛軍胸章,為海軍近衛部隊的軍人頒發繫有黑豎條橙黃色波紋綬帶的長方形金屬薄板製成的胸章,近衛軍胸章佩戴於右胸,同時設近衛軍軍人稱號。徽章上面的典型標誌紅旗、紅星和月桂枝等圖案也會作為近衛軍的標記,繪製在重型裝備之上。

按規定,凡榮獲“近衛軍”稱號的部隊都將予以加薪,指揮員增加一半,而士兵則上漲一倍。

蘇聯近衛軍其實就是蘇軍的精銳王牌部隊

1941年9月18日,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決定,為表彰全體人員的集體英雄主義、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和高超的軍事技能,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發布第308號命令,將一批立有大功的兵團改名:步兵第100師(師長魯西亞諾夫少將)改稱近衛步兵第1師(後來改編為近衛機械化第1軍);步兵第127師(師長阿基緬科上校)改稱近衛步兵第2師;步兵第153師(師長加根少將)改稱近衛步兵第3師;步兵第161師(師長莫斯克維京上校)改稱近衛步兵第4師。這是蘇聯建立的第一批近衛軍。

英雄部隊之所以比普通部隊的戰鬥力強悍而成為王牌,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支部隊的官兵們繼承了前輩的軍人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具有藐視敵人的英雄氣概。在遇到艱難情勢下王牌部隊能夠表現出頑強的戰鬥意志,激發出強大戰鬥力。是否是精銳是否是王牌,一般比較一下王牌部隊和普通部隊官兵的精氣神就能看出來。

比如法國諾曼底登陸,大家都知道在盟軍的幾個登陸海灘中數奧馬哈海灘的戰鬥最激烈,傷亡最慘重,戰後美軍的觀點就是幸虧在奧馬哈的是美陸軍的第一王牌“大紅一師”,如果換著是其他部隊,在那麼困難的環境和高昂的傷亡下,必定崩潰了。

抗美援朝的長津湖血戰,沒有重武器,身著南方的薄棉衣,在零下20多度的環境下,我20軍和27軍這兩支三野第一主力部隊的官兵們爬冰臥雪,硬是將強大的美軍擊敗。而同時,對面的美軍也正因為是在二戰中創造了美海軍500年光榮的美陸戰一師這隻王牌,從而能在我軍包圍下突圍到海邊撤走而沒有最後崩潰。相比較,我九兵團另一支未能及時趕到戰場的26軍和美軍方面的美七師,在此次戰役中的表現明顯不如主力部隊。

根據《蘇聯軍事百科全書》中文版的記載“截止到1945年5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榮獲近衛軍稱號的計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和14個航空兵軍、1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兵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射炮兵師、7個火箭炮兵師、13個摩托化步兵團、3個空降兵團、66個坦克團、28個機械化團、3個自行火炮團、64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旅、11個殲擊反坦克炮兵旅、40個火箭炮兵旅、6個工程兵旅和1個鐵道兵旅、1個築壘地域、18艘戰鬥艦艇和許多軍(兵)種部隊”

1943年6月1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又對近衛軍做了如下補充規定:近衛軍部隊必須是全軍的表率,......如果近衛軍部隊因為在作戰中出現被殲滅而丟失軍旗,貪生怕死和在戰鬥中潰逃的情況,其指揮員將被送交軍事法庭,剝奪該部隊的近衛稱號並進行整編。

事實上在殘酷的衛國戰爭中,蘇聯組建的近衛軍部隊要比戰爭結束時的數量多得多。比如蘇聯累計組建了13個近衛合成集團軍,到45年5月9日時有11個;蘇聯還曾經組建了三個近衛摩托化師,後都整編為步兵師;在戰爭中還有多艘潛艇榮獲近衛軍稱號,累計有34艘艦艇獲得了近衛軍稱號,而《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記載的截止45年5月9日的數據只有18艘水面艦艇。

在蘇聯衛國戰爭的多場戰略性決戰中,蘇軍的近衛部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最激烈的戰場上總能看到英勇的近衛軍,他們無愧於稱作二戰蘇軍最精銳的部隊。

俄羅斯現在的近衛軍部隊

戰後和平時期,蘇聯未再授予部隊和艦艇近衛軍稱號。但是,為保持戰鬥傳統,原各部隊、艦艇、兵團、軍團的近衛軍稱號,在其撤銷時,可轉授給其他軍團、兵團、部隊和艦艇。

一支部隊的榮譽就是這支部隊的軍魂。英雄部隊在戰爭中哪怕打光了,重新補充了人員後,部隊的團隊精神和榮譽感會代代傳承下來,依然還是主力王牌部隊。不僅我軍保留了戰爭年代產生的英雄部隊番號,國外也是如此。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武裝力量大幅度裁軍,近衛軍部隊也大量解散。由於政治鬥爭的原因,在一段時間內殘存的近衛軍部隊被禁止佩戴前蘇聯近衛軍證章,但是官兵們仍然將其作為軍人的最高榮譽。普京時代開始後,與前蘇聯國歌、軍旗、鐮刀錘頭標誌一起回到俄羅斯的還有前蘇聯近衛軍軍旗與證章,並被各部隊沿用至今。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推出了新款的近衛軍證章,將紅旗換成了三色旗、“СССР”字樣換成了“Россия”,紅五星換成了雙頭鷹,並希望以此替代各部隊原有近衛軍證章,但是遭到了強烈的抵制。於是就行了一種奇怪的混搭局面,在蘇聯時期特別是衛國戰爭時期獲得該榮譽的部隊仍然使用前蘇聯的近衛軍證章,而其他部隊則使用新款俄羅斯近衛軍證章。但是在重大場合上,近衛軍統一佩戴前蘇聯近衛軍證章,因為那是無數士兵用命換來的榮譽。

現在依然保留“近衛軍”番號的俄軍部隊以陸軍和戰略火箭軍部隊為主,空、海軍除了空降軍和海軍陸戰隊外沒有近衛軍部隊。目前的俄羅斯武裝力量中,師/旅和團級“近衛軍”共有39個,主要部署在莫斯科軍區、北高加索軍區和西伯利亞軍區,構成了俄軍最核心的打擊陣容。

列寧格勒軍區(5支):

近衛第25摩托化獨立步兵旅——原近衛第42武器裝備存儲基地;

近衛第138摩托化步兵旅,參加過兩次車臣戰爭——原蘇聯紅軍第70步兵師,始建於1934年,是目前俄軍資格最老的部隊之一,1942年10月16日被授予“近衛軍”番號,改編為近衛第45步兵師;近衛第9炮兵旅;

近衛第380導彈炮兵團;

近衛第268炮兵旅。

莫斯科軍區(7支)

近衛第4獨立坦克旅,參加過第一次車臣戰爭——原蘇聯紅軍第17坦克軍,組建於1942年6月26日,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獲得“近衛軍”番號,改編為近衛第4坦克軍。衛國戰爭結束後,改編為近衛第4坦克師;

近衛第5摩托化步兵旅——即大名鼎鼎的“塔曼”師,原近衛第2摩托化步兵師。該師參加過第二次車臣戰爭,是目前俄軍裝備最精良的機械化部隊;

近衛第27摩托化步兵旅;

近衛第112導彈旅;

近衛第397導彈炮兵團;

近衛第45炮兵旅;

近衛第79導彈炮兵旅——1992年組建,車臣戰爭中獲得近衛軍番號。

北高加索軍區(7支):

近衛第8摩托化步兵旅——原蘇聯紅軍於1942年3月第二次組建的第197步兵師,在斯大林格勒大會戰後,於1943年1月13日榮獲“近衛軍”番號,改編為近衛第59步兵師;

近衛第17摩托化步兵旅——原近衛第42摩托化步兵師、近衛第291步兵團改編;

近衛第18摩托化步兵旅——原近衛第42摩托化步兵師主體部隊改編。1942年7月在近衛第1紅旗步兵旅基礎上,擴編為近衛第42紅旗步兵師。參加過庫爾斯克大會戰,解放別爾哥羅德,別爾哥羅德市至今仍有為該師犧牲官兵建立的長明燈和無名烈士墓。在烏克蘭第二方面軍麾下,參加了進攻布拉格的戰役。蘇聯解體後,改編為近衛第42步兵師。2009年,該師一分為二,分別改編為近衛第17和近衛第18摩托化步兵旅;

近衛第20摩托化步兵旅——原蘇聯紅軍第174步兵師,1940年8月組建。參加了莫斯科大會戰,並在1942年3月17日榮獲“近衛軍”番號,改編為近衛第20步兵師。後參加了基輔戰役和布達佩斯戰役,解放了佩斯城。

近衛第136摩托化步兵旅;

近衛第1導彈旅。

伏爾加河沿岸-烏拉爾軍區(4支):

近衛第7坦克旅——原第34摩托化步兵師、近衛第295摩托化步兵團基礎上組建。該團原隸屬於近衛第15重型坦克師,原為蘇聯紅軍近衛第15騎兵師。衛國戰爭中改編為近衛第33坦克師,1965年恢復騎兵時代番號,改編為近衛第15坦克師,不久後再次改編為近衛第15重型坦克師,長期駐紮在捷克斯洛伐克。1990年部隊撤回,隨後被解散,僅保留近衛第295步兵團駐紮在烏拉爾地區;

近衛第21摩托化步兵旅——原蘇聯紅海軍第75陸戰旅,參加傑米揚斯克戰役,並在戰鬥中榮獲“近衛軍”番號,改編為近衛第27步兵師。隨後參加斯大林格勒、頓巴斯、第聶伯河右岸等一系列戰役,並在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麾下參加了攻克柏林的戰役;

近衛第23摩托化步兵旅——在原近衛第27步兵師近衛第81步兵團基礎上,於2009年改編組建;

近衛第385炮兵旅。

西伯利亞軍區(6支):

近衛第5坦克旅——原蘇聯紅軍近衛第5騎兵軍;

近衛第35摩托化步兵旅——原近衛第122步兵師;

近衛第36摩托化步兵旅——原近衛第131步兵師;

近衛第37摩托化獨立步兵旅;

近衛第74摩托化獨立步兵旅;

近衛第120炮兵旅——車臣戰爭中獲得近衛軍番號。

遠東軍區(4支):

近衛第57摩托化獨立步兵旅——原近衛第81步兵師;

近衛第38摩托化獨立步兵旅——原近衛第21步兵師近衛第143步兵團;

近衛第20導彈旅;

近衛第228導彈炮兵旅。

空降軍(4支):

近衛第76空中突擊師——組建於1939年,原為步兵師,番號不詳。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榮獲“近衛軍”番號,被改編為近衛第76步兵師;1999年,以閃電行動奪佔科索沃普利斯蒂娜機場,名噪一時。第二次車臣戰爭中,該師以一個連的兵力,死死擋住了兩千多人的車臣叛軍,震動全俄。曾多次參與中俄聯合軍演,是中國軍迷最熟悉的俄軍部隊之一;

近衛第98空降師,組建於1944年,原為步兵師,在戰鬥中榮獲近衛軍稱號,改編為近衛第98步兵師。先後參加阿富汗戰爭、兩次車臣戰爭,並長期在高加索地區作為快速機動力量擔負反恐任務;

近衛第7空降師;

近衛第106空降師。

海軍(2支):

近衛第55海軍陸戰師——原蘇聯紅軍第55海軍陸戰師,組建於1968年,參加過兩次車臣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該師將俄羅斯國旗插上了車臣總統府大樓,因此被授予“近衛軍”番號。該部隊也曾參加過中俄軍演,是一支強悍的部隊;

第336獨立海軍陸戰旅——原蘇聯紅軍近衛第120步兵師近衛第336步兵團。該團原為蘇聯紅軍第308步兵師339團,1942年4月組建,參加過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1943年9月23日榮獲“近衛軍”番號,改編為近衛120步兵師,隨後該師參加了第聶伯河右岸戰役、白俄羅斯戰役、東普魯士戰役和柏林戰役。1979年,在該師近衛第336步兵團基礎上,組建紅海軍近衛第336陸戰旅。2009年,改編為近衛第336獨立海軍陸戰旅。

蘇聯近衛軍,是在衛國戰爭時期設立的特殊番號,是用赫赫戰功和無數士兵的屍體堆砌出來的至高無上的榮譽。一個充滿光榮與榮耀的名字,一面永遠向前的旗幟,一個戰無不勝的英雄群體。

<strong><strong>


我淡如菊


近衛軍是軍隊中榮譽的稱號,廣義上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精銳中的精銳。在衛國戰爭之前蘇聯是沒有設立近衛軍的。蘇聯近衛軍部隊幾乎都是戰前新兵打出來的。

蘇聯組建(獎勵戰功部隊)近衛軍在與德軍交戰戰況焦灼的情況下無疑能夠鼓動蘇聯紅軍士兵和軍官們的犧牲精神。鬥爭意志更加堅定。在二戰中蘇聯軍隊要獲得近衛軍的稱謂也必須是付出巨大犧牲並且重創敵軍達成一定戰略意義才能獲得的,並不是說直到戰爭結束蘇聯擁有許多近衛軍稱號的大部分部隊徒有虛名。

蘇聯軍隊中獲得近衛軍稱號的兵種幾乎涵蓋了當時的所有兵種,不過以步兵師,團和坦克裝甲部隊,航空部隊最多。名義上近衛軍只是一個稱謂,不過在一場戰爭中能夠重創敵軍對於任何付出犧牲的軍隊來說,任何獎勵都比不過獲得近衛軍稱號的榮譽寶貴。因此為了保留該支部隊的戰鬥精神也是很有必要為這支部隊予以獎勵。這也是蘇聯人在領土被佔領很多,仍然有勇氣將德軍擊退的原因之一。

蘇聯的近衛軍與普通部隊的區別在於,在戰爭爆發前幾乎都一樣,只不過西方戰線的部隊最先與德軍交戰。因此無論是阻擊還是,反攻只要能夠極大顯示出蘇聯紅軍大無畏的鬥志,和不退縮的精神更能夠重創德軍毫無疑問就能夠擁有近衛軍的殊榮。而那些以極少數士兵能夠做到重創德軍的戰士,也會獲得蘇聯英雄稱號。到反攻階段能夠始終衝在第一線的戰鬥團體,很多能夠得到近衛軍的稱號。不過到反攻階段時很多地方打頭陣的多是近衛軍部隊為主力。



這種獎勵也在戰爭中起到了培養有素養的部隊和指揮官的作用。通過近衛軍和頒發蘇聯英雄獎的設立保證了蘇聯軍隊在衛國戰爭期間的鬥爭意志,這也是共產主義軍隊的標誌性做法。在其他地方這種戰鬥團體被稱為“尖刀連”。


客矢解


近衛軍在中國是保護皇帝的,然而在蘇聯,近衛軍只是一個榮譽稱呼。


1941年9月18日,蘇聯按照最高命令,對於戰爭中表現突出的隊伍進行授獎,其中包括:


步兵第100師(師長魯西亞諾夫少將)改稱近衛步兵第1師(後來改編為近衛機械化第1軍);

步兵第127師(師長阿基緬科上校)改稱近衛步兵第2師;

步兵第153師(師長加根少將)改稱近衛步兵第3師;

步兵第161師(師長莫斯克維京上校)改稱近衛步兵第4師。

這些兵團在二戰中同德軍進行了殊死搏鬥,並參加了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在葉利尼亞城下舉行的反突擊。

在蘇聯,近衛軍和普通軍沒啥區別,普通軍可以通過優秀的表現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當然同樣的道理近衛軍也可能被剝奪這個榮譽。就跟咱們上學的流動紅旗一樣,今天是你的班級,下次表現不好了你們班就被剝奪這個紅旗了。


隨著蘇聯解體,近衛軍也被解散,但是許多在戰爭中出生入死的近衛軍們表示自己在戰爭中的功勞不能因為解體而不復存在。於是將蘇聯的近衛軍旗幟以及徽章進行了修改。之後前蘇聯的近衛軍佩戴俄羅斯新配置的徽章可以繼續佩戴。


要知道二戰中,那些與德國奮戰過的老兵付出了多少心血和代價,他們有的失去了親人,有的失去了身體的一部分,這個近衛軍徽章不僅僅是榮譽,還是他們懷念過去,繼續堅強的活著的證據。


尼采廣寒宮中坐


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而這一年的8月末,蘇聯和德國秘密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條約的簽訂讓希特勒可以放心大膽的在西方進攻作戰,也讓蘇聯吃了一顆定心丸,自認為德國只會在西方戰場作戰而不會入侵蘇聯。

但是,斯大林低估了希特勒的野心,讓他沒想到的是,德國在西方戰場取得節節勝利後,卻秘密制訂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兵分三路突襲蘇聯。

此時,蘇聯剛剛完成“黨內叛徒大清洗”運動,軍隊內部許多軍官被清洗,軍隊指揮作戰能力銳減,對於德國猝不及防的突襲,蘇軍節節敗退。

7月3日,斯大林向蘇聯人民發表廣播演講,號召全體蘇聯人民團結起來,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死的鬥爭,蘇德戰爭全面爆發,蘇聯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開始了1418個日日夜夜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在衛國戰爭時期,蘇聯紅軍為了鼓舞作戰部隊英勇殺敵的士氣,授予那些戰功卓著的部隊以“近衛”稱號。

9月18日,根據斯大林最高統帥指揮部的決定,為表彰軍隊的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發布第308號命令,將步兵第100師改稱近衛步兵第1師(後來改編為近衛機械化第1軍);步兵第127師改稱近衛步兵第2師;步兵第153師改稱近衛步兵第3師;步兵第161師改稱近衛步兵第4師。

而這之後,又有相繼有一批因作戰英勇的部隊被授予“近衛軍”稱號。

9月21日到26日,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師、步兵第107師、第120師、第64師均被授予近衛軍稱號;11月26日,步兵第78師、坦克第4旅因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戰功卓著,德軍作戰中連戰皆捷而改為近衛軍。

蘇聯衛國戰爭末期,蘇聯近衛軍已發展成為蘇聯紅軍一支強大的力量,成為反擊德軍的主要作戰軍團。到1945年5月9日蘇軍戰敗德軍之時,蘇聯紅軍榮獲近衛軍稱號的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和14個航空兵軍,2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兵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射炮兵師、7個火箭炮兵師;13個摩托化步兵團、3個空降兵團、66個坦克團、28個機械化團、3個自行火炮團、64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旅、11個殲擊反坦克炮兵旅、40個火箭炮兵旅、6個工程兵旅和1個鐵道兵旅;1個築壘地域;18艘戰鬥艦只等。

蘇聯近衛軍是在偉大衛國戰爭的血與火中成長起來的,這個稱號的授予,確實增強了軍隊的士氣。比如,1941年9月初,步兵第100師在第24集團軍突擊集團編成中實施進攻,突破葉利尼亞以北德軍防禦陣地,切斷葉利尼亞-斯摩稜斯克鐵路線,從縱深中包圍了該地的德軍集團。該師堅決果敢的戰鬥行動,對粉碎德軍和收復葉利尼亞具有重大意義。

蘇聯紅軍在對德作戰中鬥志高揚,戰鬥力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應該說,“近衛軍”為蘇聯贏得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沒有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的其他紅軍同樣作戰勇猛,同樣是蘇聯衛國戰爭中反法西斯的英雄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