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后為了報仇,狠心將自己的兒子殺死,為何不被後人指責?

lianzichen


馮太后是北魏歷史上甚至整個古代歷史上都是一位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馮太后的五十年可謂真正的跌宕起伏,從皇室宗親成為掖庭婢女,在成為文成帝的妃子,然後成為皇后,在皇后的位子上坐了十年,文成帝去世後,馮太后深度參與朝政,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其高超的政治手段和恩威並重、殺伐果決的作風讓她在穩定北魏政局和推動孝文帝改革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馮太后也並非完人,她在政治上是強悍的,但是她卻又兩個硬傷,一個就是她一生無子,另一個就是她的私生活比較混亂,而關於她將獻文帝逼下皇位並在後來除掉獻文帝的事情,表面上來看就是和馮太后的男寵有關。

馮太后的一生似乎都和皇室有關係,她本身就是北燕皇族之後,在很小的時候,其父馮朗因事被北魏太武帝處死,馮家人都被處死,而馮朗的女兒馮氏因為是個年幼的小女孩,得以存活下來,但是活著也是有代價的,馮氏被沒入宮中為奴,幸虧宮中有其姑母照應,所以馮氏在宮中的生活雖不算太好,但也不被人欺負。

而且,這樣的生活經歷在未來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因為在文成帝繼位之後,12歲的馮氏就成為文成帝的貴人,這其中固然有其姑母的幫助,但是她在宮中摸爬滾打的經歷也幫了大忙,而且後來她能成為皇后更是得益於這段經歷,讓她很容易就鑄成了金人,而被封為皇后。

馮皇后是一個學習欲很強的人,她在文成帝身邊做皇后的十年,為她後來攝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很奇怪的是,馮皇后十二歲就成了文成帝的妃子,但是在兩人十幾年的相處中,馮皇后竟未生一子,這是一個遺憾,但也未必是壞事,因為文成帝對繼承人實行的是“去母留子”。

所以即便馮皇后生了兒子,那麼文成帝也不會讓她的兒子成為繼承人,有意思的是,馮氏被封為皇后不久,文成帝就將李氏的兒子拓跋弘立為太子,然後李氏被賜死,當時的馮氏只有十六歲,然後就成了拓跋弘的撫養人。這對母子自然在利益一致的時候是相親相愛的,馮氏將其視若己出,後來文成帝去世,十二歲的拓跋弘繼位。

成為太后的馮氏採取雷霆手段,果斷解決了可能會有的內亂,考慮到拓跋弘尚年幼,馮太后攝政。馮氏攝政一年多,在其間的政治方針大部分是文成帝的遺產,而馮太后自身殺伐果決、恩威並重,因此攝政是很成功的,在朝堂上的影響力極重。

這種影響力一直沒有消退,等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出生之後,馮太后歸政於獻文帝拓跋弘,於是兩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就出現了。獻文帝也是一個有志皇帝,能力更是不錯,因此他不願意受制於馮太后,所以和馮太后之間就有了矛盾。

而馮太后自從文成帝去世之後,私生活方面讓獻文帝很不能忍,她有男寵,並且有的男寵因為能力不錯還在朝廷為官。馮太后想把控朝廷,獻文帝想奪回皇權,兩人之間展開拉鋸戰。而且兩人的能力都是很強悍的,但獻文帝弱在年齡小,稍顯稚嫩了一些,在和馮太后的鬥爭中,獻文帝有時候難免心灰意冷。

所以我們看獻文帝在位期間,有時候堪稱明君,有時候似乎又是一個無慾無求想要脫離紅塵的消沉之人,所以朝臣對他的信任度並不是很高。

後來獻文帝抓住機會將馮太后的男寵李奕處死,實際上李奕並沒有什麼錯,他只是被牽扯進兄長的事件中,算是連坐。事後,獻文帝又提拔導致李奕被處死的元兇李欣,馮太后忍無可忍,在她看來,李奕的死,正是獻文帝公開和她叫板,這如何能忍?

於是馮太后逼著獻文帝退位,本就有些心灰意冷的獻文帝只好讓位於五歲的兒子拓跋宏。但是即便是成為太上皇帝,獻文帝也沒有真的將權力全部讓出,他仍舊把持朝政,和馮太后相互牽制。

獻文帝做太上皇帝的時候才18歲,還很年輕,他的政治理想還沒有實現。所以還在發揮餘熱,但他在475年冬天的大閱兵又讓馮太后看不下去了。沒想到退了位還在折騰,那弄死行不行?於是第二年的夏天,二十三歲的獻文帝離奇死亡。關於獻文帝的死亡,多認為是馮太后所為。

那麼,為什麼馮太后將嫡子弄死,卻沒有被指責呢?原因其實也是很簡單的:

其一,當時的拓跋弘已經是太上皇帝,而皇帝是拓跋宏,太上皇帝死不死對朝廷構不成大的動盪,所以馮太后並沒有被大為指責。

其二,拓跋弘去世之後,馮太后雷霆手段控制了朝堂,恩威並施,賞罰分明,該處理的處理,該撫慰額撫慰,儘可能避免了動盪。

所以即便馮太后真的弄死了拓跋弘,也沒有遭到指責,況且後來她又教導出了一個優秀的皇帝,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獻文帝去世之後,馮太后再次攝政,所以北魏在馮太后時期基本沒有出現動盪,一直是平穩向前的,這為後來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創造了條件。

  


尚宮女史


馮太后出身於北燕皇族長樂馮氏,北燕滅亡後馮太后淪落為太武帝拓跋燾掖庭中的一名奴婢。

這人生的苦和甜總是交錯出現的,太武帝遇害後,南安王拓跋餘被中常侍擁立即位。後來拓跋餘被殺,太武帝的長孫拓跋濬被擁立即位,是為文成帝。



文成帝即位後,馮太后被選為貴人,四年後即被冊立為皇后。文成帝病逝後,其長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

獻文帝的生母為李貴人,北魏規定,兒子貴母死。所以獻文帝被立為太子時,他的生母李貴人就被賜死了。馮太后只是獻文帝的嫡母。


獻文帝這個人信佛而且對中原文道甚是推崇,再加上馮太后長期攝政,獻文帝有所不滿所以後來就打算把皇位讓給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但最終被群臣勸止。

獻文帝的兒子便是北魏最有名也最有作為的皇帝孝文帝了,孝文帝還在襁褓中就被立為了太子,獻文帝沒死五歲的孝文帝就受禪登基了。

獻文帝其實就是比較推崇中原文化,另外信佛,其實他還是比較有遊牧民族男兒的血性的,曾親征大敗柔然,逼迫柔然後撤幾千裡。

可能因為和馮太后政見不同吧,476年獻文帝突然就去世了,因此被懷疑是馮太后下了手腳。其實這件事也沒有十足的證據留於史冊,而獻文帝也並非馮太后親生兒子。

至於馮太后為什麼沒有因為這件事名聲受損,大抵還是因為她與孝文帝關係處理的不錯,並且馮太后本人對北魏也是有很大貢獻的。孝文帝也是馮太后一手帶大並培養出來的,或許也因為孝文帝的緣故,所以馮太后在後世的評價還不錯。


貓爺歷史觀


馮太后一輩子做了很多“錯事”、“壞事”,甚至是倒行逆施的事,但奇怪的是,她的每一件事,結局都出奇地好。比如她養男寵,這些男寵都成了國家棟梁;她擅權專政,大臣都尊她為“聖”;她重用宦官,卻沒有出現宦官專權;她殺了兒子獻文帝,卻幾乎沒人指責她。

似乎,馮太后有一種無窮的魔法,總能把那些,在別人眼裡泥沙俱下的東西,凝練成璀璨的珍珠寶石。這個神奇的女人,到底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走進她的生活看一看。

從女奴到皇后

馮太后本是北燕皇族出身,被北魏滅國後,入宮為奴。不過她太幸運了,她的姑母在宮中為昭儀。有姑母的照應,馮氏少了一分磨難,多了一份感恩的心。

十二歲那年,文成帝即位登基,她以貴人身份,成了文成帝的嬪妃。文成帝雖是鮮卑人,但非常熱衷於漢學,漢化傾向非常嚴重。其實,孝文帝全盤漢化不是沒有根基的,北魏幾代君主,都很很深的漢學功底,都有強烈的漢化意識。

馮氏這個鮮卑化的漢人,她出身皇族,自幼生在宮中,對宮裡的人情世故非常熟悉,加之個人突出的才貌,很得文成帝的寵愛。十五歲那年,她被立為皇后。

三年時間,從一介異族奴隸翻身為皇后,也只有在北魏這個思想開放,漢化傾向嚴重的朝代才可能出現,馮氏真夠幸運。

從女人到女主

馮氏與文成帝度過了琴瑟和諧的九年生活,這段時間,她一邊以自己的體貼,給文成帝以慰藉,一邊從文成帝大開大合的功業中,默默地汲取治國理念,以治理中宮,鍛鍊著自己的領導才能。

唯一遺憾的是,馮氏沒有孩子,文成帝將不到兩歲的太子拓跋弘,交給馮氏撫養,拓跋弘的母親李氏,剛剛被賜死!

並非李氏犯了什麼錯,錯就錯在她的兒子被立為太子了!這是漢武帝當年創下的先例:立子去母!兒子被立太子,母親就得被賜死,北魏自道武帝始,這條規矩就是一條鐵律!

假如拓跋弘是馮氏親生,真不敢想象,文成帝如何對待馮氏。不幸的拓跋弘又是幸運的,馮氏對他視如己出,精心撫育。

幸福的日子總是那麼快,一晃九年,二十四歲的馮氏經歷了人生的一次鉅變——文成帝拓跋睿駕崩了!傷心欲絕的馮氏,做出了一個曠古未見的舉動,她突然投身火海,以死殉夫!虧得眾人眼疾手快,把昏死的她從火堆裡救出來。

離開了文成帝的護佑,馮氏成了年幼的獻文帝拓跋弘的唯一保護神,從此,馮氏走向政壇前沿。完成了從一個小女人,到政治家的轉變。

母子決裂

文成帝留下了一個禍害乙渾,此人官居車騎將軍,封太原王。這傢伙在文成帝死後,禍亂朝政,矯詔濫殺大臣,弄得朝堂人人自危。乙渾的膽氣來自於皇帝年幼,勢單力孤,他覺得北魏就是他的天下了。


馮太后不動聲色,悄悄地聯絡了乙渾的反對派,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誅殺了乙渾。接著她宣佈,由自己臨朝稱制,用了一年半的事件,穩定了朝局。一年半後,她宣佈歸政,因為她當奶奶了,她要享受含飴弄孫的快樂了。

母子間的裂痕,就從拓跋弘親政的第一天開始,他大肆貶黜馮太后留下的臣僚。原來,這位曾經為愛殉情的馮太后,在文成帝駕崩後不久,不甘寂寞,接二連三地保養起男寵了!實在讓人感慨,人心變化太快。

拓跋弘雖不是馮太后親生,但畢竟由他撫養大,情同母子。現在母親公然包養情夫,拓跋弘難以接受。加之正值叛逆期的年齡,他把自己的情緒,全部轉嫁到政治上,直到有一天,他殺掉了馮太后的心頭肉李弈,母子間關係徹底決裂。

客觀說,拓跋弘還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帝王,起碼一點不昏庸。雖然母子關係冰冷似鐵,但馮太后還是忍了。但拓跋弘很快沾染上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流行病——玄談!一幫人像三界外的隱士,追求黃老玄幻之術,那趨勢就是奔著青燈黃卷,或者山野遊道而去。

大臣們很擔心,這麼下去國政非荒廢了不可。在大臣們和馮太后的壓力下,拓跋弘決定禪位給年僅五歲的兒子拓跋宏(孝文帝),自己當起了太上皇,那一年他才十八歲。

表面上看,似乎拓跋弘做出了讓步,其實,大權依然在他手中。禪位,讓母子間的矛盾更加尖銳,拓跋弘甚至大搞軍事演習,對馮太后示威。母子間就在這種相互不滿,相互提防中度過了五年,馮太后終於率先打破錶面的平靜,她突然發動政變,強行軟禁了拓跋弘。

不久,拓跋弘駕崩於軟禁地平城永安宮。歷史上偏向於認為,是馮太后殺了獻文帝拓跋弘。

馮太后的神奇手法

政變後,北魏很平靜,太皇太后馮氏再度臨朝聽政,開始了堪稱神奇的治國旅程。

一、殺人立威,卻越殺越讓人尊敬

馮太后身上,有著政治家特有的果決與殺伐,殺起人來毫不手軟。第一批倒在她屠刀下的就是獻文帝舊勢力,包括當年害死她情夫的李欣等。不過,奇怪的是,她的行為不但沒受到詬病,反而讓人尊敬。

原因就在於她不濫殺,這些舊臣只要不形成政治勢力的,她不光不殺,還大力表彰他們對獻文帝的忠心,讓他們為己所用,這一招臣服了一大批舊勢力。

其次,她不否決獻文帝的善政,甚至繼續強化。比如懲治貪汙腐敗,她一狠心,連孫子拓跋宏的外戚家族,被她殺了幾百人。這個舉動既顯示了她不徇私情的公正,同時又以博大的胸懷,贏得了朝野的讚譽。

二、起用宦官,卻沒有宦官專權

大家一聽到宦官干政,頭就大,一個王朝最黑暗的時期,基本都伴隨著宦官干政,宦官一干政,王朝也就基本接近奔潰了。

馮太后就不信這個邪,她重要宦官,一年內提拔了三公一王。整個中華史,被封王拜爵得都寥寥無幾,馮太后一年就封了四個。

你要是看這幾位宦官的傳記,除了題目《魏書列傳宦官》的字樣有點扎眼,讀其中的內容,跟正直的大臣沒什麼兩樣,充滿溢美之詞。

這就是馮太后的手段,她重用但不放縱,反而因為重用,對他們的管束比一般人都要嚴厲。史書說,只要宦官犯錯,哪怕是小錯,她也要杖責。不過,她不會因為誰受過處罰,就揪住小辮子不放,而是時時刻刻生活上,對他們施以寬仁和恩賞。

這恐怕是絕大多數女人都難做到的,情緒化幾乎是女人的通病,馮太后的豁達就是人格魅力之一。她對別人賞賜不吝嗇,對自己的用度卻非常“摳”,吃飯的案几就一個小長條,菜多了放不下。包括穿著用度都很簡樸,連死後的葬禮也簡樸得不像話,以至於孝文帝寧可違抗遺言,也不能按她的要求做。

三、大肆包養情夫,很多情夫成了國家棟梁

這一點,不知道該讓人羨慕,還是讓人哭笑不得。

最典型的有兩個人,一個叫王叡,有一次孝文帝遊園,被猛虎所困,是王叡救了他。王叡還多次向孝文帝進言,為朝臣所尊敬。

另一位叫李衝,馮太后曾經想廢掉孝文帝,將他大冬天單衣關在一間小屋,三天不食。李衝竭力勸諫,使馮太后回心轉意,被孝文帝譽為“君臣之間情誼莫二”。李衝死後,孝文帝悲痛:“司空文穆公,德為時宗,勳簡朕心,不幸徂逝,託墳邙嶺,旋鑾覆舟,躬睇塋域,悲仁惻舊,有慟朕衷。”

想想歷史上的男寵們,幾乎跑不掉一個恃寵作亂的怪圈,趙太后的嫪毐、呂后的審食其、武則天的張宗昌、張易之、薛懷義,到頭來無一不是身首異處,無一不是遺臭萬年。

而馮太后的這幾位情人,歷史給他們留下的標籤,卻是朝廷重臣!真不知道馮太后哪來的識人標準,連找個情夫都是多功能的。實在懷疑,臥榻上,他們談的都是什麼。

不失母性

女政治家最大的詬病,往往是母性的喪失,伴隨的只有無情的殺伐。例如呂后,例如武則天,但在她們腳下的很多都是親人,包括兒女。

馮太后殺了“兒子”獻文帝拓跋弘,本該也被歷史詬病,但歷史對她似乎格外寬容,很少提及這件事,殺子之說,史書乾脆不做記載:“承明元年,年二十三,崩於永安殿,上尊諡曰獻文皇帝,廟號顯祖,葬雲中金陵。”

武則天則很不幸,《舊唐書》明明沒有記載她殺女,此後的史書愣是給她加了個殺女殺子的帽子。不是後人偏愛馮太后,而是馮太后殺伐中,不失母性。

馮太后對孝文帝的悉心教育培養,任何一位母親都無法與她相比。孝文帝一出生,就由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除了撫養外,最關注的對孝文帝的文化教育,及政務處理能力培養。誰能想到,這些都是馮太后親自培養的結果,而不是簡單地推給老師。

這是由於這些恩情,縱然孝文帝與馮太后有殺父之仇,自己也曾經受到馮太后“虐待”,但孝文帝對奶奶的感情,至深至烈!

馮太后去世,孝文帝悲痛得五天水米未進,形容枯槁。他不顧奶奶臨終簡葬的遺言,以帝王之禮安葬了馮太后。並且將自己的陵寢,就建在奶奶的身邊。

這就是馮太后,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一位雖行“惡事”卻又能贏得讚譽的政治家,一位殺子卻又不失母性的政治家!後人又有什麼理由,對她橫加指責呢?


尋根拜祖


馮太后,漢族,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性政治家,是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馮太后一生 出格的事做了很多,如她養男寵、殺了自己的兒子獻文帝、重用宦官集團、擅權專政等,但卻很少受後人譴責。原因在於,她做的這些事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她絭養男寵,可這些男寵都成了國家棟梁;她擅權專政,卻能實現群臣手,誅殺了乙渾、推動了太和改制。大臣都尊之為“聖”;她重用宦官,卻從沒有出現宦官專權現象等。


1.馮太后寂寞難耐。

文成帝死時,馮太后才24歲,風華正茂,卻紅顏守空枕,孤寂與冷清難耐,而北魏乃是少數民族精英組成的政權,馮太后開始留意身邊的美貌男子縱自己作伴以慰生理之需。李弈出生於官宦之家,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又多才多藝,善解人意,在朝政享有一定的威望。深得馮太后寵愛。事久,風言風語驟起,弄得獻文帝很不爽。

2.獻文帝其人。

獻文帝借相州刺史李欣因罪被告發事件。將李弈殺死了。李弈死後,馮太后失去了一位知冷知熱的情人和熟悉政務的寵臣,心中極難平靜。後來,獻文帝又把李欣升為尚書。使馮太后(李弈之死是李欣為減輕自身罪孽,告發的結果)更無法容忍。馮太后一怒之下,逼迫獻文帝交出皇位。這個做法偏頗,有明顯的公報私仇的意思。但,馮太后是當李欣為近臣與情人的。為了自己的聲望,為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政治勢力,她也只能這樣做。

獻文帝本人儘管剛毅有斷,年少時就有積累了政治經驗。但他生性喜好黃老之道、佛學,常常與朝中士大夫、僧人暢談玄理,也給人一種雅薄富貴、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印象。獻文帝在馮太后的打擊下,曾想傳位給素有美譽的叔父拓跋子推,由於遭遭到朝中文武的反對。只得禪位給不滿5歲的太子拓跋宏,《魏書·天象志三》:“上迫於太后,傳位太子。”於是太子拓跋宏即位,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同時,年僅18歲的獻文帝自己則做了太上皇。



3.馮太后為什麼要殺死自己的兒子?

孝文帝年幼,太上皇獻文帝並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北魏的軍國大事依然是獻文帝在處理。這期間,他還屢屢頒佈詔書,甚至多次親自率兵南征北戰,並且取得過一系列勝利。延興五年(公元475年)冬十月,獻文帝在平城北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由於規模空前,軍威彰顯,展示了帝國的實力,對維持國家聲譽是有利的。同時,也引起了天下震動。

馮太后驟然心生憂慮,她認為,自己已經廢黜了獻文帝的皇位,而獻文卻絲毫沒有失去政治光芒,照樣在政壇上風生水起,這不僅讓她的權威受到了挑戰,而且,任其發展下去,獻文的勢力會日益坐大,這對自己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她再次出面執掌朝政,以防獻文帝今後對自己有不測的行為。

長袖善舞的馮太后,不動聲色,悄然策劃了一場宮廷事變。承明元年(476年)六月的某天,朝廷突然宣佈戒嚴,宮禁氣氛緊張。馮太后召太上皇獻文帝晉見。獻文帝入官後,被逮捕並強行軟禁起來。隨後,死於平城永安殿。當時人們都認為馮太后殺死了獻文帝。




馮太后為了報仇,狠心將自己的兒子殺死,為何不被後人指責?

1.馮太后再度臨朝聽政,迅速成為了北魏的政治核心。此時的馮太后,年過而立,穩重而成熟,擁有膽識與氣度和豐富的政治經驗。平添了個人魅力,易被人親近。

2.馮太后對當初捏造事實誣陷李弈的李欣下了殺手,這有殺一儆百的作用。不僅為心上人報了仇,而樹立了朝廷整頓吏治的良好形象。其他的違法亂紀者者受到相應的懲罰。而為官清正廉潔者,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彰和賞賜。她執政,你找不到茬,令人服氣。

3.為了大權獨攬,她不惜大開殺戒。以謀叛罪誅殺南郡王李惠及李惠的弟弟、兒子和妻子。為清除隱患,她狠下心來,凡自己猜忌嫌疑的對象,她動用武力覆滅了十餘家,死者達數百人之多。讓人們感覺這個女人不好惹。

4.馮太后對那些明顯沒有政治野心者,兢兢業業的工作人員加以安撫籠絡。如獻文帝心腹婁提,因文帝被害憤然拔刀自刎,幸而未果。馮太后並沒怪罪他,反而下詔旌其節義,這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潛在的不安定因毒。


馮太后運用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腕,在北魏政壇上縱橫捭闔,對北魏的政治、經濟和風俗習慣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為世人所稱讚!不受譴責是因為她有政績。


希望星晨58298869


那個拓跋弘又不是馮太后的親兒子,怎麼沒指責,只不過馮太促進漢化厚侍孫子,給士紳的印象相當好。所以史書評價比較好。不象胡太后那樣,實在是禍國殃民。

北魏是有傳統的。只要被選上太子,他的親生母親必須要死。

拓跋弘的母親李氏,據說是個相當漂亮的女人,走路姿態也優美。

當時文成帝閒著沒事站在城樓上往下看,就跟現在那些男人看美女一樣。就看見了李氏走過。這麼遠遠看見,立馬鼻血長流,慾火上竄。色眯眯地對左右說。“此及佳婦”馬上跑下樓。

慾火難焚,立馬抱起李姑娘,實在找不到地方,跑到倉庫裡面,連鋪蓋都沒有。就臨幸上了,若現在這廝絕對是個強姦犯!


然後李姑娘就變成了李貴人了!

然後不久就懷孩子了了,然後就生下了拓跋弘,李姑娘可能是太年輕了,她不瞭解北魏這段歷史,立太子殺其母,要是一般嬪妃懷了孩子都想方設法的打掉,她卻傻乎乎的把娃生出來了。

準確說李姑娘就是一個胸大無腦的美女!

太武帝太安二年,李姑娘的兒子被立為皇太子。太武帝的保姆當時被封為寶太后的常氏勒令她自盡。

臨死前李氏給自己的兄弟寫信,囑咐後事。

死前一講的兄弟兩字,李氏就嚎啕大哭,悲傷不已,看者無不傷心落淚。她對生,有無限的留戀。對自己的親人,更是牽掛不已。卻沒有能力看著自己孩子慢慢的長大,給自己的兄弟做姐姐的照顧,帶著無限的留戀了,上吊了!
獻文帝上臺以後,追諡生母為元皇后!



而年輕的馮太后沒有生孩子,反而平安的逃過了一劫,又坦然了坐上了太后之位。當時獻文帝拓跋弘只有12歲,立馬垂簾聽政了!

馮太后也是也相當厲害的一個女人。

當時主少國疑,奸臣檀權,馮太后顯示出個人的機智和膽識,經過短時間的周旋後,她殺掉了乙渾,臨朝聽政。

馮太后當時好像還不到30歲。年輕貌美的女人,守寡難熬啊,就和風流倜儻了臣下李奕有了那麼一腿。

獻文帝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好面子聽到外面有人議論紛紛,心中有氣,其實對於他們胡人來說,這算不了什麼!又是個受漢文化影響的孩子。覺得你給自己死去的父王戴上大綠帽子,憤怒之至。

恰巧李奕的弟弟李敷在相州刺史任上受賄,被人告發,獻文帝趁機窮追此事,與法連做,殺了李氏兄弟兩家。

馮太后年輕的情婦被殺,那種憤怒可想而知。因為母子失合,又摒棄富貴,信仰佛法,心煩意亂的小皇帝,一年後要把帝位傳給了自己六歲的兒子拔跋宏。當上了最年輕的太上皇!

雖然是禪讓給了太子,獻文帝仍然大權在握,他勤於政事,賞罰嚴明,慎擇官員,進廉退貪,尤其在事關人命的大案判決方面,慎之又慎,救了不少人命。

馮太后覺得拓跋弘越來越英明瞭,日子一天一天的過,母子兩人卻一天比一天疏遠,相互猜忌之中,激起了馮太后的殺心。

在夏天的某個夜晚,馮太后派人在繼子酒中下毒,毒死了這個二十三歲的太上皇!


雖然馮太后毒死了自己的繼子,但是對自己的孫子還是非常不錯的。他的孫子對她也不錯,也沒有記她記恨他殺父之仇。

而且以後馮太后的私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了。其中王睿,李衝最受寵。

而這兩個入幕之賓。在歷史上表現得很不錯的。尤其是李衝,人品相當的不錯。馮太后死後,他與孝文帝君臣之間關係相當好的

孝文帝漢化遷都↓

歷史總是幽默的。北魏整個一朝,怕兒少母壯,生母執政學漢武帝,一直是立其子殺其母,偏偏到了世宗一代。群臣力保胡太后。沒讓她死成。

這個太后也年輕貌美,也亂搞男女關係。她兒子也很反感。最後在她情人的枕頭風吹拂下,把她親兒子給毒死了。

後果直接造成了北魏滅亡!

魏國大將楊大眼的兒子楊華勇武過人,相貌堂堂被胡太后見後強逼上床。

事後楊華跑回自己老家,率部曲逃至南梁,胡太后還得了相思病,寫詩歌一首。《楊白華》

陽春二月三,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閏闥,楊花飄蕩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裡

天天讓宮女吟唱,惹得全國人民一片歡聲笑語,喜歡在背後討論緋聞,這是全世界,古今中外人類共同的愛好。


蓉兒是妹紙


馮太后是十六國中的北燕皇室的後人。北魏在統一戰爭中,滅掉了北燕,馮氏便作為俘虜,被擄進北魏的後宮之中,成了一個婢女。

不僅如此,由於擔心北燕後人造反,北魏皇帝太武帝還殺掉了馮氏的父親,誅滅了馮氏家族很多人。

(馮太后劇照)

可以說,馮氏真正稱得上是家破人亡的。一般來說,這種家破人亡的女子,只能在男權社會里逆來順受,任人擺佈地過完一生。但是這個馮氏卻不一樣,她自己的家國雖然被滅了,但是,她卻用獨特的方式,把作為“敵人的”北魏朝廷控制起來。北魏整整三代皇帝都在她的控制之下。可以說,她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她的家族實現了復仇。

為了能講明這句話,我們來看看馮氏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馮氏最早被俘虜到北魏後宮後,她只是一個婢女。不過,最終她用自己獨特的女性魅力,俘虜了當時的小皇帝文成帝。文成帝13歲登基的時候,立12歲的馮氏為貴人。在文成帝16歲的時候,就把15歲的馮氏立為皇后。

馮氏被立為皇后以後,用自己出眾的政治才幹及協調能力,獲得了文成帝的信任。以至於文成帝但凡朝中大事,都要與馮皇后商量。

後來,文成帝的妃子李妃給他生了長子拓跋弘。隨即,拓跋弘被文成帝立為太子。當時的北魏,有一個怪異的制度“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弘被立為太子後,拓跋弘的生母李妃就必須被賜死。因此,拓跋弘過繼到馮皇后的名下,成了馮皇后的養子。

文成帝與馮皇后兩人琴瑟和諧,整個國家也安寧太平。可惜文成帝25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拓跋弘繼位,他也就是獻文帝。這樣,馮皇后被尊為皇太后,也就成了馮太后。

(文成帝劇照)

獻文帝繼位的時候才12歲,是個小皇帝。朝中權臣乙渾看見馮太后母子孤兒寡母,認為他們無法掌控朝廷,因此便準備造反,自立為帝。

而馮太后就在這時候,體現了卓越的政治才幹。她聯合其他大臣,很快就拿下了乙渾,並且剷除了他的黨羽,讓拓跋氏的皇位穩固起來。

一開始,馮太后臨朝稱制,由自己處理朝廷的各項事務,獻文帝在一邊學習臨摹。不過,當獻文帝生了兒子拓跋宏(也就是後來的著名的魏孝文帝)以後,出於女人的天性,馮太后非常喜歡這個乖孫子,因此擔任起了撫養照顧這個乖孫子的工作。朝廷中的很多事情,她就交給了獻文帝來處理。

獻文帝開始處理政務以後,性格激進的他,做了兩件讓馮太后很不滿的事情。

一是馮太后在臨朝稱制的時候,對朝廷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對那些貪腐的無能的,或者不順自己意的大臣,都給予了罷斥。獻文帝當政後,馬上就進行“撥亂反正”。那些被馮太后罷黜的大臣,他又把他們召回朝廷,重新給予重用。

二是獻文帝打擊了馮太后的男寵。當時馮太后也只有20多歲,活力四射,特別喜歡俊美男子,因此養了不少男寵。獻文帝認為,這是淫亂後宮的表現。他不好對馮太后發作,於是就打擊馮太后的那些男寵。

(獻文帝劇照)

馮太后越來越不能忍受獻文帝的做法,於是就逼迫他禪位。獻文帝沒辦法,只好禪位。但是他又不願意把權力交給馮太后,於是準備禪讓給自己的叔父。但立刻就遭到了馮太后的反對。最終,獻文帝不得不把皇位,禪讓給了自己才5歲的兒子拓跋弘。拓跋弘就成了孝文帝,馮太后也就成了太皇太后。

不過,獻文帝雖然禪位了,但是他並沒有交出權力。他作為一個太上皇,還四處指手畫腳,對朝廷的事情,也經常攬過來做。這使得馮太皇太后非常不滿,於是把獻文帝囚禁起來。而且很快,獻文帝就死掉了。怎麼死的,誰也不知道。

這樣,馮太皇太后第三次掌控了朝廷。

孝文帝漸漸長大,雖然他並沒有做過什麼反叛的事情,但是馮太皇太后卻感到了恐慌。她常常對孝文帝非打即罵,甚至一度把孝文帝關起來,關了三天,不給他飯吃,試圖把孝文帝餓死。

好在孝文帝對馮太皇太后非常柔順聽話,不管馮太皇太后怎麼整治他,他都毫無怨言。這也讓馮太皇太后改變了態度,悉心照料起孝文帝來。而孝文帝也在馮太皇太后的嚴格管教和悉心教育下,具有了卓越的政治才幹。

490年,控制過北魏三代皇帝的49歲的馮太皇太后,終於壽終正寢,從而把權力讓給了孝文帝。


張生全精彩歷史


馮太后在歷史上是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她穩定了北魏政權讓人民少受了很多戰亂之苦;還曾經主動歸政於獻文帝,可是後來又殺了獻文帝;後人為何對他的指責很少?

馮太后生平。

馮太后出生於441年的北燕皇族,北燕滅亡後入宮做了奴婢;可是人生總是充滿了戲劇性。452年也就是在馮太后12/13歲的時候被文成帝選為貴人,4年後被封為皇后。

劇照

當時為了防止母以子貴後宮專政的情況的情況;北魏政權在確定太子之後就會賜死母親。所以當拓跋弘被冊封為太子時他的生母就被賜
死了;拓跋弘是被馮太后扶養長大的。

馮太后一生無子所以對拓跋弘視諾己出,文成帝也因此更加珍惜馮太后,所以他們過起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好景不長,恩愛生活只維持了不到10年就因為文成帝的突然去世而結束。

465年文成帝去世,獻文帝繼位;這時候有一個叫乙渾的權臣想要謀朝串位,馮太后用她的政治手段迅速解決了乙渾穩定了政局。這時候獻文帝12歲,馮太后垂簾聽政。一年半後馮太后歸政於獻文帝,自己則開始在後宮享受生活。

母子感情出現裂縫。

獻文帝接收權利之後開始不斷的清理馮太后喜歡的寵臣男侍,任用馮太后不喜歡的人。開始時獻文帝只是搞寵臣,馮太后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直到有一天獻文帝殺了李奕,徹底激怒了馮太后。

李奕是官家子弟,生的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經常出入後宮。想想470年馮太后29歲,無論多麼強勢的女人在23歲時死了丈夫;29歲時死了情人。那是一種怎樣的痛……

劇照

獻文帝暴斃,孝文帝繼位,馮太后重新聽政。

獻文帝殺了李奕之後,馮太后人生觀或許從此改變。原本對權利與聽政不感興趣的她,開始害怕獻文帝對她不利;於是利用她的影響力,找到一個機會軟禁了獻文帝。

公元476年獻文帝暴斃,大家都懷疑是馮太后殺的;這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殺了自己的兒子。

小編認為馮太后的所作所為沒有可指責的地方:

一,第一次聽政只有十八個月馮太后就歸政於獻文帝,後來是獻文帝威脅到她的安全馮太后才開始反擊。

二,獻文帝不是馮太后親身,最後繼承權利還是獻文帝的兒子(孝文帝)。

權利鬥爭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獻文帝不顧母子之親頻繁挑戰馮太后底線卻又沒有能力鬥倒馮太后,所以他只是歷史的失敗者不值得同情;馮太后本來就流淌鮮卑族的血液,開放(開放)對於一個年輕的寡婦來說再正常不過。


蟻史為諫


馮太后是中國南北朝時北魏政權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一生共輔佐三代君主,即有與文成帝琴瑟和諧舉案齊眉的愛情,又有狠心殺死兒子獻文帝的惡毒,還有盡心培養孫子孝文帝的慈愛,馮太后能在征戰不休的北魏執政長達二十多年,把北魏改革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度,靠的就是她高超的政治手段。

婢女到皇后

馮太后出身於北燕皇族,不過她出生的時候北燕已經滅亡幾年了,也因為她的北燕皇族的身份而沒入北魏宮中當了婢女,她的父親馮朗曾是北燕王子的身份遭到了橫禍,牽連進一樁大案被北魏太武帝下令誅殺了,年幼的馮氏就這樣入了宮成了一名婢女,幸運的是她的姑母是宮中的左昭儀,把她收養使她免去充當婢女或苦工的境遇。

在她姑母諄諄教誨下,馮氏得以研讀儒家經典,並深入瞭解北魏後宮的宮規戒律,在她11歲那年以其才貌出眾被登基不久的文成帝選為貴人,並且深受文成帝的寵愛。

馮氏14歲的時侯被冊封為皇后,這跟她深諳宮內諸多關節有關,北魏有個特殊傳統,冊立皇后需在嬪妃中挑選數人,讓她們鑄造金人,以能鑄成金人者為吉,馮氏在後宮時間長,可能早有準備,因此一舉成功,被立為皇后,從而母儀天下。

北魏雖是鮮卑族,卻崇尚漢學,文成帝時期更是不拘民族成份,重用漢族大臣,這對於馮氏以後當政吸收漢法、重用漢人、推行漢化等措施有很大的影響。

馮皇后與文成帝二人琴瑟和諧,馮後在文成帝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文成帝即欽佩又愛慕,文成帝英年早逝,馮後悲傷不已,在焚燒文成帝生前御衣等器物時,悲哀不已的馮後竟然跳進火中想要殉夫,幸得邊上眾人相救及時,馮後才沒有被燒死。

被殺的獻文帝是馮後的養子

北魏有個殘忍的規矩,這可能是跟漢武帝學的,就是“立子殺母”,當年漢武帝在太子劉據被逼死後,為了嗣君問題大傷腦筋,最後想要立晚年所得的幼子劉弗陵,其時劉弗陵才五、六歲,害怕劉弗陵生母鉤弋夫人專權,於是就盟生了立子殺母的念頭,而這種規矩在北魏卻流行起來。

獻文帝拓跋弘在兩歲的時侯被立為太子,他的生母李氏因此而死,於是剛被封為皇后的馮氏就擔起了養育之責,對獻文帝也是視若己出,慈愛非常。


文成帝英年早逝,駕崩時年僅26歲,在文成帝死後第二天,年僅12歲的拓跋弘即位,這時候大將軍乙渾坐不住了,欺負馮太后和獻文帝這對孤兒寡母,先是殺了尚書一干政要,接著自立為王,陰謀篡位。

馮太后在這時候就展現了她高超的政治手腕,一邊示敵以弱一邊聯絡皇室成員和乙渾的眼中釘,任乙渾放縱,使朝野上下對乙渾怨聲一片,隨後以雷霆之勢捕殺了乙渾,夷滅三族,穩定局勢後宣佈自己臨朝稱制,掌控朝政大權。

在掌控朝政一年半的時間裡,憑藉著非凡的膽識穩定了北魏動盪的政局,在獻文帝的夫人生下兒子後,馮太后宣佈停止臨朝,還政於14歲的獻文帝,自己則開始盡心撫養皇孫拓跋宏,獻文帝親政後也算頗有作為,只是獻文帝親政後,母子間的裂痕就開始出現了,馮太后雖然對文成帝情深意重,甚至還跳進火堆想要殉夫而去,只不過在她當政後,耐不住寂寞養了一些男寵,或許是看不慣母親的所作所為,獻文帝在親政後就開始跟馮太后對著幹,提拔一些馮太后不喜歡卻有才能的人,這些馮太后都忍了,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馮太后忍無可忍。


馮太后有一個男寵李弈,深得她的寵愛,李弈的哥哥李敷被相州刺史李欣告發,獻文帝藉機將李敷和李弈殺死,心頭肉李弈被殺,讓馮太后非常惱火,獻文帝還將李欣提拔為尚書,馮太后更加無法容忍,於是利用自己的聲威勢力逼迫獻文帝交出皇位,恰巧獻文帝喜好玄學,常與僧人高談玄理,朝中大臣覺得獻文帝這樣下去對國政不利,於是和馮太后一起逼迫獻文帝禪位。

在強大的壓力下,年僅18歲的獻文帝傳位給年僅5歲的拓跋宏,自己當了太上皇,馮太后也變成了太皇太后。獻文帝交出皇位後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依然掌握著北魏的政權,這使得馮太皇太后很不安,於是導演了一場宮變,召太上皇來晉見,隨後將他軟禁起來,沒多久獻文帝死於平城永安殿,明眼人都猜到是馮太后害死了獻文帝。

殺了兒子的馮太后不被後人指責,有幾個原因

一、獻文帝死後,馮太后又再次掌握朝綱,這時候的她已過而立之年,處理政治事務也更加成熟,先是殺了一批政敵和貪贓不法者,表彰一些為官清正廉潔者,樹立朝廷整頓吏治的良好形象。將認為有隱患的孝文帝外祖父李惠一支殺了幾百號人,對認為沒有政治野心的人卻大加安撫,就算是獻文帝的親信也得到嘉獎,馮太后嫻熟的使用著恩威並施的政治手段,讓那些心懷不滿的大臣也被她的舉動所感服。


二、培植一些賢能之士做親信,也很好的發揮他們的才能,而這些效忠於她的領導核心有拓跋氏的貴族、有漢族名士、有朝廷大臣、也有宦官和她的男寵。說道男寵和宦官干政,往往讓人感覺都是些禍亂朝政的人,而馮太后所提拔的宦官和男寵不僅沒有出現專權的現象,對馮太后盡職盡責,對孝文帝也能竭忠盡事,這緣於馮太后不是盲目提拔,也對這些受寵的人絕不放縱自流,有錯就責罰,罰過之後仍待之如初,不會揪著小辮子不放,寬嚴相濟。

三、馮太后對待孝文帝,也是親自悉心培養,孝文帝過於聰慧,還受到過馮太后的虐待,馮太后怕孝文帝長大後會對自己不利,曾經在寒冬把只穿單衣的孝文帝關在一間小屋裡三天沒給飯吃,幸虧馮太后的男寵李沖和拓跋丕等人勸阻,她才改變主意。後來有宦官說孝文帝的壞話,盛怒之下她又將孝文帝痛打了一頓,而孝文帝卻沒有絲毫的怨言和不滿,自此之後,馮太后對孝文帝再沒動過火氣,以慈愛之心悉心培養這位皇孫,孝文帝在她的親自教育下,對她產生了深深的敬佩和仰賴!


四、馮太后在生活方面儘可能的節儉,對下人也仁慈和善,一次有個廚子端來一碗米粥,卻沒注意粥裡有一隻蟲子,馮太后舀起時才發現,孝文帝剛要發怒,馮太后卻笑著擺擺手,放過了那位廚子,這些都深深的影響著孝文帝。

五、馮太后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頒行班祿制,整頓吏治;實行均田制,推行“三長制”;加速北魏漢化的進程,改變了鮮卑族落後局面,為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的繁榮打下基礎!

公元490年,49歲的馮太后死於平城皇宮的太和殿,孝文帝痛不欲生,五日內滴水未進,還違反馮太后的遺旨,堅持將馮太后的墳陵拓寬六十步,以帝王之禮安葬,還將自己百年之後的安身之地選在了馮太后陵墓邊上。




馮太后以她獨特的人格魅力、敏銳的政治眼光,為北魏王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這位殺子卻又不失母性,在宮裡為奴卻讓仇人愛上了她,包養的男寵還成了輔佐她的後繼人的重臣,培養的宦官都成了對朝廷有用的人,對於這位傑出的女性,人們又有什麼理由對她橫加指責了?


歷史紅塵


因為之後在馮太后掌權的期間,大力改革,推動了北魏的發展,我們熟悉的孝文帝改革,很多的功勞都是太后的。所以後世對她的評價很高。很少有人會說她殘忍殺了自己養大的孩子。因為北魏是一個鮮卑政權,是一個草原部落,對倫理道德的嚴謹度並不是十分的高,再加上他是太后上位後完全有能力掩人耳目。因為太后的改革提高了北魏發展水平。太后所處生活的環境是個戰亂的時候,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活著最重要,不管怎麼說,她是成功的,她為了北魏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當然這些也堵住了那些想辱罵太后的人的嘴。正如同一個人的優點太過亮眼就蓋住了瑕疵不是嗎。


御史小木


北魏馮太后是一個神奇的人物,她本是北魏宮中奴婢,卻靠著自身的魅力成為皇后、太后,之後兩度臨朝稱制。在她的手上,宦官、面首等等一系列讓歷代王朝談之色變的群體,卻都成為了促進北魏發展的支柱。即便是她殺死了聰睿的兒子,也沒有遭到任何人的詬病。



由宮中奴婢成為皇后

公元441年,此時距離北魏滅亡北燕已經過去了5年的時間。前北燕皇子馮朗生下了一個女兒馮氏,這個人就是後來的馮太后。

馮氏出生後,北魏朝廷一直懷疑馮朗有不臣之心,後來馮朗牽扯進了一樁大案,於是,北魏朝廷果斷處死了馮朗。

馮朗被殺後,按照慣例,其家中女眷都被沒入宮中為奴婢,馮氏也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北魏的皇宮。

在宮中的生活,馮氏得到了北魏宗室拓跋濬[jun]的青睞,後來拓跋濬登基稱帝時,馮氏被立為了貴人。這一年,馮氏剛剛12歲。



在拓跋濬的後宮,馮氏通過拓跋濬瞭解到了國家政治機關的運作方式,也懂得了大量治國的手段,為將來的臨朝稱制奠定了基礎。

馮氏15歲時,拓跋濬將馮氏冊封為了中宮皇后。與此同時,在馮氏被冊立為皇后的第二個月,拓跋濬送給了馮氏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被馮氏殺死的獻文帝拓拔弘。

這是怎麼回事呢?拓跋濬為什麼會送給馮氏一個兒子呢?

原來,拓拔弘是拓跋濬和李貴人所生,同時也是拓跋濬的長子,他在出生半年之後便被立為了太子。

然而,北魏時期,北魏歷代君主為了防止外戚專權,竟然仿效漢武帝立子殺母。因此,當拓拔弘被立為太子後,拓跋濬果斷殺了李貴人,然後將長子拓拔弘交給了馮氏撫養。



撫育養子拓拔弘

拓拔弘雖然不是馮氏所生,但馮氏卻對拓拔弘竭盡慈愛,使他得到了不亞於親生母親一樣的關懷,這也讓拓跋濬感到非常的欣慰。

夫妻出雙入對、琴瑟和鳴,生活過得很是幸福,但快樂總是短暫的。到了公元465年,年僅25歲的拓跋濬突然病逝,這讓馮氏悲痛欲絕,她甚至想著輕生,在為拓跋濬焚燒生前用品時,她衝入了烈火之中,準備和拓跋濬共赴黃泉,幸虧被周圍的人強行救了回來。

昏迷一段時間後,馮氏好像明白了很多事情,丈夫死了,年僅12歲的兒子成為了帝國的新任君主。如果自己在這時輕生,年幼的兒子是否能夠挑起大梁?

想到這裡,成為太后的馮氏變得堅強了起來,成為了拓拔弘最有力的支持者。



果然,面對孤兒寡母,權臣乙渾準備謀朝篡位。

乙渾是北魏太原王、車騎大將軍,為人貪權而且狂妄,看到孤兒寡母,他聯合了很多人,迫不及待的準備篡位。

此時,馮太后看穿了一切,知道了乙渾已經按捺不住篡位的慾望,於是果斷聯絡了忠於朝廷的大臣,將乙渾逮捕,並且夷滅其三族。

平定乙渾之亂,馮太后又充分展現了強悍、果斷的政治手段,所以在朝堂之上立下了權威。接著,為了平定亂局,馮太后開始了她第一次臨朝稱制。




母子生隙

馮太后臨朝兩年之後,14歲的拓拔弘生育了一個兒子。此時馮太后喜得長孫,所以決定停止臨朝,入後宮撫育長孫,將所有權力交給拓拔弘。

此事之後,拓拔弘親政,成為了帝國實際的領導人。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拓拔弘親政後,準備來一次改革,目的就是培養心腹。拓拔弘首先貶斥了很多馮太后寵臣男侍,也就是做了馮太后面首的官員,並提拔了很多馮太后不喜歡的能臣干將。

一開始,馮太后並不介意,所以選擇了忍讓,於是拓拔弘膽子更大了。

當時,由於馮太后耐不住寂寞,所以在深宮中也養了很多面首。其中有一個叫做李弈的人,儀表堂堂、善解人意,很得馮太后歡心。但拓拔弘認為馮太后過於淫亂,所以找了一個機會把李弈殺了。

最心愛的小情人死了,馮太后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所以動用殘存的勢力,逼迫拓拔弘退位。

拓拔弘迫於壓力選擇退位,將帝位傳給了年僅5歲的兒子拓跋宏。



殺死養子拓拔弘

拓拔弘退位後,馮太后再度臨朝稱制。這一次,他的政治手段更加成熟,能夠輕鬆的駕馭所有國家機關。

剛一上臺,馮太后便貶黜了很多拓拔弘提升的官員,但真正有才有德的人她並沒有貶黜,所以贏得了很高的聲望。

之後,馮太后開始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在這一過程中,她摒棄了民族之見,無論是鮮卑拓拔氏,還是漢族名士,她都一視同仁,既可以做朝廷大臣,也可以做內廷宦官。當然,也可以做她的面首。



其中比較著名的人有太原王叡,他因為得到了馮太后的寵幸,很快就被任命為了散騎常侍、侍中、吏部尚書。還有隴西李衝,他因為相貌出眾,所以得到了馮太后青睞,經常得到朝廷的賞賜。

這些面首雖然是靠著長相升官發財,但他們也絕不是武則天面首張氏兄弟那樣的貨色。他們也是能臣,為馮太后治國理政提供了很多幫助。看到這兒,對於馮太后的治國理政方式真是哭笑不得。

此外,馮太后還非常信任宦官,大事小情經常委任太監去做。但所有的太監在她的手上根本沒有任何亂政的想法,每個人都各司其職。



一系列的改革,讓拓跋濬非常不安,雖然他退位做了太上皇,但他的手上依然掌握很大一部分權力。所以他經常在京城的北郊舉行閱兵,意圖奪回權力。

慢慢的,兩個人的矛盾已經達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最終馮太后率先出擊,果斷髮動政變,將拓跋濬囚禁。

公元476年,拓跋濬暴斃,很多人都認為是馮太后所殺,但始終沒有確切證據。然而因為馮太后對北魏的政績輝煌,所以這件事也就被人們選擇性的遺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