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救護車上的逆行者:12小時援鄂“急行軍”

2月15日,無錫小雨到中雨,溫度0℃-13℃,早上還有霧;武漢大雪轉多雲,溫度零下2℃-4℃。

就在這樣一個雨雪天,悟軍需要運送上汽大通無錫工廠趕製的負壓救護車從無錫馳援武漢,全程直線距離近750公里,需要途徑江蘇、安徽、湖北三省。從早上7點半出發,一直到當天晚上七點半,悟軍才成功將負壓救護車運達武漢,未作絲毫停留便又踏上了返程之路,直至2月16日早上七點多返回無錫。

此次運送負壓救護車去武漢的人員全部來自無錫藍天救援隊,悟軍就是其中一員。事實上,悟軍的真名並不叫“悟軍”,這是他在無錫藍天救援隊中的暱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他一直這麼稱呼自己,對於真實姓名,悟軍頗為低調,直言“我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文章中)就用我的隊名”。

負壓救護車上的逆行者:12小時援鄂“急行軍”

此次悟軍負責運送的負壓救護車,與普通救護車不同,其能夠有效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因此在武漢非常短缺。上汽大通內部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上汽大通從大年初一開始便組織人員復工,克服各種困難,在短短十天內就造出了60輛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

而爭分奪秒將這批負壓救護車送至武漢也成為了這場“生死時速”的重要一環,悟軍在返程途中才大鬆一口氣,“在運送的過程中真的是一刻都不敢耽誤!”

平凡的“英雄”

“我家住無錫,家中有母親、夫人和一個女兒,自己有一家公司。”在悟軍眼中,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但他卻非常崇拜英雄。他曾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向英雄致敬。”

或許正是出於那份英雄情懷,悟軍於2018年6月參加了無錫藍天救援隊,現在已經是無錫藍天救援隊的副隊長。對於悟軍來說,參加此次運送負壓救護車行動並沒有特別的理由,“藍天救援隊自疫情發生以來,一直有配合政府進行防疫任務,我是副隊長,有任務的話一定要衝在最前面。”

自疫情暴發之初,因為當地衛健委人手不夠,悟軍所在的藍天救援隊就一直在配合當地衛健委對返錫人員,外地到錫務工人員進行防疫工作,包括測體溫,後勤保障等;與此同時,他們還要對無錫範圍內的很多地方進行大範圍的室外室內消殺(消毒殺菌)工作。

“我們每天要派出20個隊員,從1月15號開始,到今天一直沒停過,預計總消殺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還有幾位隊員趕到武漢幫助慈善總會進行物資調配和分流分發,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談到這點時,悟軍的語氣非常自豪。

對於遠赴武漢,悟軍家裡人非常擔心和憂慮。悟軍表示,“我8歲的女兒還不知道我要去做什麼,也不知道有危險,我只告訴她,爸爸要去幫助別人,她覺得很光榮。“至於其他家裡人,悟軍表示,在多番解釋後,他們後來也慢慢能理解了。

據瞭解,此次運輸負壓救護車至武漢的支援工作,無錫藍天救援隊和上汽大通都參與其中,制定了嚴格的“零接觸”運車方案——在防護物資方面,每輛負壓救護車上都配備醫用手套和口罩,此外還有一輛裝有消殺物品的裝備車跟隨車隊一同出發,對途中可能需要消毒的地方進行消毒。在人員行為規範上,也做出了約束和要求,在行進途中,隊員不可以跟外界有任何接觸,進出服務區加油時,有專業人員戴好防護設備進行,上洗手間後回來全部要消殺。最後交車也是零接觸交車,隊員把車鑰匙和隨車物品放在車上後,便消殺、撤離回無錫,其他人員會過來接車。

負壓救護車上的逆行者:12小時援鄂“急行軍”

送車造車“生死時速”

在與記者交談時,悟軍一直很平靜,但在談及運送途中的難處時仍難免有些起伏。

在向武漢運送負壓救護車的12個小時中,悟軍以及所有隊員中途僅休息了一次,大家都是在車上解決吃飯問題,而且方便麵都來不及泡,只能吃點麵包充飢。

困難遠不止於此。悟軍表示,最難的其實是在運輸過程中遇到了雨雪天氣,從進入安徽境內到湖北一帶有兩三百公里路非常難開,“一個是能見度低,另一個是路面溼滑,而且我們有十八輛車,龐大的車隊要保證每一輛車都不掉隊”。

連續長時間的駕車令隊員疲憊不堪,但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在負壓救護車交付完成後,全部隊員沒有停留就隨大巴連夜返回了無錫。

之所以此次運送負壓救護車的行程如此趕,是因為武漢專門用於轉運病人的負壓救護車非常短缺。

上汽大通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負壓救護車的特殊之處就是車廂內的氣壓比外面低,車廂內的空氣不會往外流,有助於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普通救護車已經無法勝任,因此負壓救護車格外緊缺。

在全家團聚吃年夜飯的除夕夜,上汽大通就接到工信部通知,要“確保在2020年1月24日至2月5日生產60臺負壓型救護車,優先供給重點地區。”接到通知後,上汽大通便馬不停蹄組織人員復工。

部分員工連行李都來不及收拾,便在大年初一一大早買高鐵票趕回了工廠,上汽大通內部人士談到此次趕製負壓救護車的不易時感慨良多,“工人有了,但零部件缺乏,更緊迫的是底盤車沒有現成的。”為了準時完工,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當即決定,將廠裡已經完工的60輛成品車拆了,改造成救護車;為了怕在北京生產的負壓器在快遞過程中出意外,上汽大通還派出了集團內的物流公司,提前幾天守候在北京的供貨廠家門口,產品一下線就直接拉到廠裡。

最終,上汽大通硬生生將原本需要一個月的工期壓縮至10天。“因為疫情需要,我們之後又接到了工信部繼續生產負壓救護車的通知,現在我們還在爭分奪秒地生產,直到疫情結束。”上汽大通內部人士表示。

而對於運送這些“救命物資”去前線的悟軍來說,他還將繼續馳騁在這一“生死賽道”上。在他看來,快一點,再快一點,或許能挽救更多無辜的生命。

記者 肖逸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