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過公開市場大量購買一個公司的股票,然後達到控制這個公司的目的嗎?

超級錢吧


基本上不可能但不是絕對不可能,市面一級市場流通的股票一般不會超過40%,你能收你的競爭對手也能收。其他的股權都掌握在各大機構和公司創始人手裡。如果你沒有競爭對手,就可以直接用協議價收購機構持有的股權又何必高價從一級市場買入呢?也有特殊情況,比方說格力和萬科,由於創始人持有的股權特別少,收購方可以通過聯合幾個持股的機構再加上一級市場的收購,達到控制公司董事會的目的。但是國家發改委都緊急叫停了這些收購,保證了公司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


為了陶瓷艾特孫


股票本身就是拿來買賣的,特別是對於A股同股同權來說,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你的話語權越高,如果持股達到較高的比例,進入公司的管理層並控制公司也並非不可能。

通常情況下,一個公司的股權有幾個界限,不同的股權比例所享有的權利是不一樣的。

絕對控制權67%,當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只有一個公司67%以上的股權,那麼它就可以做到100%的控制這個公司,別人反對一點作用都沒有;

相對控制權51%,基本上可以很安全的控制這個公司;

安全控制權34%,一票否決權 ;

30%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

20%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 臨時會議權

10%,可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

5%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當然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股權結構是建立在同股同權的基礎上,只要你的股票是通過合法合理的渠道購買的,符合監管的相關要求,那從理論上來說,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之後,你不僅可以進公司的管理層,甚至有可能控制整個公司。

但從實際上來看,想要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控制一個公司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關於大量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以達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最近幾年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萬寶之爭。



萬寶之爭可以說是最近幾年A股非常典型的一個例子。 2015年1月,前海人壽(寶能系)就通過證券交易所買入萬科A股股票,根據披露的信息,前海人壽於2015年1月、2015年2月、2015 年 3 月、2015 年 4 月、2015 年 6 月和 2015 年 7 月都有所交易, 而第一次構成舉牌為2015年7月。

之後寶能系一直在買買買萬科的股票,根本停不下來,2015年8月26日,前海人壽、鉅盛華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萬科15.04%的股份,以0.15%的優勢首次超越了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

到了2015年12月24日,寶能系對萬科的持股比例增至24.26%,持股比例進一步擴大,到了2016年6月26日,萬科公收到寶能系要求罷免包括王石、鬱亮在內的萬科10名董事、2名監事,寶能系亮出了底牌旨在終結萬科的“王石時代”,從而達到控制萬科的目的。

如果沒有後來監管部門的介入以及萬科、恆大的一系列操作,估計萬科的董事會早就被保能系給佔領了。

最終萬寶之爭是以恆大把14.07%的股權轉讓給深圳地鐵,深鐵持股由15.31%變為29.38%,超寶能25.4%持股成萬科第一大股東,至此指萬寶之爭才靠一段落,王石也持續了萬科的董事長職務。



由此可見,在A股想要通過公開市場購買股票達到控制一個公司的目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對於寶能這種擁有巨量資金的公司來說尚不能完成,更不要說一些資金有限的個人或者小機構了。

而且萬科之所以被寶能盯上,我覺得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萬科的股權相對比較分散,管理層持股比例太少,所以處於非常被動的一個局面。

但在實際當中即便是一些小公司,想要通過購買股票達到進入公司管理層或者控制公司的目的,難度同樣也非常大。

通常來說想要進入一個公司的管理層,達到控制這個公司的目的,有兩種渠道可以操作。

第1種渠道是通過一級市場購買董事會所持有的非流通股。上市公司的股份並非完全都流通在市場上,現在有很多公司會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區分,非流通股一般只有創始團隊成員持有,所以你可以在私下跟這些董事會成員達成交易,收購他們手中的非流動股從而達到控制公司的目的。

第2種渠道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流通的股份。二級市場就是我們正常在股票交易市場上所購買的這些股票,這些股票相對比較零散,所以購買相對比較容易一些。

但是想要通過二級市場不斷的購入股票成為上市公司的最大股東,從而達到控制公司的目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這裡面主要會面臨幾個難度:

第一、持有上市的公司股票超過5%就要舉牌。



當股東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超過5%,按照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就必須發佈公告,而一旦發佈公告之後,大家知道有人要舉牌上市公司,會有更多的人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從而在短期之內推升這家公司的股價,這會讓收購的成本進一步增加。

而且一旦舉牌之後,就會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警惕,他們肯定也會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反制,比如通過回購股票,以及輿論壓力給收購方施加壓力等等,這會大大的增加收購方的收購難度。

第二、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創始團隊都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很多是上市公司為了避免控制權落入他人的手中,他們在上市的時候創始人團隊所掌控的股權比例一般都很大,比如目前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持股比例都達到3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董事長持股比例達到40%以上,所以即便某一個人通過公開市場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想要成為第一大股東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是同股不同權。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特別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為了保持創始團隊的絕對控制權基本上都實行的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方式,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京東,阿里巴巴等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

比如在京東的股權結構當中,雖然劉強東只有15%左右的股權,但其所擁有的投票權卻超過75%,相反,雖然騰訊旗下的投資公司擁有京東18%的股權,但其投票權卻只有4.5%左右。 這種同股不同權的股票設置,可以讓創始人團隊以較少的股份掌握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從而可以有效避免被惡意收購的目的。

第四、上市公司可以開啟毒丸計劃。

毒丸計劃簡單來說就是股權單薄反收購措施,當一個上市公司面臨惡意收購的時候,上市公司公司創始團隊為了保住自己的控制權,就會大量低價增發新股,讓收購方手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下降,從而達到稀釋收購方股權的目的,比如2005年新浪在面對盛大收購的時候,就採用了這種毒丸計劃,最終盛大隻能無奈的放棄收購新浪的計劃。


貸款教授


有真實例子,從公開市場買入股票後,控制公司,並且徹底更換了公司的管理人員,將公司的創始人也請出了公司,那就是中國南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玻。

2015年,前海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大量買入南玻A的股票,最高持股佔南玻總股本26.36%,成為南玻的實際控制人。在前海人壽及其一致性的人增持南玻股票的期間,公司原來的管理人員陸續離職,到了2016年11月,南玻原來的董事長曾南離職,管理團隊大部分換成了前海人壽選定的人員,到現在,前海人壽還是南玻的實際控制人。

南玻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股權變動,公司管理人員徹底更換,當然,南玻被前海人壽控制之後,發展得並不好。

說明換了之後的管理團隊也沒有推動南玻再上一層樓,而是將南玻的發展方向引向太陽能,效果不好。從最高算,自從前海人壽控股之後,南玻股價跌去75%,相當於一個人動了大手術之後虛弱無比。南玻就是被前海人壽動了徹底的大手術,全身器官換了個遍,結果虛弱無比。


西格瑪的化學


通過公開市場購買股票達到控制公司的目的,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很多的細節和困難。

首先先從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來講。

1.上市公司從上市開始的三年內,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等需要鎖定自己所持有的股票。那麼這種如果大股東持有股份過多,那麼通過二級市場買股票,在這三年後不能達到控制這家公司的目的。並且三年後大股東必須減持自己所持有的股份才行,畢竟。好的公司的股東是不願意減持自己的股份的,因為那是長期持有的可增長的財富。

2.如果上市公司所有的股本是全流通的,且大股東持有的股票份額很低,那麼,你通過大量的買進股票是可以達到控制這家公司的目的的,比如著名的寶萬之爭,就是很好的案例。但是寶能系也沒有成功的控制這家公司。

3.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家公司沒有太大的發展前景,那麼就算讓你通過二級市場買進大量的股票來達到控制這家公司的目的。那也毫無意義。因為他並不能帶來實質的好處,股價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大幅拉昇。

4.真正的好的公司,比如萬科,在寶能系大舉進攻的時候,以王石為代表的管理層給予了強烈的反擊。比如拉別人入股,達到以抵抗寶能系的收購。當然前期不想讓人發現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得通過各種方法去收購這家公司。因為超過5%的持股比例就得上報,一直到30%都得公示,再往上走,那就得得到股東的同意了,畢竟,剩下的很多股份在大股東的手裡。

所以理論上是可行的。實際上也有很多人這樣做。公司大股東可能不看好,或者資金鍊有問題,那麼這家企業就有很大可能被收購,其它的沒有問題的買進達到控股的目的比較難。

總的來說,理論上可行,但實際過程中有很多的細節問題。



一位散戶的自我修養


想法挺好,但比較難。很多條友回答了,超5%要公告。補充兩點:1、超過30%構成要約收購,價格會飛上天,經濟上完全不可行;2、即使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按公司法一般要求,控制不了董事會依然取得不了決策權。


路邊財經人


只要你在合法合規的前期之下,是完全可以通過公開市場大量購買一家公司的股票,然後達到控制這家公司的目的。

其實你提出的大致意思就是想要通過股票二級市場進行收購一家上市公司,想要通過二級市場來控制一家上市公司是可能的,但是道理非常艱難,必需要收購大股東手中的籌碼才行,只要你達到這家公司股份51%你就是有絕對的控股權。

二級市場想要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份要按照股票市場的制度進行, 分三種情況進行購買二級市場的股份。

(1)購買上市公司股份佔比5%以內,也就是不超過一家上市公司總股本5%,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暗中購買,不需要對外公開。但是假如你要購買一家上市公司股份佔比超過總股本的5%,股票市場俗稱“舉牌”,這種情況的話就是要根據規定必需對外公開信息,如果不繼續再度暗中購買這家股份,屬於違規操作,會得到管理層的處罰。

(2)當購買一家上市公司股份在5%~30%之間(不含30%比例),對外公開披露對公司的持股情況,如果繼續購買這家公司的股份,說明這股力量明顯的就是衝著想要控股這家公司的目的而來,這個時候大股東肯定會十分留意你的一舉一動,會不會讓你繼續購買股份了;如果大股東不贊同你繼續購買股份,肯定會幹澀你繼續買股票的行為。

(3)當你的通過以上兩步進行收購到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達到30%之時,這個時候就必需要發起邀約收購了,邀約收購需要召開大股東會議,如果大股東同意邀約收購你才有下一步進一步買股份的可能。假如股東大會不同意你邀約收購,你即使強制性收購的話,你只會觸犯違規買股行為,同時你也收不到更多股份了,因為大部分股民都是已經在大股東手中了,這個時候想要收購大股東股份肯定要得到大股東的同意。

綜合以上分析,如果你想通過股票二級市場大量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必需要經過兩個門檻,5%之時俗稱舉牌,需要對外披露相關信息,當持股比例達到30%之時要發起邀約收購,必需得到大股東的同意才能有後續進展,不然的話會在30%止步。

所以想要達到控股一家上市公司,走的程序是相對複雜,必需要達到持有一家上市公司51%以上才能完全控股,但真正想要達到51%的控股比例,必需要收購大股東手中的籌碼,不然你只是想二級市場流通盤來持股的話,即使你把所有流通股份買完都是無法達到對於一家上市公司的絕對控股權,何況也是不可能把所有流通股份都收購完畢呢?

總之通過公開市場大量購買一個公司的股票,然後達到控制這個公司的目的是可能實現的,真正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道理艱難的。


老金財經


超過一定比例就要發公告的,可以做得到,但不是純暗箱操作可以完成的,寶能收購南玻和萬科都是這樣乾的,但是貌似超過15%還是20%就要通報股民和證券公司


破罐子破摔502補


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性,但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是做不到的,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都是事先和管理層談妥一個收購價格,或者資產重組借殼上市。

當你買了5%就會公示,之後所有的買入計劃都需要提前公示,此時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也會繼續推高股價,直到公司進入收購方覺得不太合理的估值。

另一方面,二級市場長期估值是前高的,即時短暫的估值偏低,最先發現的也是公司管理層。公司可能採取增持,回購,甚至要約收購等方式,通常不會給外來人很好的機會


抖股


可以。但是操作起來不容易的。二級市場比較透明,惡意收購會引發反收購,收購戰的結果大多是兩敗。


TONY26295585


可以的首次超過5%,就要去上報有關信息,然後在增持,需要提前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