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做直銷工作的大齡剩女心中只有事業不想結婚,但是她們也沒賺到多少錢,你怎麼看這種人?

鄉野羅哥


我是樸素思維,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見這樣的女人很多,不是說我身邊人都是做直銷的,而是由於我大學做兼職的時候在某直銷公司工作過。

PS:這裡做一下解釋,大家就瞭解了。我在某家直接公司的省級總公司做PT(英文Part Time的縮寫,也就是兼職的意思)。跟那些做直銷的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算是行政人員吧。
我當時的工作內容有:整理文件,防串貨標識添加,直銷開會收門票及會議前期準備……說白了就是給人家跑腿兒。

因為全省的直銷人員經常開會都由省公司組織,因此我認識的直銷人員比那些直銷人員自己都多。而這樣的女人也確實很多。至於怎麼看她們,我們先分析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然後再談談看法。

形成原因

這個原因其實很多人都能瞭解,就是被深度洗腦。事業的成功與金錢的豐富成了他們人生追求的最終目標。

其實這些所謂直銷“領導”們的洗腦方式跟那些成功學裡的“大師”如出一轍。壓根沒什麼技術含量,無非是激發起了人性中最原始慾望:金錢、享受、面子……

他們不想結婚,真的是不需要男人嗎?那肯定不是,而是他們認為有了錢之後可以找到更優秀的男人,眼下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都必須給賺錢(內行叫成功)讓路。

另外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一般的男人也不太喜歡做直銷的女人,因此在咱們普通老百姓眼裡這群人,感覺就是異類。

如何看待

至於如何看待嘛!就是無論我們普通人看這些直銷人員怎麼異類,怎麼不爽,但畢竟法律上人家是合法的,不存在違法現象,只是待人處事都變得讓人難以接受。

至於人家結婚不結婚,做不做大齡剩女,這都是個人的選擇。我們要尊重,這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社會,不能再用傳統的眼光去看問題,就算不做直銷,好多的女強人都不願意去結婚呢,只是貼上一個直銷的標籤就變得不可接受了?顯得有點不公平。


關於賺錢不賺錢的,這個其實就是另一個話題了,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關於“直銷”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直銷說到本質上跟其他的行業成功概率是一樣的,不過是形式上有點區別而已。不賺錢是很正常的,但維持生活也不成問題。


樸素思維


我加入某利幾年時間,認識一個高中老師,她還是70後的。但她對這個直銷行業非常執著。

她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花在這個直銷這個工作中。積極參加會議,參加各種公司的活動,唯獨沒有對自己的終身大事上過心。

都差不多四十的人了,一直有一個信念就是等事業成功才去考慮個人問題。其實誰都清楚在這個行業裡什麼時候成功還真不好說,付出的金錢,精力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

時間不等人,很多人因為見她而過於執著而轉身離開,其實也因為知道她不掙錢。

其實我想奉勸各位,直銷也是一個工作,成功就是事業,不成功就是一份未知的工作。和終身大事不衝突,該結婚生子的時候不要找藉口。


漁漁說


做直銷工作,嚐遍世間的酸甜苦辣,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心中對婚姻對象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在他們心裡上慢慢鑄就一種不成文的規則:要麼有錢,要麼找個有錢人做老公。時間長了,那種自強有啦,但錢沒掙到,於是開始通過努力掙錢來彌補沒有結婚的尷尬,最終給人印象是隻有事業不想結婚,卻又掙不到錢的狀態,感覺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記得多年前,我司銷售部引進一名銷售部經理,30多歲、單身,當初面試的時候,曾問過她有關結婚的事情,回答的是沒有碰到合適的。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位經理,性格孤僻,眼光挺高,從不把女性同事放在眼裡,反而喜歡和男同時達成一片,最後把團隊整的服服帖帖,工作起來幹練且特別賣力,除了出差基本上晚上都會看到在辦公室加班,整個人看起來像個男人,還是很油膩的那種。事實上,這些大齡剩女並不是掙不來錢,而是很低調,有時候生活也展現出小女人的精緻,比較節省,像這位銷售經理可謂是有車有房。

總之,大齡剩女並不是心中只有事業,而是沒有碰到合適的人,之所以大家對她們的評價另類,是因為人們對大齡剩女不是很瞭解,因此多一些空間給她們。

奮鬥的小強2018專注於職場疑惑解答,歡迎大家關注。


奮鬥的小強2018


其實直銷這個行業目前是比較亂的一個行業。首先很多直銷行業和傳銷的界限模糊哦,很多都有涉傳的嫌疑。

從事這個行業的女性在社會上社會地位比較低。很多人歧視這個行業,也導致從業女性是比較被人看不起。

另外直銷裡宣揚的是團隊合作,而宣揚的新女性個性是獨立自主,尤其是在財務獨立方面。那麼中國又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國家,雖然已經開明瞭許多,說實話,現在的男性還是比較喜歡傳統女性,因為感覺這樣的女性在身邊很有安全感,是家庭穩定的基礎。而做直銷的女性恰恰相反,天天到處跑市場,十天半個月不著家,而且經常面對各種異性的場合較多。這樣就給很多男性造成了困惑,也是導致直銷行業離婚率特別高的原因。所以很多男性不會選擇做直銷的女性作為人生伴侶。

另外幹直銷的女性經常參加各種成功學課程,或者直銷公司的各種大小會場,並且經常組團旅遊,那麼眼界也就寬了,再加上價值觀和以前不一樣了,所以也導致很多男性她也看不上。

就這麼耽擱著,導致很多從事直銷的女性把青春都先給了直銷事業不但沒賺到財富還耽擱了自己成家的最佳時機。而年齡越高經歷的越多,那麼眼光自然也就越挑剔,這也就成了惡性循環,一直單身。





傳社


這麼多年我也一直在完美里兜兜轉轉,真的除了偶爾跑市場就是要經常大會小會。以前好不容易掙的點錢也都是買產品了,產品是有效果但是貴呀,沒有點經濟基礎還真的熬不了多久,在那種裡面你掙錢的速度哪能跟得上你開銷的速度呀,每次大會就是那些上級搞銷量的時候和那些會員們被洗腦的過程了,還人特多,所以這也就是完美的公司系統的厲害之處。那麼多年我也只能做個墊腳石,做這行也真的不好找男朋友,可能是真的在那裡面好多人都是心比天高卻命比紙薄吧,我覺得我是不可能賺得到裡面的錢的,可是我的堂姐堂妹們就是會經常幫我算我每個月只要把誰誰誰給拉起來了我就可以有多少的收入了,哪有那麼容易的事啊,這麼貴的產品人家也不會每個月都要用那麼多呀,這種洗腦的過程是建立在別人經濟基礎上的呀。一個人每個月要吃要喝要房租還要買產品其實是挺坑人的,因為又不是富二代,也不是拆二代,慢慢的經濟也是不能支撐了,只能找別的工作了,但是錢和時間也都浪費了,哎,想想都後悔這麼多年的荒唐。現在偶爾的買一點吃吃就覺得可以了。


逆時針-15


傳統的直銷行業讓人膨脹,無可非議。接觸過太多太多的直銷人員,統一給人的感覺就是狂妄自大,過分執著於行業,無視他人其他行業的存在,低估市場競爭,也壓根看不懂市場競爭!自認為他們的行業就是天下第一,其他啥都不是。拒絕瞭解,拒絕接觸其他行業,強行給別人灌輸他們的思維,說白了就是洗腦,而且是強行洗腦!雖然世人思維固化,太執著,但是如此頑固不化的群體還是少見的。也接觸過很多做微商的,還有其他平臺的,都比直銷人員要好的多,不會拒絕瞭解別人的東西,也比較謙虛低調些。人最可怕的就是我執,死在一個行業一個時代出不來,非常的可怕,這種我執是毀滅性的災難!會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很惡劣的影響。


Love九尾狐991


是康力、無限極、三生會員,都是被朋友死纏爛打的加入的,沒有做推廣,產品都自己吃了,雖然有很多人對保健品有看法,但我個人認為也不能一概而論,保健品就是保健功能,不是治病,可以給身體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對身體還是有一定好處。不好做,是因為東西確實比較貴,而且團隊建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還有每次培訓學習都有付費、加上車票費吃飯住宿,這些都是自費的,沒有收入,堅持下去很難,畢竟能掙到錢實際真不多,很難的,做直銷確實單身挺多,因為經常出去開會、學習、帶團隊、下市場,家就根本顧不上。。。她們看上去高大上,實際很多口袋裡都是空的


陽光的味道3460


哪個行業都有大齡男女青年,相反直銷接觸的人群更加全面,有社會各個層次的人,可以讓自己瞭解到很多行業的存在和規則。而不是隻有每天上班下班的同事同學。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這個行業沒有深入接觸的會排斥,沒有賺到錢的不甘心,賺到💰的離不開。至於你去選擇一傢什麼樣的公司,要根據你自己的能力和人脈,選擇最佳的時機,選擇好團隊,選擇好領導人。如果有誰想在直銷發展,一定做好心理準備,越是大的領導,越會忽悠人。成功的也無非大好和大壞這2種人。普通人很難逆襲,除非你遇到百年不遇的機會。


胖胖朵520


看了太多在直銷行業浮沉的人,這些行業最能夠打動人心的就是偶像塑造,能夠過上有錢有閒,周遊世界和受萬人敬仰的生活方式。

其實直銷行業和傳統行業只是營銷方式的不同罷了,就如這幾年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是另一種模式。企業的本質都離不開營利,直銷行業也一樣。

每個行業經營的人都有人發財,直銷行業從事人員同樣也有人發財。

每個人要發揮自己優勢去選擇經營,同時考慮自己的短板是否是從事這個行業的硬傷。

特別是直銷行業裡面攀比更加激烈,現實中的倍增效應並非如導師那樣說的可以實現,消費者實際上是善變的。

另外,為了衝業績,往往要購貨存貨,沒有相當的資金也根本無法操作。

冷靜理性的看待直銷行業,非常重要。特別是對產品的功能不要誇大。不要讓經濟條件差的人消費太多相關產品,畢竟直銷產品價格都比較高。

但是直銷行業的培訓確實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溝通和銷售能力,學習到許多產品相關的知識 ,直銷企業很多產品確實品質不錯。

相信中國人對自己的人生會越來越有清醒的認識。


HONGDA1


創業這事情,沒那麼簡單,沒賺到錢太正常了。不過只要人一直在努力,自身的素質和眼界就在提高,這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至於大齡剩女,是一個趨勢,和創業沒啥關係,不創業的人也會大齡剩女,但是核心的一點是,得明白婚姻是什麼。

女生在婚姻中核心的點有三個:1,長相。2,年齡。3,對於婚姻的認識。

長相沒問題,三分長相七分打扮,都能改。對婚姻的認識也沒問題,學一學也就懂了。但是年齡是個不可逆的東西,不要認為事業好了就可以彌補年齡,社會對於女性年齡的不包容遠遠超過你的想象,絕大多數人的事業增長對於婚姻的加分都跑不過年齡變大給婚姻的減分。

去了解社會,去適應社會,社會不會為了任何人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