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嗨,各位木友們好呀,我是小木。

相信大家平常在排版PPT時經常會有一種感覺:

為啥自己排版出來的PPT看起來會這麼擁擠、令人痔息?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反應就是怪老闆給的內容太多,導致PPT放不下。

對此我只能說:年輕人始終還是年輕人…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今天木叫獸就跟大夥兒分享一個“超簡單但卻超實用”的PPT排版思維——間距思維

運用好間距思維,你的PPT就能從此告別擁擠感!

▼原圖修改後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什麼是間距思維?

如果你坐過晚高峰的地鐵,你就應該知道一群人之間如果互相靠得太近,那麼肯定就會很擁擠甚至還能互相聞到對方的狐臭。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做PPT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元素都擠成一堆,那麼頁面看起來不擁擠才是見鬼了…

所謂的間距思維,就是指讓你在做PPT時,要注意保持好元素間的間距,這樣就能減少PPT的擁擠感。

這種間距思維在平面設計中其實相當常見,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一般設計師在設計logo的時候,都會規定好logo在某個密閉空間內與其它元素間的距離(設計術語叫做“安全區域”):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又比如,雜誌排版中也有“頁邊距”的概念: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再比如,網頁設計中必備的網格工具,也是為了保持好元素間的間距: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PPT在本質上也屬於平面設計的領域,所以自然沒法逃脫“間距”的魔爪…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具體該如何把“間距思維”應用到PPT排版中?

如何把“間距思維”應用到PPT排版中?

在PPT中,保持間距的技巧一般可以用在下面三個地方:

頁邊距

形狀內部

元素與周圍的元素之間

1)頁邊距

雜誌、畫冊有頁邊距,PPT裡也有!

PPT裡的頁邊距,跟雜誌裡的一樣,都是指頁面的邊緣跟內容之間的距離: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頁邊距”的概念,這就導致他們做PPT的時候總是讓元素跟頁面邊緣貼得緊緊的,不膈應死人不罷休…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其實你只需要在PPT中拉出四條參考線,規定好PPT的頁邊距,這種擁擠得令人痔息的情況就能緩解很多: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如何拉出參考線?

點擊【視圖】-勾選中【參考線】即可: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按住【Ctrl】鍵,用鼠標拖動參考線,你還能複製出多條參考線: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頁邊距多寬左右才合適?

這個倒是沒有固定值,頁面的內容如果比較多,頁邊距就可以窄一點,反之則可以寬一點,自己把握分寸即可: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少,頁邊距就寬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多,頁邊距就窄

2)形狀內部

有時候PPT裡的元素一多,看起來就容易顯得很散亂,因此我經常會建議大家用形狀把它們“裝”起來: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但是…很多人不裝還好,一裝就出問題…

比如,他們經常會讓形狀裡的元素跟形狀的邊緣貼得緊緊的,導致形狀內部看起來擠得跟廣州的地鐵三號線一樣…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如果你真的要把內容裝到形狀裡面,那麼你就應該讓“內容”跟“形狀的邊緣”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這樣形狀才不會顯得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同樣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在表格的排版中,即:不要讓單元格里的內容太過靠近單元格的邊緣。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總而言之,如果你要把某些元素裝進一個密閉的空間裡,那麼無論這個空間是形狀、邊框、還是單元格,你都應該讓元素跟該空間的邊緣之間保持好間距。

3)元素與元素之間

“保持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間距”這句話其實更好理解,你只需要記住:在排版PPT時,不要讓任意兩個元素之間靠得太近即可。

比如,以下是兩個反例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按照間距思維來修改一下這兩個反例,你能看到這兩頁PPT在間距變大以後要就透露出了一股呼吸感與精緻感,這就是保持間距的魔力: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在調整元素跟元素之間的間距時,怎麼確定各個元素間的間距的大小?

答案是:如果兩個元素之間有相關性,那就讓它們之間的間距小一些,反之則可以讓間距大一些

翻譯成人話就是:同類相聚,異類相斥。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我舉個例子。

下面是一張內容結構比較混亂的PPT,因為各個組別的間距沒有保持“同類相聚,異類相斥”的規律,所以你很難看出裡面究竟有多少個信息組: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如果你能根據這個“同類相聚,異類相斥”的原則來調整元素間的間距,那麼你就能做出內容結構非常清晰的PPT: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好了,瞎嗶嗶了這麼多,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以上內容:

內容超多的PPT,怎麼排版才不顯擁擠?

所謂的間距思維,就是指在做PPT時要注意保持元素之間的間距。

具體表現為:

• 保持元素與PPT頁面邊緣之間的頁邊距;

• 保持元素與形狀/邊框/單元格等載體的邊緣之間的間距;

• 保持元素與其他元素之間的間距。

這期就到這裡,有啥不明白的地方,咱們評論區再戰三百回合!

再賤~

我是小木,跟哥混,有P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