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居里夫人”,原子彈研製唯一女性,三次轉行毫無怨言

只要一說到我國原子彈的研製工作,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鄧稼先,錢學森等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其實在當年的原子彈研發領域中,還有 一位一直默默奉獻的女科學家,她的名字叫做王承書。她也是504廠研發原子彈中唯一一位女性,被人們稱為“中國居里夫人”。

  

她是“中國居里夫人”,原子彈研製唯一女性,三次轉行毫無怨言


  王承書在小的時候,骨子裡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她一直以居里夫人作為自己的榜樣。1930年考入燕京大學物理學。當時她的成績也遠超同系的幾位男同學。為了可以深入的研究學術,她決定前往美國密歇根大學深造,僅用三年的時間,就拿到了博士學位。

  

她是“中國居里夫人”,原子彈研製唯一女性,三次轉行毫無怨言


  在美國發展的順風順水的她,卻在1949年得知新中國成立後,果斷丟掉在美國所擁有的一切,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回國的征程,希望可以為國獻上自己的一點力量。

  在當她回國後,國內的負責人希望她可以負責研究氣體擴散的工作。要知道,這與她在美國的工作是有著巨大差距的,這代表著她將轉向幕後。但王承書沒有任何怨言,她將自己的一門心思都用在了研究高濃度鈾上。這也是研究製造原子彈最重要,也最為關鍵的核心技術,同樣是檢測一個國家是否具有研究核武器能力最為直觀的體現。

  


  研究高濃度鈾這已經是王承書回國之後的第二次轉行了,熱核聚變這是她在回國後發生的第一次轉變。熱核聚變對於當時我國來說,是一個空白領域,面對這樣的挑戰,王承書只說了三個字:我願意。在經過兩年不懈的努力,王承書為這項曾經的空白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王承書再一次轉行為核試驗研究工作。但無論發生怎樣的轉變,王承書都從未說過一個不字。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希望看到人才的流失,美國也一樣。為了阻止中國科學家回國,美國規定所有研究理工農醫的科學家,都不允許辦理護照。除此之外,還出臺了一些壓制政策。但對於王承書來說,無論怎樣的艱難險阻,她都堅持一定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她曾對自己的學生這樣說道:“我一定要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我不能等國家已經建設好了再回來!”

  

她是“中國居里夫人”,原子彈研製唯一女性,三次轉行毫無怨言


  在美國,王承書住的是花園洋房。而回國之後,住的卻是十分簡陋的樓房,而且每天都要擠公交。即便是這樣,她依舊無怨無悔,默默無聞為國奉獻30多年。臨終前,她將自己的所有積蓄全部捐獻給了那些貧苦的孩子們,希望他們可以多讀書,長大以後為國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