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有什麼戰略價值嗎?

香堂風子


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東部一個狹長地帶,土地乾旱貧瘠,幾乎無法進入。它像一隻人的手臂,手臂北邊和南邊分別是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含巴控克什米爾)。手臂一直延伸到中國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下圖:瓦罕河谷的黎明)

它是夾在帕米爾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喀喇崑崙山脈之間的一個U形山谷。平均海拔4千米,屬於高寒山區,每年有超過半年時間為冰雪覆蓋。

上圖:興都庫什山脈與瓦罕走廊,彷彿是在外星球上。

下圖:春夏季節的瓦罕河谷地帶:

瓦罕走廊的主要居民是塔吉克族的瓦罕人和吉爾吉斯人,人口約1.2萬,其中瓦罕人約1萬人左右。

瓦罕人居住在海拔2-3千米的瓦罕河谷,吉爾吉斯人生活在海拔4-5千米的帕爾米高原。

這裡大部分地區沒有公路,人們基本上都生活在山上。

瓦罕人通常有兩個房子,一個是冬天的,一個是夏天的,用石頭建造的。

漫長的冬季,人們生活艱難,物資短缺匱乏。

吉爾吉斯人更加遊牧,住在毛氈製成的半便攜式帳篷裡。他們根據季節不同,把家和動物遷徙到不同的山谷。

居民大多數人以飼養牲畜為生。

瓦罕塔吉克女孩:

他們把綿羊、山羊和犛牛賣給來自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或阿富汗其他地區的商人,以換取他們無法生產的衣服、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吉爾吉斯女孩:

伊什卡希姆是阿富汗通往瓦罕走廊的唯一入口。由於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道路,很少有外來車輛敢走。

村子北邊是噴赤河。河的北岸是塔吉克斯坦,南岸是阿富汗。來到這裡,彷彿是退回到幾個世紀以前。

巨大的U形高海拔山谷,在夏季提供豐富的牧草,但在一年中有六個月被雪覆蓋。在某些地方,山谷非常狹窄。

沿途經過的村莊,你可以看到當地人騎著他們的驢、摩托車或坐在河邊,和他們的牛羊 在一起。以及生產生活場景,民風特別淳樸。

孩子們天真可愛至極,民眾熱情好客。你也可以看到駱駝商隊經過。

這是一對親兄妹,男孩害羞地躲在姐姐身後:

孩子們在小溪旁玩水:

瓦罕人是塔吉克族的分支,有自己的方言。這是瓦罕女孩:

吉爾吉斯在我國叫“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人的蒙古包內部:

吉爾吉斯婦女在犛牛糞上烤食物:

吉爾吉斯婦女有紐扣和其他材料編成的飾品,煞是好看:

吉爾吉斯女孩從前蘇聯軍隊遺留下的鐵絲網廢墟前經過:

這裡也有座學校。但是這樣的不能想象:

老師與學生:

瓦罕走廊山谷裡的河水湍急,四周是崎嶇的山峰、荒蕪的岩石景觀和細細的塵土。大部分谷底散佈著古老的岩石瀑布,就像被石頭凍結的大海一樣。每天晚上,只能借宿在村民的住所裡。

瓦罕走廊的旅遊季節相對較短,從5月或6月開始,持續到9月或10月初。從4月到6月初,融雪使河水暴漲,高水位阻礙了通往許多地區的道路,使一些河流無法通過步行、動物或車輛。許多地區直到7月初才開放。

在夏天的晚些時候,容易穿越溪流和河流。夏季白天很暖和,下午往往會颳起西風來,有時風很猛烈,但很少下雨。

由於海拔高,下雪總是有可能的,夜晚總是很冷的。太陽輻射也很強烈,看看當地人風化的臉,就能清楚地看到這裡的太陽很強。下圖是正在給犛牛擠奶的吉爾吉斯婦女:

瓦罕農民:

沿瓦罕走廊繼續東進,中部是瓦罕河流經的地區。它由與巴基斯坦接壤的喀喇崑崙山脈提供水源。它蜿蜒穿過群山,是瓦罕走廊中部100多公里長度範圍內人們的主要生命線。(下圖:瓦罕河)

穿越瓦罕河:

8月的瓦罕河谷才漸漸有些春意,解凍的瓦罕河邊綠草青青。這水的亮藍色是由於冰川融水吸收了沿途土壤裡的礦物質所呈現的顏色。

瓦罕走廊的高海拔和漫長嚴酷的冬天,使得農業生產的時間短暫。在冰雪消融後的幾個月份裡,居民才能忙碌其農業耕作。

蘋果樹樹下的女孩,正在採集籽莢:

小溪裡捕魚:

清晨放牧的婦女:

前去翻土,為春耕做準備的人們:

瓦罕的猛獸:

下圖這位相貌虛弱的老者,其嚴酷的生活在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他是瓦罕人部落的。他還記得前蘇聯士兵在阿富汗與前蘇聯塔吉克斯坦邊境上分發香菸的情景。

婦女和女孩們戴著鮮活的圍巾,這些圍巾是由圓形的頭蓋骨流下來的,她們飼養山羊和綿羊,從溪流中提水,並承擔其他日常雜務。

大多數居民也有自己的小牲畜群,他們用犛牛和牛來換取少數幾個到邊遠地區的商人的食物和衣服。

沒有電,他們就沒有互聯網或手機服務,經常通過對講機在廣闊的地形上彼此通信。最近幾年,瓦罕走廊西端小部分地方也在開始架設電線通電了。

只有少數人有收音機。他們可以使用收音機,收聽塔吉克斯坦廣播或阿富汗新聞、伊朗音樂等,然而這種機會很少見,一旦電池耗盡,他們就會安靜下來,直到商人再次到來。

但由於這裡每年氣溫低於冰點超過300天,大雪封山超過半年,等待有外人進來,是個漫長的等待過程。


瓦罕走廊沒有政府服務,沒有醫院,即使是輕微的流感也能致命,分娩意味著死亡。人們治療傷病的唯一藥物是鴉片,當地人對鴉片上癮。瓦罕人納扎爾說:“整個人口都沉迷於阿片。”

沿瓦罕河繼續東進,人煙越來越稀少,土地更加荒蕪,乾旱。最後能見到的村莊,只有幾戶吉爾吉斯人的簡陋房屋。再往東走,剩下的不到100公里路程,人跡罕至,屬無人區。盡頭就是中阿邊界。

廣義的瓦罕走廊長約400公里,其中在中國境內長約100公里。瓦罕走廊南北最窄處僅15公里,最寬處約75公里。中阿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

我國境內的瓦罕走廊基本上是人跡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勢複雜,氣候惡劣,不適宜人類生存。屬於軍事禁區,無法進入。(下圖,我軍在瓦罕走廊執行任務。我們應該向在這麼艱苦環境下戍邊的軍人致敬。)

瓦罕走廊是帝國主義之間博弈的產物,爾今,隨著大國退出該地區,在新的國際關係角力過程中,與瓦罕走廊地理位置接壤的中國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都是友好國家,瓦罕走廊過去不是塔利班組織活動區域,也不是巴基斯坦分離主義分子活躍區域,在將來,瓦罕走廊也會處在相關各國嚴密管控之下。它的戰略地位如果沒有強國強鄰再度插手,價值會持續下降。

對於中國而言,瓦罕走廊是聯繫阿富汗的捷徑,但現在談開發還言之過早。雖然它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雖然歷史上東晉高僧法顯、大唐高僧玄奘等人都曾經過這裡去印度研究佛法。但是,放眼今日瓦罕走廊周邊環境,隨著中巴經濟走廊開通,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會進一步下降。


霧都的早晨


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對於中國來說是巨大的,從這裡穿出去就是阿富汗,再沒有比這更便捷的道路了。而且這裡是谷地,通行條件要比蘇聯當年從中亞加盟共和國通過興都庫什山脈的薩朗隧道好得多。通過瓦罕走廊,我軍可以很快進入阿富汗這個亞洲東西南北交匯之地。然後經開伯爾山口,就能南下印度次大陸,最終飲馬印度洋。同樣,如果是強大的敵對力量,則可通過瓦罕走廊楔入我新疆地區,進而再從新疆向我腹地或者向中亞擴張。

所以,瓦罕走廊就是爭奪或者說對南亞、西亞施加重大影響的戰略要道,更關係到中國西北地區的安全。有不少人說要修通瓦罕公路,讓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到達阿富汗甚至更廣的地方。這種看法是隻顧經濟利益,忽視了國家的安全利益。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既然這麼重要,而且早就被人意識到了,可是到現在這裡也沒有修什麼通行之路。為什麼?因為雙方都不幹。對阿富汗來說,如果這麼一條戰略公路修通,經濟利益是有了,但是軍隊過來也更容易了。而對我們來說同樣是這樣,如果有這麼一條戰略公路,外部更容易對我新疆地區進行滲透,如果是現代化的武裝力量,則可快速通過瓦罕走廊楔進來。
再說,公路由誰來修?誠然,以我們現在的能力,要修一條戰略公路沒問題,但你修了有什麼用?阿富汗的經濟體量就那麼個樣子,能拉動我們多少經濟發展。更別提阿富汗這種四戰之地為各國爭搶,一直沒有寧日,談何發展。而且要強調的是,阿塔心思可不只是反美。此外,通過瓦罕走廊直通阿富汗,還會影響到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特別是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如果我們花費鉅額財力和人力修通一條公路,卻發現拉動不了經濟,反而由此帶來便利極端分子出入,外部軍事力量威脅加大,我們需要防守的口隘、投入的兵力更多,這不花錢買罪受嗎?
在中國有更多通道和手段交往周邊各國、促進與各國經濟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去修什麼瓦罕走廊的公路和相關設施,純屬吃力不討好。為了中國現在以及未來較長時期內的戰略安全,瓦罕走廊還是繼續讓它沉寂最好。(S)


聯合防務


如果沒有瓦罕走廊,我們和阿富汗不會接壤。很多時候,對著地圖冥思苦想,類似阿富汗這樣奇形怪狀的國境線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個位於中亞的國家,東部地區幾乎被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完全阻斷,但卻硬生生地從兩個“斯坦”之間伸出一隻觸手與中國為鄰。

如果從塔吉克斯坦或巴基斯坦的角度來看,任何一方似乎都有望與對方接壤,但偏偏被瓦罕走廊橫切一刀。那麼這個“任性”的通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瓦罕走廊介於興都庫什山以北,帕米爾高原以南,全長四百公里,最窄處只有十五公里寬。事實上,這條狹長的走廊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英國與俄國相互妥協的結果。十九世紀的沙皇俄國早已翻過烏拉爾山,將勢力蔓延到遼闊的中亞和北亞,這其中就包括今天的中亞五國。當沙皇軍隊站在塔吉克斯坦的土地上向南遙望印度洋時,擋在面前的第一個障礙就是阿富汗。

而此時大英帝國也已經將南亞次大陸劃入版圖,這個時候根本沒有印度與巴基斯坦之分,所以站在今巴基斯坦的土地上,英國士兵與俄羅斯只隔著一個阿富汗。處在這樣一個尷尬的位置上,阿富汗被英俄兩國反覆爭奪,最終在勢均力敵的前提下,雙方只能坐下來與對方談判。為了避免擦槍走火,在兩邊的勢力範圍之間就需要劃定一個緩衝區,於是瓦罕走廊應運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瓦罕走廊並不屬於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或英屬印度之間任何一方,而是大清帝國的領土。但十九世紀末的清廷是什麼樣子,我不說你也知道。1895年3月,英國與沙俄簽訂在帕米爾地區劃分勢力範圍的協議,其中就有將瓦罕走廊割讓給阿富汗作為雙方緩衝區的條款。而這個時候距離大清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只有一個月,羸弱的清朝廷除了向英俄提出抗議之外,一兵一卒都派不出去。

如今歷史已成往事,淡去了帝國時期的硝煙瀰漫,此刻的瓦罕走廊成為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溝通的重要渠道。從位置上看,阿富汗地處東亞、西亞、中亞和南亞的匯聚之處,屬於四戰之地,自進入近代以來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其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而瓦罕走廊又是阿富汗與我國唯一相連的陸上通道,如果得到充分開發,那麼阿富汗的豐富礦產資源就能夠通過這條走廊源源不斷輸出來,對於中阿的經濟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地圖帝


瓦罕走廊是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走廊,也是連接阿富汗至我國新疆地區的一條狹長通道,據說通道最窄處僅有15公里。然而就是這樣一條不怎麼起眼的走廊,卻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

從衛星地圖上看,整條瓦罕走廊呈現東西走向,總長約300多公里。瓦罕走廊全段原本都屬於我國,但在近代史上被英俄等國強行切斷,並將其中一大段走廊划進了阿富汗的領土中,目前也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路段還處於我國領土內。

歷史上,瓦罕走廊是我國西域(新疆)進入中亞的要道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份。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47年左右),唐朝名將、安西都護府長官高仙芝就曾率一支輕騎兵通過瓦罕走廊,攻滅了吐蕃的盟國小勃律王國,從而保持了絲綢之路的通暢。

如今,瓦罕走廊依然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因為這是阿富汗與我國在陸路上唯一相連的通道。眾所周知,阿富汗國內擁有豐富的礦藏資源,而我國又有巨大的需求。如果打通瓦罕走廊,既可以幫助我國大量進口阿富汗礦產,同時幫助阿富汗大量進口生活用品、工業用品。促進兩國的貿易,加強經濟合作。



而且,瓦罕走廊是我國與阿富汗之間的緩衝區,對於我國、阿富汗乃至俄羅斯都有重要的軍事價值。扼守瓦罕走廊,既有利於保障新疆地區的穩定,也能阻擋來自外部的軍事威脅。


世界人文通史


我今年十月份進來瓦汗走廊,裡邊修了一段柏油路,不過沒修的路也挺好走的,裡邊的岔溝挺多的,英國旅行家馬可波羅從這裡進入中國的,也是唐玄奘西天取經走過的必經之路!








1044128194


瓦罕走廊與中國新疆的塔什庫爾幹基本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交通聯繫與人員往來,屬於名副其實的“隔離帶”。中阿邊境兩側生活著不同的民族,中方為塔吉克族,阿方主要為吉爾吉斯族,雙方居民語言習俗都有差異。兩國邊界線基本沿穆斯塔格山脈分水嶺蜿蜒而行,各大山口通道海拔較高,幾乎均為四五千米左右,而且每年除6、7、8三個月外,均為大雪封山期。另外,中阿接壤的邊境地區基本上都是人跡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勢複雜,氣候惡劣,不宜人類生存。





奮鬥的人生Vlog


在阿富汗的地圖上有一塊土地就像伸出的一隻長手,與中國的新疆接壤,這個地方就是瓦罕走廊。瓦罕走廊全長400公里,其中在阿富汗境內長約300公里,中國境內約100公里。這條長長的走廊曾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通往南亞、中亞和西亞的重要通道,玄奘去天竺取經就是走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與其實際用途比起來,更重要的是其戰略價值。銘蘇先生今天就給大傢俱體介紹一下其歷史和戰略地位。

一、瓦罕走廊的近代歷史

瓦罕走廊在歷史上曾是我國的故土,是亞歐大陸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但是,近代隨著英國在南亞殖民版圖的擴張,英國建立英屬印度殖民版圖。俄國在征服廣大中亞地區,藉助《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吞併大清西北大片領土以後,俄國開始將勢力伸向帕米爾高原,並同大清在瓦罕走廊和帕米爾高原地區爆發激烈衝突,俄國佔領了帕米爾高原大片領土。

當時,英國擔心俄國會從中亞南下印度地區,危及自己的英屬印度殖民地安全,所以英國三次出兵阿富汗,企圖在阿富汗建立緩衝區,並向帕米爾高原地區滲透。俄國為了避免同英國發生衝突,也同意與英國劃分勢力範圍。阿富汗位於英屬印度和俄國之間,就成為兩國反覆爭奪的對象,阿富汗實際上就是英屬印度和俄國之間的緩衝區。

1895年3月11日,英俄簽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劃定兩國在帕米爾的勢力分界線,將興都庫什山北麓與帕米爾南緣之間的狹長地帶劃作兩國間的“隔離帶”,這條“緩衝地帶”就是瓦罕走廊。

但在當時,整個瓦罕走廊地區都是大清的領土,而英國和俄國就揹著大清將瓦罕走廊劃給了阿富汗,以此作為雙方東部的緩衝區。而當時大清正值甲午戰敗,無力西顧,但是還是就兩國在中國帕米爾劃界一事向英、俄進行了抗議和交涉。

上個世紀60年代,中阿兩國對瓦罕走廊地區的邊界進行了劃界,兩國邊界線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剋剋拉去考勒雪峰,全長92.45公里。

二、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

瓦罕走廊位於興都庫什山以北,帕米爾高原南緣,北部與塔吉克斯坦相鄰,南部與巴基斯坦相鄰,東部與中國接壤,西部連接阿富汗,是這一地區的戰略通道。

瓦罕走廊全長400公里,在阿富汗境內300公里,中國境內100公里,最窄處約15公里寬。瓦罕走廊地勢西、北部較低,東、南部較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一年中除了七八九三個月以外,其餘時間都是大雪封山,自然條件較為惡劣,因此這一地區總人口只有1萬多人。

瓦罕走廊位於塔吉克斯坦、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四國之間,在古代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玄奘前往天竺,馬可波羅東來中國都是經過這一地區,可見這一地區在溝通東西方文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唯一與中國相連的陸上通道,阿富汗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果能夠打通瓦罕走廊的交通,那麼有利於解決阿富汗資源外運問題,這將促進中阿經濟發展。

同時,中國和阿富汗在反恐方面也有合作,由於瓦罕走廊的東段中國境內有邊防戰士長期駐守,整個瓦罕走廊相對比較安全,這與整個阿富汗的安全形勢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守好這一通道,可以阻止不法分子從這一通道進入我國境內,對於維護新疆安全至關重要。

2001年美國借反恐之際出兵阿富汗,由於阿富汗重要的戰略地位,美國長期在阿富汗保留軍事存在。阿富汗美軍的補給一直以來都是難題,由於阿富汗地處內陸,只能通過周邊國家將補給物資運入阿富汗。由於美國與伊朗關係不好,只能通過巴基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但是經過巴基斯坦運輸的物資經常遭到半路打劫,繞道土庫曼斯坦又太遠,以至於駐阿美軍經常出現補給短缺。美國曾經要求中國開放瓦罕走廊,作為駐阿美軍的重要補給線,中國當然沒有同意。

阿富汗地處東亞、南亞、西亞、中亞的交匯處,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而這個瓦罕走廊又是東亞連通南亞、西亞、以及歐洲的重要通道,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銘蘇先生


先說結論,這個狗屁走廊毫無意義。

它的產生,是由於要隔離英屬印度和俄羅斯,也就是緩衝區,這才讓阿富汗撿了個便宜。

如果能通過它便利的到伊朗,如果阿富汗本身是個經濟發達的地區,那這個走廊還有點用處。可惜阿富汗是世界最混亂的地方之一,這個前提條件不存在了,所以它毫無用處,這就是這條走廊上根本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的原因。


京豬大將軍


翻開地圖,阿富汗東部那條長長的“尾巴”就是著名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是帕米爾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亞與南亞之間的交匯地帶,更加是東亞與西亞之間唯一的直接陸上通道。

不過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要看如何去經營。

19世紀,佔據南亞次大陸的英國不斷北進,而北方的沙俄也不斷南下,兩個老牌帝國的衝突交匯點就是素有“帝國的墳場”稱謂的阿富汗。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沙俄將清朝在中亞地區的藩屬一掃而空,還獲得了帕米爾高原大片領地。而英國雖然損失慘重,終究還是將阿富汗變成了自己的保護國。

大英帝國與沙俄,利用清朝忙著甲午海戰無暇西顧的機會,各退一步將瓦罕走廊劃入了阿富汗王國。

如今的瓦罕走廊,全長大約400多公里,最窄處不過十幾公里,總面積大約6萬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屬於阿富汗。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瓦罕走廊,南北兩邊都是難以逾越的巨大山脈。

雖然這裡每年除六七八三個月之外都常年積雪,瓦罕走廊仍舊是東西方古文明重要的交流通道。著名的高僧法顯、玄奘都曾經通過瓦罕走廊前往古印度,而古代波斯與古印度的文化也曾通過這裡進入西域與中原。


瓦罕走廊,只有一萬多居民,因為自然環境惡劣相當貧窮落後。瓦罕走廊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中亞、東亞、南亞與西亞之間的交匯要衝,當年的英國殖民者與沙俄、前蘇聯,都曾經為了這裡而付出慘重代價。因為環境過於惡劣,如今的瓦罕走廊仍舊屬於一種真空狀態,任何一方的做大都可能打破這種平衡。


更加重要的,還是瓦罕走廊的經濟戰略價值。作為東、西、南、中亞交匯點,如果能夠得以經營有效開發,阿富汗與西亞豐富的自然資源就能夠得以大規模便利輸出,而東亞也可以獲得新的內陸市場與更加多樣化的原料供應地。

雖然瓦罕走廊是中阿邊地,但是對於巴基斯坦也非常重要,對於中巴經濟走廊的經略重要性也相當高,屬於咽喉之地。對咱們來說,瓦罕走廊如同西部門戶,守住這裡就是守好門戶。

隨著這些年西亞內陸局勢不定,美國急於從這裡脫身,以及中巴之間的經濟合作不斷加深,瓦罕走廊的重要性與價值也就越來越凸顯。經營得當,就可以減少對於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同時也為廣大西部開闢新的出海口。


澹奕


瓦罕走廊大致呈東西走向,它是帕米爾高原上海拔相對較低的一條河谷,即使是這樣,它的平均海拔,也在4000米以上。

歷史上,瓦罕走廊是我國領土,近代以來,被列強佔領後劃歸阿富汗。唐朝名將高仙芝,就是從瓦罕走廊進入中亞地區,攻滅小勃律國,將中原王朝的影響力,拓展到中亞一帶。

瓦罕走廊,不僅是連接東西方的交通要道,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歷史上,法顯與玄奘,就是經過瓦罕走廊,進入中亞地區,並最終進入印度,求取真經。

如果不是因為瓦罕走廊的存在,帕米爾高原必定會是更加難以逾越的天塹!

即便是瓦罕走廊在帕米爾高原上,已經是海拔較低的位置,在東晉聖僧法顯的記載中,它還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的荒涼!

正是這樣一條河谷走廊,成就了後來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多少商隊穿行此中,來往於東西方兩個世界。

這不僅僅是商業的往來,同時更是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直到今天,瓦罕走廊依然是帕米爾高原上最為重要的交通要道。


而這背後,不僅僅有著巨大的經濟意義,更是重大的軍事意義。試想一下,如果兔子家重新控制瓦罕走廊,那麼我們以此進入西亞,是不是就變得易如反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