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節拍怎麼練?

琴韻吉他培訓


首先什麼是節奏,節奏是自然,社會和人的活動中一種與韻律結伴而行的有規律的突變。用反覆,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成連貫的有序整體,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 節奏不僅限於聲音層面,景物的運動及情感的運動也會形成節奏。在音樂當中也是靈魂的主體部份。 音樂節奏:把一段無序的節拍流組成不同的模式,長短不同的規律性表現形式。節奏是音樂時間組織的總體名稱,而節拍,拍子是構成節奏的因素。

例如大家在唱歌時,一定會注意到歌詞與伴奏音樂是要相互搭配的,無論是哪首歌曲都是如此。如果趕拍唱快了或是唱慢了,大家就會認為歌曲唱的不對,不好聽。

因此我們唱歌或演奏樂譜時就一定要注意節奏了。那大家如何來練習呢?讓自己富於節奏感呢?下邊我來告訴大家幾種方法。

1⃣️ 雙手上下不過肩,低不過腰。同時身體也要跟著節奏韻律動起來。注意拍出拍點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注意節拍的快慢。常聽的歌曲,四四拍,四三拍,四二拍,八三拍,八六拍,一定要注意音樂或歌曲的強弱特點,強時拍重點,弱時拍輕一點。邊拍邊唱培養個人的節奏感,讓音樂更富於活力 。

2⃣️多聽伴奏音樂,把音樂與節奏相結合起來,現在有很多的唱歌軟件,有練唱功能,多聽伴奏的強弱節奏,卡住歌曲韻律,要練好一首歌或曲子還是很容易的。

3⃣️有些時候彈奏吉他,二胡等樂器時,不方便用手來打節拍時,可以通過用腳來踩拍子,用腳尖上下抬起來數拍。掌握好節拍,三拍就抬起三次,二拍就抬起二次,根據樂曲的特點來打節拍。

4⃣️練習鋼琴時,古箏等樂器也可以使用節拍器,節拍器也有機械和電子節拍器,如果節奏感不太好,用電子節拍器也可以看的比較清楚,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可調幾拍,什麼速度,同時還有個電子老師陪著你,數一,二,三,四。

5⃣️下面給大家的幾點建議:1所有的音樂歌曲打節拍一定要統一,拍出節奏韻律來,剛開始練習要聽好哪個是第一拍,把節奏的特點掌握了,如是二拍的,數一二,第一拍重些,只要掌握音樂節奏特點,那麼你的節奏感就慢慢配合好了。2培養自己打節拍的習慣,有新的曲子或歌曲,一定要打節拍,邊拍邊唱譜或亨旋律。3經濟條件允許下,最好都買個節拍器,方便練習。 最後祝大家能夠成功掌握節奏節拍,練好音樂!


小熊音樂課堂


方式一

聽到一些歌曲 你就偷偷跟著打拍子,打單一拍,就是4拍子的歌曲你就每小節1-2-3-4- 1-2-3-4-… 用手指腳掌都可以,每個拍子當你跟著拍時,還有分前半拍後半拍,想你打1-時 是不是手指或腳掌要先敲下去,這敲下去的時候 從開始敲到敲到實體表面時這一段距離,就是第一拍的前半拍,然後你要把手指或腳掌抬起來準備要打第2-拍時,從實體表面道地2-拍開始敲下之前,這段距離就是第1-拍的後半拍,這個分法對以後節奏感的培養、歌唱的技巧跟歌曲拆解很有幫助。

例如像爵士歌曲 常常重音都在反拍,就是我們所說的後半拍,當你拍子打習慣後,唱歌時,在節奏部份就可以掌握很好,練習多幾首歌曲瞭解每一種節奏,時間久了你自然會有比較好的節奏感,尤其現在KTV很多都用字幕導唱,可是節奏感好的 懂音樂的人就會發現,很多字幕導唱都是不準的 呵呵,反而讓節奏感不好的人,那一點點小小節奏感也被誤導不見了 。



方式二

就是跟著唱咯,注意跟著原唱,看他每個音在哪邊斷,哪邊長…. 唱久了你就會掌握到節奏,也比較會控制,當然唱歌時最後你有一個地方也是在打拍子的那裡?...例如心裡,或是手拍大腿(有沒覺得眼熟) 或是擺動身體(黑人? 眼熟嗎 呵呵) 或是你自己想的方式。當你跟久了身體的律動自然就產生了,後面當然就是有節奏感了。要不要拖拍就是由你決定,因為哪時候拖拍可能是一種Feel的技巧,而不是你拍子不準了 。

除了唱歌跟上拍子以外,找到進歌點同樣重要,找到進歌點之前,同樣有個練習提供給你,承續上一個拍子練習,當你對歌曲本身打拍子毫無問題之後,結合我們上邊提到的拍子強弱概念,試圖從歌曲伴奏中找到每個小節的第一個重拍,當然打拍子也同樣結合在一起進行。

當你找到小節的重拍以後,進歌點無非就三種可能,先行於小節重拍前半拍,與小節重拍同一拍,在小節重拍後半拍,結合你要唱歌的歌曲,找到這首歌屬於這三種方式的哪一種,然後不斷的練習,身體同時也記住這種感覺,透過這些練習,如此一來,相信你對歌曲的拍子和進歌點的概念就更為熟悉,對拍子的穩定度就會更進一步,拍子對你來說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071c968944a4b9e96a81a8982ec234b\

桀音為有你


首先明確節奏的定義: 節奏與節拍在音樂中,永遠是同時並存的,並以音的長短、強弱及其相互關係的固定性和準確性來組織音樂。節拍就好像列隊行進中整齊的步伐;節奏就好像千變萬化的鼓點。用強弱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係,就叫做“節奏”。有強有弱的相同的時間片斷,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環重複,就叫做“節拍”。其次你需要一個節拍器,先明確節拍,比如常見節奏的4/4拍,3/4拍,6/8拍,然後明確其強弱關係,比如4/4拍的強 弱 次強 弱, 6/8拍的強 弱 弱,次強 弱 弱 等等 然後調整速度 從低往高調節bpm,前期先選擇一個可以跟的上的速度,然後用你的樂器跟著彈就行了。練熟練後,再就樂段中的一些特殊節奏練習,比如三連音 ,即是三等分1拍、2拍或4拍,每個音唱(奏)1/3拍、2/3拍或4/3拍。也可以理解成三個音唱(奏)兩個音的長度, 如4/4拍中三個四分音符組成的三連音唱(奏)兩個四分音符的長度即兩拍。這是一種典型的節奏變化,樂曲進行時,突然的三連音將給人節奏“錯位”、不穩定的感覺。樂譜表示為連音線中間有個“3”的標記。大切分 切分節奏是旋律在進行當中,由於音樂的需要,改變常規的節奏規律,音符的強拍和弱拍發生了變化和強調,而出現的節奏變化。三個音符A、B、C,他們的排序是ABC,這時,A+C=B,AC被B所切分。這只是眾多切分形式中的一種特殊形式。還可以1個音符被多個音符所切分,如:1/8、1/4、1/4、1/8;1/2、1、1、1、1/2等。



換一個名字


一、節拍感的訓練

人們對音樂節奏的節拍感,實際上就是一種內心體驗的律動感。這種律動本來就存在於人們的自身之中。在生理方面,它表現於心髒的跳動、行走、語言、哭泣、呼吸動作等。在心理方面,則表現為種種心理反映和運動覺。這一切就是人內心節奏節拍感的基礎,使之進而形成音樂所特有的節奏—節拍體系。節拍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正確掌握週期性出現的節拍重音,培養良好的律動感及節拍感,並能準確把握各種拍子所表達的基本音樂特徵。

在常見的節拍中,二拍子和三拍子是其他拍子的基礎,二拍子是強弱的均勻出現,體現了節奏的剛健性和平穩性,而三拍子則是強弱弱的不均勻出現,體現的是節奏的動力性和流暢性。因此,節拍訓練應從基本的二拍子和三拍子開始。兩個二拍子結合產生了四拍子,由於次強拍的出現,使本來相對短小的強弱交替延長了一倍,節奏就會更寬廣舒暢,更具有歌頌性和抒情性。兩個三拍子結合產生了六拍子,一種是慢的,一種是快的。慢速的六拍子基本情緒與三拍子相似,只是由於次強拍的出現而使音樂的動感更強,也更加流暢。快速的六拍子由於其特殊的結構,每小節兩個強拍的二拍子特性及強弱弱規律表現出的三拍子特點,使快速的六拍子既具有平穩活潑的性格,又具有流暢動盪的特點。另外,還有二拍子與三拍子的結合產生的混合拍子及只有強拍沒有弱拍的一拍子等等。

節拍感的訓練是節奏感訓練的初級階段,可以選用節拍感明確的節奏讓學生感受到節奏是規範在節拍之中的,每一拍有幾個音,每音之間的長短組合關係怎樣,然後通過擊拍、揮拍,身體律動等方式來體驗強弱規律,從單拍子入手全面掌握常用拍子。在實際訓練中,節拍往往是與節奏的訓練交織在一起的,因此,節拍感的訓練需要貫穿於節奏訓練的始終,使學生由淺入深地在內心逐步形成一個敏銳準確的節拍感。


二、節奏型的認、讀、聽、寫訓練

音樂中的節奏形態非常多樣,節奏構成千變萬化,但其基本形態歸類起來並不很複雜。如果掌握了基本的節奏型,從簡到繁,循序漸進,其他一些較複雜的節奏就不難掌握了。每一種節奏型都有各自的形態、名稱、讀法、寫法。如在音樂中最常使用的節奏型有:均分型、附點型、切分型、組合型、連音型等,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將每種節奏型進行內部組合並

讓學生加以記憶。例如在參考綜合各種方法後,對於基本節奏型,可以分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和以附點四分音符為一大拍兩類。每一類又有五種劃分,即:基本劃分、附點劃分、後附點劃分和特殊劃分(各種連音)。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奏型主要運用於四二、四三、四四等拍子中,以附點四分音符為一大拍的節奏型主要運用於八三、八六拍這一類型的節拍中。所有這些常用節奏型,一定要在訓練中做到會認、會讀、會聽、會寫。有的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對單個節奏型反應遲緩,造成顧此失彼,所以一定要強化對節奏型的印象,把每個常用節奏型深深印在腦海裡,只有這樣才可能發展多個節奏組合的快速模仿與記憶。

為了使學生掌握節奏型,首先要使學生從道理上認清各種不同節奏型的基本形態和時值比例關係,然後能讀出其音響;其次不管是單純的節奏練習還是樂曲中出現的各種節奏都能準確地聽出來;最後還要求能用正確規範的記譜法寫出各種節奏。在這個過程中,良好的節奏記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節奏的記憶分為感性和理性兩方面,所謂感性記憶就是學生不假思索,憑藉自己對節奏的律動感覺,將所給的節奏快速念出,感性記憶主要適合於節奏模仿訓練,但對太多的節奏組合,感性記憶則顯得力不從心了。理性記憶就是學生將所給的節奏型都做出反應並快速再現,理性記憶主要適合於節奏聽記,但記憶過程略顯呆滯,不利於多個節奏的組合記憶,所以,將兩種記憶方式結合運用將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有了一定的節奏基礎和記憶方法後,先從簡單的節奏組合開始練習,逐漸增加節奏型的難度和節奏組合的長度,由單一型向綜合型過渡,由基本節拍節奏向較難的節奏節拍過渡,由單聲部節奏向多聲部節奏過渡。這一切的訓練,都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練習,始終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三、節拍節奏的音樂性訓練

音樂的節奏與旋律一樣,也需要有呼吸感和詠唱感。節奏可以獨立表現一定的音樂形象,因此所謂的節奏節拍感,並不是機械地表現時值長短或節拍重音,雖然這些也很重要,但它們只是節拍節奏感的一部分,它還應該包括如樂句的處理與起伏、節奏的語感、多聲部節奏的交錯與均衡、各種音符及休止符多種表現意義等等。而這些內容從某種意義講更為重要,因此,單純的節拍節奏訓練並不宜太多,應主張多在實際的音樂作品中進行技術練習。在節奏與音高組成的綜合織體中培養學生的節拍節奏感,使學生在體會到節拍節奏的緊張度和動力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音樂傾向性,逐步提高對音樂的記憶力、鑑賞力和表現力,讓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充滿著生命的節奏活力。這才是節拍節奏感訓練的最終目的。


左丘丿流雨


日常節奏感訓練

節奏感的基礎,是拍感準確。拍感準,也就是能準確掌握每拍的時值。

(1)單手握小棍,輕敲桌面,分別用中速、快速、慢速三種速度練習,打出非常均勻、準確、無輕重音的點子。

(2)同樣的方法,加上輕重音,即2/4的強、弱,3/4的強、弱、弱,4/4的強、弱、次強、弱,以及其他種節拍強弱關係。

(3)雙手握棍,一隻手一拍打一下,另一隻手同時每拍均勻打兩下,再練習每拍均勻打四下,均勻再打三下。開始不管節拍,只求均勻,然後再加上節拍。

(4)兩手交換。

(5)速度也可適當改變,但每拍四下的速度不宜太快。這些練習並不複雜,但如能熟練掌握,將能有效地為初學者打下良好的拍感和節奏感基礎。

(6)學生能力強的,還可進一步練習2對3的拍子,即:一隻手每拍打出平均的兩下,另一隻手同時打出平均的三下,再兩隻手交換。這個練習,只有每拍的頭一個點子是打在一起的,後面雙手的點都不對齊,即不打在點子上。如果這“關”能過,就不會再感到拍子上的困難了。

(7)以上所有隻打點字不用鋼琴的節奏練習,均可藉助拍節機的協助。

節奏感,顧名思義,即為人體對“節奏”的掌握精準度,是人捕捉到、感受到、表現出樂曲節奏的韻律、韻味、趣味、情趣等等節奏美的一種直覺。

節奏感的表現含義

節奏感,具體些說,可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能在彈奏中體現出明確而又自然的節拍強弱感。

(2)能在彈奏中依據風格、表情的需要,保持穩定、持續的均分律感,即速度、拍感的穩定、統一。

(3)能夠令人信服、合乎邏輯地彈好各種非均分律節奏,如漸快、漸慢、突快,突慢、散漫、延長音等等。

(4)能夠準確彈奏出非正常節拍強偌關係的特殊強弱關係來。同時做到這幾點不是很容易,但是這幾點又是互相制約,同時進步的,節拍是在心裡的,每個人都有所謂“節奏感”,不過根據練習與感覺,節奏感是可以訓練提升的。



娛樂圈那些不知道的事


1、熟悉常見的節拍。如四二拍、四三拍、八三拍、八六拍等,掌握它們的節拍規律。

2、熟悉常用的節奏型。如四16、前8後16、附點節奏、切分節奏等,掌握它們的節奏特徵,以及每個節奏型中的發音點位置。

3、練習時,先從慢速開始,節奏能夠準確地跟上節拍後,再逐漸加速。俗話說得好: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

我是「尋音谷」,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音樂知識!


尋音谷


首先你要先理解。節奏和節拍的概念。

節奏是音的時值長短與停頓時間組合而成的。與時間密不可分。

節拍,是保持在各種運動中均勻的時值律動。節拍是與時間共存的。比如秒針,每分鐘跳動60下這就是最均勻的時值律動。。。

然後你要理解。節拍律動的速度對音符時值的影響。

那麼你可以理解節奏為一個時間軸上

所有音符組合就是一個變量。

然後

1.就是學會集拍,保持均勻律動。

2.然後記住所有音符與休止符的時值,並在均勻的節拍下可以口讀。聽辨。

3.認識所有節奏型(相當於漢語中的成語,具有典型意義的音符時值組合)和各種連音。通樣在均勻的節拍下可以口讀。聽辨。

4.認識各種拍子(單拍子,複拍子混合拍子)在規定小節內,做各種節奏的組合,在均勻的節拍律動下。口讀 ,聽辨。

節奏訓練需要一個長期科學的訓練,希望我上面粗略的表述可以幫助你。現代音樂的,節奏已經不拘泥一個固定形式下的組合了。比如,爵士樂,一個四四拍,下,每拍六連音。那麼就是二分性節奏重音合組十六組,三分行組合十八個組。二加三的組合就更多了。


淘小子打擊樂


這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也特別特別需要分析。

怎樣才算是節奏好呢,你是看見五線譜可以準確的把它唱對,還是演出的時候,你可以和樂隊節奏掐在一起,還是彈任何東西的時候你把節拍器關掉,你的速度和節奏也是完全準確的。這三件看似都在節拍準,可是其實是三個不相同的邏輯。

讀譜就不用說,讀譜第一你要能夠去分析你看到的這些聲音信息,然後你還要按照節拍器的時間設定穩定的把它執行出來。換在是在舞臺上的時候是不可以去邊聽節拍器邊彈的,所以第二就是你一定要在真實的、忽快忽慢的情況下樂隊所有的人去配合,通過你的聽力去調整你彈奏的速度。第三有絕對時間感,這個就更難說了,因為我確實知道有人在練這個,有些人把握的很準。可是練習這個它的必要性是存在的嗎?這也是個問題,因為在舞臺上就算是大師在演奏,他的速度也不可能是100%穩定。

所以我可以給的建議就是多方面的去練習節奏,剛剛講的這三個重點。第一個:你有確切的固定的節奏的,不管是別人唱給你的還是彈給你的或者是給你譜讓你彈什麼樣的節奏,你要完全的去執行它。第二個:在你與別人配合的時候,你能不能配合別人的速度的變化,實時的去改變你彈奏的速度。第三個:練習擁有絕對的準確的時間感,把自己變得和節拍器一樣準確。上面的三個點都要切入練習,這樣你才可以全面的提升你對於節拍的敏感度。



往事瞭如風


四分音符正拍練習, 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吧?

反拍練習,也就是把節拍器設置好後,你從反拍進。

滾動練習法,把四分音符就分成四個十六分音符,並且在節拍器上也設置成四十六分音符, 把每拍的重音設置的明顯一點,然後你從第一個十六分音符進, 變成第二個,再變成第三個,再變成第四個。

數數練習,你抖腿只能幫助一部分肢體平衡,但是關鍵是得數數。把拍子數清楚,真的就數一二三四。

例如Dante Agostini之類的節奏訓練, 每天找一篇 。

教了這麼多年打擊樂和架子鼓,我真的覺得練習節奏的最好方法,就是跟著音樂。

Flow心流練習法,把你的節拍器設置成訓練加速模式,我不知道你練的節奏有多複雜,但是再複雜也經不過這麼一練。


陌上初安204328756


可以通過平時生活中的習慣語學習節奏,這樣就比較容易上手也容易入門(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